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近期你分析過光模塊,短期走勢較強,接下來怎么看?
近期的上漲從技術面看,是整體調整相對充分,部分品種開始橫盤震蕩。行業(yè)內部也有催化劑,主要看美國幾大科技巨頭的進展,節(jié)奏不同。從產業(yè)最新交流看:英偉達、谷歌又有100萬左右的加單,這是進展最快的。亞馬遜、META推遲了800G的節(jié)奏,要到明年三季度或者四季度才上。國內主要就是華為,近期有400G加單的傳聞,但還需驗證。
總體從基本面跟蹤看,800G是先進算力需要的,這是未來增長重要的點。而由于部分巨頭的選擇,400G短期看也會有明顯的增量,所以這兩個方向,都是先進算力重要跟蹤的。至于普通算力,跟蹤的意義不大,因為預期差和毛利都不大,很難提起資金的興趣。
除了人工智能,通信是不是對光模塊也有大量需求?
人工智能對光模塊的需求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別忘了通信同樣也需要光模塊的支持。5G憑借大帶寬、低延時等特征,豐富了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應用場景,推進了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智慧醫(yī)療、智慧城市等發(fā)展。除此之外5G頻譜相對4G網絡更高,造成基站密度大幅增加,由此提升了對光模塊的速率和數量要求,要求的傳輸距離也越來越遠。5G網絡建設以2019年為元年,2020年進入高速增長期,預計至2025年左右基站數量趨于穩(wěn)定。
從競爭力看,有產品的就會有訂單,最終業(yè)績都會釋放出來,只是預期比較明確,外加市值較大,機構主導,短期在縮量的市場中,難以有持續(xù)性,最理想的走勢是先結束下跌趨勢再橫盤,之后等放量的時候來一波反彈浪。
彈性大的一定是小市值,這類基本上沒有產品,更別提訂單,但卻是游資熱衷的菜,走勢上相對領先,率先結束下跌完成橫盤,也能先開啟上漲,可以按照資金、技術和催化綜合應對,適合短線,按照紀律,而不是看基本面。
光伏龍頭終止定增有什么影響?
據統(tǒng)計,光伏行業(yè)融資規(guī)模逐年增長,2020年~2022年分別為312億元、574億元、748億元,2023年待融資1338億元,對比去年接近翻倍。公司手握大量現金還要融資,確實不太“科學”。對公司自身而言,即使不融資,手中的現金也可以完成相關項目,所以影響并不大。對光伏行業(yè)來說,行業(yè)競爭格局是比較差的,各大公司都在打價格戰(zhàn),如果有些企業(yè)融資了,打價格戰(zhàn)的底氣更足,會使得行業(yè)競爭格局持續(xù)惡化,理論上有助于行業(yè)競爭格局出清,但這也需要時間。
對整個市場來說,融資的出發(fā)點本應是想發(fā)展但缺錢,不過,近年來被市場玩壞了,把定期融資當成一種習慣,缺不缺錢都想來融一把。估計后續(xù)很多行業(yè)定增融資審核會趨嚴,被否會是常態(tài)!這個意義重大,以后定增等再融資“抽血”可能就少了,具體還需跟蹤。
短期對市場怎么看?
上周五在小作文的作用下,盤面出現相對放量的反彈,但周末兩天小作文全部落空,再考慮長假效應,本周理論上資金不活躍是正常的。后面一定還會有政策出來,只是在什么時候公布的問題,也許某個時間點就來了,畢竟想轉變當前的情況,必須要有。
對短期外資的流出沒必要放大,外資的屬性也有不同,其中有偏價值中長期投資為主的,也有短期交易型的,這類受短期消息、情緒,甚至受內資影響,你強我也強,你弱我可能更弱。至于內資,除了受限于場外增量不足外,自身也會因持續(xù)下跌導致被動平倉,減倉又導致繼續(xù)下跌,下跌又讓市場情緒低迷,短期形成一個負循環(huán)。改變需要一個契機,外力很關鍵,時間點日趨臨近。
短期輪動的方向中,科技分支相對好一些,華為、光模塊、半導體、機器人、汽車零部件、數字經濟、AIGC等。有些品種已經是橫盤震蕩或者開始震蕩向上,只是短期受盤面影響,沒什么持續(xù)性,有能力的做個短差,沒能力選擇休息,繼續(xù)等盤面放量就會轉好。
在縮量的氛圍下科技分支更強,理論上節(jié)后放量后這還是資金的重點,找上升趨勢或者底部確立的超跌形態(tài),具體會在“滾雪球”中跟蹤梳理。而下跌趨勢沒有改變的,板塊內缺少走好龍頭帶動的方向,理論上是資金最弱的,這類不是短期的首選,只能先等盤面放量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