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琳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人們已經逐漸適應通過圖片來傳遞信息,獲得視覺感官的認知和享受。圖片是由圖形、圖像等構成的一種平面媒體,具有辨識的直觀性。插畫作為圖片的形式之一,在視覺設計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視覺設計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融入插畫已經成為當代設計界的共識。網絡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會插畫的設計師不是好的設計師。”這使大量設計工作者開始嘗試插畫藝術。許多設計作品因融合了插畫而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韻味,同時在視覺上更能凸顯作品的視覺張力。當下,插畫藝術被用于視覺設計的眾多領域,人們在準確獲取信息的同時,形成了有趣的體驗。插畫為文化、社會、商業(yè)等各方面帶來了新的詮釋與生機,因此,對插畫的藝術價值和行業(yè)影響力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
插畫在中國被人們俗稱為插圖,是插附于書籍報刊等文字間的圖畫,能夠對文字進行更清晰的闡釋與說明,同時還能將圖形語言轉化為信息語言。插畫作為極具表現力的藝術,是當代設計中一種重要的視覺表現形式,其生動直觀的形象且富有個性的特征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在當代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
眾所周知,繪畫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發(fā)展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美術史上最早的繪畫記錄——距今已有15000 年左右的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而插畫藝術作為繪畫藝術的一種,同樣具有久遠的歷史。在我國古代,插畫有“圖贊”“圖鑒”“圖詠”等許多稱謂,形式分為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扉頁畫和牌記等。古人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非??粗刈髌分胁瀹嫷淖饔?,因此,從先秦的帛畫、隋唐的宗教經卷《金剛經》、宋元話本到明清小說等都能找到插畫的蹤跡。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插畫迅速發(fā)展,全國各地刻書行業(yè)興盛,如《永樂大典》《本草綱目》等都運用了插畫。而后,民國時期受西方文化與商業(yè)化影響,結合了西方寫實手法與東方工筆畫手法、以美女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商業(yè)插畫“月份牌”風靡一時。它新穎的藝術形式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更帶動了經濟的發(fā)展,也為今天的商業(yè)廣告奠定了基礎??v觀插畫的發(fā)展歷程,最早的插畫出現在19 世紀,到20 世紀60 年代,插畫進入黃金時期。插畫藝術在發(fā)展過程中深受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影響,逐漸由具象化走向抽象化。而在70 年代插畫又一次回歸到寫實的具象風格。
在商品化的今天,插畫藝術已然邁向商業(yè)化,目前通行于國內外市場的商業(yè)插畫包括出版物配圖、卡通吉祥物、影視海報、游戲人物設定及游戲內置的美術場景設計、廣告、漫畫、繪本、賀卡、掛歷、裝飾畫、包裝等多種形式,甚至已經延伸到現在的網絡及手機平臺上的虛擬物品及相關視覺應用。插畫能夠表現商品的本身和某部分、商品的區(qū)別特征,是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應用插畫可以培養(yǎng)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度和識別度,加強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感情聯系,同時打破語言的障礙、跨越國界,使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插畫藝術為設計行業(yè)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觀念。
1.時效性
時代變遷,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fā)生著變化,插畫也在與時偕行。它折射出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學內涵和美學理念。當下,信息化速度日趨加快,廣告信息想要富有生命力,無論策劃還是設計都必須創(chuàng)新,遵循“快、準、狠”的設計原則進行輸出,滿足不同情境、不同時間段、不同用戶的需求,讓設計作品穩(wěn)居市場前沿。
2.從屬性
插畫自問世起便與傳播載體有密切聯系,不管是插附于書籍報刊等文字間的插圖,還是依附于商品、影視的商業(yè)插畫等,其創(chuàng)作理念始終遵循與主題風格一致,且有效傳播文字信息的原則。正因如此,插畫比漫畫應用范圍更廣泛,它可以被運用于影視媒體、游戲設計、公共空間等。
3.通俗性
通俗的含義是指淺顯易懂且適合大眾的水準。古人曾言“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因此,通俗性也是插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贏得大眾芳心的“秘密武器”,是設計工作者創(chuàng)作時必須高度重視的內容。設計工作者應在把握藝術意蘊和主題的同時,使插畫作品具有與大眾審美相契合的藝術背景與藝術效果。當一幅插畫作品通俗易懂時,就能夠獲得人們的認可和穩(wěn)定的市場需求。
4.形象性
插畫的形象性能夠幫助人們在腦海中塑造既定樣貌,使人產生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有利于建立觀者與作品的聯系。插畫藝術能夠通過直觀且生動的圖形、符號表現出其蘊含的藝術內涵,因此不會受到文字及語言的影響。插畫的形象性不分國界也不分人群,在不同的文化、語言環(huán)境中都依舊保持其藝術的美感與共通性。例如,2022 年北京冬奧會的頂流吉祥物“冰墩墩”,即使冬奧會落幕,我們依然能記住這只憨態(tài)可掬衣著“透明宇航服”的熊貓形象。而這令人過目不忘的形象正是設計者對冬奧會概念的準確把控與形象化的精確闡釋?,F階段我國的插畫藝術已成為一種新興產業(yè),形象性作為最直觀的表現手段,能賦予作品生命力。因此,注重作品的形象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與受眾群體的交流,贏得人們的青睞。
5.趣味性
插畫在視覺設計中的應用,首要目標在于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最主要、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趣味性和幽默性。在很多藝術插畫中,我們都可以觀察到這個特點——幽默且風趣。例如,朱德庸的代表作《雙響炮》《澀女郎》通過幽默詼諧的畫風描繪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觀者在欣賞插畫的過程中不僅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還獲得了心靈上的治愈。插畫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將設計者的設計理念與藝術觀點很好地傳達給受眾,實現良性溝通。例如,當下社交軟件發(fā)展和流行文化的衍生品——“表情包”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聊天“副語言”,人們對這種“符號文化”的熱衷不只因為它是網絡語言的一種進化,更因為它簡單易識別,僅用有趣的“形象”就能代替所有回答。同時,“表情包”也是大眾接觸最頻繁的一種“插畫”表現形式。表情包以不同的IP 角色及故事定位,對不同年齡群體展開“強勢攻擊”,憑借強烈的感染力讓人們在享受藝術的同時代入其中。在商業(yè)化浪潮下,無論插畫作品還是表情包,都在以“衍生品”的方式走進我們的生活,如手機殼、鼠標墊、線上手游、電影、漫畫等。而這些“衍生品”的開發(fā),成為藝術與生活融合的重要紐帶,延續(xù)著人們對插畫作品本身的情感寄托。
插畫藝術改變了傳統(tǒng)視覺設計的信息表達方式,通過生動形象的圖像來豐富視覺設計的內容,直觀向觀者傳遞信息,作為與現實對話的契機。例如,幾米創(chuàng)作的插畫繪本《月亮忘記了》是將文字內容與插畫藝術完美演繹的充滿創(chuàng)意與奇想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孤寂的男孩,他與一輪墜入人間的月亮相依為命,但世人都知道月亮屬于天上,孩子也終究要勇敢長大,正如繪本描述的一般:“他們在無意間相遇,卻為幽暗的生命帶來溫暖美好的光亮?!崩L本創(chuàng)作于1999 年中國臺灣大地震前夕,在那樣的時期,充滿著哀傷的城市在黑暗的籠罩下顯得格外凄涼,但該繪本的出現撫慰了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里孤單、受傷的心靈?!对铝镣浟恕穼F實描繪得淋漓盡致,貼近人心,直到今天依舊耐人尋味。
在視覺設計中,文字、圖形及色彩是設計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圖形作為最容易吸引觀者注意力的元素,在設計中通常會以插畫的形式出現。插畫能夠利用直觀的畫面呈現無法用文字描述和完整表達的內容。在產品包裝上,應用插畫可以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識別度與購買欲望,也能促進企業(yè)文化的傳播。如麥當勞的食品包裝利用插畫及充滿食欲的配色,將漢堡、薯條等食物的美味刻畫得淋漓盡致,再加上本就令人過目不忘的logo,不僅將食物特點充分展示給人們,同時刺激了消費者的味蕾?;蛟S這就是麥當勞成功的原因。
插畫的運用可以賦予視覺設計作品“專屬的情感”,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繪本作品《月亮忘記了》,借直觀的表現方式,拉近了作品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使人們切身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涵,進而激發(fā)人們的情感體驗,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一件設計作品如果缺失這種情感,就很難與受眾交流。所以,為了使作品更好地傳達思想,不妨利用插畫獨特的感染力來營造作品的情感。
在創(chuàng)意設計中,靈活發(fā)揮插畫的優(yōu)勢是至關重要的,不同風格的插畫與視覺設計進行碰撞產生的“化學反應”亦截然不同。例如,許多護膚品廣告中的插畫使用貼合產品調性的藍色、綠色為主色調展示主題,傳遞了護膚品“潔凈、清透、純天然”的產品信息,強化了設計作品視覺效果并引發(fā)消費者的聯想。又如,當下市場國潮盛行,一些運動品牌為凸顯這一概念,通常在色彩上以中國風的傳統(tǒng)顏色紅色、黃色為基色調,結合生肖、京劇、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具有中華特色的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
全民化一直以來都是插畫創(chuàng)作者追求的目標,插畫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藝術,具有相當廣闊的市場前景?,F階段,插畫的受眾人群以青少年為主,大多數藝術產品的應用亦是如此,這證實設計工作者已充分把控年輕群體的需求。然而,對其他年齡層的受眾群體也應做出合理的規(guī)劃。但這并不代表盲目跟從,而是需要發(fā)揮藝術的社會功能作用,如開展弘揚文化、公益活動等主題來喚醒大眾對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以往的插畫受傳統(tǒng)技術的制約,通常以靜態(tài)的方式呈現。在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插畫的表現方式趨向多元,它將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結合,實現了動態(tài)化表現,動態(tài)插畫在許多視覺設計中得到了應用,在達到一定藝術性的前提下,吸引了受眾的眼球。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相關產業(yè)的融合與應用,為數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發(fā)展模式,插畫的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數字插畫作為插畫史上的一項重大突破,不但拓寬了圖像的應用領域和傳播方式,也使圖像的呈現形式豐富多彩。數字化創(chuàng)作的基礎與載體主要通過信息技術完成,信息技術作為一門藝術輔助技術,能讓設計者的創(chuàng)意靈感與科技技術相互交融,實現藝術創(chuàng)造,賦予設計無限可能。數字技術既能提升插畫的藝術效果,又能提升插畫創(chuàng)作的效率。在未來,只有將現代技術和傳統(tǒng)美術作品結合,才能使插畫在視覺設計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總而言之,插畫藝術應用于視覺設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不僅因為它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還因為其在視覺設計中的應用已廣泛涉及二維化、動態(tài)化、動畫、視頻等。插畫藝術在視覺設計中有新的元素、新的觀念、新的模式、新的文化特征。插畫作為傳達設計工作者思想的一種重要藝術手段,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文化藝術生活中。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插畫藝術的發(fā)展前景依然廣闊。因此,教育行業(yè)應當重視對插畫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滿足社會文化需求,逐步實現插畫與視覺設計之間的有機結合,強化插畫藝術在視覺設計中的運用,推動藝術產業(yè)的進步,帶動整個社會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