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新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院(310058) 葉紅霞
菠菜是藜科一二年生蔬菜,原產(chǎn)中亞西亞,以柔嫩的葉片及葉柄供食用。菠菜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普遍栽培。其產(chǎn)品除了鮮食外,還可以冷藏保鮮、速凍、脫水加工,是一種重要的出口創(chuàng)匯蔬菜,在蔬菜生產(chǎn)和供應中占有重要地位。
菠菜具有較好的保健價值。中醫(yī)認為,菠菜性甘冷滑,有通血脈、開胸潤燥、調(diào)中下氣、止血、利尿、輕瀉、消炎作用;菠菜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常食菠菜粥具有通便、治痔漏的作用;菠菜中的維生素B10、B11可使人體避免巨紅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癥等;鮮菠菜中所含有的鉬元素對維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根據(jù)種子(果實)上刺的有無,菠菜可分為有刺和無刺兩個變種:
(1) 有刺變種(尖葉類型) 該變種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廣,故又稱為中國菠菜。果實菱形,一般2~3個棱刺,果皮較厚。葉片薄而狹小,戟形或箭形,先端銳尖或鈍尖,故又名“尖葉菠菜”。但也有葉片先端較圓的有刺菠菜品種,如廣州的“遲烏葉菠菜”、成都的“圓葉菠菜”等。這類品種葉面光滑、葉柄細長,質(zhì)地柔嫩,澀味少。刺子菠菜一般耐寒力較強,而耐熱性弱,對日照長短較敏感,在長日照條件下抽薹快,適宜作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時易抽薹,夏季栽培則生長不良。
(2) 無刺變種(圓葉類型) 該變種果實近圓形,無棱刺。葉片肥大,多皺褶,卵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葉片先端鈍圓或稍尖、基部戟形或箭形,葉柄短,又稱“圓葉菠菜”。這類品種的耐寒性不及有刺變種,但耐熱性較強;對日照長短的敏感性不及有刺變種,春季抽薹較遲,多用于春秋兩季栽培,也可在夏季栽培。
菠菜適應性廣,植株不論大小均可采收,所以通過排開播種,基本能實現(xiàn)周年供應。在歷史上,春播和秋播是菠菜的主要栽培季節(jié)。在華北及華中地區(qū),春季2—3 月播種,4—5 月采收;秋季8—10 月播種,10 月至翌年4 月采收;在東北及西北地區(qū),春季3—4月播種,5—6 月采收;秋季7 月下旬至9 月上旬播種,9 月至翌年6月采收;在華南地區(qū),8月至翌年2 月均可播種,10 月至翌年4 月采收。此外,各地還有在5—6 月播種,7—8 月采收的夏菠菜。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栽培設施的改善、優(yōu)良菠菜品種的引進,菠菜的栽培方式、產(chǎn)品利用、栽培季節(jié)等發(fā)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北方地區(qū)利用不同品種及栽培設施可實現(xiàn)菠菜的周年栽培、高溫季節(jié)利用遮蔭設施進行夏季栽培、南方地區(qū)則利用保溫設施冬季進行大棚栽培。
秋冬季是最適合菠菜生長的季節(jié),我國南方地區(qū)菠菜可露地栽培,但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qū)采用大棚設施栽培菠菜,可在較大程度上避免降雨、冰凍等不利天氣對菠菜生長的影響,也可減輕病蟲為害,生產(chǎn)者可根據(jù)采收時間確定播種時間。此外,秋冬季大棚菠菜栽培上還應掌握以下要點。
(1)品種選擇 在華東、華中等地,秋冬季大棚栽培菠菜,從適宜生長的角度考慮,對品種無特別的要求。但不同品種其產(chǎn)量、品質(zhì)差異明顯,市場對品種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隨菠菜食用方式(如炒食、火鍋)而異,所以在這一季節(jié)栽培大棚菠菜,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
(2)整地施肥 在整地前應施足基肥,通常每畝(1 畝=667 平方米, 下同) 撒施3 000~4 500 千克腐熟有機肥,深翻20 厘米以上并作平畦。跨度6 米的大棚每棚兩畦、跨度8 米的每棚3 畦。整地后覆蓋大棚膜。
(3)種子處理及播種 菠菜均采用直播,每畝播種量3千克左右。由于菠菜種子出苗較慢,冬季低溫條件下,可采用浸種的方法加快出苗。一般用溫水浸泡10~12小時或冷水浸種20~24小時,期間經(jīng)常攪拌并換水2~3次。如購買的種子已經(jīng)過包衣處理,播種前不必浸種。播種前要澆足底水,均勻撒播種子,然后輕耙畦面并適當鎮(zhèn)壓,有條件的可再覆蓋一層疏松的細土或菌渣。
(4)田間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溫度管理。冬季氣溫較低,播種后要注意保溫和保濕。播種后白天溫度保持15℃~20℃、 夜間不低于10℃。出苗后,通過覆蓋、通風等措施盡可能將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 不超過25℃)、夜間控制在5℃~10℃(不低于0℃)。
二是除草間苗。菠菜出苗慢,且前期生長也較緩慢,田間易長雜草,應及時拔除。待菠菜幼苗具3~4片真葉后,進行第一次間苗,以后每7 天左右間苗一次,最后定苗時,苗距以10厘米見方為宜。在長江流域自元旦前后開始到春節(jié),菠菜常作為火鍋菜,要求以幼小的植株上市,以這種形式上市的菠菜,在定苗時可增加密度,大約5 厘米左右為宜,采用間苗采收。
三是肥水管理。盡管菠菜前期生長慢,需肥量不大,但需要濕潤的土壤條件,一般在生長前期以勤施薄肥為好,每隔3~5天施一次,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晚追施,而在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在晴天的中午進行。到生長中后期,需肥量逐漸增加,應提高追肥的濃度。菠菜植株葉片柔嫩,在大棚栽培中不宜使用碳銨,以免傷(燒)苗。據(jù)研究,在相同的施肥量下,采用噴灌的菠菜產(chǎn)量高于溝灌的產(chǎn)量;不同土壤肥力水平,施肥量應有所差異,肥力低的田塊畝施純氮9~12 千克、有效磷(五氧化二磷)4~5 千克、有效鉀(氧化鉀)6~8 千克,肥力中等的田塊畝施純氮8~11 千克、有效磷3~4 千克、有效鉀5~7 千克,肥力高的田塊畝施純氮7~10 千克、有效磷3~4 千克、有效鉀4~6千克。
四是病蟲害防治。大棚栽培菠菜主要的病蟲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以及蚜蟲等,應注意預防,一旦發(fā)現(xiàn)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治。
(5)采收 菠菜是以葉叢為產(chǎn)品的蔬菜,大小均可食用,一般當植株長到6~7片葉時,即可根據(jù)市場行情陸續(xù)采收上市。如果是分批采收,則應在每次采收后,追施一次肥料,以促進剩余植株的生長,提高產(chǎn)量。對于即將采收上市的菠菜,尤其要注意防寒防凍,以免葉片受凍而影響菠菜產(chǎn)量、質(zhì)量和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