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回憶錄里講到他很早就拋棄了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甚至于他認為在數(shù)學哲理的探討上,康德簡直是愚蠢又無知。那么他的早期思想受益于誰呢?就是他的學生,后來的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他和維特根斯坦的關(guān)系很有意思,當時做學生的維特根斯坦跑來問羅素:“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大白癡?”羅素告訴他:“親愛的同學,我真的不知道。你干嗎要問我?”維特根斯坦回答說:“因為如果我真的是個大白癡,就該當一名飛機駕駛員;但如果不是,就應該當一名哲學家?!绷_素讓他回去寫一篇論文,才能告訴他是不是個大白癡。論文寫完了,羅素看后說:“你絕不能成為一名飛機駕駛員。”維特根斯坦從此走上了哲學之路。但是羅素的苦惱也隨即而來,因為維特根斯坦總是深更半夜找羅素探討哲學問題,使羅素不得休息。就是這樣一個人,羅素坦誠地說:“我自己也深受他早期思想的影響?!币晃淮笳軐W家能這樣坦誠地講出自己是受學生思想的影響,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雖然中國人常講“教學相長”,但沒有哪位老師公開說他是從學生那里學到了知識,這好像有失面子,有失尊嚴。老師必須要強于學生,這好像成了天經(jīng)地義的真理。
除了維特根斯坦,羅素還從小他二年級的劍橋校友穆爾那里受益良多,羅素認為穆爾是他心目中天才的完美典型。《羅素回憶錄》里寫道:“而我則主要是因為與他對話后,導致我舍棄黑格爾與康德。雖然他小我兩歲,但對我的哲學觀點卻有著極深遠的影響?!边@就是羅素,極真誠地和盤托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想來源,這是真正學者的虔誠和不作偽。
反觀當下,??吹接腥诉^于迷信名人和權(quán)威,將其視為真理的化身,甘愿做名人和權(quán)威們思想的奴仆。其實做學問最重要的是遇到一個在你身后猛給你一掌,或厲聲呵斥你走錯路的人,他讓你的思想猛醒,讓你眼前一亮,為你的心靈打開一扉窗。但是這個人未必比你年長或是權(quán)威人士,他在別人看來可能再普通不過,甚至是笨蛋,可他的話卻有千斤重,因為它們豐富了你的思想,開闊了你的視野,使你想得更深更遠。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節(jié))
人物速評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羅素作為老師,能坦誠地承認自己受到學生維特根斯坦早期思想的影響,還承認從比自己小二年級的劍橋校友穆爾那里受益良多,足見他對于學問的虔誠。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既要善于從身邊各處學習知識和思想,也應該坦率地承認這些靈感的來源。只有懷著這樣的態(tài)度,才能一步步攀向?qū)W術(shù)頂峰。
課后思考
我們?yōu)槭裁炊钪窟@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曾想過的問題。不同經(jīng)歷、不同境遇、不同性格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人生呈現(xiàn),有偉大有平凡,有成功有失敗,有轟轟烈烈也有平平淡淡。比如身邊的同學,現(xiàn)在大家都坐在同一個教室,學習著相同的知識,畢業(yè)以后將有不同的去向,選擇不同的道路,成就不同的人生軌跡。
我們?yōu)槭裁炊钪坑衷撛鯓踊钪??這是我們學習完《我為什么而活著》這篇課文后需要深思的問題。試著去思考,該如何度過這一生才會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