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帥 孟 軍 張亞昂 康佳文 方美煙
新疆農業(yè)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班級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班級同學間的相互學習與幫助,將不斷完善學生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優(yōu)勢和班級的整體凝聚力。班級建設與管理的好壞,不僅影響班級成員的發(fā)展,作為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也將影響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因此,良好的班級建設與管理事關重要。
當代大學生普遍出生在21 世紀,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普遍面臨著大量的信息輸入與周圍生活環(huán)境變化。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已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且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長期處在校園生活中,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社會實踐經驗缺乏的問題,其思維存在一定主觀片面性。[1]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如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求知欲強與辨別能力低的矛盾等。具體到高校班級建設工作中,主要表現為,首先,集體認同感缺乏。當代大學生多是“00 后”,其性格特征、思維觀念有著其獨有的特征。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對個性化培養(yǎng)和自身發(fā)展具有較為強烈的追求,以性格自我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受到我國城市交通建設的逐漸完善和學生信息接受途徑的增多,高校學生往往來自全國各地,其成長背景、生活環(huán)境存在較大差異。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當代高校學生普遍存在集體認同感較低的問題。其次,價值認同混亂。受到消費文化盛行、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多元化的現象。盡管思想多元化對于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大學生群體普遍缺乏較強的辨別能力,且其價值觀、世界觀尚未完全定型。在面對理想與現實、主我與客我的矛盾時容易產生認知混亂,導致其思想或價值認同出現偏差。
首先,學風、班風建設需進一步提高。當前大學生在課程規(guī)劃的引導下,都能有自己相對明確的學業(yè)和職業(yè)規(guī)劃,但極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干擾,不能沉下心來持之以恒地堅持自己的計劃。面對大學相對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自律有更高的要求。[2]同時,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思想上不夠重視,很多大學生把學習課業(yè)知識看作是為了應對考試,而不是作為增加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不能完全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大學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中,有些同學忽略了自己的主業(yè),很多時候更愿意參加學校的其他活動和兼職工作,造成了精力的分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班風的建設。
其次,學生干部主體作用不夠突出。目前,學生干部大部分時間主要完成班級的事務性工作,與同學間的橫向交流相對較少。學生們對學生干部期待值降低,把學生干部當作一項“苦差事”,很多學生干部為班級做了大量工作,卻又不能得到班級同學的理解,降低了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增加了學生干部工作負擔。同時,大部分學生干部在班級工作中耽誤了一定的精力,在學習上的時間難免受到壓縮,導致學習成績受到影響,也降低了在學生中的威信,漸漸失去班級工作的主動性,導致班級建設和管理工作受到影響。
再次,班級活動機制不夠完善。班級活動主要是由班委組織,班級其他學生參加,沒有完全調動班級其他成員的自主性。班級活動的內容也主要是完成學校留下的工作,自行創(chuàng)新的活動相對較少,長此以往,活動的開展及活動意義將受到影響。學生們也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參加班級活動,使得班級活動流于形式。班級活動在次數和內容上雖然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突出主題、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大的活動卻很少。平時的班級活動主題過于單一、形式也比較局限,學生們的參與度不高。同時,班級活動與社會結合相對較少,沒能更好地發(fā)揮大學生的社會屬性,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們對社會的了解。
最后,輔導員隊伍專業(yè)性不足。輔導員隊伍是高校班級建設的骨干力量。但是,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普遍存在專業(yè)化建設不足、日常事務繁雜、繼續(xù)教育力度不足的問題,使其無法有效發(fā)揮高校班級建設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同時,受到輔導員隊伍年輕化的影響,其班級建設經驗相對不足,從而給大學生班級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不利影響。
良好的學風、班風的形成,需要強有力的思想基礎作為保障。所以,提高學生們的思想認識至關重要。通過日常教育,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們能都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激發(fā)其愛國主義情懷,點燃其學習熱情,在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做好鋪墊。[3]
例如,作為初入大學的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在高中與大學交匯的關鍵轉折期,更有利于形成最初的理想信念和學習動力,在班級同學的共同努力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大學的學習、鍛煉和生活。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正確堅定的理想信仰,在大學期間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定,以此為基礎完善班級的各項制度,為學風、班風建設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使得學生有章可依、有理可循。同時,要求班級同學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增強自身的規(guī)則意識和自律意識,確保將各項制度銘記于心。班級制度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有助于班級建設和管理的公開、民主和透明,使得班級中的各項事務都在規(guī)則下運行。通過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班級團建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增加同學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以學風促班風,以班風帶學風,學風和班風相互促進,發(fā)揮班級制度的良好優(yōu)勢。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為班級學風、班風建設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學生干部是班級具體工作的執(zhí)行者,是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們交流和溝通的橋梁,是班級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發(fā)揮學生干部良好的組織、協調和示范作用,將促使班級各項工作更好地開展,有助于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學生干部的選拔應更加注重思想的先進性,確保選出的學生干部責任心強、勇于擔當、甘于付出。突出學生干部的主體作用,加大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力度,才能更好地為良好學風、班風的建設提供保障。
學生干部是班級建設和管理的核心力量,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顯得更為重要。學生干部產生于同學中,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才能在班級建設和管理上發(fā)揮重要作用。選拔學生干部要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思想意識強、學習成績優(yōu)、管理能力好的學生,起到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4]
學生干部既是學生又是班級主力,作為輔導員、班主任要教會學生干部工作方法,敢于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工作自主性。要積極組織學生干部培訓,學習最新的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學生工作的基本方法等等,以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熟練的實踐技能來充實自己。學生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將會更好地服務于班級建設和管理。
為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干部的工作活力,開展學生干部的輪崗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危機意識。例如:學生干部的輪換,可以使得每一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建設和管理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干部與同學間的互相理解,也能促使學生干部更加負責,更好地為班級服務。同時,學生干部的輪換,可以使在任的學生干部避免出現工作倦怠,不同崗位之間相互調換,也能夠使學生干部更全面地了解班級工作。學生干部直接參與班級各項工作,是班級建設和管理的中堅力量。處理好學生干部與學生的關系,將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學生干部作為輔導員、班主任與同學間的信息傳遞員,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班級各項事務的處理與平衡,難免不能滿足每一名同學的意愿,能否合理地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干部和同學之間的和諧。良好的同學關系,團結向上的班風,將助力班級建設和管理。作為學生干部決不能脫離普通同學,一定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到工作與生活分開,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開展班級活動,要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每次的班級活動中,在活動中加強同學間的溝通,輔導員把握活動的整體方向,具體活動開展的細節(jié)由學生自行商定。
大學生思想活躍,想法新穎,創(chuàng)新獨特,只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學生的潛力得以激發(fā),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活動的開展,不僅拉近了學生間的關系,還培養(yǎng)了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個人潛能。班級活動要勇于創(chuàng)新,讓班級活動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過程更精彩?;顒拥呢S富多彩,不僅可以增強參加活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也容易使學生們積極投身到活動的策劃中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自我管理、實踐創(chuàng)新和協調組織能力。例如:活動的開展不僅只限于教室,更要充分利用校園中和校外的其他優(yōu)勢環(huán)境,校園中的體育場、餐廳、宿舍等都可以開展各樣的活動,不但可以提高活動的教育內容,還增加了活動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校園周圍開展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還可以宣傳學校的育人理念,增強學生們的母校榮辱感。認真組織學生活動,確保活動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良好銜接。班級活動的開展要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大家的參與度,同時為了增加活動的閃光點,也要調動有特長的同學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班級活動的組織,要把握好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在傳統節(jié)日、重要歷史時刻和重大活動時,要緊貼時代的主題,開展與學生活動相關的教育活動?;顒拥牟邉潯⒔M織、實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確保良好的銜接,這樣才能使學生意識到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取得預期的活動效果。
輔導員應擅長使用多媒體器材,科學利用并總結信息化管理學生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管理中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知識,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高校輔導員,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班級建設質量。要加強輔導員的自我學習工作,使其了解自己的責任,并定期對其進行職業(yè)訓練,使其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從而使其更好地進行班級建設工作。[5]
在日常班級建設中,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班級建設工作,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活動。同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運用信息技術把班級管理工作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借助信息化技術,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實現高效的學生管理工作與班級建設工作。此外,高校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校班級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握當今世界信息化時代的契機,不斷更新班級建設方法,并在實踐中運用電子信息技術,促進高校班級建設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少部分輔導員管理經驗不足,自我學習和提高的積極性也相對較差,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與工作的信息融合程度不高,沒有進行有效整合,不能積極推進信息管理,自身知識認知水平還有待提高。這就需要輔導員借助新媒體,借助互聯網努力學習學生管理的相關知識,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法,從而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高校學生班級建設是高校建設的基礎組成,也是學校進行教育管理的基礎單位,是學風班風建設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立志成才。本文從高校學生班級發(fā)展現狀和原因進行了闡述,總結了高校學生班級建設和管理的有效對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學生特點的不斷變化,高校學生班級的建設和管理的相關研究也應不斷探索,結合時代要求和當代大學生的實際,充分發(fā)揮學生班級教育引領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班級的建設應不斷延伸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