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榮,彭曉燕,盧貴財,郭家威,關(guān)子欣
(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廣東 東莞 523903)
過敏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的鼻黏膜Ⅰ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為機體與變應原接觸后,在免疫球蛋白E(IgE)的介導下刺激體內(nèi)多種炎性因子、免疫介質(zhì)的釋放[1]。迄今為止,臨床上尚無治愈過敏性鼻炎的方法,國內(nèi)外尚無特異性的治療藥物,目前臨床藥物治療一般以控制癥狀為目的,無法改變過敏性炎癥的免疫基礎(chǔ)。臨床治療藥物包括:皮質(zhì)類固醇、抗組胺藥、抗白三烯藥、減充血劑、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抗膽堿能藥等。氯雷他定是臨床常用的抗組胺藥,能緩解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減輕黏液分泌、血管擴張、打噴嚏、鼻癢、流涕等癥狀,但有抗膽堿及中樞鎮(zhèn)靜等副作用,患者治療后容易出現(xiàn)頭痛、嗜睡、口干、視覺模糊等不良反應[2]。祖國醫(y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屬于“鼻鼽”的范疇,其病機在于稟賦不足、肺脾腎虛損、風寒戾氣侵襲[3]。大量臨床研究證明,中藥內(nèi)服、針刺、中藥外敷等中醫(yī)療法治療過敏性鼻炎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目前鮮見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報道。本文對我院收治的60 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過敏性鼻炎患者60 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0 例)和研究組(30 例)。對照組:男12 例,女18 例;年齡22 ~63 歲,平均年齡(37.28±4.16)歲;病程1 ~9 年,平均病程(3.24±0.73)年。研究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1 ~65 歲,平均年齡(37.49±4.38)歲;病程2 ~8 年,平均病程(3.15±0.68)年。兩組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書面同意參與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4],且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guān)于肺脾腎虛鼻鼽的診斷標準[5];(2)近期無類固醇類藥物或抗組胺類藥物使用史;(3)治療依從性良好,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者;(2)伴有牙源性鼻竇炎、鼻竇囊腫等鼻部疾??;(3)存在相關(guān)藥物禁忌癥。
對照組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療??诜芈壤姿ㄆ◤S商:成都明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782 ;規(guī)格:2.5 mg/ 片),每日10 mg,飯后服,5 天為1 個療程,共治療8 個療程。
研究組予以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1)針灸療法:選穴:印堂、迎香(雙)、鼻通(雙)?;颊呷∽?,常規(guī)消毒后,印堂穴用40 mm 的毫針(華佗牌)進行針刺。順督脈循行方向刺入皮下,針刺得氣后,旋轉(zhuǎn)至水平方向,然后用膠布固定。加1.5 cm長的艾炷,在面部覆蓋阻燃紙,將艾炷點燃行溫針灸,灸2 壯。以施灸后患者鼻腔內(nèi)有溫熱感為度。迎香穴、鼻通穴采用25 mm 的毫針(華佗牌)斜刺,以鼻中有酸脹感、欲流眼淚為度。每日1 次,每周治療5 次,1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8 個療程。(2)內(nèi)服湯藥:玉屏風散(黃芪30 g、白術(shù)10 g、防風10 g、荊芥10 g、辛夷10 g、桂枝5 g、白芷10 g)每天1 劑,水煎2 次,合并藥液,分早晚2 次溫服,5 天為1 個療程,共治療8 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分、炎癥免疫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臨床癥狀的評分標準:(1)鼻癥狀。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使用鼻癥狀總分量表(TNSS)評估患者的打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鼻癥狀,各項目的分值均為0 ~3 分,其中0 分表示無癥狀,3 分表示癥狀非常嚴重。TNSS 的總分為12 分,評分與患者鼻癥狀的嚴重程度正相關(guān)。(2)鼻伴隨癥狀。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使用鼻伴隨癥狀總分量表(TNNSS)評估患者的咽部流過、流淚、鼻或眼部瘙癢、鼻或口腔上頜疼痛、頭痛等維度的鼻伴隨癥狀,各項目的分值均為0 ~3 分,其中0 分表示無癥狀,3 分表示癥狀非常嚴重。TNNSS 的總分為12 分,評分與患者鼻伴隨癥狀的嚴重程度正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的評價標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使用鼻生活質(zhì)量問答卷(RQLQ)從日?;顒?、睡眠、情感、鼻部癥狀、眼部癥狀、非鼻或眼部癥狀、實際問題、情緒問題等維度(共24 項)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項目的分值均為0 ~6 分,0 分表示無癥狀,6 分表示癥狀嚴重。RQLQ 的總分為144 分,評分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負相關(guān)。炎癥免疫指標的檢測: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 周、治療4 周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采用ELISA 法檢測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半胱氨酰白三烯(LTD4)的含量,采用血細胞分析儀(廠商:深圳帝邁生物;型號:DH615)檢測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EOS)的含量。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觀察:統(tǒng)計兩組患者頭痛嗜睡、口干、視覺模糊、皮下瘀點、皮下血腫、暈針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使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NSS、TNNSS 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的TNSS、TNNSS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研究組各時點的TNSS、TNNS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臨床癥狀評分(分,± s)
表1 對比兩組的臨床癥狀評分(分,± 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名 TNSS 評分 TNNSS 評分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 治療8 周 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 治療8 周對照組(n=30) 10.21±1.36 8.75±1.14* 6.29±0.73* 5.47±1.02* 10.35±1.24 9.21±1.16* 7.54±1.05* 6.32±0.86*研究組(n=30) 10.26±1.23 7.53±1.09* 4.95±0.52* 4.16±0.89* 10.29±1.27 8.17±1.22* 6.46±1.19* 5.57±0.71*t 值 -0.149 4.237 8.189 5.300 0.185 3.384 3.727 3.684 P 值 0.882 0.001 0.001 0.001 0.854 0.001 0.000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RQLQ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的RQLQ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研究組各時點的RQLQ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的RQLQ 評分(分,± s)
表2 對比兩組的RQLQ 評分(分,± 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名 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 治療8 周對照組(n=30) 89.34±6.21 64.37±5.16* 43.42±4.07* 28.15±3.27*研究組(n=30) 90.48±6.42 53.62±5.09* 35.86±3.25* 22.31±2.13*t 值 -0.699 8.124 7.950 8.196 P 值 0.487 0.001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gE、LTD4、EOS 水平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2 周、治療4 周后,兩組患者的IgE、LTD4、EOS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研究組各時點的IgE、LTD4、EOS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的炎癥免疫指標(± s)
表3 對比兩組的炎癥免疫指標(± 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名 IgE(ng/mL) LTD4(pg/mL) EOS(×109/L)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 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 治療前 治療2 周 治療4 周對照組(n=30) 133.26±12.38 104.37±9.15* 83.52±7.36* 143.16±14.75 107.03±9.52* 86.45±7.38* 1.53±0.26 1.04±0.13* 0.62±0.15*研究組(n=30) 135.74±13.53 92.54±8.01* 79.48±6.29* 141.64±14.31 98.68±9.15* 74.03±6.94* 1.59±0.32 0.79±0.24* 0.35±0.09*t 值 -0.741 5.328 2.286 0.405 3.464 6.715 -0.797 5.017 8.454 P 值 0.462 0.001 0.026 0.687 0.001 0.001 0.429 0.001 0.001
研究組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6.67%vs 26.67%,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例(%)]
隨著全球工業(yè)化進程加快及環(huán)境污染加劇,過敏性鼻炎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升高。過敏性鼻炎是由IgE 介導的Ⅰ型超敏反應,在致敏原的持續(xù)作用下,IgE 可刺激肥大細胞,釋放前列腺素、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質(zhì),同時可激活EOS,并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促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和白細胞黏附聚集,導致鼻黏膜組織呈炎性浸潤狀態(tài)[6],導致患者出現(xiàn)眼癢、鼻癢、鼻阻塞、水樣涕、打噴嚏等一系列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氯雷他定為高效、作用持久的三環(huán)類抗組胺藥,可通過與外周H1受體選擇性結(jié)合來阻斷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抑制毛細血管過度擴張,避免毛細血管通透性過高導致的過敏癥狀,從而發(fā)揮抗變態(tài)過敏反應的作用,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因其藥物濃度維持時間較短,停藥后易復發(fā),且具有一定的抗膽堿和中樞抑制作用,臨床應用效果不夠理想[7]。
祖國醫(y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可歸為“鼻鼽”的范疇。涕為肺液,鼻為肺竅,鼻鼽發(fā)病主責在肺。風寒之邪入侵機體時,肺氣不宣、津液停聚,肺氣化失司,鼻竅郁積,導致本病。此外,本病雖病位在肺,但與脾腎密切相關(guān),屬于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風寒濕、水毒為標實,肺脾腎氣虛為本虛。故臨床治療要點為宣通鼻竅、溫肺散寒、護脾固腎。印堂穴位于鼻上端兩眉之間、督脈循行線上,取之符合“經(jīng)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循經(jīng)取穴原則,刺之能使局部經(jīng)氣通暢,升提陽氣;本穴又與肺氣相通,灸之可益衛(wèi)固表,使肌膚腠理致密,風寒等外邪不能侵襲?,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通過溫針灸療法不但能夠?qū)ρㄎ贿M行刺激,起到通絡(luò)散寒、溫經(jīng)行氣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沿針體向穴位傳導熱量,改善人體局部新陳代謝情況[8]。玉屏風散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黃芪、白術(shù)、防風組成,有扶正祛邪、益氣固衛(wèi)、增強免疫功能及抗感染、抗過敏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白術(shù)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增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防風有祛風、鎮(zhèn)痛、發(fā)汗、解熱、抗菌之作用[9]。
本研究中,治療2 周、治療4 周、治療8 周后,兩組患者的TNSS、TNNSS、RQLQ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研究組各時點的TNSS、TNNSS、RQLQ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印堂穴溫針灸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消炎鎮(zhèn)痛,增加鼻通氣量,改善腦缺氧狀態(tài)[10];同時,玉屏風散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應答,降低促炎細胞因子水平,緩解炎癥,維持機體的免疫平衡[11],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病理特征為Th2 極化,患者體內(nèi)的Th2 細胞數(shù)量和Th2 細胞分泌的IL-4、IL-13 等細胞因子會顯著增加,IL-4 可激活B 細胞的IgE 同種型轉(zhuǎn)換,刺激IgE 的分泌。IgE 作為調(diào)控變態(tài)反應的抗體,是過敏性鼻炎發(fā)生的關(guān)鍵免疫因子,與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正相關(guān)。LTD4 是由花生四烯酸產(chǎn)生的脂質(zhì)介質(zhì),與多種炎癥性疾病有關(guān),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治療靶點。EOS 可介導免疫炎癥反應,其脫顆粒后可通過釋放嗜酸細胞陽離子蛋白(ECP)、堿性蛋白(MBP)等細胞毒物質(zhì)來破壞鼻黏膜上皮細胞,持續(xù)刺激神經(jīng)末梢,導致鼻反應性增高。當機體首次與過敏原接觸時,過敏原會與EOS 和肥大細胞細胞膜上的IgE 抗體結(jié)合,導致鼻黏膜處于致敏狀態(tài),當與過敏原再次接觸時,過敏原會與EOS 和肥大細胞細胞膜上的IgE 抗體發(fā)生橋聯(lián),激活一系列生化反應,刺激LTD4 等炎性介質(zhì)的分泌,導致患者出現(xiàn)組織水腫和炎性浸潤,具體表現(xiàn)為鼻塞、鼻癢、流涕等一系列癥狀[12]。本研究中,治療2 周、治療4 周后,兩組患者的IgE、LTD4、EOS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研究組各時點的IgE、LTD4、EOS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可調(diào)節(jié)機體的免疫炎癥反應。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印堂穴溫針灸可借助毫針通過溫熱作用刺激患者的印堂穴,以補充正氣、祛除外邪,增強對濕濁、風寒等內(nèi)外邪的免疫防御能力;同時,玉屏風散方中黃芪可補肺、益氣、固表,白術(shù)可健脾、除濕、益氣,相互配伍可“祛風不傷正”?,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苷可抑制患者機體中組胺的釋放、分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機體炎癥;黃芪中的黃芪多糖可雙向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通過下調(diào)Th2的表達來維持Th1 與Th2 數(shù)量的動態(tài)平衡,抑制Th2介導的過敏性炎癥反應,減少IgE 的分泌量,緩解其介導的免疫炎性反應[13];此外,白術(shù)對氧自由基具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可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殺傷功能,進一步改善機體的免疫炎癥狀態(tài)[14]。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6.67% vs 26.67%,P<0.05),表明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安全性較好。王升強等[15]的研究表明,采用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這與本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印堂穴溫針灸結(jié)合玉屏風散治療過敏性鼻炎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減輕機體的免疫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