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蘇斯·圖爾特-史密斯 ◎王巧俐 譯
那時,我已經(jīng)三十四五歲了,在英國國民醫(yī)療服務體系內(nèi)做初級精神科醫(yī)生。
園藝與我的工作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在工作中我更多的是跟無形的心理活動打交道,而園藝會把我的努力變成看得見的成果;病房和診所的工作都在室內(nèi),而園藝把我?guī)У搅藨敉狻?/p>
我發(fā)現(xiàn),在花園中漫步,任思緒徜徉,留意植物的生長、結果和衰敗,這真是一大樂事。
漸漸地,我對除草、鋤地、澆水這些平凡瑣事的看法改變了。我開始明白,重要的不是把這些活兒干完,而是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澆水會讓人心靜——只要你不著急——說來也怪,當你澆完水后,你會感覺自己精神煥發(fā),就像植物本身一樣。
栽花種草最讓我興奮的,就是種子的萌發(fā)。種子不會向你透露它會長成什么樣子,而且種子的大小與種子里休眠的生命毫無關系。比如,豆芽變戲法般地就冒出來了,談不上有多好看,但你能感覺到它們從一開始就勢不可當?shù)纳Γ贿€有,煙草的種子非常細小,就像灰塵一樣,你甚至都看不到把它們?nèi)鲈谀膬毫?,它們似乎根本就不可能發(fā)芽,更別說開出簇簇散發(fā)著香味的花了,可它們的確開花了。
我能感覺到新生命是怎樣與我建立起一種親密連接的,因為我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忍不住去檢查種子和幼苗。我走向屋外的溫室,進去時屏住呼吸,唯恐驚擾了什么。在那里,寧馨的生命剛剛萌芽。
基本上,栽花種草時,跟老天談條件是沒有意義的。到了某個時間點,你會意識到,拖延會讓你錯失良機、蒙受損失:一旦在土壤里種下幼苗,你就像跳進了奔流的河水中,得跟隨河流的日程表走。
照料植物帶來的滿足感并不全都來自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花園里搞破壞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僅是被允許的,而且是必要的,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你的園子就會雜草叢生、害蟲泛濫。所以,照料花園,很多時候要下狠手——無論是持剪修枝、荷鋤翻地,還是消滅害蟲、鏟除雜草,你都不能手下留情。
以上任何一件事都簡單易行,你盡可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因為所有這些破壞活動都是為了迎接新生。像這樣在花園中長時間勞動,會讓你感到雙腳僵硬,內(nèi)心卻不可思議地煥然一新。你的心靈得到凈化,精力再次變得充沛,就好像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把自己打理了一番。這也算是園藝的凈化功效吧。
生命的更新和再生在植物界自然而然地發(fā)生著,可人類心靈的修復就沒有這么自然了。盡管人類內(nèi)心都有成長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機,但心靈的運作有很多陷阱。我們在面對創(chuàng)傷和喪失時的很多本能反應,譬如回避、麻木,以及與外界隔離和對負面想法的反芻,實際上都與可能的康復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