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斌 夏興妍 夏繼強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333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作為脊柱外科常見、多發(fā)病,其病因涉及遺傳、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多因素,容易引發(fā)下腰痛、肢體麻木等癥狀,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目前,LDH的治療主要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其中西醫(yī)多應用非甾體消炎鎮(zhèn)痛藥,加之輔以腰背肌鍛煉,以改善疼痛癥狀,但停藥后易復發(fā),應用存有局限[1]。中醫(yī)將LDH歸置“痹癥”“腰痛”等范疇,認為該病病因在于氣血不足、臟腑功能失調等,治療需以活血行氣、通脈絡、調和臟腑功能等為原則[2]。開四關針法是通過針刺手腳雙側合谷穴、太沖穴4個穴位,以起到調理臟腑、平衡陰陽、通脈絡等目的[3]。丹鹿通督片為純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有黃芪、丹參等,具有活血、補腎、通脈絡等作用[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治療LDH的臨床效果,具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就診的72例LDH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編號將尾號為奇數者納入治療組、尾號偶數者納入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1.68±4.28)歲;病程3d~7年,平均病程(1.65±0.67)個月。治療組:男24例,女12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1.77±4.31)歲;病程3d~7年,平均病程(1.62±0.65)個月。兩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
1.2 診斷標準 (1)西醫(yī)符合相關診斷標準[5],伴有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2)中醫(yī)符合肝腎虧虛型標準[6],主癥:腰膝酸軟,肢體乏力;次癥:精神不振,大便干結,小便色黃,畏寒等;舌脈:舌紅,苔少,脈弦數。
1.3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LDH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且經過腰椎CT、MRI等檢查確診;年齡18~65歲;心、肺、肝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精神、認知正常;交流正常;對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合并骨腫瘤或其他惡性腫瘤;有腰椎骨折史;具有手術指征;合并精神疾病;入組前接受相關治療;對本研究藥物過敏;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4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予塞來昔布膠囊(青島百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1116,規(guī)格:0.2g/片)口服,1片/次,2次/d;同時治療第1周囑咐患者臥硬板床休息,治療第2周可適當進行腰背肌鍛煉等,治療半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組基于常規(guī)治療,接受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1024,規(guī)格:0.6g/片)治療,開四關針法:指導患者行仰臥位,取雙側合谷穴、太沖穴,常規(guī)消毒穴位局部后,用一次性毫針(華佗牌針灸針,規(guī)格:0.4mm×50mm)以快速進針法直刺0.5~0.8寸,行捻轉瀉法至得氣;每針需得氣后方可行下一針,得氣后留針30min,每個穴位留針10min左右需運針30s,1次/d;丹鹿通督片4片/次,3次/d;連續(xù)治療半個月為1個療程。兩組均觀察1個療程,且進行3個月康復隨訪。
1.5 療效評價 治療1個療程,依據相關標準[6]評估療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試驗>70°,可進行日常生活及工作為治愈;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減輕,直腿抬高試驗30°~70°,可進行輕體力工作為好轉;各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直腿抬高試驗<30°,無法工作為無效??傆行蕿橹斡逝c好轉率之和。
1.6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治療前及治療1個療程,評估兩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評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2)腰椎功能:治療前及治療1個療程,評估兩組腰椎JOA評分[8],評定內容有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生活受限度3個方面,總分29分,得分越高提示腰椎功能越好。(3)復發(fā)情況:記錄兩組隨訪期間疾病復發(fā)例數。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21,P=0.009<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 治療前兩組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療程兩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治療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分)
2.3 兩組患者腰椎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腰椎JOA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1個療程腰椎JOA評分均較治療前高,且治療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腰椎功能對比分)
2.4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對比 治療組隨訪期間復發(fā)2例,復發(fā)率為5.56%(2/36);對照組隨訪期間復發(fā)10例,復發(fā)率為27.78%(10/36);組間復發(fā)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006,P=0.008)。
LDH作為致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具有病程長、疼痛感重、易復發(fā)等特點,嚴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可能會導致患者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目前,對于無明確手術指征的LDH患者,西醫(yī)多采用藥物保守治療,以減輕臨床癥狀,但受個體差異影響,部分患者療效欠佳,且藥物有一定副作用,加之停藥后疾病易復發(fā),治療效果有限[9]。
中醫(yī)認為LDH屬“腰痛”“痹癥”等范疇,腎氣不足,外邪風寒侵襲,加之肝腎虧虛,筋脈失濡養(yǎng),致使氣血不暢、脈絡不通,引發(fā)疾病,治療原則在活血行氣、補益肝腎、通脈絡等[10]。針刺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手段,其基于中醫(yī)理論,將針具以一定角度刺入相應穴位刺激,可起到通脈絡、平衡陰陽、調和臟腑功能等作用[11]。開四關針法是指針刺四關穴,即雙側合谷與太沖穴,此穴位相互對應氣血、陰陽、升降,穴位間相互協(xié)同,針刺可起到調臟腑、活血化瘀、平衡陰陽等作用[12]。丹鹿通督片為臨床常用中藥制劑,其成分中丹參可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等,鹿角膠可補肝腎,黃芪可健脾補中、升陽等,延胡索可活血行氣、止痛等,杜仲可補肝腎、強筋骨,諸類藥材共奏活血通督、益腎通絡作用[13-14]。吳素芳等[15]研究指出,丹鹿通督片用于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較好,可改善腰椎狹窄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提示LDH患者采用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分析原因在于,開四關針法與丹鹿通督片聯(lián)合應用,可同時兼顧腎虛之本、血瘀閃挫之標,達到標本兼治,從而可更好地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患者整體獲益。本研究還發(fā)現,治療組治療1個療程VAS評分較對照組低,腰椎JOA評分較對照組高,提示LDH患者采用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治療可更好地緩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開四關針法通過針刺四關穴,可促使脈絡再通,祛風止痛,同時丹鹿通督片中丹參、延胡索等藥材均具有止痛作用,從而可更好地減輕疼痛感,而隨著疼痛的緩解,患者可進行相應腰背肌鍛煉,從而利于腰椎功能改善。除此之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隨訪3個月內復發(fā)率較對照組低,提示LDH患者采用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治療利于減少復發(fā)情況,這一結果可能與二者聯(lián)合治療標本兼治有關,從而可更好地控制疾病,預防復發(fā)。但本研究并未觀察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遠期療效,研究結果有限,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綜上所述,LDH患者采用開四關針法聯(lián)合丹鹿通督片治療療效較好,可緩解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降低疾病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