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翠芹
(利津縣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山東 東營 257499)
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是常見的咬合不正類型之一,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20.05%,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前牙深覆、上頜前突、下頜后縮等。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造成干擾,前牙的深度覆蓋還會引起牙周損傷、牙齒磨損、咀嚼困難、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障礙等,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因此,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的矯正欲望極其強烈,部分患者甚至因為對上一種治療的效果不滿意而選擇再次治療。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的臨床矯正的目的是通過矯正上、下頜之間的相對關系和減少前牙的覆蓋來改善口腔功能和外形,臨床主要通過矯治技術結合支抗設計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傳統(tǒng)的麥克勞林·貝內(nèi)特·特雷維斯(MBT)直絲弓矯治技術治療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過程中,需要在口內(nèi)增加額外裝置,存在舒適度差、患者配合性差等問題,導致支抗效果不佳[2]。PASS 是利用口腔中的生理性力量對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進行調(diào)整,具有操作簡單舒適、無需患者配合、穩(wěn)定性好、支抗效果可靠等優(yōu)點[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PASS 對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頦部形態(tài)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利津縣中心醫(yī)院2020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60 例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0 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20~47 歲,平均年齡(30.13±3.35)歲;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18.24~26.54 kg/㎡,平均BMI(22.45±0.81)kg/㎡;病程2~15 年,平均病程(9.35±1.21)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齡20~48 歲,平均年齡(29.89±3.26)歲;BMI 18.53~26.99 kg/㎡,平均BMI(22.53±0.79)kg/㎡;病程1~14 年,平均病程(9.41±1.1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利津縣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現(xiàn)代口腔正畸學診療手冊》[4]診斷標準,經(jīng)X 線檢查確診為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②預粘接正畸附件的牙面完整;③上下頜牙列輕度擁擠或整齊;④能配合佩戴口外弓;⑤口腔衛(wèi)生習慣良好(無咬唇、口呼吸、咬手指等)。排除標準:①合并牙周病、牙齦疾病或其他口腔黏膜?。虎诤喜乐毓切匝李M面畸形、顳下頜關節(jié)等;③入組前已經(jīng)接受正畸、拔牙矯治;④合并先天缺牙及埋伏阻生牙;⑤有外傷史。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應用MBT 直絲弓矯治技術治療,給予Nance 弓增強支抗或口外弓支抗,拔除上下前磨牙后,粘接直絲弓托槽矯治器,按 MBT 直絲弓矯治程序進行治療,尖牙向遠中結扎,弓絲末端緊回彎,更換不銹鋼方,排齊整平牙列,關閉拔牙間隙,上頜佩戴口外弓,口內(nèi)配合使用予Nance 弓增強支抗,根據(jù)患者情況調(diào)整牽引力和佩戴時間。研究組應用PASS 治療,將XBT 頰管(杭州新亞,型號:6816-20E)粘接在第一磨牙、MLF 托槽(杭州新亞,型號:8416-23B)粘接在前牙,初始弓絲為0.012 NiTi 圓絲,入頰管后傾管,調(diào)整長度,末端回彎鉗弓絲末端緊回彎,扭轉(zhuǎn)牙單翼側(cè)結扎,用0.02 mm 結扎絲結扎尖牙,用壓低輔弓緊回彎深覆k。按照PASS 矯治流程進行治療,待前牙排齊,粘上頰面管,在0.016-0.018 NiTi 圓絲上頜加Spee 氏曲,下頜加反Spee 氏曲,上牙列在0.018×0.025 NiTi 絲上排齊,對于上前牙直立患者更換適合NiTi 方式和匹配Spee 氏曲,對于前突畸形患者則用0.018 SS 加小圈曲。更換0.018×0.025 SS,上、下頜分別加Spee 氏曲、反Spee 氏曲,夾牽引鉤并調(diào)整咬合。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情況:統(tǒng)計排齊時間、拔牙間隙關閉時間、矯正治療療程。②頦部形態(tài):治療前、治療后6 個月,采用全景X 線機(芬蘭普蘭梅卡,型號:Planmeca ProMax)拍攝所有患者的頭顱側(cè)位X 線片(每張至少測量3 次,取3 次平均值為測量的結果),測量和收集指標包括:頦部形態(tài)指標,即頦曲度、頦傾斜度;頦部硬組織指標,即頦凹陷、頦突度、頦高度;頦部軟組織指標,即頦軟組織凹陷深度、頦軟組織厚度。③炎癥指標檢測:治療前、治療后6 個月,采用CPITN 探針在治療周邊牙齦取牙周組織,置入27 ℃條件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使用全自動免疫發(fā)光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型號:UniCelDxI800)以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量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MMP-9)、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jīng)Shapiro-Wilk 正態(tài)性檢驗,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相關指標比較研究組患者排齊時間、拔牙間隙關閉時間、矯正治療療程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相關指標比較(月,±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相關指標比較(月,±s)
?
2.2 兩組患者頦部形態(tài)相關指標比較治療后6 個月,兩組患者頦曲度、頦突度、頦高度、頦軟組織凹陷深度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頦傾斜度、頦凹陷、頦軟組織厚度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頦部形態(tài)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頦部形態(tài)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 <0.05。
?
2.3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治療后6 個月,兩組MMP-9、IL-6、TNF-α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 <0.05。MMP-9: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
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不利于咀嚼、吞咽和說話等口腔功能,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社會交往和心理發(fā)展具有負面影響,應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5]。在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往往需要拔除第一雙尖牙,為前牙提供全部或大部分上頜拔除間隙以解除前突,因此需要強支抗進行磨牙支抗,但是傳統(tǒng)支抗已經(jīng)不能滿足患者和醫(yī)生的臨床需求[6]。MBT直絲弓矯治技術會引起患者不適,造成排牙期一定的前牙唇傾,影響面部美觀性,降低患者的依從性[7]。
PASS是一種可拆卸的功能性矯形激活器,利用口腔內(nèi)所有的生理性力量,作用于口面部肌肉定位和下頜骨的主要前移,盡量減少矯正器機械力內(nèi)耗,通過刺激或加速下頜骨生長,結合上頜骨生長限制和前移位來矯正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8]。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排齊時間、拔牙間隙關閉時間、矯正治療療程均短于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兩組頦曲度、頦突度、頦高度、頦軟組織凹陷深度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頦傾斜度、頦凹陷、頦軟組織厚度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這說明PASS 對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頦部形態(tài)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能縮短治療時間。分析原因可能為:PASS 通過生理性支抗技術,借助舌肌力、牙齒咬合力等生理性矯治力量移動牙齒,達到矯治效果,從而改善患者頦部形態(tài)[9]。PASS 以生理性支抗為主要理念,同時具備現(xiàn)代輕力的優(yōu)勢和支抗優(yōu)勢,操作簡單、高效,可縮短患者治療的時間[10]。矯正器對口腔的自潔作用具有一定的阻礙,且支抗植入部位容易對牙周組織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引起炎癥反應,可能會損傷牙根[11]。MMP-9 參與局部調(diào)控的炎性細胞因子,與牙周疾病患者破骨細胞的吸收有關;IL-6、TNF-α 均為常見炎癥因子,具有相互作用,形成組織網(wǎng)絡后能刺激炎性細胞級聯(lián)反應,增加牙周病變中的炎性損傷[12]。本研究證實,治療后6 個月,兩組患者MMP-9、IL-6、TNF-α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說明PASS 能減小對牙周的炎性刺激。分析原因:MBT 直絲弓矯治技術等一般的矯治方法中,增加支抗的方式通常需要增加額外的裝置,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可能加重炎癥反應[13]。而PASS 通過借助口腔內(nèi)生理性力量的方式,盡量避免口內(nèi)外弓裝置,可減小炎癥刺激[14]。
綜上所述,PASS 對安氏Ⅱ1類錯頜畸形患者頦部形態(tài)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能縮短治療時間,減小對牙周的炎性刺激,利于患者面容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