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
(曲靖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檢驗科,云南 曲靖 655000)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及空氣質(zhì)量的下降,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抗感染能力不足,再加上多患有基礎性疾病,因此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1]。有研究證明,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總數(shù)的90%[2]。臨床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人冠狀病毒、鼻病毒等。由不同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其臨床癥狀與流行特點相似,具有起病急、進展快、潛伏期短、傳播迅速、感染性強等特點。臨床如何快速準確地檢測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類型尤為重要[3]。但臨床上常規(guī)的檢測方法難以區(qū)分不同的病原體感染,這要求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切實有效的呼吸道病原體快速檢測技術。文獻報道,PCR- 熒光探針法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檢測中具有操作簡便、靈敏度高、特異性高等優(yōu)勢,能輔助臨床迅速判斷感染的病原體種類[4]?;诖?,本文就PCR- 熒光探針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體檢測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22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部治療的300 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口咽或鼻咽拭子標本。這些患者中,有男性128 例,年齡在61 ~90 歲之間;女性172 例,年齡在60 ~88 歲之間。納入標準:(1)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呼吸道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參照《內(nèi)科學》(第9 版)中的相關描述[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包括有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氣管- 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炎等相關病史,并有咳嗽、咳痰、胸悶等臨床表現(xiàn)﹞ ;(2)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3)年齡在60 ~90 歲之間;(4)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1)上呼吸道感染者;(2)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3)伴有重癥感染或發(fā)生休克者;(4)就診前已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治療者;(5)無法適應檢查者;(6)采樣配合困難者;(7)中途無故退出研究者。
1.2.1 主要試劑與儀器 北京卓誠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聯(lián)檢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系統(tǒng),杭州奧盛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uto-Pure32A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
1.2.2 檢測方法 留取患者的口咽或鼻咽拭子標本并立即送檢。采用Auto-Pure32A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與PCR- 熒光探針法對標本進行檢測,同時檢測6 種呼吸道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RSV、ADV、副流感病毒1 型(HPIV1)、副流感病毒3 型(HPIV3),具體操作步驟與檢測結(jié)果判定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觀察統(tǒng)計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6 種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不同年齡段人群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以及呼吸道病毒陽性檢出率與發(fā)病季節(jié)的關系。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各項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檢測,納入的300 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毒陽性檢出率為17.00%(51/300)。其中男性患者128 例,檢出陽性20 例,陽性檢出率為15.63% ;女性患者172 例,檢出陽性31 例,陽性檢出率為18.02%。不同性別患者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299,P>0.05)。不同性別患者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患者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
在檢出的51 份陽性樣本中,流感病毒檢出率最高(IFVA+IFVB 為52.94%),其中IFVA 占29.41%,IFVB 占23.53%;HPIV3 的檢出率最低,僅為7.84%。6 種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及構(gòu)成比見表2。
表2 6 種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及構(gòu)成比[例(%)]
將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年齡分成三組:60 ~69 歲 組、70 ~79 歲 組、 ≥80 歲 組。 ≥80歲組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達21.74%,60 ~69 歲組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最低為15.43%。三組不同年齡人群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996,P=0.609)。詳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段人群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情況
根據(jù)季節(jié)統(tǒng)計2022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一年時間內(nèi)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發(fā)現(xiàn)春季呼吸道病毒的陽性檢出率(25.61%)顯著高于其他三個季節(jié)(夏季7.94%、秋季12.00%、冬季2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815,P<0.05)。詳見表4。
表4 呼吸道病毒陽性檢出率與發(fā)病季節(jié)的關系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20》顯示,腫瘤、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死亡率位居國民疾病死亡率前四位[6]。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高、易于流行、傳播迅速,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7]。呼吸道病原體種類眾多,因季節(jié)氣候、所處環(huán)境、易感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指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較多,但絕大多數(shù)為病毒[8]。應注意不同地域、不同氣候季節(jié)所造成的病毒流行趨勢的不同,以做到預防流行、準確診斷、及時治療[9]。目前,病毒和非典型呼吸道病原體所導致的呼吸道感染臨床癥狀相似,對疾病的診治造成了一定困惑。明確病原體種類,快速準確地作出診斷,避免誤診,對癥下藥對控制疾病進展至關重要[10]。抗生素作為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規(guī)治療藥物,種類繁多,可供臨床治療的選擇不斷增加,導致抗生素濫用,而抗生素使用不規(guī)范又將導致新的感染??股氐拈L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患者的下呼吸道功能,容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反復出現(xiàn)。研究表明,下呼吸道是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感染的主要部位[11]。因此,及時檢測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種類,對指導臨床治療意義重大[12]。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檢測的金標準是痰細菌培養(yǎng),但培養(yǎng)過程復雜,耗時長,陽性率低,易延誤患者的病情,不利于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13]。近年來,PCR- 熒光探針法因具有高特異度和靈敏度已逐漸成為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診斷和應急處理診斷方式[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51 份陽性標本中,陽性檢出率最高的是流感病毒,其次為ADV,HPIV3 檢出率最低。這與其他學者[15]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及流行病學特征分析的一致性較高。采用PCR- 熒光探針法進行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體檢測具有操作簡單、結(jié)果準確、特異性高等優(yōu)點,適用于臨床快速篩查下呼吸道感染,對指導臨床治療、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采用PCR- 熒光探針法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病原體檢測便捷快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