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俠 王艷秋 王 躍 潘天榮
糖尿病腎?。╠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DKD 的早期診治可延緩其發(fā)展,為阻斷終末腎發(fā)生的重要措施。目前DKD 的診斷和分期主要依據(j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和/或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eGFR),但UACR 受影響因素較多,eGFR 需根據(jù)血肌酐水平估算,且具有一定滯后性。因此臨床需要穩(wěn)定、無創(chuàng)、便捷、經(jīng)濟的早期DKD 篩查手段。SUDOSCAN (英佩特,法國)是一種非侵入性設(shè)備,應(yīng)用電化學皮膚電導(dǎo)(反向離子電泳和計時安培法)非侵入性測量汗腺功能,用于評估周圍小纖維神經(jīng)和自主神經(jīng)功能以及心血管自主神經(jīng)病變[1-3]。近來研究發(fā)現(xiàn),皮膚電導(dǎo)率(electrochemical skin conductance,ESC)不僅與自主神經(jīng)病變相關(guān),還可以部分預(yù)測DKD 的發(fā)生發(fā)展[4]。但目前涉及糖尿病腎病與SUDOSCAN 的研究主要是關(guān)于ESC 與UACR 相關(guān)性的研究,并且各研究結(jié)果不統(tǒng)一。因此本研究通過評估UACR 與ESC、SUDOSCAN- 腎病風險分數(shù)(nephropathy score,SUDOSCAN-DN)之間相關(guān)性,旨在為早期篩查DKD 提供新的思路。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2 月在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176 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18 例,女性58 例,平均年齡(51.22±13.24)歲。根據(jù)糖尿病腎臟病診斷及治療新進展[5],收集受試者住院前或出院后3~6 月UACR或血肌酐數(shù)值,并計算eGFR,滿足DKD 診斷標準的68例受試者納入糖尿病腎病組(DKD 組),不滿足DKD 診斷標準的糖尿病患者的108 例受試者納入糖尿病非腎病組(non-DKD 組)。納入標準:①符合 WHO 1999 年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年齡≥18 歲;③住院期間完善SUDOSCAN 檢測。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腎臟疾?。虎趷盒阅[瘤;③尿路感染;④嚴重心臟、肝臟疾病。本研究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審批號YX2023-107(F1);受試者入組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 收集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是否吸煙,入院時量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身高、體質(zhì)量,計算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等一般臨床資料。
1.2.2 血液學檢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禁食8 h ,于次日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檢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血尿酸、血肌酐、空腹C 肽、2 h C 肽、HbA1c、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留取次日晨尿,檢測尿白蛋白、尿肌酐,計算UACR;利用MDRD 公式計算eGFR。
1.2.3 SUDOSCAN 電導(dǎo)分析儀 應(yīng)用 SUDOSCAN 電導(dǎo)分析儀對患者進行檢測,將患者雙手、雙足置于電極板上,SUDOSCAN 設(shè)備自動施加低壓電流刺激,記錄患者雙手平均電導(dǎo)率(hand lectrochemical skin conductance,HESC)、雙足平均電導(dǎo)率(foot lectrochemical skin conductance ,F(xiàn)ESC)、SUDOSCAN-DN。HESC 為左、右手ESC 之和除以 2,F(xiàn)ESC 為 左、右足ESC 之和除以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 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分析UACR 與臨床指標相關(guān)性采用 Spearman 相關(guān)性分析;分析UACR 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評價 FESC、SUDOSCAN-DN 篩查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P<0. 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guān)臨床指標比較 與non-DKD 組相比,DKD 組年齡較大,病程較長,收縮壓較高,TG、血尿酸及肌酐、TSH 水平較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偏低,HESC、HESC、SUDOSCAN-DN 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性別構(gòu)成、BMI、舒張壓、是否吸煙、空腹血糖、TC、LDL-C 、C 肽、2 h C 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2.2 UACR 與各臨床指標的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顯示,UACR 與TC、LDL-C、血肌酐、TSH 呈正相關(guān)(P<0.05),與eGFR、HESC、FESC、SUDOSCAN-DN 呈負相關(guān)(P<0.05);與年齡、病程、BMI、FBG、TG、血尿酸、C 肽、2 h C 肽、HbA1c 無相關(guān)性(P>0.05)。見表2。
表2 UACR與臨床指標的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
2.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UACR 的影響因素 以UACR為因變量,以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變量賦值:TC、LDL-c、血肌酐、TSH、eGFR、HESC、FESC、SUDOSCANDN 均為連續(xù)型變量,以實際值納入分析,結(jié)果顯示,F(xiàn)ESC、SUDOSCAN-DN、TSH 是UACR 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UACR與臨床指標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4 SUDOSCAN 指標的診斷效能 以UACR 為金標準構(gòu)建ROC 曲線,評價SUDOSCAN 指標篩查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效能。SUDOSCAN-DN 診斷界值為80.5,靈敏度為88.2%,特異度為47.3%,ROC 曲線下面積為0.702,95%CI 為0.623~0.780;FESC 診斷界值為72.5 μs,靈敏度為41.2%,特異度為90%,ROC 曲線下面積為0.66,95%CI 為0.572~0.748;SUDOSCANDN+FESC 診斷的靈敏度為60.1%,特異度為79.8%,ROC 曲線下面積為0.741,95%CI 為0.664~0.819(P<0.05)。見圖1。
圖1 SUDOSCAN各指標篩查糖尿病腎病的價值
泌汗功能是自主神經(jīng)功能的一個亞型,反映了支配汗腺的交感C 類纖維的完整性,易受到代謝過程,如長期糖尿病的損傷[6]。長期高血糖引發(fā)的下游反應(yīng),包括多元醇途徑的激活、蛋白激酶C 的激活和晚期糖基化終產(chǎn)物的形成,已知可導(dǎo)致糖尿病患者腎臟的病變,且被證實可導(dǎo)致神經(jīng)內(nèi)膜血流量減少以及直接神經(jīng)損傷[7]。故有研究提出,泌汗功能障礙可能與糖尿病腎病具有相似的發(fā)病機制,SUDOSCAN 可用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檢測[8]。2011 年,GIN 等[9]首次報道EZSCAN作為中國T2DM 患者腎臟疾病的新篩查工具。SUDOSCAN 作為EZSCAN 的優(yōu)化和改良版本,采用不同的內(nèi)置算法。另有研究分析非洲裔和歐洲裔美國T2DM 患者,發(fā)現(xiàn)非洲裔美國人的ESC 和eGFR 之間存在獨立的相關(guān)性[10-11]。研究證實,SUDOSCAN 指標與腎功能損傷亦顯著相關(guān)[12-13]。
本研究發(fā)現(xiàn),UACR 與FESC 顯著相關(guān),與前期研究結(jié)果一致[14];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顯示HESC 與UACR 呈顯著負相關(guān),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提示,HESC 非UACR 影響因素,與Lin[15]結(jié)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與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中r值絕對值偏小有關(guān),在多元線性回歸中多個自變量中對因變量影響占比較小。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DKD 與糖尿病性神經(jīng)病變一般呈平行發(fā)展,因此出現(xiàn)泌汗功能異常的患者一般腎臟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種平行發(fā)展的關(guān)系可能是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礎(chǔ),即糖尿病的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16|,另一方面與神經(jīng)損傷和腎小管損傷時均存氧化應(yīng)激作用相關(guān)[17-18]。 SUDOSCAN-DN 是SUDOSCAN 儀的內(nèi)置算法根據(jù)受檢者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和泌汗功能計算出來的數(shù)值,用以評估DKD 風險。本研究結(jié)果均顯示,SUDOSCAN-DN 與UACR 顯著相關(guān),SUDOSCAN-DN 是UACR 獨立的影響因素。Lin[15]等研究結(jié)果SUDOSCAN-DN 預(yù)測糖尿病腎病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5,診斷界值為58,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54% 和71%;Mao[19]等發(fā)現(xiàn)SUDOSCAN-DN 預(yù)測糖尿病腎病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85,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57.6% 和100%,診斷界值為59.5;Luk[20]等研究發(fā)現(xiàn)SUDOSCAN-DN 預(yù)測糖尿病腎病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5 (95% CI, 0.72~0.79),診斷界值為59.5,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57.6% 和100%。本研究SUDOSCAN-DN 預(yù)測糖尿病腎病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702,靈敏度為88.2%,特異度47.3%,診斷界值為80.5。本研究SUDOSCAN-DN 診斷界值較前兩組研究明顯升高,但特異性偏低,可能與樣本量偏小,研究樣本差別相關(guān),本研究中糖尿病腎病人群中位病程在7.5(3,15)年,而MAO 等研究中糖尿病腎病患者平均病程14 年;也可能與本研究人群蛋白尿程度較輕、Lin 等研究樣本蛋白尿較重相關(guān),因本研究與LIN等研究中分組情況不一致,故無法評估同質(zhì)樣本蛋白尿差別。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當使用SUDOSCAN-DN 與FESC 對糖尿病腎病進行聯(lián)合診斷時,較SUDOSCANDN 單獨診斷時AUC 下面積增大,特異度升高,但靈敏度下降;較FESC 單獨診斷時ROC 曲線下面積更大,靈敏度升高,但特異度下降。由此可見,聯(lián)合檢測是否適用于DKD 患者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UACR 與FESC、SUDOSCAN-DN 顯著相關(guān),提示SUDOSCAN 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篩查中具有一定價值,尤其是對于偏遠地區(qū)、交通不便的患者。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①樣本量較小,入組人群均是本院住院患者,存在一定偏倚;②本研究為橫斷面分析;下一步研究需大樣本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根據(jù)蛋白尿水平分組、eGFR 水平分組,更進一步探討SUDOSCAN 各指標在臨床應(yīng)用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