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吳百詠:湖州竹枝詞中的生活圖景與風俗習尚

        2023-09-20 08:19:25王杰
        新楚文化 2023年9期

        【摘要】湖州竹枝詞是書寫地域文化與描摹人文風物的典型鄉(xiāng)邦文獻,其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書寫上,湖州竹枝詞通過對于湖地居民日常生活的記錄,勾勒出了枕流傍灣的水鄉(xiāng)畫卷與家家織經(jīng)的蠶鄉(xiāng)圖景。在民風民俗方面,湖州竹枝詞詳盡記述了包括求子、婚嫁、疾病與喪葬習俗在內(nèi)的人生禮俗以及一年四時的時歲節(jié)慶習俗。竹枝詞發(fā)展至明清之際,在形制上由原先的單首創(chuàng)作演變?yōu)榇笃穆?lián)章組詩,在內(nèi)容上多添加詩注并征引文獻以闡析詩歌意旨,在寫作意圖上也展現(xiàn)出自覺的存史意識,呈現(xiàn)出顯著的方志化趨勢,具有“偶補山墟記后聞”的補史功用。湖州竹枝詞為后世研究近世湖州文化、社會與風俗的歷史變遷提供大量的珍貴的一手文獻,是研究近世湖州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關鍵詞】湖州;竹枝詞;生活圖景;風俗習尚;補史功用

        【中圖分類號】I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09-00016-08

        竹枝詞亦稱“竹枝歌”“竹枝曲”,是中國詩歌體裁中的一個獨特分支。晚清學者林相棠在為馮雨田《佛山竹枝詞》所作序言中曾論述竹枝詞的緣起,“《詩》以三百篇為宗,至唐而稱盛。凡言情繪景,各已登峰造極,后人何用蹈其蹊徑?惟《竹枝詞》一格,描寫方言諺語,風土人情,于天趣性靈,兼而有之。洵足別開生面”[1]223,指出竹枝詞的創(chuàng)作秉承了《詩經(jīng)》所開創(chuàng)的紀實民歌傳統(tǒng)。

        上溯其脈,竹枝詞最早發(fā)源于巴渝地區(qū),初為帶有祭祀與舞蹈功能的民歌。中唐年間,詩人劉禹錫謫居夔州后,在二十三年間深入了解當?shù)刂裰υ~并將其同詩歌創(chuàng)作相結(jié)合,極大地推動了竹枝詞的雅化,一時名動詩壇,竹枝詞創(chuàng)作自此蔚為大觀。至元代,竹枝詞的表演與演唱功能業(yè)已式微,而以記錄風土為主,并在清代發(fā)展至頂峰。

        元代楊維楨在其頗負盛名的《西湖竹枝集》序言中曾評價竹枝詞:“其山水之勝,人物之庶,風俗之富,時代之殊,一寓于詞,各見其意?!盵2]58足見竹枝詞記錄題材之廣泛。竹枝詞以其對民間生活的詳細記載,被譽為“記錄一個時代和濃縮社會生活的文化活化石”,在研究地區(qū)人文風物與百業(yè)民情方面具有斐然可觀的文獻價值。

        “江表大郡,吳興為一,其英靈所誕,山澤所通,舟車所會,物土所產(chǎn),雄于楚越?!盵3]卷46,1654湖州居東南形勝之地,山水清遠有致,人文煥乎為盛。自楚國春申君黃歇置菰城始,已有兩千三百年建城史,人文淵藪,古韻悠長,信為“吳越古邦”“東南望郡”。

        歷代湖州文人在生產(chǎn)生活中也創(chuàng)作出大量竹枝詞,為湖州的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素材。然而,當下學界對于湖州竹枝詞的研究仍然較為薄弱,已有的詩歌研究專著多側(cè)重于對知名文人及其經(jīng)典詩歌的研究①,尚未見有學者對于湖州竹枝詞進行系統(tǒng)整理與??保辔匆姾葜裰υ~相關的論文或論著。

        有鑒于此,本文以湖州竹枝詞為研究對象,基于200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丘良任主編的《中華竹枝詞全編》第四卷,將內(nèi)容涉及湖州的竹枝詞全部納入收集范疇,共整理得76首湖州竹枝詞,并通過文本分析,探賾其中所呈現(xiàn)的生活圖景與風俗習尚,現(xiàn)將淺見于下文,茲以求證于方家。

        一、水鄉(xiāng)蠶韻:

        湖州竹枝詞勾勒的生活圖景

        (一)枕流傍灣的水鄉(xiāng)畫卷

        太湖之濱的湖州河流縱橫,漾蕩甚多,素有“水鄉(xiāng)澤國”之譽?!败嫦M轉(zhuǎn)霅溪清”[4]433,苕溪與霅溪是湖州境內(nèi)的兩條主要河流,二溪源出天目山,同合溪、泗安溪等長興水系一道流入平緩的太湖平原,散作千湖萬港,構(gòu)造出湖鄉(xiāng)“水傍太湖分港流”[5]卷278,11633的獨特景觀。而湖漾密布、河網(wǎng)縱橫的水鄉(xiāng)環(huán)境,直接反映于竹枝詞中,就體現(xiàn)在對于船的稱呼種類眾多。

        對于較小的船,稱“瓜皮小舟”“小舠”“艇子”或“舴艋舟”。對于較大的船,可稱“大沙飛”。對于裝飾較為華麗的船,則稱“木蘭舟”“青雀舫”“畫舫蘭橈”“青簾舫”“蘭舠”。此外還有觀景功能的“游山船”、官府采伐木料的“采木船”、普通漁民的“打魚船”、清明后一日開的“筍船”、河渡處的“渡頭船”、織里的“賣書船”等,水路交通工具名稱的多樣性已然從側(cè)面印證了水陸交通之發(fā)達。

        河網(wǎng)縱橫的湖鄉(xiāng)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西吳居民“以舟楫為輿馬”[5]卷262,10706的生活方式。元代郭翼《欸乃歌詞》自序曰:“吳興卜者浮舟為家,邀游往來,具能道山水之勝?!盵4]796湖鄉(xiāng)居民的日常生活與舟船關系十分密切。清代朱柴《若溪竹枝詞》云:“儂家家住曲塘口,打槳郎歸路不迷?!盵4]505清徐倬《竹枝詞》亦有“身在木蘭舟上住,往來湖北又湖南”[4]381句,此“湖”當指太湖,可見居民“以船為車,以楫為馬”[5]卷99,4055的生活方式。又如,《欸乃歌詞》的“城東城西楊柳多,女郎不唱本鄉(xiāng)歌”[4]796則通過水上游者不語本鄉(xiāng)方言的側(cè)面描寫,凸顯了湖州與江南其他城市之間水路聯(lián)系的密切,居民經(jīng)由水路得以便捷地往來于各地之間。通過密如蛛絲的水道,江南各地緊密地聯(lián)系了起來。

        湖州地處三吳腹地,襟江帶湖,氣候溫潤,自古民康物阜,河湖中多樣的水產(chǎn)也成為湖州水鄉(xiāng)生活圖景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描繪湖州豐饒物產(chǎn)的詩句在湖州竹枝詞中俯拾皆是。

        春季首推為湖州的桃花鱖,得名于煙波釣徒張志和“桃花流水鱖魚肥”之名句。施浴升《竹枝詞》中有“夕陽影里漁榔急,三月桃花泛鱖魚”[4]387句,亦記錄了三月桃花盛開時節(jié)的鱖魚。

        夏日為逆魚的時節(jié),清代蔣清瑞的《吳興竹枝詞》:“溪頭多少捕魚船,放出南風近午天。共說此鄉(xiāng)風味好,鱖魚賣過逆魚鮮?!盵4]439與清代郎葆辰的《碧浪湖竹枝詞》:“湖頭一夜黃梅雨,順水中流捉逆魚?!盵4]881均記載了黃梅時節(jié)的漁民在水流中捕獲逆魚的場景。《前溪逸志》記載:“盛夏梅雨大水時至,魚逆水而上,始自太湖溯余不溪,西逆武康之塘涇、巽陡門、楊墳,又西逆余杭之安溪、瓶宻,凡二百余里,與水逆爭,故曰逆也”,其魚“骨軟味廿,子尤香烈”[6]卷33,1219。

        這一時節(jié)的時里白也是人們喜愛的對象。“黃梅雨后打魚忙,船尾船頭立兩行。網(wǎng)一雙時時里白,纖纖切玉勸郎嘗。”[4]885所謂“時里白”,厲荃《事物異名錄》引《避暑錄》云:“太湖之白魚冠天下,梅后十有五日入時,于時白魚最盛,謂之時里白?!盵7]卷38,820

        及至秋季,湖鄉(xiāng)的稻蟹與鯽魚日漸肥美。清代雷門《碧浪湖棹歌》的“秋水也如春水滿,蘋花香里鯽魚多”[4]883,描繪了在秋季花香中漁民捕獲鯽魚的場景。湖州稻蟹也頗負盛名,《弘治湖州府志》曰:“蟹九月、十月間甚肥而味美。諺云:十月雄,闘大蟲?!盵8]卷8,163清代嚴昌鈺《吳興竹枝詞》則有“稻蟹初登興倍添,持來郎卻畏鋒铦”[4]442之句,在夫妻間日常調(diào)侃中寫出了稻蟹豐收之喜。悠然閑適的水居生活方式與豐裕充盈的水產(chǎn)資源,在湖州竹枝詞中勾勒出一番別有水鄉(xiāng)韻味的霅上漁家光景。

        (二)家家織經(jīng)的蠶鄉(xiāng)圖景

        湖州地區(qū)是中國最古老的絲綢產(chǎn)區(qū)之一,據(jù)錢山漾出土文物表明,湖地先民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從事植桑、養(yǎng)蠶與繅絲,此后代代相沿。

        魏晉時期,吳興郡以武康絲名冠天下。到了宋代,談鑰《嘉泰吳興志》指出湖絲已“遍天下”。及至明清,湖州成為全國絲綢的中心區(qū)域,南潯輯里絲聲名鵲起,湖縐與綾絹名揚天下?!渡蚴限r(nóng)書》曾描寫歸安縣璉市的絲織業(yè):“男耕女織,農(nóng)家本務,況在本地,家家織經(jīng)。”[9]84清代詩人董蠡舟在《蠶桑樂府》中稱贊:“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盵10]卷1,12足見湖鄉(xiāng)蠶桑業(yè)的繁盛,而這在湖州竹枝詞中得到了詳備的描寫。

        湖地居民對于養(yǎng)蠶極為重視,《湖蠶述》有云:“湖人尤以為先務,其生計所資,視田幾過之”,并且“為時促而用力倍勞,視慈母之護嬰兒,殆有甚焉”[10]卷1,5。明代孫一元《竹枝詞》也有:“郎到家時春正忙,愿郎看蠶奴采桑。去年蠶死猶自可,今年蠶死愁殺郎?!盵4]373

        究其原因,這種重視態(tài)度與蠶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其對環(huán)境的敏感性存在著密切關聯(lián)。“俗稱蠶為憂蟲……蠶之病,每中于忽微,為人所不及覺”[11]卷下,55,蠶的吐絲對環(huán)境要求頗高,溫度或濕度一旦變動,都可能會影響其生長與吐絲,乃至造成死亡。清周煌的《吳興蠶詞》云:“戢戢聲中聽轉(zhuǎn)希,可憐腸斷不勝饑。小姑新婦銀彎脫,贏得砧刀快似飛。”[4]447其注云:“束稿為砧,剉細葉如縷飼之,稍饑,即謂之斷絲腸?!盵4]447有鑒于斯,“山鄉(xiāng)以蠶桑為歲計”[12]卷20,355的湖地蠶民對于蠶“必加意調(diào)護,以杜其病”[11]卷下,55。清人胡耕青《竹枝詞》有“冒雨條桑敢略遲,人饑不顧顧蠶饑”[4]386句。清代蔣清瑞《吳興竹枝詞》亦云:“連番谷雨報花殘,浴種歸來護種難。妾自愛蠶如愛子,怕他熱也怕他寒?!盵4]438湖人愛蠶之心、護蠶之切于斯可見。

        隨著本地蠶桑業(yè)的發(fā)展,湖民在實踐中也演化出了一套成熟的養(yǎng)蠶流程。前文“連番谷雨報花殘,浴種歸來護種難”[4]438中即包含浴種與護種兩道程序。浴種近似給蠶洗澡,借此以淘汰低劣蠶種,湖俗以農(nóng)歷十二月十二為蠶生日,是日鄉(xiāng)民需浴種。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記載:“凡蠶用浴法,惟嘉、湖兩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鹽鹵水。每蠶紙一張,鹽倉走出鹵水二升,摻水于盂內(nèi),紙浮其面(石灰仿此)。逢臘月十二即浸浴,至二十四,計十二日,周即漉起,用微火烘干。從此珍重箱匣中,半點風濕不受,直待清明抱產(chǎn)?!盵13]卷上,29

        而護種則是把以舊棉絮包裹蠶種,置于胸口借以催青蠶種的手段,《農(nóng)政全書》云:“清明之曉,則棉紙裹之,藏于櫥之內(nèi)”[14]卷31,853,是為護種。浴種與護種之后,湖鄉(xiāng)還有稍葉與攤烏的流程?!秴桥d蠶詞》曰:“已從蠶國見蠕蠕,市葉稍來得現(xiàn)無。認取床頭堆個個,鵝毛新刷有攤烏?!盵4]447所謂稍葉是一種桑葉買賣行為,根據(jù)周氏自注:“凡葉二十斤為一個,有余則賣,不足則買,謂之稍葉。稍葉有現(xiàn)有賒?!盵4]447朱國楨《涌幢小品》言:“湖之畜蠶者多自栽桑,不則預租別姓之桑,俗稱‘秒葉。”[15]卷2,47其中“秒葉”即為稍葉。

        蠶在幼蟲時期需要經(jīng)過三眠三起的階段,對此,湖地居民有特別的稱謂加以形容?!秴桥d蠶詞》曰:“才到三眠半月強,即時懶意滿筠筐。一篝燈焰青如許,長伴香閨照繚娘?!盵4]447其注云:“蠶將眠少食,曰紅懶思,有食娘、起娘、繚娘之名??澞镎?,將熟欲作繭者也?!盵4]447其中對將眠不食的蠶為“紅懶思”,勤食的稱“食娘”,眠起者謂“起娘”,而將要作繭的即為“繚娘”。

        在廣泛的桑蠶飼養(yǎng)的基礎上,湖鄉(xiāng)也形成了一系列與蠶事有關的社會習尚。

        每年冬季,湖鄉(xiāng)有照田蠶的傳統(tǒng)祈年習俗。蔣清瑞《吳興竹枝詞》曰:“輕冰小雪已冬三,再祝年豐酒醉酣。百尺竿懸燈數(shù)點,昏黃處處照田蠶。”[4]439關于其具體時間,《菰城文獻》言:“除夜田間燃長炬,名‘照田蠶。”[16]卷13,434《西吳蠶略》則曰:“元宵正及照田蠶?!盵17]卷下,35相傳是日為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湖州各鄉(xiāng)邨人歲時晚閑,以竹葦雜他草木,束為一大炬,若庭燎燃舉火然”[18]卷27,640,旨在祈求來年田之稻谷和蠶之繭絲豐收,而根據(jù)觀察到的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

        在清明時節(jié),湖地有祛蠶崇的活動?!秴桥d蠶詞》云:“好是風風雨雨天,清明時節(jié)鬧桑田。青螺白虎剛飼罷,留得灰弓月樣圓。”[4]447湖州蠶農(nóng)認為有妖邪惡煞妨害養(yǎng)蠶,而設法驅(qū)趕它即為“祛蠶崇”。舊時俗傳病蠶名“青娘”,靈魂躲于螺螄殼內(nèi)。因此“清明節(jié)育蠶之家設祭,又食螺,謂之挑青”[4]447,挑青食螺后“青娘”即無處寄托。此外又相傳白虎星是威脅蠶蟲的惡煞,故“門前用石灰畫彎弓之狀”[4]447,恐嚇其不敢接近,謂之趕白虎。

        在三月下旬,湖地居民還有拜東皇祠的習俗。清雷門的《碧浪湖棹歌》曰:“三月清明節(jié)下逢,東皇祠下鼓咚咚。燒香妻伴深深拜,秋稻春蠶一樣豐?!盵4]882東皇廟會是湖州一帶的特色民間節(jié)日,于每年三月二十九舉行,每值此日,百姓多前往東皇祠禱告。

        吳興在四月有“蠶月知禮”的習俗。清代施浴升《竹枝詞》云:“柳葉長時桑葉繁,子規(guī)啼罷日黃昏。西吳蠶禁今初起,萬室千村盡閉門?!盵4]433清謝照《前溪竹枝詞》亦云:“禁蠶帖子貼家家,蠶婦關心到物華。三幼功夫猶未足,園中開遍做絲花。”[4]620這些提及了湖州蠶月的蠶禁習俗,明謝肇淛《西吳枝乘》云:“吳興以四月為蠶月,家家閉戶,官府勾攝征收及里閈往來慶吊,皆罷不行,謂之蠶禁?!盵5]卷99,4079每至夏歷四月,湖地各戶皆都閉門不出,貼“蠶月知禮”或“育蠶”字條于門上以謝客,尤其以蠶出生后,最忌叩門與生人入室。

        最后,倘若不幸遭遇蠶災,湖地也有盆卜的儀式?!秴桥d蠶詞》云:“去年葉貴不任餐,今歲蠶傷又苦寒。聽取吳兒盆卜好,阿娥手引轉(zhuǎn)團團?!盵4]447所謂盆卜,即“引蛾布子桑皮紙上,小兒置水盆旋轉(zhuǎn),祝曰:‘阿蛾轉(zhuǎn)團團,今年去了來明年”[4]447,借此以祈禱明年飼蠶能夠更為順利。

        而湖鄉(xiāng)蠶民的辛勤勞作也換來了“湖絲冠絕海內(nèi)”的佳名。蔣清瑞的《吳興竹枝詞》曰:“巧從云錦乞天孫,為道時新花樣翻。昨過機坊聞紡織,家家燈火自成村?!盵4]436刻畫了清季吳興紡織業(yè)之盛,其中也道出了湖絲天下聞名的原因之一也在于能夠及時創(chuàng)設時新的式樣。當時湖絲在市場上極為暢銷。胡耕青《竹枝詞》中“巧溪一曲高抬價,估客爭收鏡面絲”[4]386一句體現(xiàn)了湖州絲綢的搶手,以光如鏡面之絲形容湖綾,可見其質(zhì)量之精,蔣清瑞《吳興竹枝詞》中“綾縐年來價似金,湖莊擅利市成林”[4]439則直寫湖州絲綢業(yè)之盛。竹枝百詠,使湖州的蠶鄉(xiāng)圖景得到了多維度的呈現(xiàn),當使人不禁贊嘆湖州無愧為蠶事獨盛的絲綢之府。

        二、風俗區(qū)藪:

        湖州竹枝詞書寫的風俗習尚

        (一)人生禮儀習俗

        “誕生、成長、死亡是人類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生命歷程?!盵19]113所謂人生禮儀習俗,簡稱人生禮俗,指的是人在一生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需進行的具有一定儀式性的行為過程。人們在不同的年齡與生活階段舉行一定的儀式和禮儀,借此以使個體的社會屬性與價值得到社會認可,從而完成人生的階段過渡。而這些人生禮俗,包括求子習俗、婚姻習俗、喪葬習俗等,在湖州竹枝詞中亦可窺其端倪。

        湖鄉(xiāng)的求子習俗在清代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中有所記載?!澳陙硇氖聨谆刭d,記取鄉(xiāng)風定不差。郎想登科須搶虎,儂思抱子要偷瓜?!盵4]441其注補充曰:“俗說:‘……婦人于中秋夕至鄰舍偷瓜不被人見,可以得子?!盵4]441在中國生殖文化中,瓜與生育存在著緊密的關聯(lián)。究其原因,在形象上,瓜具有與子宮、圓腹與孕育相似的形狀表現(xiàn)。而在發(fā)音上,“瓜”與造人的“媧”同音,而“瓜”多“籽”,也有“多子”的寓意[20]。

        相較于求子習俗,湖州的婚嫁習俗則更多地展現(xiàn)出其獨特性,并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的婚俗體系。

        在婚前的締姻環(huán)節(jié),湖鄉(xiāng)將尚未過門但關系已比較確定的女婿稱為“貓腳女婿”。清代沈赤然的《新市竹枝詞》有云:“前馬無期已入門,頻來豈是為盤餐。不知廉底窺堂上,何似屏間凱后軒。”[4]858自注:“締姻后,婿即登門謁舅姑,恬然飲噉,月或數(shù)至,俗謂之貓腳女婿?!盵4]858究此稱謂的產(chǎn)生原因,是由于愣頭小子并無生活經(jīng)驗,自告奮勇幫助老丈人干活卻又“毛手毛腳”,故稱之“毛腳女婿”,而吳語太湖片中“毛”與“貓”同音,因而有此一稱。

        結(jié)婚過程中,則有發(fā)迎酒、迎喜筵、撒青錢、鬧房偕等習俗。清代嚴昌鈺《吳興竹枝詞》:“坐筵散后鬧房偕,紅果青錢拾滿懷。郎怕連宵還虐疾,替儂藏過合歡鞋。”[4]445其注解釋:“湖俗:婚禮將迎娶設席謂發(fā)迎酒,進門后謂迎喜筵;新婦坐床必撒青錢及染紅果品滿地,任人掇拾;三日內(nèi),準本家及親串子弟年少者鬧新房?!盵4]445

        湖州的婚宴分為發(fā)迎酒與迎喜筵兩部分,其中發(fā)迎酒即為男方迎娶女方時,女家備下接待男家接親人的宴席,而迎喜筵則為男家所設迎女方入男家門的喜筵。新婚夫婦入洞房坐床,則需要在地上撒滿青銅錢與染紅的果品任人撿拾。

        新婚三日內(nèi),還會有本家與親家子弟鬧房。女子新嫁后,還會有雙回門的習俗,在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中也有描寫。“外堂內(nèi)室費安排,新嫁娘隨夫婿回。休令灶窗得窺見,昏黃時候進門來?!盵4]445新娘由娘家入婆家謂之“進門”,由婆家回娘家則為“回門”,而新婚夫婦一同回女方娘家即為“雙回門”。而湖鄉(xiāng)這一習俗的獨特之處在于“忌見煙窗”[4]445。

        此外,新嫁女之家過年,還有擔年飯的風俗。清嚴昌鈺《吳興竹枝詞》:“今年臘底最匆忙,為有閨中新嫁娘。年飯年糕年菜果,典衣辦得女兒箱?!盵4]443自注:“湖俗:新嫁女之家過年,須備飯肴、糕果,用幾條箱抬送新親,謂之擔年飯。雖貧家亦不能免?!盵4]443

        西吳地區(qū)在對待疾病與喪葬等問題上也形成了頗具自身特色的習俗。

        吳越地區(qū)尚鬼好祀之風自古盛行,而位于太湖之濱之湖州,其風尤甚。《同治湖州府志》有云:“湖俗信鬼神,好淫祀?!盵3]卷29,1090對待疾病,湖鄉(xiāng)居民形成了信鬼的禱告習俗,可見諸清代沈赤然的《新市竹枝詞》。“六疾生由六氣淫,何關鬼魅若相尋?豚蹄送處群兒喜,不在林中即水潯。”[4]858其中包蘊著“淫生六疾”的思想,《左傳·昭公元年》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jié),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盵21]卷41,1384而對待因六氣淫而產(chǎn)生的疾病,湖鄉(xiāng)百姓則采取了禱告于林莽水次的做法。詩注曰:“俗信鬼,得疾者必具豚酒禱之林莽水次?!盵4]858

        此外,湖州自唐宋以降百姓崇仰釋佛,蔚然成俗,有“浙北佛國”之稱,這突出體現(xiàn)于喪葬禮儀之上,表現(xiàn)為人死后誦經(jīng)與燃油燈的習俗。沈赤然《新市竹枝詞》:“人屋紛紛盡女儈,雛娃也在發(fā)爵晷??蘼暡胖菇?jīng)聲起,來看高燒百盞燈?!盵4]858注曰:“人死后,親串輒送燈油,并延女僧往其家誦經(jīng),或人數(shù)不足,即雛娃未剪發(fā)者亦與焉。又設大木檠燃油紙燈百盞,望之如火樹。”[4]858

        (二)時令節(jié)慶習俗

        古代中國農(nóng)業(yè)社會的特性強調(diào)人對于自然時令的適應,從而使得古代先民對于氣候與季節(jié)的變化頗為敏感,并演化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時令節(jié)慶習俗,這些習俗在竹枝詞中得到了記載。

        關于湖州冬季習俗的記載多與過年相關。蔣清瑞《吳興竹枝詞》的“合門臘祭致誠虔,牲品羅庭鼎裊煙。祝罷平安三獻爵,送神一串霸王鞭”[4]439描繪了湖鄉(xiāng)的臘祭習俗,即在新舊交接的歲末十二月舉行的祭祀。歲末臘月由于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而湖鄉(xiāng)的臘祭習俗則有羅列犧牲貢品、列鼎燒香、獻爵飲酒、放霸王鞭等。

        及至正月初一,人家之間即互相拜訪送禮。蔣清瑞《吳興竹枝詞》:“宜春帖子貼門高,簇簇衣冠賀節(jié)勞。微禮新正相饋送,風菱福橘過年糕。”[4]439可見所送禮品包括本地盛產(chǎn)的風菱(烏菱)、象征福運的福橘(福建產(chǎn)的橘子)與年糕。清沈赤然《新市竹枝詞》的“交際何嘗不落毛,肯教吊賀竟相高。聊緘小石君休啟,但受盤中雪片糕”[4]858則補充記載了贈送的物品有雪片糕,除此之外還會在信箋中封一塊小石頭。對于其原因,詩注解釋:“親知吊賀必用雪片糕,或?qū)こ硗鶆t裹小石納函中,以代白金,知其不受故也。”[4]858

        春季湖鄉(xiāng)的習俗則更為多樣化。立春時節(jié)有打春鞭之俗。蔣清瑞《吳興竹枝詞》云:“迎春人集郭門前,聒耳春聲爆竹連。九十韶光才到眼,如何先執(zhí)打春鞭。”[4]439為了勸勉農(nóng)人備耕,人們在立春日需鞭打春牛。春牛未必是真正的牛,在吳興、南潯等地,農(nóng)人們常用田土堆成土牛,在安吉、德清等山區(qū)則用耕牛,由老農(nóng)揮鞭入空。鞭春后,人們還會將谷物撒于牛身,再落入田土,以祈來歲豐稔。

        清明時期湖鄉(xiāng)則有散福、踏青、斗草、進香的習俗。嚴昌鈺《吳興竹枝詞》:“清明上冢萬人家,散福歸來日已斜。放棹紛攜飄白紙,回橈盡插映紅花?!盵4]441里面記載了湖地居民在上冢后還有散福的習俗,其注云“撤祭會飲,俗謂‘散?!盵4]441。明代謝肇淛《吳興竹枝詞》云:“清明斗草踏青苔,賽得金釵逐隊回。一道紅裙齊上馬,道場山上進香來?!盵4]433《弘治湖州府志》載道場山:“峰巒秀郁,水石森爽,殊為吳興佳絕,古今游覽者皆萃焉?!盵22]卷6,99

        此外道場山還是江南著名佛教圣地,其上萬壽禪寺于宋代即被列為江南十大名剎之二,因此至明代,道場山已成為人們前赴踏青、斗草與進香的重要地點。在清明夜,湖鄉(xiāng)則有搶虎的活動。嚴昌鈺《吳興竹枝詞》云:“年來心事幾回賒,記取鄉(xiāng)風定不差。郎想登科須搶虎,儂思抱子要偷瓜。”[4]441

        搶虎是與科舉有關的民俗,“俗說:清明夜,人家以米粉捏就白虎,退出門前,就試者搶獲得售”[4]441。

        此外,清明前后,在新市等距杭州較近之地,還有不少村民前往杭州的寺廟進香。沈赤然《新市竹枝詞》:“覺海寺前鬧似雷,新從天竺進香來。兒童吃餅婦嘗果,不到黃昏不肯回?!盵4]857其注云:“近鎮(zhèn)村落清明后,俱往杭州天竺進香,歸必詣覺海寺,謂之燒回香。男婦喧聞,市果餌、蠶具,至谷雨始止?!盵4]857

        湖州夏秋兩季的風俗多與農(nóng)耕生產(chǎn)相關。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記載了湖州端午節(jié)的習俗?!疤熘泄?jié)到斗蒲觴,外戶齊扃怕酒狂。戲把臂絲來系足,挽郎莫去踏街坊。”[4]442值端午之際,“湖俗五日合城店市皆閉戶”[4]442,湖鄉(xiāng)居民多喝菖蒲酒以去除瘟疫之氣,人們在此日還會佩戴五色絲線,以期借助天地純陽正氣以辟陰邪。

        在農(nóng)作時節(jié),官府與民眾多進行祈雨活動。蔣清瑞《吳興竹枝詞》云:“黃龍洞口白云生,官府年年禱雨晴。今日分龍明日雨,農(nóng)家大好望秋成。”[4]883黃龍洞在弁山腳下,原名金井洞,“梁貞明初有黃龍見,易以今名”,據(jù)傳在黃龍洞“旱澇愆時祈禱立應”[23]卷1,25?!皷|坡先生元豐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移知湖州”時,“嘗禱雨黃龍洞”[16]卷15,479,作《黃龍洞祈晴詩》,彼時官府至黃龍洞祈雨或祈晴就已成為慣例。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也解釋:“黃龍洞在卞山腳,致祭禱雨甚有靈驗?!盵4]441而“分龍”,則指“(五月)二十日為小分龍日,看風及晴雨以卜水旱”,“分龍后一日雨,則是夏多雨,虹見則旱”[3]卷29,1109-1110。而水旱又與豐稔有密切關系,“雨主稔,諺云:‘二十分龍廿二雨,石頭罅里都是米,又云:‘二十分龍廿一雨,車兒閣在衖堂里”[3]卷29,1110。

        至農(nóng)歷八月,湖鄉(xiāng)居民有剝毛豆的習俗。沈赤然《新市竹枝詞》:“青青剝得滿筠籠,曲簿勻攤慢火烘。用盡合門宵旦力,半供親戚半兒童?!盵4]857對于毛豆之用,則是“俗至八月,無論貧富皆買毛豆剝之,烘令極干,以為終歲下酒、入茶之用?!盵4]857

        初秋時節(jié),人們還有以立秋白露日所在來判斷豐稔的方法。嚴昌鈺《吳興竹枝詞》:“空度今年好天氣,立秋白露配雌雄。”[4]442其法就是“立秋白露在奇日謂雄,偶日謂雌,謂雌雄相配為稔?!盵4]442

        到中秋節(jié),除上文已提及的竊瓜祈子習俗外,還有偷瓜豆的活動。沈赤然《新市竹枝詞》云:“餅餡爭夸菱角肥,果山踏月露侵衣。紛紛兒女偷瓜豆,不管他家抱蔓歸?!盵4]858對于“偷瓜豆”,沈氏解釋道:“中秋踏月皆在景山,婦女往往令小兒女至田間竊瓜豆,以為利市?!盵4]858可見在湖州竊瓜所被認為能帶來的好處當不止于得子,即使兒女竊瓜也可得利市。

        此外,與上文提及的祭黃龍相對,湖州竹枝詞記載了秋季逐白鯊的習俗。清蔣清瑞《吳興竹枝詞》:“卞山山勢如冠弁,四面群山盡下風。雨水調(diào)勻妖診散,要驅(qū)白鯊祭黃龍?!盵4]441其詩注載:“卞山有氣如虹,秋時一出,田稻大損,村民必嗚鑼聚眾以逐之?!盵4]441其中“有氣如虹”即應為村民所驅(qū)趕的“白鯊”的原型。該組詩中另一首“秋雨稻花香欲開,風聲過處恐成災。前村忽聽銅鉦響,拍手齊驚白鯊來”[4]439也描繪了村民對于白鯊精的恐懼。乃至半夜,村民對于驅(qū)逐白鯊也毫不懈怠。雷門《碧浪湖棹歌》:“淡月疏星河漢橫,連村半夜擊銅鉦。聲聲驚破漁舟夢,聽逐前山白鯊精”[4]882,村民對于驅(qū)逐白鯊以保秋成的重視于斯可見。

        三、余論:

        竹枝詞的補史之用

        明清之際,隨著當時政治與學術生態(tài)的變化,由古代杜詩學發(fā)展而來的“詩史”觀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構(gòu)建起以“以詩為史”“以詩補史”為主導思想的“詩史理論”,要求詩歌創(chuàng)作記述歷史、描繪歷史、反映歷史。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明清竹枝詞呈現(xiàn)出明顯的方志化的趨勢,其文學性逐漸減弱而紀實功能得到加強,常常能夠以詩存史、以詩證史、以詩補史,被譽為“有韻之方志”。這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形制上由原先的單首創(chuàng)作演變?yōu)槁?lián)章組詩,使得詩歌體量得到擴充。二是在內(nèi)容上多添加詩注,并征引文獻對詩歌內(nèi)容進行解釋說明,闡明詩歌意旨。三是在寫作意圖上表明了自覺的存史意識。

        從竹枝詞的形制來看,湖州竹枝詞中不乏大篇幅、聯(lián)章組詩而成的百詠詩。蔣清瑞《吳興竹枝詞》、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皆是由100首詩聯(lián)章而成,雷門的《碧浪湖棹歌》亦有80首,而體量在十余首的竹枝詞組詩更是俯拾皆是。從竹枝詞的文獻征引來看,則表現(xiàn)為聯(lián)章組詩竹枝詞往往多廣泛征引文獻,并直接在注釋處列舉文獻出處。

        湖州地方史乘如《湖錄》《西吳支乘》等,是湖州竹枝詞征引的主要文獻。嚴昌鈺的《吳興竹枝詞》組詩最后一首記載:“西吳里語供尋奢,掌故遺編備考稽。成得竹枝詞百首,傳鈔也合嗣雙溪?!盵4]446這表明了其竹枝詞創(chuàng)作的史料來源,“所采事實于郡志外,半得諸《西吳里語》《吳興掌故》兩書”[4]446。

        除了這些以外,《中興閑氣集》《南史廣記》《清異錄》等筆記、詩集也是竹枝詞征引的重要文獻。更為重要的是,竹枝詞的記述內(nèi)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古籍所載的范圍,而更多記述了人們?nèi)粘K姸俜绞烦酥型栌谟涊d的黎氓百姓的生活圖景與風俗習尚,其中所記載的擔年飯、雙回門、搶虎、逐白鯊等風俗習尚皆為史乘所無。

        從竹枝詞的寫作意圖來看,文人的竹枝詞創(chuàng)作也已然有了自覺的存史意識,組詩的序言、開頭或結(jié)尾往往表明寫作意圖。

        施浴升《竹枝詞》云:“清遠吳興自古稱,前賢題詠浩如云。柳枝聊當吳飲曲,偶補山墟記后聞?!盵4]387就表明了其竹枝詞創(chuàng)作的補史之用。沈赤然在《新市竹枝詞》言:“居新市已逾十載,粗悉土風,因牽綴為詩,得二十絕句,雖澆不同,聊以記其實耳?!盵4]857這也代表著其超越抒情而側(cè)重紀實的意旨。

        雷門在其《碧浪湖棹歌》的序言中言:“有《鴛鴦湖棹歌》百首,蓋竹垞太史久寓京師,懷其故鄉(xiāng)而作也。余自乙卯入都閱十載而思歸,歸而故鄉(xiāng)經(jīng)亂,井里丘墟,湖山名勝盡付塵劫。兒時游釣之鄉(xiāng)鞠為茂草,眼底滄桑之感愴然累年。庚午之秋,館于滬上,客窗無事,仿為棹歌八十首?!盵4]881雷氏其人具體生平已不可查,但根據(jù)其《碧浪湖棹歌》來源《瀛寰瑣紀》(1872年至1875年間文學刊物)可知雷氏當為晚清時人,而其《碧浪湖棹歌》當作于1870年(庚午年)之秋,是雷氏在經(jīng)歷晚清社會動蕩與變革,目睹“故鄉(xiāng)經(jīng)亂”有感而作,反映了動蕩年代文人以竹枝詞存史的意愿。足見在地方文人的竹枝詞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出了明顯的記述歷史的責任自覺。

        清代王士禎云:“《竹枝》,泛詠風土?!盵24]卷29,578總而言之,作為由民歌演化而來的風土紀行詩,盡管竹枝詞的題材在發(fā)展過程中趨于多樣化,但對于鄉(xiāng)邦風土民俗的書寫始終是竹枝詞的題中應有之義。

        誠如詞學大家唐圭璋先生所言,竹枝詞“以詠風土為主,無論通都大邑或窮鄉(xiāng)僻壤,舉凡山川勝跡、人物風流、百業(yè)民情、歲時風俗皆可抒寫。非僅詩境得以開拓,且保存豐富之社會史料?!盵25]2

        湖州竹枝詞作為記述湖鄉(xiāng)風土人情的重要鄉(xiāng)邦文獻,為我們生動展現(xiàn)了千百年前在太湖南岸人民的生活百態(tài),可謂是研究地方文化、歷史、民俗的不可多得的“活化石”。透過湖州竹枝詞,往昔的時事變遷得以重新再現(xiàn),其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文化信息仍有待后人的持續(xù)挖掘。

        注釋:

        ①相關專著主要有潘明福的《湖州詩詞文化研究》與《湖州文學個案研究》、金鑒才的《歷代名人吟湖州》、湖州詩詞協(xié)會的《古詩吟湖州》、丁力的《碧浪園》等。

        參考文獻:

        [1]孫忠銓,潘超,鐘山,編.廣東竹枝詞[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利器,王慎之,輯.歷代竹枝詞 初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3]宗源瀚,修.陸心源,纂.同治湖州府志[M].同治十三年刊本.

        [4]丘良任,潘超,孫忠銓,等編.中華竹枝詞全編:第4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5]嵇曾筠,監(jiān)修.李衛(wèi),編纂.雍正浙江通志[M].四庫全書本.

        [6]宗源瀚,修.同治湖州府志[M].同治十三年刊本.

        [7]厲荃.事物異名錄[M].清乾隆刻本.

        [8]王珣,汪翁儀,纂修.弘治湖州府志[M].清歸安姚氏咫進齋刻本.

        [9]張履祥,輯補.陳恒力,校釋.補農(nóng)書校釋[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3.

        [10]汪曰楨.湖蠶述[M].清光緒六年吳興汪氏刻本.

        [11]高銓.蠶桑輯要[M].清道光十一年遵義王青蓮刻本.

        [12]談鑰.嘉泰吳興志[M].湖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整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

        [13]宋應星.天工開物[M].明崇禎十一年刻本.

        [14]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M].四庫全書本.

        [15]朱國楨.涌幢小品[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16]杭世駿.乾隆烏程縣志[M].清乾隆十一年刻本.

        [17]程岱葊.西吳蠶略[M].清刻本.

        [18]董斯張.崇禎吳興備志[M].四庫全書本.

        [19]苗廣娜,吳雁,劉怡涵.中國民俗文化[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20]陽光寧,何根海.嫦娥奔月與祈生巫儀——兼論中秋節(jié)俗的原始文化意涵[J].池州師專學報,2000(01):39-44.

        [21]左丘明.春秋左傳正義[M].杜預,注.孔穎達,疏.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元遞修本.

        [22]王珣,汪翁儀,纂修.弘治湖州府志[M].清歸安姚氏咫進齋刻本.

        [23]陳文煜.吳興合璧[M].清乾隆五十二年鈔本.

        [24]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M].清乾隆二十七年南曲舊叢刻本.

        [25]丘良任,編.竹枝詞紀事詩[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王杰(2002-),男,漢族,浙江湖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鄉(xiāng)邦文獻與思想文化史。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app|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99毛片免费看| 国产白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厨房玩丰满人妻hd完整版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少妇|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专区一线二线三线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麻豆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久久| 国产高清人肉av在线一区二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亚洲av熟女中文字幕|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女同亚洲女同精品|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包皮上有一点一点白色的|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超碰| 国产影片免费一级内射|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漫|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日本人妻精品有码字幕| 男人进去女人爽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拍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自拍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女人色毛片女人色毛片18|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区|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麻豆|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