施白妹
(福建省南平劍津中學,福建 南平 353000)
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具備實事求是、嚴謹踏實的態(tài)度,要求學生建立合作完成物理實驗,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保證每個學生具備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使學生在“求同”的同時能夠帶有質疑精神進行“存異”,以此推動物理學科的發(fā)展和進步[1].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從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的角度出發(fā),就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物理實驗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之路,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物理要求特別指出,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作為培養(yǎng)學生個人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提升初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是否秉持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決定物理實驗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開展[2].如果學生具備科學態(tài)度,他們會運用理性思維與所學的物理基礎知識進行實驗,實驗效率和實驗質量會大幅度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也會有所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對實驗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探討,明確物理實驗課程在物理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以提高初中生物理實驗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實現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達到充分理解相關物理知識、物理現象、物理原理的教學目標.
從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來看,物理實驗的實驗步驟、實驗所需器材、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多由教師進行口述,教師的實驗示范次數較少,學生對實驗細節(jié)把握不準確[3].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物理實驗效果,一方面,日常生活中不能完成的物理實驗,學生在沒有實操的情況下,觀看視頻了解實驗內容,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中用到的物理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步驟實驗數據、實驗總結呈現給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在網絡平臺上搜索并下載一些教學專用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了解具體的實驗步驟,做好課前預習,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第二,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應當再次帶領學生一同觀看實驗視頻,通過多媒體設備和虛擬技術為學生模擬實驗過程,利用暫停、放大等操作,學生在觀看時,帶領學生分析總結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使學生有“注意細節(jié),規(guī)避錯誤”的觀念,再進行學生實驗;第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一些往屆學生開展實驗的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減輕學生實操實驗的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第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失誤是難免的,如何利用學生的失誤是教師應當注意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就學生的失誤進行糾正和指導,其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就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失誤進行詳細的講述,之后,教師應當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匯總整理,方便學生在日后的實驗操作中規(guī)避類似的問題;第五,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羅列出實驗探究綱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識自主思考.
想要用物理實驗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首先要提升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實驗探究任務[4].分析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可知,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并不注重實驗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課前十幾分鐘是學生思維最活躍、專注力最高的時候,教師在這時提出與實驗相關的問題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進行實驗導入,能夠引發(fā)學生高效思考.因此,教師應當利用實驗導入提升學生的實驗興趣,以此保證物理實驗的順利完成.對于實驗導入,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實驗都和名人軼事緊密相關,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可以帶領初中生了解物理實驗的背景.例如,運用實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敘述阿基米德從浴缸中溢出的水獲得靈感并因此檢測出國王皇冠是否是純金所做的物理小故事,以此激發(fā)初中生進行物理實驗的興趣.除了故事導入,教師也可以適當的運用“引入實驗”的方法進行實驗導入,不過在引入實驗時,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引入的實驗必須與本節(jié)課將要教授的實驗有緊密的聯系,最好是對即將展開的物理實驗教學;第二,引入的實驗應當具備出乎學生意料的特點,這樣的實驗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引入的實驗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借助自己的生動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或者多媒體設備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第三,教師在介紹 “引入實驗”時應當多多關注學生對教師提到的哪一部分問題和知識有著強烈反響,以此確定接下來的教學計劃.比如,在進行“摩擦起電”的實驗探究“兩種電荷的作用規(guī)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這樣一個實驗:分別用棉質手帕、絲綢、毛線帽摩擦光滑的塑料板,灑下紙屑,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和整個現象發(fā)生的過程,引導學生自己得出“摩擦過的物體帶電”的結論.當然,最有效的實驗導入方式是生活導入,教師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介紹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向學生說明要進行的物理實驗與其有著相同的實驗原理,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學習“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向初中生解釋海市蜃樓現象、近視眼鏡、老花鏡、在旅行過程中使用的照相機等都與“光的折射”有關,這些事物都十分貼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他們能夠更容易進行接下來的實驗.
合作探究是完成實驗的主要方法,縱觀物理實驗研究的發(fā)展史不難發(fā)現,大部分物理原理都離不開物理學家的通力合作,由此可見,合作是幫助學生更好汲取物理知識的有效方式.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利用好合作實驗探究的模式,在現有的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更快速、更高效、更準確地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原理,完成物理實驗探究任務[5].
使用合作探究模式進行物理實驗教學需要考慮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小組成員分配問題,二是小組合作過程中的實驗流程安排問題.以“串聯和并聯”物理實驗教學為例,從小組成員分配來說,首先應以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劃分成幾個綜合實力相當的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在實驗過程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其次,教師應當確保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物理學科能力較強且具有一定領導能力的學生,擔任起與教師溝通、加強成員溝通、細化成員責任的任務,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使實驗效率不僅會被大大提高,初中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隊意識也會得到有效提升.就小組實驗的實驗流程安排問題來說,教師應當在課前為學生詳細講述實驗進行的流程:第一,進行物理實驗要明確實驗設計意圖,在實驗前,學生應當了解開展這一實驗的目的;第二,進行物理實驗要明確所需的實驗器材,在實驗中,學生應當充分準備好所需的實驗器材,保證實驗不會因器材短缺等問題被迫中止,耽誤實驗進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應當首先將儀器使用操作的規(guī)范給學生,避免學生因操作不規(guī)范解題實驗失敗;第三,進行物理實驗前,學生應當清楚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流程;第四,物理實驗需要分析實驗數據,在實驗操作無誤的情況下,選擇正確處理和分析數據的方法十分關鍵,這決定了學生能否根據相關數據信息得出正確的結論.
總之,教師應當正視現階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為教學導向,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開展物理教學.運用創(chuàng)新實驗主題、教學方法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驗精神,以此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實驗實踐能力,同時提高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