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深土中心學校 林立山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新的問題,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新時期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可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知識學習,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著眼點,分析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總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現(xiàn)狀,結合教學實踐給出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以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夯實其后期學習基礎,滿足學生長遠發(fā)展需求。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有以下幾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需要及時把握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學生知識接受能力,合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時間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并以此為基礎,及時調整與完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學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掌握學生學習規(guī)律,選擇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助力學生樹立積極學習心態(tài)。
推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設,有助于落實教學改革目標。高效課堂建設需要培養(yǎng)多方面能力,在評價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側重培養(yǎng)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高效課堂下,學生需以自學或小組合作的形式獲得相關知識,逐步實現(xiàn)學習目標。同時,教學目標的落實又能達成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所以,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全面落實教學目標,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機械式接收教師所講知識點,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的機會且意識薄弱。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能轉變這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因為高效課堂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為目標之一,常常利用小組合作來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增強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此外,構建高效課堂需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問題并提出疑問的能力。教師可通過構建高效課堂的形式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因受到各類因素影響,造成實際建設效果不理想,現(xiàn)將其整理匯報如下:
小學生承受較大課業(yè)壓力與升學壓力,學習時間有限,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數學教師只是思想層面對新課標有所認知,實際教學時依舊選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加上小學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數學課程課時有限,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雖然難以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卻可以提升成績。
因此,部分數學教師綜合考量后,依舊選擇自己熟悉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唯分數論”教學理念。加上高效課堂建設要占用大量課堂時間,而且無法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導致教師不敢全面放開課堂,依舊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
傳統(tǒng)數學課堂上教師依據教學設計上課,學生只需認真聽講,準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即可,造成部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較弱。教師會在考前歸納各種知識點,要求學生做筆記、背誦知識點,使其養(yǎng)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
受上述原因影響,學生變得懶惰,面對問題不愿意主動思考,也不想投入精力參與實踐,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低。由此衍生各類問題,如課堂探究變成漫無目的的聊天,達不到預期目標;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愿意參與討論,被迫發(fā)言后也不認真思考,不積極聽取別人的想法。此外,高效課堂雖然形式新穎,能更好地滿足新時期學生發(fā)展需求,但實際中效果有限,其開展并不順利。
首先,高效課堂建設時需要得到學校層面的保障,主要原因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沒有給教師提供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活動平臺,導致教師缺少相應的培訓機會,或雖然對新教學理念有所了解,卻沒有可以學習與實踐的平臺。
其次,受到教學壓力影響,學校沒有為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供實踐機會,舉辦的公開課往往是“表演課”,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最后,在實際數學中,高效課堂建設不多,可以借鑒的經驗有限,部分教師尚處于摸索階段,且學校沒有提供可了解各種信息的渠道。比如,學校沒有創(chuàng)建與高效課堂建設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或微博話題,教師難以獲得豐富的資源庫,可參考的成功案例較少。并且,高效課堂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大量教學資源支持,需要對比分析各種資源。如果學校欠缺教學資源,會影響到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導致教師最終只能選擇類似技術進行代替或直接放棄構建高效課堂。
通常情況下多數小學生覺得數學課程枯燥無趣,不僅需要記憶其中涵蓋的大量數學公式,還需要記憶理論知識,再加上教師在實際教學時習慣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轉變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側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與能力,夯實學生數學學習基礎。數學教師需主動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嘗試不同策略,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做好課堂提問,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育信息化技術,多方面著手進行高效課堂建設,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維限制,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效。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概念教學。
小學數學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是概念教學,而能否理解概念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數學概念具有較強抽象性,若學生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會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透徹;若一些教師不重視概念教學,覺得學生解題時能運用就可以,不注重概念深度教學,會導致部分學生不能理解數學概念,不明白其內涵,出現(xiàn)一知半解的情況。教師需提高對概念教學的重視度,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設備,借助多媒體將抽象理論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夯實學生數學學習基礎。
例如,在“位置與方向”教學時,若僅按照傳統(tǒng)教學口頭描述,則難以讓學生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因為小學生本身缺少邏輯思維,方位感不足,口頭描述會增加學生理解難度。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概念轉為形象生動內容,讓學生更具體地理解“位置與方向”這一概念。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教學“位置與方向”概念,直接用電子筆點擊圖形向著不同方向拖動,通過這種動態(tài)演示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夯實后期數學學習的基礎。
2.利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掘學生潛能,做好新課導入。
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有效性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態(tài)度上。多媒體技術趣味性較強,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挖掘學生學習潛力。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教學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可以熟練畫出軸對稱圖形,分辨一個圖形是不是軸承對圖形。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講解理論知識,借助黑板畫圖或直接觀察教材中的圖形來了解軸對稱圖形,學習效率較低。在多媒體課堂上,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軸對稱圖形,豐富課堂教學,使其通過電子白板了解軸對稱圖形特點。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白板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利用手繪筆畫出另一半,使其在繪畫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又如,在“平行四邊形”教學時,首先,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利用微視頻展示生活中三角形穩(wěn)定性與平行四邊形的具體應用。通過這種方式將知識銜接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其次,教師提出相應問題:“視頻中展示的實例應用了平行四邊形的哪些性質?接下來讓我們學習相關內容,一探究竟吧!”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吸引學生吸引力,順利完成新課教學導入。
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之一是做好課堂提問,重視問題設計,利用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設計數學課堂問題時,教師需結合數學課堂內容和學生學情,所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與針對性,能逐步深入了解問題實質。通過這種方式梳理數學知識,活躍課堂氛圍,抓住學生興趣點,促使學生深入學習與理解數學知識,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在“圓的認識”教學時,教師需依托相關知識點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設置分層問題。
首先,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提出相應問題:“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可以在哪看到圓形?”學生對圓的應用并不陌生,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其次,在學生回答后繼續(xù)提出問題:“你們可以畫出圓嗎?用什么方法畫最為簡單?”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其通過實踐來發(fā)現(xiàn)利用圓規(guī)畫圓最為簡單。此時,教師可以邀請一名學生到講臺上演示,促使學生掌握圓規(guī)畫圓的技巧。
再次,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將你們自己畫的最好的圓剪下來,先對折再打開,接著對折再打開,重復對折數次后,你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引導學生實際實操并與前后桌同學探討,回答問題。
最后,教師以學生回答為出發(fā)點,進行歸納總結:所有折痕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就是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的固定點。這一點稱為圓心,通常用字母O 表示。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自己畫的圓上標出圓心,趁此機會引入半徑概念,讓學生標出線段。
總之,在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時,教師需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層層深入,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教材知識點,師生合作高效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數學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因此數學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打造數學高效課堂。但實際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數學教師需要主動創(chuàng)新,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并利用多媒體降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難度,達成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空間與圖形概念”教學時,教師可根據班級學情備課,分析學生接觸這一概念時面臨的問題,站在學生角度考慮解決措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在實際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游戲模式,將數學知識融入趣味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直觀認知圖形。
如在“軸對稱圖形”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我國傳統(tǒng)京劇臉譜的圖片和視頻,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在觀察臉譜的基礎上尋找相互間的不同。教師還可以借助希沃白板的菜單功能對臉譜局部進行移動和調整,以此為學生講解和展示何為對稱性。通過這種直觀演示,促使學生親身感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將原本枯燥、神秘且抽象的內容形象化、簡單化,便于學生掌握;在“圖形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珠港澳大橋、埃菲爾鐵塔、金字塔等風格迥異的建筑圖片借助希沃白板展示出來。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轉變作業(yè)設計理念,主動創(chuàng)新,落實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的要求,控制好作業(yè)量,降低學生知識理解難度,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小學數學學科有豐富的知識點,但這些知識點之間較為零散,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容易出現(xiàn)知識點遺忘情況。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及時梳理,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此外,數學教師除主動轉變作業(yè)設計觀念外,還需要帶動家長、學生轉變作業(yè)觀念,合理利用家長會或班會等渠道,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繼而各方面接受與樹立正確的作業(yè)設計觀念。此外,新課改實施背景下,教師需要吃透教材,掌握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精簡教學內容,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重復性練習,利用“少而精”的作業(yè)內容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
當前大部分教師了解、分析過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卻未進行深刻反思,不利于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部分教師不清楚教學反思的目的及內容,只是模仿其他教師的做法。這意味著教師不能準確認識教學反思,也不會主動反思,或反思只停留在表面或片面,難以獲得有效的教學反饋?!皩W而不思則罔”意味反思在教學領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反思并不是空話,也不是教學建議,而是需要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落實下去的行為。數學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可以順利掌握相應的知識,逐步形成技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期許。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增強反思意識,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反思自身行為與習慣,如備課、教學等,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此外,教學反思還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總之,小學數學學科邏輯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學習時難免出現(xiàn)吃力的情況。數學教師在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時,需要結合學生學情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思維教學模式束縛,有目的地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順利完成數學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