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強
(會寧縣第二中學 甘肅 會寧 730799)
舞蹈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加快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導致幼兒在參與舞蹈表演活動時表現不佳,難以掌握舞蹈表演的精髓。基于此,教師應掌握現階段幼兒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可行性措施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使其在舞蹈表演中集中精力,體現幼兒的童心童趣,加強舞蹈表演教學實效性。
幼兒舞蹈表演更加注重舞蹈形式和氛圍的趣味性,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不需要呈現難度很大的舞蹈動作,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充分地展現自我,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受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限制,一些幼兒在參與舞蹈表演的過程中,不能夠長期保持表演興趣,經常會在表演中途產生不良情緒,影響了舞蹈表演的完整性,還會給幼兒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舞蹈表演活動時,就非常有必要激發(fā)起表演欲望,并且將其作為藝術教育的關鍵,讓幼兒能夠長期維持對舞蹈表演的欲望與熱愛,從而學會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的欲望可以在幼兒身心發(fā)育初期構建健康、陽光的發(fā)展環(huán)境。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當幼兒具備激烈的舞蹈表演欲望時,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同齡人集體當中,一起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使得幼兒的成長環(huán)境得到改善。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還可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素質發(fā)展。雖然幼兒舞蹈表演動作相對簡單,但是幼兒在訓練和表演的過程中能夠長期活躍自己的身體,加強身體的靈活性,進而促進身體素質發(fā)展。除此之外,幼兒在具備高漲的舞蹈表演情緒時,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在不同類型的舞蹈表演活動中認識多樣化的舞蹈形式,在表演的過程中形成更加優(yōu)雅、大氣的氣質,促進幼兒審美觀念的形成。
目前,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舞蹈表演時,呈現出來的表演形式大多比較單一,主要是教師對于幼兒舞蹈表演教育方法的了解程度不足,對于幼兒舞蹈表演和舞蹈審美的內容挖掘地不夠深入,容易將幼兒舞蹈表演當成一種簡單的技能訓練,使得舞蹈的技能性培養(yǎng)和藝術性表現比較割裂。當教師長期采取單一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舞蹈表演時,幼兒很容易失去對舞蹈學習的興趣,無法體會舞蹈表演的樂趣和新鮮感,會覺得舞蹈表演練習過于乏味,因而在后期學習中逐漸不愿意參與到舞蹈表演活動當中。
幼兒在成長當中大多會對舞蹈表演展現出一定的好奇心,在初步學習舞蹈時很樂意參與到舞蹈表演當中。然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忽視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沒有根據幼兒展現出來的不同特點開展多元化的舞蹈表演教學。在新時期教學發(fā)展當中,越來越多幼兒家長對幼兒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經常會用成人化的專業(yè)標準約束幼兒,讓其在學習當中更多地掌握專業(yè)的舞蹈技巧,而不是感受舞蹈表演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也存在這種現象,一味地教授一些專業(yè)的舞蹈技能,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掌握難度較高的舞蹈技巧動作,使得幼兒舞蹈表演成為了技能表現和比賽,增大了幼兒的表演壓力。這種忽視幼兒年齡及心理特點的舞蹈教育形式會在無形之中使得幼兒產生負面情緒,當教師利用專業(yè)的衡量標準對幼兒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表演力進行評價時,就很難提現幼兒舞蹈表演中純粹的藝術享受特征,不僅難以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還會使其產生反叛情緒,不愿意進行舞蹈學習和表演。
從目前的幼兒舞蹈培訓和幼兒園舞蹈教育情況來看,一些教師經常會為了在短時間內達到幼兒舞蹈教育的目標,讓幼兒在舞蹈表演中呈現比較專業(yè)的表現,會采取不符合幼兒成長需求和特點的教學形式,構建的舞蹈表演體系偏離了幼兒的學習需求,難以確定舞蹈表演形式與內容,整體偏向于成人化。在舞蹈表演當眾需要設計一些靈活的動作,根據舞蹈表演的種類和形式合理配樂,從而體現舞蹈表演的趣味性。但是教師在選擇舞蹈表演形式時,缺乏童趣元素,特別是在選擇配樂的過程中比較成人化,使得幼兒過早地接觸一些成人音樂和舞蹈風格,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當教師選擇的舞蹈表演形式與內容不符合幼兒時期的成長特點時,很難激發(fā)幼兒對于舞蹈表演的單純的欲望,不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幼兒的舞蹈表演能力,甚至會抑制幼兒的舞蹈天賦表現,給幼兒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教師以幼兒舞蹈表演教學作為主要的內容時,應較多地關注幼兒的身心特點,明確幼兒舞蹈表演的需求,以多樣化的藝術形式作為基礎,使得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夠得到滿足。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要設計符合幼兒身體發(fā)育及其身心特點的動作,注重幼兒之間不同的身體素質,在舞蹈表演當中融入多元化的元素,使得幼兒可以在教師的教導和引領下不斷提高舞蹈表演興趣,激發(fā)舞蹈表演欲望。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其感興趣的舞蹈表演動作形式來看,教師需要加強對幼兒身體靈活性的培養(yǎng),讓幼兒在舞蹈表演當中想象天空自由飛翔的小鳥、水中暢游的小魚、天空的星星和月亮等。這種舞蹈表演方式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體現幼兒舞蹈表演的“童趣”。更重要的是,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完善舞蹈表演動作,并且根據自身的興趣與身心特點自主設計舞蹈動作,展現幼兒的天性。
不同的舞蹈表演形式會使得幼兒產生差異性體驗,在舞蹈表演活動中,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舞蹈表演形式讓幼兒的舞蹈表演興趣得以提升,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以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作為主要的目標時,必然需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讓其長期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但是許多幼兒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表現出來的興趣都非常短暫,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豐富舞蹈表演形式,避免幼兒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分散,促使幼兒可以在表演當中展現較大的活力。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教師不僅需要以自我演示的形式對幼兒進行表演指導,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幼兒了解不同舞蹈動作和形式的淵源,使得幼兒在舞蹈表演中產生更加豐富的體驗,調動幼兒參與舞蹈表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長期保持高漲的舞蹈表演欲望。比如:在教導幼兒開展《寶寶會走了》的舞蹈表演時,教師不能夠讓幼兒單一地表現其在學步過程中不斷摔倒和爬起的動作,還要以有兒童童趣為主,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舞蹈表演形式,設計不同的摔倒和爬起動作,體現幼兒成長的多樣化。
情感體驗的強化對于幼兒的舞蹈表演來說尤為重要,一些幼兒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只是將其當成了簡單的動作訓練,很難體現幼兒多元化的情感特征,使得幼兒在表演不同的舞蹈時展現出來的情感一成不變。久而久之,幼兒的舞蹈表演形式和動作就會千篇一律,難以在舞蹈表演當中強化幼兒的藝術素養(yǎng)。在指導幼兒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教師應強化幼兒的情感體驗,促使幼兒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產生充沛的情感,理解舞蹈表演的內涵,培養(yǎng)幼兒的舞蹈表演氣質?;诖?,教師需要在教導幼兒學習基礎的舞蹈動作的同時,給幼兒講解不同舞蹈表演蘊含的內容和意義,讓幼兒深刻體會每一次舞蹈表演的情感。其還可以組織幼兒對舞蹈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準確把握舞蹈的動作要領,體現舞蹈精神和氣質,從根本上強化幼兒的舞蹈情感體驗,讓幼兒長期保持對舞蹈表演的熱愛。
適當的背景音樂可以激發(fā)幼兒在舞蹈表演中的不同情感,引領幼兒循序漸進掌握舞蹈表演的基調,并且學習多方面的樂理知識內容,促進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開展幼兒舞蹈表演教學時,需要根據舞蹈動作和舞蹈類型選擇適當的背景音樂,將音樂與舞蹈相互結合,為激發(fā)幼兒的舞蹈欲望提供輔助作用。教師在編舞的過程中可以播放與舞蹈動作和情感相契合的音樂,給幼兒講解背景音樂的含義,奠定舞蹈表演的基調,讓幼兒明確背景音樂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深入體會其中的情感。比如:教師在指導幼兒表演《麗人行》這個舞蹈時,首先需要明確其主要是描述唐代女子的體態(tài)之美和唐朝服飾的華麗,但是具體反映的是當時統治者的荒淫之舉。這個舞蹈對于幼兒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加充分地體現幼兒舞蹈表演的童真,教師可以在設計舞蹈表演動作時將一些體現身姿的舞蹈動作轉化為趣味性動作。特別是在選擇背景音樂時,能夠以《麗人行韻》這首音樂為主,同時加入一些比較童真的音調,使得幼兒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將舞蹈的情感與童真相互融合,在加強幼兒對于舞蹈表演的認知的同時,體現幼兒的童趣。
幼兒舞蹈表演是培養(yǎng)幼兒藝術愛好和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激發(fā)幼兒的舞蹈表演欲望。特別是在教學發(fā)展中,應展現幼兒的天真無邪,合理設計舞蹈動作和形式,使得幼兒可以感受來自舞蹈表演的魅力。所以,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特點、豐富舞蹈表演形式、強化幼兒的情感體驗、選擇適當的背景音樂,讓幼兒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這樣一來,其在初始的成長階段就可以將對舞蹈表演的欲望和興趣延伸到其他學習形式當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