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曉謙
悉尼歌劇院的第一聲嗩吶
悉尼歌劇院的舞臺上,響起了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的聲音。
這是經(jīng)典名曲《百鳥朝鳳》全新編排后的小巧思,而后40 秒不間斷的華彩段落吹奏中,百鳥和鳴、氣象萬千,整個墨爾本交響樂團為之靜默。
惟妙惟肖的樂音,來自舞臺中央,身著簡約禮服的女孩手中的那支嗩吶。臺下觀眾驚異、捧腹、屏息,繼而掌聲雷動?!按蠹叶颊f我們中國嗩吶去‘炸’外國場子了”,傳統(tǒng)民樂與現(xiàn)代交響樂相融合,在社交平臺上一曲“出圈”。
這個女孩就是劉雯雯,她是劉氏嗩吶的第十三代傳人,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的青年教師,迄今唯一一位登上悉尼歌劇院舞臺的嗩吶演奏家。20 多年日日練吹,練就了她輕盈衣裙下結(jié)實的腹肌。
嗩吶給她帶來榮耀和關(guān)注,也曾讓她彷徨和崩潰。而今,她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訴別人:“我是嗩吶演奏者?!眴顓鹊纳Σ恢乖谔镩g地頭,她愛聽周杰倫的歌,也鐘情于爵士樂、搖滾樂,她手執(zhí)嗩吶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之間從容自在地游走,希望顛覆人們的刻板印象,讓全世界看到嗩吶的無限可能性。
以下是劉雯雯的講述。
“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成了我的一個標簽,我也接到過一些充滿質(zhì)疑和好奇的追問:吹嗩吶也能取得這么高的學位?嗩吶博士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2020 年,嗩吶博士在全國招生,我的恩師劉英教授鼓勵我作為他的接班人,第一個去考。
嗩吶博士考試,其中的一個要求,就是要考生高質(zhì)量地吹滿60 分鐘。這一點特別困難。練嗩吶太消耗體力,吹嗩吶時,我從腳底到頭發(fā)絲都在出汗,毛孔全部打開,吹一小時至少能與快跑一小時相提并論。
沒有人告訴我該怎樣去撐住這60 分鐘。我想到的方法就是“馬拉松式練習”,每天最少練10 小時,這樣最開始的一小時我一定是技術(shù)和精神狀態(tài)最好的。事實證明,練就對了。
嗩吶是一種很吃功夫的樂器,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就是哨片,它是用蘆葦做的,又薄又小。要時刻關(guān)注哨片的形態(tài),濕度合宜,它才能振動出完美的音色。
吹嗩吶,外人只看到手指在動,其實它對嘴周肌肉控制哨片的要求非常高,口腔內(nèi)還要有特別多與牙齒、舌頭有關(guān)的技巧,再配合氣息,這些動作里的細微講究都是看不見的。所以老師只能靠示范和語言,告訴你舌頭靠前而不是靠后、氣息或大或小,每個細節(jié)只能通過不斷嘗試去靠近,這比演奏其他樂器要消耗更多時間。
因為體力、嘴周肌肉群的記憶和力量會消退得很快,可能兩天不練,一首曲子都吹不下來。練習時,我一關(guān)門就可以一天不出房間,練到嘴完全兜不住,沒有力量去控制哨片了,覺得才算練到位了。
作為嗩吶專業(yè)里年輕的引領(lǐng)者,我必須花心血不斷往前走,用行動做學生的榜樣,決不能只靠講或者吃老本去教他們。嗩吶專業(yè)是很稀缺的,每年本科階段全國性招生只招兩三個人,能考進來的都是從小就練的。
我出身于嗩吶世家,父親是魯西南小銅嗩吶第七代傳人,母親家從明末清初開始傳授嗩吶技藝,她是嗩吶咔戲的第十二代傳人。我父母的兄弟姐妹都以吹嗩吶為生,但到我這一代,只有我在吹。
我媽媽懷胎七月時還上臺演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嗩吶就是我的胎教音樂。小時候?qū)W嗩吶的記憶不堪回首,爸媽都是內(nèi)行,看我練沒練不用問,摸一下哨片是不是潮濕的就知道了。如果發(fā)現(xiàn)我沒練,他們就會一巴掌抽過來。剛開始吹嗩吶不可能有多好聽,它又那么響,為此,鄰居經(jīng)??棺h,我一吹,就聽到鄰居砸墻抗議的聲音。
不能在家里練,媽媽就帶我出去,只要是在空曠的地方,她就讓我吹嗩吶。去了外地,我還在窯洞里吹過。我從5 歲到參加中考,每天早晨四點半就被媽媽拎到附近的植物園練習吹嗩吶,夏天時,沒多大一會兒蚊蟲就來了。我一邊吹嗩吶,一邊看著手上的包變大,癢得我直哭。我媽說:“哭什么哭,等吹完再哭!”
上高中時我住校,愛和朋友一起玩,沒心思學習,我媽慌了,就像502 膠水一樣黏著我。她特別逗,跑到辦公室跟校長拍桌子,說:“我女兒一定可以考上上海音樂學院,能不能安排一間寢室給我和我女兒,讓我來盯著她?!?/p>
校長覺得好笑,學校從沒有家長跟著學生住校的先例,但拗不過我媽好說歹說,就松口了,說頂樓拐角處有個雜物間,又小又臟還有老鼠,“你看看如果能睡,那你就睡在里面好了”。我媽花了一個上午把雜物間打掃得干干凈凈,帶了兩張行軍床支在里面,我上學,她做飯,晝夜陪著我。
起初,我不懂她為什么那么執(zhí)著。其實我媽小時候非常喜歡吹嗩吶,但那時女孩在村里拋頭露面吹嗩吶,帶來的是同行霸凌式的不認可。十五六歲時,她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帶著外婆給她的5 塊錢,卷了床被子就逃到江蘇宿遷,去雜技團應聘。
她太知道這條路的艱辛,于是,心里憋著一股勁,吹得越來越好,而且她漂亮又年輕,表演時讓人眼前一亮,后來就慢慢走進了大城市。
雖然我媽那時候吹嗩吶很吃香,但要靠吹嗩吶養(yǎng)家糊口,便沒有錢和時間去高校進修。所以她一直懷揣著一個夢,希望有一天能夠站在一個高雅神圣的舞臺上吹奏,這個夢延續(xù)到了我身上。
在苦練中,我也逐漸愛上了吹嗩吶。當時我聽到劉英老師的一張嗩吶專輯,特別愛他里面的《正月十五鬧雪燈》中的一段。我突然發(fā)現(xiàn),嗩吶可以吹得這么美,便反復聽,并開始模仿。
劉英老師成了我的偶像,我奔著他去上海拜師。劉英老師說我天賦非常高,還提出要資助我求學。我媽開始帶著我在濟寧和上海間“跑課”。我們坐綠皮火車的硬座,她陪著我睡在天橋、睡在地道、睡在候車室。后來,我終于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
考上上海音樂學院,我的眼界大開,但在藝術(shù)發(fā)展的道路上,由于時代的推移、社會的變遷、性別的差異種種原因,很多時候我都不知該參照什么、怎么走、怎樣把握機會。尤其在2016 年夏天碩士畢業(yè)時,我特別彷徨,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我在家里無助地哭,一度急到質(zhì)問,這20 多年我到底在堅持什么?憋著一口氣,蓄力到最后,那個具體的目標在哪里?
峰回路轉(zhuǎn),終于有一天,嗩吶帶給我的回饋鋪天蓋地地到來了。
2015 年,我替師哥幫譚盾老師錄音,其中一部分是要求用嗩吶模仿鳥叫。譚盾老師很驚訝來者是個女孩子,而且還能吹出這么多花樣。他好奇地問我為什么要學嗩吶,我跟他講了我們家家族傳承的故事,譚盾老師當即決定重新做一版《百鳥朝鳳》。他說:“你帶著你的嗩吶,我?guī)е?,向全世界去講你們家族十三代的故事?!?/p>
譚盾老師從國際視角給了我許多建議,讓我受益終生。他告訴我,嗩吶跟交響樂合作,就是用外國人最熟悉的音樂載體來傳播中國音樂,所以我們不穿民族服裝,要穿最西式的禮裙,讓他們覺得跟我們沒有距離?!暗憬裉焓掷锬弥?,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你吹出來的,就是民間最傳統(tǒng)的音樂,你可以微笑著向觀眾示意,走得慢一點兒,優(yōu)雅一點兒……”
2017 年是農(nóng)歷雞年,在籌備當年的澳大利亞新年音樂會演出時,我媽就拍手說咔戲可以學雞叫。咔戲是吹和聲帶發(fā)聲同步進行的民間絕活,我聽過她吹戲曲,可以模仿人的唱腔從樂器中發(fā)出,但從來沒有聽過用咔戲?qū)W雞叫。
我說:“這怎么能登上大雅之堂?”我媽說:“怎么不能?”然后就開始演示,她模仿得簡直太像了。我跟著她練好后,將錄像發(fā)給譚盾老師和作曲的關(guān)峽老師,他們?nèi)绔@至寶。咔戲表演果真在舞臺上大放異彩,臺下觀眾都笑翻了,樂團成員也把我圍住,覺得這種樂器能發(fā)出這么多樣的聲音,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的演出成為那幾天那座城市絕對的焦點,當時報紙的標題,寫的全都是:“今晚最亮的明星,就是劉雯雯?!?/p>
隨后兩年,我跟隨譚盾老師在國內(nèi)外進行了30 多場巡演,也不斷有知名樂團和指揮前來邀約,讓我得以參與眾多高規(guī)格的演出。
2022 年夏天,因為央媒報道的緣故,我吹奏的《百鳥朝鳳》片段又被大家看到,熱度居高不下。我媽特別逗,她說:“老祖宗把這門手藝傳給了我,但我沒有能力把它發(fā)揚光大,我一定要讓我的下一代把這件事情做下去?!?/p>
在挖掘傳統(tǒng)的同時,我也在做我喜歡的創(chuàng)新工作?!栋嬴B朝鳳》非常經(jīng)典,但我不可能永遠只吹它,嗩吶這種樂器的發(fā)展之路不止于此。這幾年我花了大量心血去開發(fā)新的作品,和許多先鋒派的作曲家一起進行創(chuàng)作,一系列當代嗩吶作品就這樣涌現(xiàn)出來了。
在博士畢業(yè)音樂會上,我想展示嗩吶從過去到當代,從民間到世界的發(fā)展過程。這兩年我還在做獨奏音樂會,都是我自己策劃的,有三四個版本,我要變著花樣和曲目風格來吸引觀眾,讓他們坐得住。
在嗩吶界很少有人開獨奏音樂會的巡演,因為吹嗩吶太累了,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彈鋼琴、拉小提琴都可以,但對吹嗩吶而言是相當大的挑戰(zhàn)。但是,我鼓勵自己進行巡演,希望嗩吶的影響力擴散到全世界。我準備做國際巡演,帶著嗩吶,真正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