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數字經濟與財政空間
        ——基于“寬帶中國”的準自然實驗

        2023-10-11 03:45:20阮福義盧光熙博士副教授
        財會月刊 2023年20期
        關鍵詞:寬帶中國財政支出寬帶

        阮福義,盧光熙(博士),熊 浩(副教授)

        一、引言

        財政空間這一概念最早由Heller(2005)提出,是指在不危及政府財務狀況的可持續(xù)性或經濟穩(wěn)定的情況下,允許為實現預期目的而安排的政府預算空間;也可以表達為政府能承受的最大負債率與實際負債率之間的差值,其反映了財政可持續(xù)狀況。如果財政空間不斷收縮,將使得財政風險不斷累積、財政不可持續(xù),直接威脅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然而,自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經濟增速換擋,財政收入減速,財政支出增加,政府債務高企,財政空間縮小。根據陳麗等(2022)的研究,2015 ~2019 年間,我國地級市的財政空間從0.8 下降至0.5,且西部地區(qū)已有高達27 個地級市的財政空間降到0 以下,財政已經不可持續(xù)。李永友和楊春飛(2023)指出,由于我國多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自主抉擇空間已經變得非常有限,如果在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不保持財政的可持續(xù)性,那么在內外部沖擊和經濟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我國可能會陷入剛性支付危機,從而對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由此,如何防止財政空間急劇縮小,有效增強地方財政自主是當前政府經濟管理的難點,也是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加快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題中之義。

        數字經濟為解決財政空間收縮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一方面,數字經濟通過財政收入渠道緩解財政空間收縮問題。數字經濟部門的邊際產出優(yōu)勢實現了范圍經濟和規(guī)模經濟的有機結合,單位資源投入能產出更多財富,促使宏觀經濟規(guī)模擴大,財政收入增加;而且數字經濟擺脫了時空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可快速實現資產重組、商品交易等行為,實現高效社會分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完善經濟結構,涵養(yǎng)更優(yōu)稅源。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通過財政支出渠道緩解財政空間收縮問題。數字經濟與財政活動的深度融合構成了數字財政,數字財政通過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財政透明度,可減少財政不必要支出,節(jié)省大量財政資金,進而擴大財政空間,改善財政不可持續(xù)狀況。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fā)展,數字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數字化的深度融合為地方經濟注入強大活力,有力帶動了經濟增長,為地方財政涵養(yǎng)了更多稅源,稅源的增加減緩了財政空間收縮速度,從而提升了地方財政的可持續(xù)性,這對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地級市層面的數據,探討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

        二、制度背景與文獻綜述

        (一)制度背景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在傳統(tǒng)基建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數字基建方面存在明顯短板,而加強數字基建是未來打造數字強國,搶占發(fā)展制高點的關鍵。為此,國務院于2013年8月印發(fā)了《“寬帶中國”戰(zhàn)略及實施方案》,并分三批實施?!皩拵е袊睉?zhàn)略的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區(qū)域寬帶網絡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寬帶網絡優(yōu)化升級、提高寬帶網絡應用水平、促進寬帶網絡產業(yè)鏈條不斷完善、增強寬帶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等。通過落實這些任務,促使我國寬帶網絡基礎實施水平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實現寬帶網絡全面覆蓋城鄉(xiāng)。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基于寬帶網絡、信息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借助數據生產要素以及數字技術,實現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yōu)化的一種新經濟形式(田鴿和張勛,2022)。數字經濟的顯著特征是數字化和網絡化,且數字經濟的發(fā)展以網絡基礎設施為基礎,依賴于寬帶網絡優(yōu)化升級(趙濤等,2020;孫穎和陳思霞,2021)。結合“寬帶中國”戰(zhàn)略的任務、數字經濟的本質、數字經濟的特征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知,數字經濟發(fā)展與“寬帶中國”戰(zhàn)略密切相關。已有大量學者將“寬帶中國”戰(zhàn)略視為一項準自然實驗,并作為數字經濟的代理變量(金環(huán)等,2021;李廣昊和周小亮,2021)。因此,本文采用“寬帶中國”戰(zhàn)略這一試點政策衡量數字經濟發(fā)展是合理的,且“寬帶中國”戰(zhàn)略作為外生沖擊可提供良好的識別策略。

        (二)文獻綜述

        1.關于財政空間的研究。國外學者較早對財政空間開展了研究,并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財政空間是指政府償債能力上限與實際負債率之間的差額(Ostry等,2010)。影響財政空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府負債率、產出波動、支出波動以及政府層面和時間層面的一系列因素(De Mello,2008;Fincke 和Greiner,2010;Makin 和Griffith,2012)。近年來,國內關于財政空間的研究逐漸興起。唐文進等(2014)采用Bohn(2005)提出的財政可持續(xù)檢驗方法,測算出我國負債率上限為84.8%,其認為有足夠財政空間保持政府債務的可持續(xù)性,并提出我國存在“財政疲勞”現象。也有學者認為我國負債率上限為130.5%(王學凱,2016),但是具體到省域層面,存在較大的異質性特征,我國部分省份的財政空間已不足20%(張金清和聶雨晴,2020)。此外,龐曉波和李丹(2015)、繆小林和伏潤民(2013)、杜彤偉等(2019)、鄧曉蘭等(2021)通過構建財政反應函數分析發(fā)現,我國擁有足夠的財政空間,財政仍然處于可持續(xù)狀態(tài),但存在一定的財政風險。可見,國內學者大都認為我國財政空間足夠大、財政具有可持續(xù)性。

        2.“寬帶中國”試點政策的社會經濟效應研究?!皩拵е袊痹圏c政策的社會經濟效應主要涉及大氣污染治理、宏觀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內部管理三個方面。①大氣污染治理。牛子恒和崔寶玉(2021)研究發(fā)現,實施“寬帶中國”戰(zhàn)略顯著降低了工業(yè)二氧化硫排放并減少了霧霾污染,且這一政策效應在制造業(yè)集聚程度高、規(guī)模大以及中東部地區(qū)的城市更為明顯。②宏觀經濟發(fā)展。方福前和田鴿(2021)研究發(fā)現,數字經濟可通過優(yōu)化生產環(huán)境、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等渠道提升經濟活動效率,進而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和包容性增長,數字經濟在經濟健康發(fā)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馬青山等(2021)研究發(fā)現,“寬帶中國”試點政策促進了產業(yè)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水平的提升,這一政策效果是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金融發(fā)展、人力資本三種渠道實現的。③企業(yè)內部管理。邱洋冬(2022)研究發(fā)現,“寬帶中國”試點政策使得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程度提高了5.61%,進而提高了企業(yè)創(chuàng)新水平和管理水平,但網絡基礎設施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會因企業(yè)所有制、技術稟賦、企業(yè)區(qū)位、企業(yè)規(guī)模等因素而異。但現有關于“寬帶中國”試點政策的社會經濟效應研究并未涉及財政空間方面。

        3.數字經濟對財政可持續(xù)的影響研究。數字經濟和財政可持續(xù)的研究基本處于平行階段,僅有少數學者研究了數字經濟對財政可持續(xù)的影響。鄧達等(2021)研究發(fā)現,數字經濟發(fā)展可顯著增強財政的可持續(xù)性,財政收入在其中發(fā)揮著路徑效應,因此,政府要在“開源節(jié)流”上做好文章,強化財政資金的監(jiān)督和績效管理。劉建民等(2021)運用空間計量模型研究數字經濟發(fā)展對財政可持續(xù)的本地和近鄰效應,結果發(fā)現,數字經濟發(fā)展顯著提升了本地的財政可持續(xù)能力,但是對鄰地的財政可持續(xù)能力具有“虹吸效應”,因此,政府應該注重培育“錯位競爭”優(yōu)勢,關注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雖然這些文獻研究了數字經濟發(fā)展與財政可持續(xù)之間的關系,但是難以克服內生性問題,研究結論的準確性需要進一步提升。

        綜上,財政空間收縮問題正在影響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數字經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不管是在數字經濟領域還是財政空間領域,既有研究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有幾個問題仍需進一步探討:我國的財政空間還有多大?數字經濟在多大程度上增大了財政空間?如何解決既有文獻中難以克服的內生性問題?基于現實研判和文獻總結,本文嘗試分析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機制,并試圖回答以上問題。本文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從數字經濟角度揭示了緩解財政壓力,增大財政空間的新路徑。第二,運用多期雙重差分(DID)方法,克服了模型中的內生性問題,使研究結論更加準確。第三,發(fā)現了數字經濟影響財政空間的新機制,即數字經濟還可從財政支出增效的渠道影響財政空間,這為地方政府大力發(fā)展數字經濟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

        三、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數字經濟改變了國民經濟的生產、消費、分配方式,有助于高效優(yōu)化資源配置和實現產業(yè)結構升級,以此提高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產業(yè)融合能力和市場擴張能力,做優(yōu)經濟結構、做大經濟規(guī)模。財政收入是政府憑借手中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再分配的一種方式,做大經濟規(guī)模可增加財政收入,保障財政空間,維持財政可持續(xù)性。下文借鑒Kuznets(1966)和Herrendorf 等(2014)的研究更具體地說明這一邏輯。

        根據行業(yè)間的產出關系,假設第i個行業(yè)和第k個行業(yè)產出間的關系為:

        式中Yit和Ykt、Pit和Pkt、wi和wk分別代表第i個行業(yè)和第k 個行業(yè)的產出值、產品價格、工資水平,ε 表示替代彈性。

        勞動要素市場的完全競爭假設決定了勞動力可以在部門之間自由流動,進而可認為勞動力的邊際產品價值是相等的。即:

        式中?代表生產技術提高下有效勞動的產出彈性,θit和θkt、Ait和Akt、xit(j)和xkt(j)、Lit和Lkt分別代表第i個行業(yè)和第k個行業(yè)的數字技術在生產部門的生產率、數字技術發(fā)展水平、中間產品的投入量、勞動者數量。

        化簡并對時間求導可得到:

        聯立行業(yè)間的產出關系等式,等式兩邊全微分并再次對時間求導可得:

        可見,行業(yè)產出增長率取決于數字經濟創(chuàng)新程度(γ)、創(chuàng)新概率(μ)以及數字技術在生產部門(θ)和金融部門(δ)的應用轉化能力。

        進一步,根據以上各式可求得通用產品部門的產出為:

        為便于計算,將最終產品的價格設為1,可求得人均通用產品產出為:

        對人均通用產品產出求導可得:

        不難看出,人均產出的增長取決于數字技術在生產部門和金融部門的應用轉化能力,且每單位技術進步能夠帶來1/?單位的經濟增長。進一步,假設人均產出中有比例為λ 的部分作為稅收上繳國家財政,那么每單位的技術進步能夠帶來λ/?單位的財政收入。根據劉建民等(2021)的研究,財政收入增加顯著地提升了財政的可持續(xù)性,擴大了財政空間。由此,本文認為,數字經濟作為一種革新技術,促進了人均產出的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加,繼而促進了財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財政空間的擴大。

        數字經濟增大財政空間還可以通過財政支出增效渠道實現。一是,數字技術在政府部門的廣泛應用使得供需匹配更加精準,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就政府支出而言,主要分為基本運轉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大部分。隨著數字技術與傳統(tǒng)部門的深度融合,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傳播速度得以快速提升,在基本支出中,財政部門可準確監(jiān)控部門財政資金使用進度和績效情況,這不僅可以打破政府部門的業(yè)務疆界,還可以提高運營效率。在項目支出中,財政部門可通過數字系統(tǒng)把控項目進度和項目質量,對質量不好的項目及時進行提醒;此外,財政也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對項目執(zhí)行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加工提煉出有用線索,借此提供多元化的財政制度供給。通過這些方式,可極大提升財政支出效率,節(jié)省財政開支。二是,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保證政府部門財政透明,從而倒逼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民參政議政的意識越來越強,對政府陽光財政的訴求越來越高,而數字技術的發(fā)展為陽光財政提供了必要條件。一方面,政府可利用數字技術將財政收支活動公布在網絡上,接受全民審查,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財政陽光透明;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發(fā)展有利于外部媒體監(jiān)督,政府財政面臨較大的監(jiān)管壓力,敦促其不可輕易違收亂支。顯然,財政支出效率提升意味著處理等量業(yè)務可減少財政開支,假設在財政收入不變的情況下,財政盈余增多或財政赤字減少,則政府會減少負債,從而增大財政空間,保證財政可持續(xù)發(fā)展。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數字經濟發(fā)展可增大地方政府財政空間。

        假設2:數字經濟增大財政空間是通過財政收入增加和財政支出增效渠道實現的。

        根據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組織績效的發(fā)揮與組織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息息相關,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也同樣如此。典型的外部環(huán)境有儒家文化、城市等級和地形坡度。首先,儒家文化可強化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儒家文化以“禮”為旨歸,而節(jié)儉正是禮的要求,是治國、齊家、修身的重要道德規(guī)范,直接關系到國家盛衰、家族興亡、個人成敗,因此,在儒家文化濃厚的地區(qū),政府會更加強調節(jié)省財政開支。另外,儒家文化也講究兼容并包,對數字經濟等革新技術的吸納能力較強。因此,在儒家文化濃厚的地區(qū),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更強,其次,城市等級在數字經濟與財政空間之間發(fā)揮著調節(jié)作用。城市等級越高,其可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就越強,越有利于政府偏好行業(yè)的發(fā)展。數字經濟作為政府重點關注的產業(yè),政府會調動大量資源促進其發(fā)展。因此,在等級越高的城市中,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契機越好,其對財政空間的影響越大。最后,在地形坡度較大的地區(qū),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更大。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在地形坡度較大的地區(qū),交通不便會導致經濟基礎薄弱,地方政府財力受限和財政空間縮小,但在邊際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下,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會更強。綜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在儒家文化、城市等級和地形坡度等外部環(huán)境中會表現出異質性。

        四、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0 ~2020年我國地級市層面數據為樣本,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城市年鑒》《中國國土資源年鑒》以及國泰安(CSMAR)數據庫、Wind數據庫。原始數據中有缺失值的,用城市統(tǒng)計公報中的數值予以填補;填補后仍有缺失的,采用插值法予以補齊。為了消除極端值的影響,本文對樣本數據進行了1%和99%的縮尾處理。最終得到252個城市共計2772個樣本。

        (二)模型設計

        1.測量財政空間的模型設計。財政空間作為被解釋變量,在研究數字經濟與財政空間的關系之前需對財政空間予以量化。本文借鑒Ghosh 等(2013)的研究,構建如下財政反應函數來測算財政空間:

        式中,bsit表示地級市i 在第t 年的財政盈余,考慮到財政盈余存在路徑依賴,本文將上一期的財政盈余(bsit-1)也納入財政反應函數。debt表示地方政府負債率,f(debt)為地方政府負債率的三次函數。X 為一系列控制變量,包括財政支出缺口、產業(yè)結構、貿易開放度,特別地,為了反映財政空間的質量,本文將財政支出效率也納入財政反應函數作為控制變量。地方政府需滿足的預算約束為:

        式中,r 表示實際利率,g 表示經濟增長率。當負債率達到地方承受能力上限時,式(2)可寫為:

        聯立方程(1)、(2)、(3)可得:

        由方程(4)解得的debt 的較大值即為地方政府債務承受能力極限值,記為debt*,用債務承受能力極限值與實際負債率之間的差值(debt*-debt)表示財政空間。

        2.數字經濟影響財政空間的模型設計。在研究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時,考慮到“寬帶中國”試點政策是分批實施的,本文構建了DID模型進行檢驗。

        其中,czkjit表示地級市i 在第t 年的財政空間,treat×time表示數字經濟,X為一系列控制變量。

        同時,為了驗證數字經濟通過財政收入增加渠道和財政支出增效渠道實現財政空間增大,本文構建如下機制效應模型:

        上式中,inmedia 表示中介機制變量,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效率兩個變量。如果系數λ1和η1均顯著,則說明中介效應存在。

        (三)變量說明

        1.財政空間量化模型中的相關變量。

        (1)被解釋變量:財政盈余(bs)。該變量用基本盈余與名義GDP的比值來衡量。其中,基本盈余的計算借鑒了陳麗等(2022)的研究。

        (2)解釋變量:地方政府負債率(debt)。該變量用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GDP 的比值來衡量。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使用的是2010~2020年的數據,但是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從2014年開始公布,致使2013年之前的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數據缺失。本文借鑒了張憶東和李彥霖(2013)的研究,用公式“地方政府負債=市政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內資金投入-土地出讓收入中用于投資的資金-投資項目盈利現金流入”估算出2010 ~2013年的地方政府債務余額。

        (3)控制變量。模型(1)中的控制變量(X)包括財政支出效率(eff)、財政支出缺口(zcqk)、產業(yè)結構(cyjg)、貿易開放度(mykfd)。較高的財政支出效率不僅能緩解財政壓力,還能增加財政基本盈余,財政支出效率運用DEA方法計算獲得。財政支出缺口越大,財政基本盈余就越小,財政支出缺口采用HP濾波方法計算得到。地方財政的基本情況與所處外部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此本文將產業(yè)結構與貿易開放度也納入模型加以控制,其中產業(yè)結構用第一產業(yè)與名義GDP的比值來衡量,貿易開放度用進出口貿易總額與GDP的比值來衡量。

        2.數字經濟影響財政空間模型中的相關變量。

        (1)被解釋變量:財政空間(czkj)。通過構建財政反應函數,運用系統(tǒng)GMM 方法估算出財政反應函數中各個變量的系數,然后將除地方政府負債率之外的系數代回財政反應函數,并解出地方政府負債率的較大值,這個較大值與實際負債率之差即為財政空間。

        (2)解釋變量:數字經濟(treat×time)。數字經濟是虛擬變量,本文借鑒劉奧和張雙龍(2022)的研究,用“寬帶中國”試點政策來表征,為組別虛擬變量(treat)與年份虛擬變量(time)的乘積:如果地級市i 被納入“寬帶中國”試點城市,則歸為實驗組(處理組),treat記為1,否則被納入控制組(對照組),treat記為0;如果地級市i 在第t 年被納入“寬帶中國”試點城市,則time 在第t年及之后賦值為1,其余賦值為0。

        (3)中介機制變量:財政收入(czsr)和財政支出效率(eff)。為了減小異方差,財政收入用其對數值來衡量。參考鄧曉蘭等(2021)的研究,財政支出效率運用DEA 方法計算獲得,其中投入變量包括教育財政支出、科學財政支出和除兩者外的其他支出,產出變量包括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yè)從業(yè)人員數,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人數,失業(yè)保險參保人數,城鎮(zhèn)基本醫(yī)療保險參保人數,醫(yī)院衛(wèi)生院床位數,醫(yī)生數(執(zhí)業(yè)醫(yī)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貨運總量,郵政業(yè)務總量。

        (4)控制變量。模型(5)~(7)中的控制變量(X)包括土地財政(tdcz)、轉移支付(zyzf)、財政收入分權(czfq)、人口密度(rkmd)、固定資產投資(gdzctz)、經濟發(fā)展水平(rjgdp)、產業(yè)結構高級化(hcyjg)、教育支出占比(rjy)。土地財政和轉移支付是補充地方財力的重要來源,但土地財政不可持續(xù),轉移支付受到預算約束,因此,土地財政和轉移支付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土地財政和轉移支付均用其對數值來衡量。財政收入分權反映了地方財政的自主權,財政收入分權程度越高,財政自主權越大,財政空間越大,財政收入分權的測算借鑒郭慶旺和賈俊雪(2010)的研究,用地級市人均財政收入與地級市人均財政收入、省級人均財政收入、中央人均財政收入之和的比值來衡量。人口密度大反映出地方經濟發(fā)展程度較高,但也說明需要地方政府提供較多的公共產品,所以人口密度對財政空間的影響不確定,人口密度用戶籍人口數與轄區(qū)面積之比的對數值來表示。固定資產投資會消耗大量的財政資源,可能會縮小財政空間,用固定資產規(guī)模的對數值來衡量。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和產業(yè)結構越優(yōu)的地方,往往稅源越充足,財政收入規(guī)模越大,進而財政空間也越大,經濟發(fā)展水平用人均GDP 來表示,產業(yè)結構高級化的衡量借鑒了干春暉等(2011)的研究。教育支出占比可以反映地方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相關理論和歷史經驗已證明發(fā)展教育可以提升地方的人力資本積累從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對涵養(yǎng)稅源和提升地方財政的可持續(xù)性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支出占比采用地級市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值來衡量。

        五、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如表1 所示。財政空間的最小值為-1.854,最大值為1.312,說明不同地級市之間財政空間懸殊,財力差距過大,已經有一部分地級市的財政出現不可持續(xù)情況。另外,財政空間的平均值為1.062,表明從總體來看,絕大部分地級市擁有足夠的財政空間可供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職能。

        表1 描述性統(tǒng)計

        (二)財政反應函數的回歸結果

        基于模型(1),本文估計了財政反應函數的回歸結果,如表2 所示。其中,AR(2)的值均大于0.1,Sargan檢驗的p 值均為1,說明財政盈余滯后1 期是合適的且工具變量不存在過度識別問題。

        表2 財政反應函數回歸結果

        另外,模型(1)中構建了地方政府負債率的三次函數,表2中debt、debt2、debt3分別表示地方政府負債率的一次項、二次項和三次項。結合表2 的回歸結果可以發(fā)現:①地方政府負債率存在路徑依賴,而這種路徑依賴更多體現為一種策略性行為。滯后1 期財政盈余(bst-1)的系數均為負,說明如果本期的財政盈余較多,則政府會在下一期增加開支,造成下一期財政盈余的降低,這解釋了財政收支平衡原則下政府的策略性行為。②地方政府負債率與財政盈余之間確實存在非線性關系,且這種非線性表現為三次項形式。當模型設定為只有一次項的線性形式時,地方政府負債率(debt)的系數為負但不顯著,說明線性形式的財政反應函數設定并不符合我國地級市層面的具體情況;當模型設定為二次項的非線性形式時,雖然地方政府負債率的一次項(debt)系數顯著為負,但二次項(debt2)系數顯著為正,顯然地方政府負債率過大時對財政盈余的解釋力不足;而三次項的模型設定不僅符合預期,還能有力地解釋“財政疲勞”現象。③財政支出缺口、財政支出效率、貿易開放度、產業(yè)結構均會對財政盈余產生影響:財政支出缺口越大,財政盈余越少;財政支出效率越高,財政盈余越多;貿易開放度越高,財政盈余越多;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越足,財政盈余越多。根據經驗預期,控制變量的符號和顯著性是符合經濟學理論的,說明控制變量的選擇是合適的。

        圖1 為財政反應函數求解的根分布圖,可見財政反應函數的較大根多集中在1.3附近,即地方政府債務承受能力極限約為GDP 的1.3 倍,這與王學凱(2016)的研究結論一致。國際上流行的負債率標準為0.6,但很多國家負債率超過0.6 的警戒線后,其財政仍可持續(xù),形成了“財政警戒線”之謎。本文提出的債務承受能力極限值為揭開這一謎團提供了經驗證據。

        圖1 根的三次曲線分布

        (三)數字經濟影響財政空間的回歸結果

        表3報告了模型(5)的回歸結果。可以發(fā)現:①不管是否加入年度虛擬變量、地區(qū)虛擬變量和相關控制變量,treat×time 的系數始終顯著為正,說明數字經濟發(fā)展有助于擴大地方政府的財政空間,假設1 得證。②列(6)顯示,在雙固定效應模型下,土地財政和轉移支付未能有效提升財政的可持續(xù)性、擴大財政空間,而財政收入分權可擴大地方政府財政空間,這說明僅僅依靠賣地和轉移支付來解決財政空間縮小問題不是長久之策,而發(fā)展經濟、培育稅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和長效機制。③人口密度、經濟發(fā)展水平、教育支出占比均與財政空間正相關,固定資產投資與財政空間負相關,這說明在發(fā)展數字經濟解決財政空間縮小問題的同時,還需要人口政策、教育政策、經濟政策等協(xié)同配合。

        表3 基準回歸結果

        (四)穩(wěn)健性檢驗

        為了檢驗基準回歸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從平行趨勢檢驗、更換被解釋變量、剔除直轄市、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PSM-DID)、排除其他政策干擾、安慰劑檢驗五個方面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

        1.平行趨勢檢驗。采用DID模型需要通過平行趨勢檢驗。為此,本文構建了如下動態(tài)模型進行平行趨勢檢驗:

        其中,pre_x、current和post_x 均為虛擬變量,表示政策設施的前x年(x=1,2,3,4)、當年和后x年(x=1,2,…,6)。從回歸結果來看,在“寬帶中國”試點政策實施之前,處理組和控制組的數字經濟發(fā)展水平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沒有差異,即平行趨勢檢驗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在“寬帶中國”試點政策實施之后,其政策效果隨著年份的增加而顯著增強,時間的異質性效果說明數字經濟發(fā)展確實有利于擴大地方政府財政空間。

        2.更換被解釋變量。在基準回歸中,本文使用的財政空間數據考慮了不同地級市財政收支缺口、財政支出效率、產業(yè)結構、貿易開放度等環(huán)境變量的異質性。從統(tǒng)一標準的角度出發(fā),在穩(wěn)健性檢驗中本文不考慮這種異質性,而是將這些宏觀變量取均值代入財政反應函數求出地方政府負債率的較大值,再用較大值減去實際負債率作為財政空間的替代變量。更換財政空間變量后的回歸結果顯示,treat×time 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的結論一致,說明基準回歸的結論是可靠的。

        3.剔除直轄市。本文采用的是城市層面的數據,所以在基準回歸中將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的數據也納入進來。但考慮到這些城市是直轄市,行政級別較高,擁有較大的資源調配權,可能出現異常值等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將北京、上海、重慶、天津的數據予以剔除。剔除直轄市樣本后的回歸結果表明,treat×time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的結論一致,說明基準回歸的結論準確可靠。另外,剔除直轄市樣本后,treat×time 的系數基本未發(fā)生改變,說明直轄市是否參與“寬帶中國”試點政策與該政策的效果并無太大相關性。

        4.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為了緩解樣本選擇偏差帶來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進一步采用PSM-DID方法進行檢驗。在此之前,需要先對樣本進行匹配。首先,選擇土地財政、轉移支付、財政收入分權、人口密度、經濟發(fā)展水平、產業(yè)結構高級化、固定資產投資作為匹配特征變量,并利用logit 模型計算傾向值得分。其次,對處理組和控制組樣本進行1∶1 的近鄰匹配。匹配結果表明,匹配后樣本的標準差減小,且多數樣本進入共同取值范圍(僅損失了33個樣本),說明傾向得分匹配是成功的。匹配后的雙重差分結果顯示,treat×time 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的結論一致,說明基準回歸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經得起推敲的。

        5.排除其他政策干擾。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效果可能會受到其他相關政策的影響?;谶@一邏輯,本文找到了影響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兩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2015年和2017年國家先后發(fā)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yè)”發(fā)展工業(yè)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數字經濟與傳統(tǒng)產業(yè)和現代生活的深度融合,這兩個文件可能會影響到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效果。為排除這種潛在影響,在模型中加入時間啞變量(D1、D2)與數字經濟虛擬變量的乘積。如果年份為2015 年,則D1=1,否則D1=0;如果年份為2017 年,則D2=1,否則D2=0?;貧w結果顯示,treat×time 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的結論一致,說明在排除其他政策干擾后,數字經濟與財政空間之間的關系仍然顯著為正,發(fā)展數字經濟確實能夠擴大財政空間,提升財政可持續(xù)性。

        6.安慰劑檢驗。如果“寬帶中國”試點政策的實施時間提前,而treat×time 的系數不顯著,那么就有理由相信,確實是實施“寬帶中國”試點政策增大了地方政府財政空間而不是其他政策。為此,本文將政策實施年份提前2 年并進行安慰劑檢驗。結果顯示,treat×time 的系數為正但不顯著,說明數字經濟確實能夠擴大財政空間,增強財政可持續(xù)能力。

        限于篇幅,穩(wěn)健性檢驗結果均已省略,留存?zhèn)渌鳌?/p>

        (五)機制分析

        為了檢驗假設2,本文以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效率作為中介機制變量對模型(6)和模型(7)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機制分析

        1.財政收入增加渠道。表4第(1)列反映了數字經濟對財政收入的影響,第(2)列反映了財政收入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其中,treat×time 和czsr 的系數均為正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數字經濟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增加,而財政收入增加又擴大了地方政府財政空間。究其原因,數字經濟快速推進了數字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在不斷做大經濟規(guī)模的同時還優(yōu)化了地方產業(yè)結構,為地方政府培育了優(yōu)質稅源,促進了財政收入增加,繼而減少了政府負債,推動了財政空間的擴大。此外,財政收入增加為政府履行各項社會經濟職能、提高經濟發(fā)展質量提供了必要條件,這又反過來提高了地方政府債務承受能力,從而擴大了地方政府財政空間。

        2.財政支出增效渠道。表4第(3)列反映了數字經濟對財政支出效率的影響,第(4)列反映了財政支出效率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其中,treat×time和eff的系數均為正,且分別通過了5%和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說明發(fā)展數字經濟可有效提高財政支出效率,而財政支出效率提升又擴大了地方政府財政空間。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數字技術在財政部門的廣泛應用直接打破了傳統(tǒng)業(yè)務疆界,提升了政府的運營效率,進而節(jié)省了財政開支;第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fā)展,政府能收集到財政支出項目的更多相關信息,這為財政部門提供更加精準的供給政策奠定了基礎,提升了財政支出效率;第三,數字技術為人民參政議政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條件,公共財政的賬本在外部監(jiān)督之下更加陽光透明,這可以倒逼地方政府在財政資金使用上精打細算,節(jié)約開支,擴大財政空間。

        根據財政收入增加渠道和財政支出增效渠道的分析可知,假設2得證。

        (六)異質性分析

        根據假設3,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在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中會表現出異質性。對此,本文構建如下三重差分模型予以檢驗:

        其中,hjbj 表示環(huán)境變量,包括儒家文化(rjwh)、城市等級(csdj)和地形坡度(dxpd)。借鑒陳剛和邱丹琪(2021)的研究,用轄區(qū)內明清進士數量與轄區(qū)面積之比的進士密度來表征儒家文化,進士密度高于均值則rjwh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城市等級用是否為副省級及以上城市衡量,如果該地級市為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則csdj 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借鑒封志明等(2011)的研究中關于地形起伏度的測量,若地形起伏度大于均值則dxpd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異質性分析的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異質性分析

        表5 第(1)、(2)列是環(huán)境變量為儒家文化的回歸結果,第(3)、(4)列是環(huán)境變量為城市等級的回歸結果,第(5)、(6)列是環(huán)境變量為地形坡度的回歸結果。在雙固定效應(FE)模型下,treat×time×rjwh、treat×time×csdj、treat×time×dxpd 的系數均為正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環(huán)境變量正向調節(jié)了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梢姡谌寮椅幕瘽夂?、城市等級較高的地區(qū),數字經濟擴大財政空間的效果會更加顯著,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更能改善地勢起伏較大、環(huán)境較為惡劣地區(qū)的財政狀況,假設3得證。這一結果說明,在發(fā)展數字經濟的同時,還要考慮文化環(huán)境、權力配置以及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

        六、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財政空間收縮致使財政風險累積,已威脅到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而數字經濟蓬勃發(fā)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契機。本文基于2010 ~2020年地級市層面的數據,以“寬帶中國”試點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運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數字經濟與財政空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負債率與財政盈余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且這種非線性表現為三次項形式,地方政府債務承受能力極限約為GDP 的1.3 倍。第二,表征數字經濟的“寬帶中國”試點政策可有效擴大地方政府財政空間。第三,數字經濟擴大財政空間是通過財政收入增加和財政支出增效兩個渠道來實現的。第四,儒家文化和城市等級可正向調節(jié)數字經濟擴大財政空間的效果,另外,數字經濟能夠顯著改善地勢起伏較大、環(huán)境較為惡劣地區(qū)的財政空間。

        (二)政策建議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幾點政策建議。

        1.大力發(fā)展數字經濟。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數字經濟可擴大地方政府財政空間,所以緩解財政空間收縮問題必須大力發(fā)展數字經濟。首先,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力度。數字經濟具有很強的外溢效應,但由于風險巨大等原因致使這種外部性并未獲得有效的報酬和補償,導致數字經濟發(fā)展不暢。對此,政府需要出臺政策予以糾偏,防止市場失靈,例如對數字化企業(yè)提供研發(fā)補貼、加計扣除和金融貸款等方面的支持。其次,推動數實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促進傳統(tǒng)產業(yè)升級、提升經濟效率和優(yōu)化經濟結構方面作用巨大,發(fā)展數字經濟不能僅著眼于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ICT),還要加強數字經濟與制造業(yè)等產業(yè)的融合,打造數字化制造集群,培育數字化制造產業(yè)園區(qū)。最后,建設數據安全體系。如果數據安全得不到保障,數字經濟發(fā)展就無從談起,因此建設數據安全體系至關重要。具體地,需加快落實《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嚴厲打擊數據黑市交易,營造安全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保障相關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

        2.推進數字財政建設。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數字經濟擴大財政空間是通過財政收入增加和財政支出增效兩個渠道來實現的,所以在收入端要做到應收盡收,在支出端力求提升效率。一方面,積極探索并優(yōu)化數字經濟模式下的稅源管控和稅收征收方式,全面掌握納稅人涉稅信息,完善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之間的涉稅信息共享機制,精準識別稅收風險點,強化稅收征管,減少偷稅漏稅行為,保護國家稅收利益。除此之外,基于稅收大數據的數字財政建設將會使得納稅人畫像更加精準、納稅服務更有溫度,進而可實現“以服務促遵從”的目標,最終達到增加財政收入、擴大財政空間的效果。另一方面,財政部門應注重將數字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等)融入財政資金管理的方方面面,盡快做到數字化績效預算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節(jié)約財政開支,減少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增大財政空間。

        3.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布局。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儒家文化、城市等級、地形坡度等環(huán)境變量會調節(jié)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效果,因此,在制定政策時必須要考慮這些環(huán)境因素。首先,重視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儒家文化,宣傳“兼容并包”和“節(jié)省支出”的儒學理念,為數字經濟發(fā)展緩解財政空間收縮問題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其次,數字經濟作為一種地方性的準公共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具有無可比擬的信息優(yōu)勢,而本文發(fā)現在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數字經濟對財政空間的影響效果更強,因此,對于財政空間較小的城市,上級政府可考慮下放一定的權力以增加其在資源調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快速推進數字經濟發(fā)展,解決財政空間過小的問題。

        【 主要參考文獻】

        陳剛,邱丹琪.儒家文化與企業(yè)家精神——一項流行病學研究[J].財經研究,2021(3):95 ~109.

        陳麗,鄧微達,王智烜.財政可持續(xù)性與地方政府教育努力程度[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2(2):54 ~66.

        鄧達,潘光曦,林曉樂.我國數字經濟發(fā)展對地方財政可持續(xù)性的影響[J].當代財經,2021(9):38 ~52.

        鄧曉蘭,許晏君,劉若鴻.結構性減稅與地方財政可持續(xù)性——基于“營改增”的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1(10):15 ~29.

        杜彤偉,張屹山,楊成榮.財政縱向失衡、轉移支付與地方財政可持續(xù)性[J].財貿經濟,2019(11):5 ~19.

        方福前,田鴿.數字經濟促進了包容性增長嗎——基于“寬帶中國”的準自然實驗[J].學術界,2021(10):55 ~74.

        封志明,張丹,楊艷昭.中國分縣地形起伏度及其與人口分布和經濟發(fā)展的相關性[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146 ~151+160.

        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yè)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4 ~16+31.

        郭慶旺,賈俊雪.財政分權、政府組織結構與地方政府支出規(guī)模[J].經濟研究,2010(11):59 ~72+87.

        李廣昊,周小亮.推動數字經濟發(fā)展能否改善中國的環(huán)境污染——基于“寬帶中國”戰(zhàn)略的準自然實驗[J].宏觀經濟研究,2021(7):146 ~160.

        李永友,楊春飛.中國財政抉擇彈性空間估計[J].經濟研究,2023(5):23 ~40.

        劉建民,薛妍,劉嘉意.數字經濟對地方財政可持續(xù)性的影響研究:基于“本地—鄰地”視角[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46 ~56.

        馬青山,何凌云,袁恩宇.新興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產業(yè)結構升級——基于“寬帶中國”試點的準自然實驗[J].財經科學,2021(4):76 ~90.

        繆小林,伏潤民.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內涵與生成:一個文獻綜述及權責時空分離下的思考[J].經濟學家,2013(8):90 ~101.

        牛子恒,崔寶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大氣污染治理——來自“寬帶中國”戰(zhàn)略的準自然實驗[J].經濟學報,2021(4):153 ~180.

        龐曉波,李丹.中國經濟景氣變化與政府債務風險[J].經濟研究,2015(10):18 ~33.

        邱洋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驅動屬地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基于“寬帶中國”試點政策的準自然實驗[J].經濟與管理,2022(4):57 ~67.

        唐文進,蘇帆,彭元文.財政疲勞、儲備渠道與中國政府債務上限的測算[J].財經研究,2014(10):18 ~31.

        王學凱.中國政府債務可持續(xù)性研究——基于E29的財政反應函數[J].國際金融研究,2016(8):38 ~47.

        張金清,聶雨晴.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評估——基于債務可持續(xù)性分析框架[J].南方經濟,2020(11):13 ~27.

        張憶東,李彥霖.地方債務清查及“排雷”風險——地方政府專題深度研究系列報告[R].上海:興業(yè)證券A股策略報告,2013.

        De Mello L..The Brazilian“Tax War”the case of value-added tax competition among the states[J].Public Finance Review,2008(2):169 ~193.

        Fincke B.,Greiner A..Do govern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ursue sustainable debt policies?Empirical evidence for selected countries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0(4):745 ~770.

        Ghosh A.R.,Kim J.I.,Mendoza E.G.,et al..Fiscal fatigue,fiscal space and debt sustainabil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J].The Economic Journal,2013(566):F4 ~F30.

        Heller Peter.Back to basics - fiscal space:What it is and how to get it[J].Finance and Development,2005(2):32 ~33.

        Herrendorf B.,Rogerson R.,Valentinyi A..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J].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14(2):855 ~941.

        Makin A.J.,Griffith R.A..Fiscal sustainability in India at state level[J].Public Finance and Management,2012(4):350 ~367.

        Ostry J.D.,Ghosh A.R.,Kim J.I.,et al..Fiscal space[Z].IMF Staff Position Notes,2010.

        猜你喜歡
        寬帶中國財政支出寬帶
        裝寬帶的人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04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寬帶中國戰(zhàn)略下農村寬帶發(fā)展策略分析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一種新穎的寬帶大功率分配器
        湛江部署“寬帶中國”建設工作
        “寬帶中國”視域下的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策略
        可否把寬帶作為社會福利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北岛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337人体做爰大胆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7在线 | 亚洲|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99| 国产剧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av|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看片| 国产乱老熟视频乱老熟女1| 亚洲综合在不卡在线国产另类| 亚洲av成人综合网成人| 亚洲图片日本视频免费| 女人色毛片女人色毛片18| 亚洲高清无码第一| 中文字幕中乱码一区无线精品 | 国产专区一线二线三线码| 婷婷四房色播|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播放| 给我看免费播放的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羞涩色进入亚洲一区二区av| 青青草国产手机观看视频| 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公布|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91| 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亚洲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在线小黄片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