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徽宗宮苑中的花木

        2023-09-20 02:42:00周高宇
        新美術(shù)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徽宗荔枝

        周高宇

        考證徽宗宮苑中的花木,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研究徽宗的花鳥畫,也有助于了解那時在徽宗引領(lǐng)和指導(dǎo)下的院體花鳥畫為何如此興盛,能創(chuàng)造出“宣和體”或者“院體”的樣式。這些成就的取得,和當(dāng)時用“花石綱”入貢開封的大量花木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它們提供了便利的寫生條件,讓當(dāng)時的院中畫家們開闊了眼界,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

        北宋東京開封(今河南開封)地處華北平原腹地,位于黃河下游南岸之濱,地勢平坦,該處土壤系由黃河多年沖積而成,多為黏土、壤土和沙土,沒有山地。從宋代文獻(xiàn)資料可知這里春季干旱多風(fēng),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是典型的溫帶季風(fēng)氣候。

        從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來看,北宋首都所在地域的物產(chǎn)有限,因此需要從全國各地征調(diào)大批各種物資以維持生存,北宋政權(quán)專門設(shè)立發(fā)運司這一機(jī)構(gòu)可見一端。我們從稻米的供輸可以看到,發(fā)運司每年需要從東南六路調(diào)供汴京六百萬石左右,運輸方式為漕運,因此由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入淮水,經(jīng)汴水入京的水路是維持北宋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生命線?;兆诮y(tǒng)治的中后期大興土木,朝廷為此從南方搜刮了無數(shù)花石編成“花石綱”,也經(jīng)該水路到達(dá)汴梁。

        入貢徽宗的花石等物,為舉國之力所獲,故品種非常豐富,由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的文字可見一斑:

        ……太湖、靈璧、慈溪、武康諸石,二浙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枝、龍眼、橄欖,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二廣、四川異花奇果。1[ 宋] 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 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上冊,第360 頁。

        由于北宋被金國滅亡之際,大部分歷史檔案滅失,《宋史》的編纂過程就非常困難,研究和徽宗相關(guān)的問題也面臨同樣的狀況,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所以我們還能從那個時代的文字和書畫中查找到徽宗園林的相關(guān)花木信息,此為第一手的資料,另外后人的一些文字材料也可作為補充。

        到目前為止,徽宗宮苑中的花木已統(tǒng)計到九十二種植物,“花石綱百卉臻集”不是妄語。通過仔細(xì)辨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植物都來自汴梁之外的地域,這些入貢之物,從其用處大概可分為三大類:祥瑞植物,裝飾植物,園林植物。

        一 祥瑞植物

        在南宋鄧椿的《畫繼》“圣藝”條中,對徽宗朝入貢的祥瑞有一部分記載,這些瑞物后來成為累至千冊的《宣和睿覽冊》的主要題材。2[宋]郭若虛、鄧椿,《圖畫見聞志·畫繼》“圣藝”條,米田水譯注,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0 年,第55 頁。原文為:“其后以太平日久,諸福之物,可致之祥,湊無虛日,史不絕書。動物則赤烏、白鵲、天鹿、文禽之屬,擾于禁御;植物則檜芝、珠蓮、金柑、駢竹、瓜花、來禽之類,連理并蒂,不可勝紀(jì)。乃取其尤異者,凡十五種,寫之丹青,亦目曰《宣和睿覽冊》。復(fù)有素馨、末利、天竺、娑羅,種種異產(chǎn),究其方域,窮其性類,賦之于詠歌,載之于圖繪,續(xù)為第二冊。已而,玉芝競秀于宮闥;甘露宵零于紫篁。陽烏、丹兔、鸚鵡、雪鷹,越裳之雉,玉質(zhì)皎潔,之雛,金色煥爛。六目七星,巢蓮之龜;盤螭翥鳳,萬歲之石。并干雙葉,連理之蕉,亦十五物,作冊第三。又凡所得純白禽獸,一一寫形,作冊第四。增加不已,至累千冊?!弊鳛橄槿鸬闹参?,必須要有異于同種植物的表現(xiàn),有些應(yīng)該已經(jīng)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宣和睿覽冊》的第一冊中,描繪的都是連理并蒂的檜芝、珠蓮、黃柑、竹子、瓜花、林檎果等物,喻示徽宗多年太平歲月的統(tǒng)治業(yè)績得到上天的感應(yīng)和回饋;第二冊里的祥瑞有素馨、茉莉、天竺、娑羅等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植物,表示徽宗的政治能力使得大宋國力強盛,從而萬國來朝;第三冊里則有玉芝、紫篁、連理蕉等植物;第四冊都是白色的禽獸,而第五冊之后的畫冊內(nèi)容則失去了記載。這里的祥瑞植物,應(yīng)該是植物本身有連理的枝條,并蒂的則為果實。并蒂花因其具有時效性,要入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這花開放在徽宗的后苑。在宋人冊頁中,有一張《牡丹圖》值得我們關(guān)注(圖1),圖中的牡丹色近魏紫,為三頭牡丹,應(yīng)該是一張祥瑞畫。北宋有為瑞異畫圖的傳統(tǒng),如宋仁宗天圣四年大內(nèi)出雙頭牡丹芍藥圖示宰臣,令三館各進(jìn)詩賦。3[清]徐松,《宋會要輯稿》第三卷“瑞異一”,中華書局,1957 年,第52 冊,第2071 頁。

        圖1 [宋]佚名,《牡丹圖》,絹本設(shè)色,縱24.8 厘米,橫26.9 厘米,故宮博物院

        二 裝飾植物

        作為裝飾的貢花主要有牡丹和芍藥,用于室內(nèi)裝飾時通常插在花瓶里作為擺飾,個人裝飾則是簪花。

        牡丹花在國人眼里是榮華富貴的象征。洛陽牡丹的興盛始于唐代,和武則天以洛陽為武周實際都城有很大關(guān)系。北宋時期,西京洛陽依然是種植和欣賞牡丹花的中心,歐陽修根據(jù)洛陽的牡丹品種編寫了《牡丹譜》,記錄了他見到的二十四種牡丹,當(dāng)時的洛陽人呼牡丹花為“花”,其他的花則用花名帶“花”字。

        真宗朝名臣李迪知河南府,洛陽牡丹開始入貢北宋朝廷,4[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八,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國主編,《全宋筆記》,大象出版社,2006 年,第2 編第4 冊,第81頁。原文為:“洛陽至京六驛,舊未嘗進(jìn)花,李文定公留守,始以花進(jìn)。歲差府校一人,乘驛馬晝夜馳至京師。所進(jìn)止姚黃、魏紫三四朵,用菜葉實籠中,籍覆上下,使馬上不動搖,亦所以御日氣:又以蠟封花蒂,可數(shù)日不落。至今歲貢不絕?!比胴暤姆绞绞乔谢?。由于洛陽和汴梁之間只有六個驛站的路,在那時的牡丹花季,開始把洛陽的牡丹往汴梁進(jìn)貢。一開始獻(xiàn)花的數(shù)量不多,只有三四朵,但質(zhì)量極高,多為當(dāng)時的名種姚黃和魏紫。以蠟封花蒂確保鮮花不枯萎,花籠中填以菜葉防曬并使花不受顛簸損壞,這些進(jìn)貢的花最后會分配給帝后嬪妃和近臣等。

        八十年之后的徽宗時期,洛陽的牡丹則連根帶土移進(jìn)了徽宗的后苑。5[宋]邵伯溫,《聞見錄》卷十七,同注4,第2 編第7 冊,第231 頁。原文為:“余去鄉(xiāng)久矣,政和間為過之,當(dāng)春時,花園花市皆無有,問其故,則曰:花未開,官遣人監(jiān)護(hù),甫開,盡檻土移之京師,籍園人名姓,歲輸花如租稅。洛陽故事遂廢。余為之嘆,又追記其盛時如此。”邵伯溫(1057—1134)是北宋理學(xué)家邵雍之子,洛陽人,他常年游宦于外,在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返鄉(xiāng),結(jié)果洛陽的花園和花市都沒有蹤影了,問詢當(dāng)?shù)厝撕蟛诺弥ㄟ€沒開的時候,官府就已經(jīng)派人來監(jiān)護(hù)牡丹,剛開則全部連土裝進(jìn)木籠送往開封,此外還登記園丁的姓名編冊,于是洛陽每年春天熱鬧一時的賞花故事就廢掉了,這應(yīng)該是政和年間中后期發(fā)生的事了。

        洛陽近進(jìn)牡丹栽,小字牌分品格來。魏紫姚黃知幾許,中春相繼奏花開。6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xiàn)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6 年,第26 冊,第17050 頁。

        這些帶土的牡丹抵達(dá)徽宗的花園后,他會仔細(xì)地給這些心儀之物掛上小牌子區(qū)分品格,那時送去宮苑的洛陽名種應(yīng)該非常多,姚黃、魏紫不知幾許,中春時分宮人就會陸續(xù)奏報花開的消息,可以想象得知牡丹花開的消息后,徽宗是以絕好的心情賦寫了上面的小詩,只是可憐了當(dāng)時的洛陽人。

        而芍藥則是以切花的方式進(jìn)入徽宗宮廷的。朱彧于宣和元年(1119)撰寫完成《萍州可談》,書中記述了陳州(今河南周口)所產(chǎn)芍藥在政和年間飛馳送入汴梁,三百里地費時一天一夜的事情。7[宋]朱彧,《萍州可談》卷二,同注4,第2 編第6 冊,第161 頁。原文為:“陳州芍藥花殊勝,近歲進(jìn)花,自陳三百里一日一夜馳至都下。其法:初翦花時,用蜜漬蒲黃蘸其瘡,微曝之,俟花嫣,乃入笥中。取時刈去所封蒲黃,布濕地上一兩時,頃絣繩以花倒懸之,真如新采者?!绷硗馑€記載了陳州人發(fā)明的一種切花保鮮法,剪花的時候在花枝的創(chuàng)口上涂抹浸漬了蜂蜜的蒲黃,稍微曬一曬,等到花色有些嫣麗了裝入竹筐。而取出來的時候把蒲黃剪去,放在濕的地面上一二個時辰,然后把花用繩子編好后倒懸,花就會像新采集的一樣,陳州人的聰明才智應(yīng)該是被徽宗逼出來的。

        三 園林植物

        入貢徽宗的花木中,以園林植物居多,徽宗朝的許多大型土木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植物裝點其中。在徽宗的御制《艮岳記》留有一部分這些植物的記載。8[宋]王明清,《揮塵后錄》卷二,同注4,2013 年,第6 編第1 冊,第92 頁。原文為:“累土積石,設(shè)洞庭、湖口、絲溪、仇池之深淵,與泗濱、林慮、靈壁、芙蓉之諸山。取瑰奇特異瑤琨之石,取姑蘇武林明越之壤。荊楚江湘南粵之野,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鳳尾、素馨、渠那、末利、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風(fēng)氣之異,悉生成長善于雕闌曲檻……其東則高峰峙立,其下則植梅以萬數(shù)。綠萼成蹊,芬芳馥郁,結(jié)構(gòu)山根,號萼綠華堂……其西則參術(shù)杞菊,黃精芎?,被山彌塢,中號藥寮……又口禾麻菽麥,黍豆秔秫,筑室若農(nóng)家,故名西莊……又西半山間樓曰倚翠,青松蔽密,布于前后,號萬松嶺……前列巨石,凡三丈許,號排衙,巧怪嶄巖,藤蘿蔓衍,若龍若鳳,不可殫窮……下見高陽酒肆清斯閣,北岸萬竹蒼翠蓊郁,仰不見日月,有勝筠庵、躡云臺、消閑館、飛岑亭。無雜花異木,四面皆竹也……紅桃綠李半垂,間出于密葉;芙蕖菡萏,籌蓼芳苓,搖莖弄芳,倚縻于川湄。蒲菰荇蕖,茭菱葦蘆,沿岸而沂流;青苔綠蘚,落英墜實,飄巖而鋪砌?!庇捎隰拊赖膲凵绞且蛔藶槎哑龅男∩?,幾乎所有生長其上的植物都是從全國各地入貢的。山上生長著桃、李、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金蛾、玉羞、虎耳、鳳尾、素馨、渠那、末利、含笑等草木,在萼綠華堂則種植了萬數(shù)的梅花,于藥寮中培育了參、術(shù)、杞、菊、黃精、芎?等藥物,西莊種養(yǎng)禾、麻、菽、麥、黍、豆、秔、秫等農(nóng)作物,萬松嶺上遍布濃密的青松,而在排衙石上則纏滿了奇形怪狀的藤蘿,景龍江北岸樹立了不計其數(shù)的竹子,艮岳的池沼濕地中則點綴著荷、蒲、菰茭、荇、菱、蘆葦、蓼、苓等植物。上述植物,只有一些藥物和農(nóng)作物在汴梁周邊有出產(chǎn),大部分均來自異域。為了能種活這些來自南方熱帶或者亞熱帶的植物,興建艮岳的人還特地把它們原產(chǎn)地的土壤都取來了,涵蓋了蘇、杭、明、越、荊、楚、江湘、南粵等地,實在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蜀僧祖秀的《華陽宮紀(jì)事》,9祖秀,宋蜀僧,靖康中汴京為金兵攻陷,隨都人避難艮岳,因紀(jì)其丘壑池館之勝,作《華陽宮紀(jì)事》。亦記載了艮岳中的部分植物,可視為上述植物的一個補充。10同注1。原文為:“輔以蟠木癭藤,雜以黃楊、對青蔭其上……植梅萬本,曰梅嶺。接其余岡,種丹杏、鴨腳,曰杏岫。又增土迭石,間留隙穴,以栽黃楊,曰黃楊巘。筑修岡以植丁香,積石其間,從而設(shè)險,曰丁香嶂。又得赪石,任其自然,增而成山,以椒、蘭雜植于其上,曰椒崖。接眾山之末,增土為大坡,徙東南側(cè)柏,枝干柔密,揉之不斷,華華結(jié)結(jié),為幢蓋鸞鶴蛟龍之狀,動以萬數(shù),曰龍柏坡。循壽山而西,移竹成林,復(fù)開小徑,至數(shù)百步,竹有同本而異干者,不可紀(jì)極。皆四方珍貢,又雜以對青竹十居八九,曰斑竹麓……又于洲上植芳木,以海棠冠之,曰海棠川……瀕水蒔絳桃、海棠、芙蓉、垂楊,略無隙地?!本缚抵畞y時,祖秀避難艮岳,目睹了艮岳的勝景,他見到的植物和《艮岳記》稍異,山崗上多了黃楊木、對青竹、杏樹、銀杏、丁香、花椒、蘭花、側(cè)柏等物,水濱則種植了海棠、絳桃、芙蓉、垂楊等植物。這些植物,和《艮岳記》里的植物相比,更適應(yīng)北方的氣候和環(huán)境,也許此時南方來的一些植物因為不適應(yīng)北方的風(fēng)土已被部分淘汰,徽宗大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有些勞民傷財,于是讓人補種了更加適合開封的植物。

        以上所列艮岳中的植物只是入貢給徽宗的花木中的一部分,徽宗的后苑和延福宮等處的園林和建筑栽植的花木尚未統(tǒng)計在內(nèi),內(nèi)苑中的一些花木其實在徽宗上臺之前已經(jīng)存在,是徽宗從北宋前幾代皇帝繼承下來的。這些宮苑中的植物,既有饜足味覺的果木,又有滿足嗅覺的香卉,也有舒服視覺的常綠植物,或是宣示自信的異域植物。

        四 果木

        在入貢的花木中,有荔枝、龍眼、橄欖、金桔、橙、柑、柚、枇杷、石榴、梨、李、桃、蟠桃、杏、海棠等果木,既滿足了宮城里的口腹之欲,又裝點了徽宗的園囿,一舉兩得。荔枝、龍眼、橄欖、金桔、橙、柑、柚、枇杷等物都是從遙遠(yuǎn)的南方入貢的,石榴、梨、李、桃、蟠桃、杏、海棠等物果木則在開封當(dāng)?shù)匾灿谐霎a(chǎn)。

        大英博物館藏有一張徽宗的《寫生翎毛圖》,里面對新鮮荔枝的寫生(圖2),可謂栩栩如生?;兆诜浅O矚g荔枝,把它們分別栽植在宣和殿和艮岳。這些荔枝樹,都是蔡京派人從他的老家福建收羅進(jìn)貢的,在當(dāng)?shù)赜猛弋Y移栽已經(jīng)結(jié)果的小株荔枝樹,成活之后在合適的時候從仙游楓亭港海運出閩,后轉(zhuǎn)漕運至汴京,再移植宮苑各處。經(jīng)過長途跋涉,荔枝到達(dá)開封時也差不多正好成熟了?!昂伪丶t塵飛一騎,芬芳數(shù)本座中看?!?1同注6,第17072 頁。徽宗和蔡京的手段顯然比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高明多了。元祐八年(1093)被貶惠州的蘇東坡在“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時候,肯定想不到二十年后的徽宗不須常做嶺南人,也照樣可以品嘗到這種來自南方的新鮮珍果。

        圖2 [北宋]趙佶,《寫生翎毛圖》中的荔枝

        宣和年間保和殿產(chǎn)出的荔枝,徽宗有時還親自摘取賞賜給文武大臣,當(dāng)時的燕帥王安中就享受過這種恩寵。12王安中(1075—1134),字履道,號初寮。中山曲陽(今河北曲陽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進(jìn)士。徽宗時歷任翰林學(xué)士、尚書右丞。以諂事宦官梁師成、交結(jié)蔡攸獲進(jìn),又附和宦官童貫、大臣王黼,贊成收復(fù)燕山之議,出鎮(zhèn)燕山府。后又任建雄軍節(jié)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貶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內(nèi)徙道州,復(fù)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兆跒榇诉€賦詩一首,認(rèn)為保和殿前的紅荔枝,是代表先進(jìn)文明的宋朝恩澤蠻夷的見證,把它賞賜給王安中,是希望大宋也能征服像遼金這樣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權(quán),可惜最后事與愿違。13[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同注4,2012 年,第5 編第8 冊,第36 頁。原文為:“宣和中,保和殿下種荔枝成實,徽廟手摘以賜燕帥王安中,且賜以詩曰: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蠻。思與廷臣同此味,紅塵飛鞚過燕山?!?/p>

        蔡絛在《鐵圍山談叢》中談到宣和末期是徽宗的園囿最興盛的時候,從艮岳的正門陽華門入內(nèi)的道路旁,種有八十棵荔枝,正中植立一株來自海南的椰子樹。徽宗和手下大臣們游覽的時候,就會讓內(nèi)侍按預(yù)定的數(shù)量賞賜這些樹上結(jié)實的荔枝給臣子,完事后在荔枝簿上注銷并上報徽宗。有一次蔡絛陪父蔡京游覽,君臣們還一起分享了椰子樹上的果子,在邊上服侍的太監(jiān)們也分到了兩顆荔枝。14[宋]蔡絛,《鐵圍山談叢》卷六,同注4,2008 年,第3 編第9 冊,第256 頁。原文為:“苑囿最盛宣和末。所謂艮岳,正門曰陽華,亦五戟,制同宸禁也。自華陽門入,則夾道荔枝八十株,當(dāng)前椰實一株……每召儒臣游覽其間,則一珰執(zhí)荔枝簿立石亭下,中使一人宣旨,人各賜若干,于是主者乃對簿按樹以分賜,朱銷而奏審焉。吾一日偶獲侍從魯公入,時許共賞椰實。一小珰登梯,就摘而剖之,諸珰人荔枝二枚?!被兆趯κ窒氯艘菜阌星橛辛x。

        徽宗的老師吳元瑜,在他的宦途晚期擔(dān)任光州兵馬都監(jiān)后,“再調(diào)官輦轂下”,為徽宗的侍從,這也是吳元瑜的卓越繪畫才能所致。15參見[宋]佚名編,《宣和畫譜》卷第十九“花鳥五”,“吳元瑜”條,臺北故宮博物院影印元大德本。徽宗主持編纂的《宣和畫譜》,因為徽宗本人皇帝的身份,沒有和畫家們一同列入其中,令我們失去了一份研究徽宗的絕好材料,然而有鑒于吳元瑜和徽宗的親近關(guān)系,宣和內(nèi)府所藏其作品,恰能為我們研究徽宗時期的藝術(shù)史提供很好的幫助。

        今御府所藏一百八十有九:

        ……釵頭紅荔子圖一……虎皮紅荔子圖一,方紅荔子圖一,玳瑁紅荔子圖一,粉紅荔子圖一,朱柿荔子圖一,牛心荔子圖一,蚶殻荔子圖一,真珠荔子圖一,丁香荔子圖一。16同注15。

        宣和內(nèi)府共收藏吳元瑜一百八十九張畫作,其中荔枝圖達(dá)十幅之多。這些荔枝圖應(yīng)該都是寫生設(shè)色畫,它們的命名全部根據(jù)所畫荔枝的品種而來,其名字和蔡襄的《荔枝譜》中記載的十個荔枝品種完全一致,17蔡襄(1012—1067),字君謨。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xué)家、茶學(xué)家。興化軍仙游縣(今福建省仙游縣)人。天圣八年(1030)登進(jìn)士第,先后任館閣???、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xué)士、樞密院直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三司使、端明殿學(xué)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謚號“忠惠”。蔡襄為官正直,所到之處皆有政績。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因為吳元瑜一生沒有到過閩、粵、蜀等這些出產(chǎn)荔枝的地方,他只能寫生那些開封城里栽種的荔枝。這段畫名的記錄一下子讓歷史變得真實和豐富起來,向徽宗進(jìn)貢的荔枝不再只是一個名詞概念,讓我們知道至少包含十個荔枝品種?!独笾ψV》中關(guān)于這十種荔枝品種的文字如下:

        釵頭,顆紅而小,可間婦人女子簪翹之側(cè),故特貴之。

        虎皮者,紅色絕大,繞腹有青紋,正類虎斑。嘗于福州東山大乘寺見之,不知其出處。

        方家紅,可徑二寸,色味俱美。言荔枝之大者,皆莫敢擬。歲生一、二百顆,人罕得之。方氏子名蓁,今為大理寺丞。

        玳瑁紅荔枝,上有黑點,疏密如玳瑁斑。福州城東有之。

        粉紅者,荔枝多深紅,而色淺者為異,謂如傅朱粉之飾,故曰粉紅。

        朱柿,色如柿紅而扁大,亦云樸柿。出福州。

        牛心者,以狀言之,長二寸余,皮厚肉澀。福州唯有一株。每歲貢干荔枝,皆調(diào)于民。主吏常以牛心為準(zhǔn),民倍直購之以輸。予嘗黜而不用。

        蚶殼者,殼為深渠,如瓦屋焉。

        真珠,剖之純?nèi)?,圓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于此。

        丁香荔枝,核如小丁香。樹病或有之,亦謂之穛核皆小實也。18[宋]蔡襄,《荔枝譜(外七種)》,陳定玉點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7 頁。

        上述十種荔枝,蔡襄只把方家紅荔枝歸于排列等次者,色味皆美,其余九種歸于未列等次者,味多不佳,而以形、色稀異見長,符合“異果”之謂。蔡京和蔡襄都是盛產(chǎn)荔枝(圖3)的福建仙游人,兩人同宗,蔡京自認(rèn)是蔡襄族弟,當(dāng)年蔡京顯然就是按照《荔枝譜》上記載的品種給徽宗進(jìn)貢荔枝的,進(jìn)貢時應(yīng)該頗費了一番心思?!缎彤嬜V》的編寫者手頭應(yīng)該也有一本《荔枝譜》,因為這兩本書提及的荔枝品種名稱的排列秩序幾乎完全一樣。

        圖3 [宋]蔡襄《荔枝譜》中記載的福建荔枝名種陳紫

        《宣和畫譜》記載的這十種荔枝還有助于我們考訂吳元瑜的卒年。陳高華先生的《宋遼金畫家史料》“第四十二 吳元瑜”條中載生卒年不詳,19陳高華編,《宋遼金畫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4 年,第333 頁。政和初(1110)徽宗以蔡攸貢一小株橄欖以為珍,大規(guī)模的花石綱入貢要到政和中期(1114)大興土木之后,吳元瑜也應(yīng)該是在政和中后期才能寫生這些荔枝,《宣和畫譜》成書于宣和二年(1120),那時吳已過世,所以吳大概卒于政和年間后期的這幾年時間里。

        徽宗有不少詩作寫到了南方入貢的果樹,如枇杷20同注6,第17049 頁。原文為:“二浙枇杷得地榮,移來丹宇倍生成。天心賦予偏繁盛,珍物由來出太平?!保▓D4)、楊梅21同注6,第17047 頁。原文為:“楊梅澤國最榮昌,此歲移來入上方。造化想知偏借力,結(jié)成繁實勝江鄉(xiāng)?!保▓D5)、橙22同注21。原文為:“江浙秋橙入上都,深宮培植向庭除。金丸磊落尤珍異,均賜臣鄰侑樂胥?!保▓D6)、柑23同注6,第17048 頁。原文為:“秋杪金柑產(chǎn)玉庭,云根呈瑞故連莖。相期不是塵中物,占得成雙雨露榮?!保▓D7)等,種在他的宮苑中,移植方式估計和從閩地運送來的荔枝一樣,都是帶果實的移種。這些水果很多都從江浙上供,這里面應(yīng)該有朱勔的功勞。枇杷是從浙東、浙西而來,杭州余杭塘棲現(xiàn)在還以產(chǎn)優(yōu)質(zhì)枇杷聞名于世,徽宗《枇杷山鳥圖》的枇杷當(dāng)是寫生入貢的有果枇杷。楊梅則從澤國來,應(yīng)指長江中下游流域的江浙,如蘇州太湖邊的洞庭東山、西山和寧波余姚素以產(chǎn)優(yōu)質(zhì)楊梅出名。柑桔和從江浙來的橙子屬同一產(chǎn)地,據(jù)載當(dāng)時的蘇州洞庭山得益于太湖龐大的水體環(huán)境,免受或者減輕了秋霜的凍害,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桔子,廣大桔農(nóng)以此致富。在徽宗眼里,這些布滿繁實的果木以及連莖的金柑等都是太平盛世的瑞應(yīng),所以有時他也分賜給臣鄰,大家共同分享這份歡樂。

        圖4 枇杷

        圖5 楊梅

        圖6 橙

        圖7 柑

        五 香卉

        納貢者通過獻(xiàn)納果木滿足徽宗宮廷的口腹之欲,也會通過獻(xiàn)上香花植物給徽宗帶去嗅覺上的享受。宋代文人士大夫中流行“四般雅事”:點茶、插花、焚香、掛畫。宋人焚香的方式很多是使用炭火炙烤放在銀板上的香丸,只有香味沒有煙味,顯得更加科學(xué)。香丸也叫“合香”,將各種香料按照不同比例搗成粉末和蜂蜜、果汁調(diào)制好后風(fēng)干而成。香料取材非常廣泛,除了檀香、龍涎香、沉香、麝香、龍腦等罕見香料之外,還會選擇自然界中的常見香花和香果,如荔枝殼、苦楝花、松子膜、柏樹果、香橙皮之類采摘曬干后合香,追求香氣的淡雅清逸。

        不少宋代名人都是制香高手,如韓琦、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徽宗應(yīng)該也是個中好手,焚香是他生活的日常,在《聽琴圖》中彈琴的徽宗邊上就放置了一個用以焚香的爐,使得彈琴者可以快速入靜,縹緲的煙氣和悠揚的琴聲在節(jié)奏上也非常合拍協(xié)調(diào)。在香料上徽宗應(yīng)該更為講究,大內(nèi)有專門的香藥庫供應(yīng)皇宮里的各位主人用香。蔡京《延福宮曲宴記》中曾記載他在會寧殿見到的八盒物品,24[宋]王明清,《揮塵錄余話》卷一,同注4,2013 年,第6 編第2 冊,第13 頁。原文為:“次詣穆清殿,后入崆峒洞天,過霓橋,至?xí)幍?,有八合東西對列,曰琴、碁、書、畫、茶、丹、經(jīng)、香。臣等熟視之,自崆峒入,至八合所陳之物,左右上下皆琉璃也,映徹?zé)j煌,心目俱奪?!睉?yīng)該是徽宗的日常生活之物。其中的香盒,并非敬獻(xiàn)給天帝、佛陀、圣人或者祖宗的禮品,而是盛放著徽宗為了取悅自己的日常用香。素馨、25[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下)》卷十,同注4,2012 年,第5 編第4 冊,第162 頁。原文為:“素馨花 嶺外素馨花,本名耶悉茗花。叢脞幺么,似不足貴。唯花潔白,南人極重之。以白而香,故易其名。婦人多以竹簽子穿之像生物,置佛前供養(yǎng)。又取干花浸水洗面,滋其香耳。海外耶悉茗油,時于舶上得之。番酋多以涂身。今之龍涎香,悉以耶悉茗油為主也。”茉莉、含笑、水仙、桂花、梔子、瑞香等來自南方的自然香花,給徽宗的皇室增加了視覺之外嗅覺上的享受,納貢人應(yīng)該深知徽宗在這方面的愛好,現(xiàn)在還不知道徽宗有沒有用這些花合制過香丸。

        徽宗《艮岳記》里提到的素馨花(圖8)也叫耶悉茗花,根據(jù)西漢陸賈(約公元前240 年—公元前170 年)《南越記》的描述,至少在公元前2 世紀(jì)此花就和茉莉花一樣,隨著海上貿(mào)易之路來到嶺南。這是一種細(xì)小瑣碎、雪白芳香的花朵,兩廣的人愛其香氣而家家戶戶種植它。胡人用它來榨汁提取精華,據(jù)說可以用來治療麻風(fēng)病,這種耶悉茗油的香氣夸張到可以從手心穿透到手背。26[宋]高似孫,《緯略》卷九,同注4,2013 年,第6 編第5 冊,第308 頁。原文為:“耶悉茗油 耶悉茗花是西國花,色雪白。胡人攜至交廣之間,家家愛其香氣,皆種植之?!稄V州圖經(jīng)》曰:舶上有耶悉茗油,蓋胡人取花壓油,偏宜麻風(fēng),膏摩于手心,香透于手背。嵇含《南方草木狀》曰: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于南海。南海人憐其芳香,競植之。陸賈《南越記》曰:南海之境,五谷無味,百花不香。此二花特芳香者,緣自胡國移至,不隨水土而變。與夫橘北為枳異矣。彼之女子,以彩絲穿花心以為首飾。段公路《北戶錄》曰:耶悉茗,今之素馨也。”而嶺外的女子則用竹簽或者彩絲穿花裝飾自己或者供養(yǎng)佛祖,有時也用它的干花浸水洗面,正因為它的異香,耶悉茗油常常代替龍涎香作為香料。

        徽宗的宮苑種有末利,即茉莉花27[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同注4,2012 年,第5 編第7 冊,第122 頁。原文為:“茉莉花 茉莉花,亦少如番禺。以淅米漿日溉之,則作花不絕,可耐一夏?;ㄒ啻笄叶嗳~,倍?;āA铝沼忠灾昔~腥水一溉,益佳?!保▓D9),這也被徽宗的畫作《聽琴圖》所證實。生活在宋高宗紹興年間的陳善曾經(jīng)寫了一段《南地花木北地所無》的文字,28[宋]陳善,《捫虱新話》卷十五,同注4,2012 年,第5 編第10 冊,第118 頁。原文為:“南地花木北地所無 南中花木有北地所無者,茉莉花、含笑花、閣提花、鷹爪花之類,以性皆畏寒。故茉莉唯六月六日種者尤盛;含笑有大小,小含笑有四時花,然惟夏中最盛;又有紫含笑,香猶酷烈。茉莉、含笑皆以日西入稍陰,則花開。初開,香尤撲鼻。予山居無事,每晚涼坐山亭中。忽聞香風(fēng)一陣,滿室郁然,知是含笑開矣。閣提花微似梔子,香而色雪白。鷹爪花亦謂之鷹爪含笑,香亦不減。閩、廣市中,婦女喜簪茉莉,東坡所謂‘暗麝著人’者也。制龍涎香者,無素馨花多以茉莉代之。鄭德素侍其父將漕廣中,能言廣中事,云素馨唯蕃巷種者尤香,恐亦別有法耳。龍涎以得蕃巷花為正。云近日浙中好事家,亦時有茉莉、素馨,皆閩商轉(zhuǎn)海而至。然非土地所宜,終亦不盛?!庇涊d了當(dāng)時茉莉花、含笑花(圖10)、閣提花、鷹爪花由于不畏寒,在宋代都是嶺南的花木,北方的地域是沒有的。茉莉和含笑都盛開在盛夏之夜,聞到香氣就可以知道是它們開了。閩、廣的婦女喜歡在頭上簪茉莉花,蘇東坡形容為“暗麝著人”,極言其香也。茉莉油和素馨油一樣可替代龍涎香作為合香的香料。胡人種的素馨味道更香濃一些,可能是另有一套種植的方法。那時浙中有茉莉花和素馨花的愛好者種植它們,但生長并不茂盛,跟不適應(yīng)當(dāng)?shù)氐乃翚夂蜻€是有很大的關(guān)系。后一段文字中范成大指出在廣西桂林,茉莉花每天只要用淘米水灌溉或者在六月六日這一天用魚腥水澆透,就會收到花多葉大的效果。

        圖9 茉莉花

        圖10 含笑花

        水仙花(圖11)出現(xiàn)在宋徽宗的《臘梅山禽圖》中,圖中的花是重瓣的。這也是一種外來香花物種,其原產(chǎn)地在地中海沿岸,大概在唐末五代時進(jìn)入中國。傳統(tǒng)中單瓣水仙稱金盞銀臺,重瓣水仙稱玉玲瓏,南宋詩人楊萬里反對當(dāng)時的人把重瓣水仙叫作金盞銀臺,認(rèn)為它才是真水仙,賦詩一首力贊其美,究其原因大概文人君子覺得帶金銀的名字俗氣而喜歡以如君子般溫潤的美玉命名它。29[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四,同注4,2013 年,第6 編第4 冊,第142 頁。原文為:“水仙花有單葉者、有千葉者。楊誠齋云:世以水仙為金盞銀臺,蓋單葉者,其中真有一酒盞,深黃而金色。至千葉水仙,其中花片卷皺密蹙一片之中,下輕黃而上白,如染一截者,與酒杯之狀,殊不相似,安得以舊日俗名辱之?要之,單葉者當(dāng)命以舊名,而千葉者乃真水仙。云:薤葉蔥根兩不差,重蕤風(fēng)味獨清佳。薄揉肪玉圍金鈿,淺染鵝黃剩素紗。臺盞元非千葉種,豐容要是小蓮花。向來山谷相看日,知是它家是當(dāng)家?!?/p>

        宋徽宗曾經(jīng)撰寫過《大觀茶論》,目前對他是否是該書作者存在爭議,但徽宗的宮苑中種植了茶樹是千真萬確的(圖12)。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圖13)中,有一首關(guān)于茶樹的詩:

        圖12 茶樹

        圖13 [北宋]趙佶,《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紙本楷書,縱33.2 厘米,橫 63.0 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

        風(fēng)霜正臘晨,早見幾枝新。預(yù)荷東皇化,偷回北苑春。

        旗槍隨不類,荈孽似堪倫。已有清榮諭,終難混棘蓁。

        該詩描述徽宗見到了臘月風(fēng)霜中的茶樹,有幾枝冒出了新芽,這幾個芽苞搶先獲得了東皇的造化之力,偷偷展示了北苑的春天。由于芽苞太小如雀舌谷粒,還不能算一芽一葉的旗槍?;兆谡J(rèn)為喝茶令人神清氣爽,它的好處在生活中到處相傳,茶是不可能和荊棘、榛莽為同一類的植物。

        徽宗的《茶論》成書于大觀元年(1107),全書二十篇,根據(jù)徽宗自己豐富的品鑒茶葉經(jīng)驗,對北宋末期蒸青團(tuán)茶的生產(chǎn)、制作、使用和儲藏過程提出了一系列獨到規(guī)范和見解,是一份經(jīng)過提煉的珍貴茶文化書冊,有助于我們了解九百年前中國人的飲茶風(fēng)尚和習(xí)俗。書的確切作者存疑,筆者認(rèn)為其組織編寫可能和蔡京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因為蔡京恰好來自盛產(chǎn)茶葉的閩地,該地歷代是貢茶之地?;兆谠谧闹?,也常常在宮廷聚會中親自為臣子們烹調(diào)茶湯,通過茶香促進(jìn)君臣之間的友誼。30[宋]岳珂,《桯史》卷九,吳企明點校,中華書局,1981 年,第106 頁。原文為:“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酦面,如疏星澹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p>

        六 常綠植物

        徽宗《祥龍石圖》上的三種植物瑞香、黃楊和石菖蒲和入貢的眾多植物如松、柏、杉、檜、荔枝、竹子等一樣,都是常綠植物。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每個主人都希望自己的花園四季常綠。中國歷代大部分統(tǒng)治者如漢武帝、隋煬帝之流,不愁富貴,只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長久直至如仙人般永生。他們建造的園囿如上林苑、太液池等,其實一直在努力模仿傳說中的神仙居住和生活的洞天福地。海上三山方丈、蓬萊和瀛海雖然遙不可及,但通過努力在凡俗中建造讓自己舒適安逸的園林似乎更為可行。徽宗也概莫能外,艮岳的設(shè)計思想亦如是,常綠植物在其間就顯得非常重要,它們代表著恒久,否則徽宗在畫學(xué)入學(xué)的考試中也不會出“萬年枝上太平雀”的題目了,常綠植物在他眼里是有特定含意的。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能代表四季常青的植物就是松、柏。宋代葉夢得的《避暑錄話》中談到了開封附近的中原大地松、柏、檜、杉的分布情況。31[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同注4,第2 編第10 冊,第292 頁。原文為:“五方地土風(fēng)氣各不同,古之立社各以其所宜。木非所宜,雖日培之不植。許、洛地相接,嵩山至多松,而許更無有。王幼安治第,遣人取松栽百余本種之,僅能活一株,才二尺余,視之如嬰兒也。乃獨宜柏,有伐以為椽者。睢陽近亳,有檜而無松,亦不多得。亳州宅堂前有兩株,樛枝左紐,高二丈余,百年物也。至杉,則三州皆無之。木之佳者,無如是四種?!痹陂_篇中葉夢得指出各地的風(fēng)土氣候各不相同,種植的作物也須因地制宜,樹木也是一樣的道理,否則就算每天辛勤培養(yǎng)照護(hù)也不能成活,可惜這段話徽宗沒能看到。

        許昌和洛陽兩地接壤,洛陽在開封的西面,許昌在開封的南面。洛陽的嵩山松樹(圖14)很多,許昌則沒有。和葉夢得同時期的王幼安在許昌安家,在宅邊種下一百多棵松樹只活了一株,而且高才二尺多,如嬰兒般嬌氣。許昌只適合柏樹(圖15)生長,甚至有可以做屋椽的柏材。而許、洛兩地東邊靠近亳州的睢陽,有檜(圖16)沒有松,檜也不多見。開封東邊的亳州州宅前有兩棵二丈多高枝條糾結(jié)的百年老檜。至于杉木(圖17),則這三州都沒有。由此可見,在黃河邊平坦的開封府,松和杉是絕對沒有的,檜和柏也夠嗆,根據(jù)文獻(xiàn)記載確實也需要東南六路的大量上供?;兆谄降囟哑銎鹨蛔?,卻給當(dāng)時的社會帶來大量衍生的問題,一個小世界的誕生最終改變了整個大世界。

        圖14 松

        圖15 柏

        圖16 檜

        圖17 杉

        竹子和上述的裸子植物一樣也是常綠植物?;兆谝嗍占撕芏嘀褡臃N類,對竹子的喜愛通過他的畫作和詩歌就能傳遞出來,在他的畫和詩中,竹是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植物。其園林之中,也遍布各色竹子。32[宋]張淏:《云谷雜記》佚文,同注4,2016 年,第7 編第1 冊,第86 頁。原文為:“壽山艮岳……大率靈壁太湖諸石,二浙奇竹異花,登萊文石,湖湘文竹,四川佳果異木之屬,皆越海渡江,鑿城郭而至……循壽山而西,移竹成林,復(fù)開小徑,至數(shù)百步,竹有同本而異干者,不可紀(jì)極。皆四方珍貢,又雜以對青竹十居八九,曰斑竹麓?!?/p>

        在《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中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的詩句,淇水在今天的河南省北部林州市,是發(fā)源于山西省陵川縣的一條古黃河支流,周代(約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256 年)屬于衛(wèi)國,那個時候淇水流域有竹子生長。魏晉時“竹林七賢”的故事即發(fā)生在稍南的河南輝縣,河南自古以來有竹子生存,直到現(xiàn)在還有一些剛竹屬竹子成長。北宋皇城內(nèi)苑,徽宗上位之前,也一直有竹子生長。33同注3,第2072 頁。原文為:“宋仁宗皇祐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甲戌,召輔臣、兩制、館閣官觀后苑瑞竹。其竹一本兩莖,退多為賦頌以獻(xiàn)。是年,后苑產(chǎn)雙竹,召從臣與觀,皆賦詩頌美之?!倍谀纤螐垳B《云谷雜記》中“壽山艮岳”條的記載中可知,北宋末期從浙東、浙西和湖湘兩地向汴梁入貢了竹子,這些竹子應(yīng)該是長江流域以南的具有鮮明特征的特產(chǎn)竹子。

        湖湘進(jìn)貢的竹子是其地特產(chǎn)的文竹,就是有斑紋的斑竹,又叫湘妃竹(圖18)。傳說竹竿上面的斑點是因為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痛心舜帝之逝的淚滴化成。從上段記載文字中可以看到這些斑竹就種植在艮岳的斑竹麓。和這些斑竹種在一起的還有一種叫“對青竹”的竹子,在《云谷雜記》的“竹之異品”條中,34[宋]張淏,《云谷雜記》佚文,同注4,2016 年,第7 編第1 冊,第94 頁。原文為:“竹之異品頗多,《成都古今注》:對青竹,竹黃而溝青,故每節(jié)若間出云。此竹,今浙中亦有之,惟會稽頗多,彼人呼為黃金間碧玉?!眲t對艮岳中的對青竹(圖19)也有記載。對青竹,黃色竹竿、竹竿中的竹溝為青色,在竿上隨竹節(jié)相間著出現(xiàn),所以叫“對青竹”。這種竹子浙東的會稽很多,當(dāng)?shù)厝朔Q這種竹為“黃金間碧玉”,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這種叫法。兩浙奇竹中應(yīng)該包含了這種很有特點的對青竹。

        圖18 斑竹

        內(nèi)侍賈祥是徽宗時期的開封人,善畫竹石、草木、鳥獸、樓觀等,精于賞鑒,這種愛好應(yīng)該深受徽宗的影響。由于其內(nèi)侍身份,極少會出京城,像童貫這樣南征北戰(zhàn)的太監(jiān)畢竟還是少數(shù)。宣和御府收藏了賈的十七件作品,其中有三件《湖石紫竹圖》,35同注15,花鳥四,“賈祥”條。原文為:“內(nèi)臣賈祥字存中,開封人……今御府所藏十有七: ……湖石紫竹圖三?!边@些圖畫應(yīng)該是著色畫,否則圖中的竹子不可能被認(rèn)定為紫竹。紫竹(圖20),禾本科剛竹屬常綠植物,因其竹竿為紫黑色而得名,傳說中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就居住在南海紫竹林。它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在今天的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野生的紫竹林。這種紫竹應(yīng)該從湖湘或者兩浙入貢而來,而賈祥之作當(dāng)是從當(dāng)時的宮苑中直接寫生再配上太湖石成圖的。

        圖20 紫竹

        七 異域風(fēng)采

        在徽宗的園林植物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為熱帶或亞熱帶植物,這為當(dāng)時身處溫帶的北方平原之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艮岳的正門種植著具有強烈異域色彩的來自海南的椰樹。大陸對海南的開發(fā)很晚,海南在宋代為蠻夷聚居之地,也是北宋朝廷流放犯人之地,晚年的蘇軾有一段時間就是在這里度過的?!捌仗熘拢峭跬痢?,渡海而來的椰樹(圖21),是徽宗政治自信的一種象征,艮岳有不少千里迢迢而來的植物都承載了這份自信。這些植物在滿足徽宗好奇心的同時也讓當(dāng)時的汴梁居民們大飽眼福?;兆谟啤遏拊烙洝诽峒埃?/p>

        圖21 椰樹

        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鳳尾、素馨、渠那、末利、含笑之草。36同注1。

        上文中的所列植物俱是入貢之物,也大都是南方炎熱之地的產(chǎn)物。榔栝指的是產(chǎn)自嶺南的桄榔(圖22)。范成大(1126—1193)從乾道七年(1171)至淳熙二年(1175)出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所著《桂海虞衡志》記錄了當(dāng)時廣南西路的風(fēng)土人情。其中一則文字詳細(xì)記錄了桄榔木的莖、根、花的特征及材性、用處等。作為一名外放的文官,嶺南的花木還是令這位江南人士感覺非常新奇的。37[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佚文,同注4,2012 年,第5 編第7 冊,第148 頁。原文為:“桄榔木 省地溪洞俱有之。身直如杉,又如大竹有節(jié),一干挺上,高數(shù)丈。開花數(shù)十穗,綠色。一穗垂數(shù)十條,裊裊皆長數(shù)尺,如纓絡(luò)旄拂,了綴條上,虛脆如筍蔗。根堅實,外有紫斑靨如孔雀尾,工人碹以為器而用。性獷不耐風(fēng),易璺裂。又傳其刺損人,難以療?!?/p>

        圖22 桄榔

        同一部書中還記錄了運往艮岳的渠那花和玉羞花。宋代的渠那花現(xiàn)在稱作紫薇花(圖23),紫薇花的花期為6 月到9 月,所以又叫“百日紅”,現(xiàn)在還不知道范氏記錄的花名是外來詞還是廣西當(dāng)?shù)氐耐林l(fā)音。38同注37,第122 頁。原文為:“枸那花,葉瘦長,略似楊柳。夏開淡紅花,一朵數(shù)十萼,至秋深猶有之?!庇裥呋?,也叫玉修花,是一種四季開粉紅色花的植物。39同注37。原文為:“玉修花,粉紅色,四季開。”范氏的另一部著作《桂?;局尽分袑τ裥藁ㄓ斜容^詳細(xì)的說明:玉修花在春夏之交大面積開花并且結(jié)下果實,枝頭大的果實成熟開裂的時候,一旁還有粲然的粉紅色花朵開放,把花和實折下來放在盤子里端上筵席,是值得賞玩的物品。根據(jù)文中的特征,玉修花應(yīng)該是蘋婆花(圖24、圖25)。蘋婆花開放時白玉色中微帶粉紅,其樣貌很像一個個佛教中修煉用的手印,其得名大概來源于此。

        圖23 紫薇花

        圖24 蘋婆花

        圖25 蘋婆果

        美人蕉(圖26)也是異域特征非常明顯的植物,宋人筆記中也提到了此物。40[宋]袁褧,《楓窗小牘》卷下,同注4,2008 年,第4 編第5 冊,第241 頁。原文為:“花石綱百卉臻集,廣中美人蕉,大都不能過霜節(jié)。惟鄭皇后宅中,鮮茂倍常,盆盎溢坐,不獨過冬,更能作花。此亦后隨北駕,美人憔悴之應(yīng)也?!眮碜詢蓮V的美人蕉,原產(chǎn)印度,在汴梁大都不能度過嚴(yán)寒的秋冬。只有徽宗鄭皇后宅里的不僅能越冬,而且還能開花,比一般的美人蕉茂盛,甚至長滿了種植它的花盆。鄭皇后后隨徽欽二宗北狩,宋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立刻能夠望文衍義,美人蕉居然成了美人憔悴的前兆。

        圖26 美人蕉

        “宣和無限丹青手,好畫當(dāng)年花石綱?!?1于風(fēng),《古代畫詩分類選編》,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1 年,第262 頁?;兆趯m苑中的花木,對于當(dāng)時汴梁的花鳥畫家來講是一個福音。在徽宗的帶領(lǐng)下,他們得到了大量的寫生機(jī)會來創(chuàng)作作品,因此“宣和體”的形成和花石綱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中國美術(shù)史習(xí)慣以朝代來劃分繪畫作品,這種劃分法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在于容易割裂前后朝代的傳承關(guān)系,讓人形成對某個朝代作品僵硬的風(fēng)格印象。徽宗時期很多畫院中人最后流落到南宋臨安等地,其繪畫的基礎(chǔ)大多是在北宋時期打下的,特別對花鳥畫來講,北宋末期和南宋前期應(yīng)該看作一個整體,而不能以北宋繪畫、南宋繪畫簡單的劃分之。

        由于水土氣候等原因,也局限于當(dāng)時對自然認(rèn)識有限,這些南方入貢的花木,具有時效性,有些花木甚至活不過入貢那一年的冬天。因此對我們判斷有些院體花鳥畫和徽宗宮廷的關(guān)系時很有幫助。

        《橙黃橘綠圖》(圖27)據(jù)傳是北宋趙令穰(字大年)的作品。趙氏受限于他的宗室身份,在當(dāng)時有遠(yuǎn)游之禁,他的畫作只能取汴、洛之景,所見有限,每有新作問世,周邊的人就笑他是不是又去朝拜宋帝的陵墓回來了,因此《宣和畫譜》中曾有一段感嘆:

        使周覽江浙、荊湘重山峻嶺、江湖溪澗之勝麗,以為筆端之助,則亦不減晉宋流輩。42同注15,卷第二十,“墨竹·趙令穰”條。

        《橙黃橘綠圖》描寫的是多土而少石的江湖小景,趙氏的《湖莊清夏圖》也是這類場景,這是他所擅長的,然而大片的橙樹、橘樹并不是東、西兩京及周圍所能見到的景色。如果這張畫真的是趙令穰畫的,那他跟徽宗老師吳元瑜一樣,活到了政和年間中期(1114)之后,而《宣和畫譜》的文字顯示書成之年(1120)他已經(jīng)去世??追捕Y先生編的《東坡年譜》認(rèn)為東坡和趙令穰在元豐末至元祐四年(1085—1089)蘇在京師時期有來往,令穰曾經(jīng)學(xué)東坡之畫。43孔凡禮,《蘇軾年譜》,中華書局,1998年,中冊,第874 頁。黃庭堅(1045—1105)則明確了趙令穰學(xué)習(xí)蘇東坡的是帶有文人趣味的小山叢竹,并很有所得,但竹石之間流露出來的筆意柔嫩了些,是因為缺乏練習(xí)的緣故。黃庭堅對王詵也有一段文字,高度評價了王詵所作的畫和詩,并對王詵的詩、書、畫成就充滿期待,覺得后生可畏。44參見[ 宋] 黃庭堅,《山谷別集》第十二、十三卷,四庫全書本。原文為:“王晉卿畫水石云林,縹緲風(fēng)埃之外,他日當(dāng)不愧小李將軍。其所作樂府長短句,踸踔而清麗幽遠(yuǎn),在江南諸賢季孟之間。近所見《戒壇院佛閣碑》,文句與筆劃皆頓進(jìn),所謂后生可畏者乎?”

        趙令穰和王詵的來往很多,他和王詵被黃庭堅稱為年少或者后生,可見他倆應(yīng)該比黃庭堅年輕不少。王詵的生年根據(jù)下嫁給他的蜀國大長公主的生年為1053 年,推測應(yīng)該比公主年紀(jì)稍微大一些,大概早生幾歲。趙的年齡應(yīng)該和王詵差不多或者還要小一點。王詵的西園雅集中的賓客都是趙令穰的好友,這些朋友的文字中都沒有趙的祭文,因此最大的可能是他比他們活得都長。他的師友蘇軾死于1101 年,王詵死于1104 年,黃庭堅死于1105 年,李公麟死于1106 年,米芾死于1107 年,晁補之死于1110 年,蘇轍死于1112 年。宗室趙令穰的生活比較安逸,他沒和王詵一樣卷入新舊黨爭,活到政和末年是沒問題的。

        《橙黃橘綠圖》有極大的可能為趙令穰的作品,如果這張畫不是趙的作品,根據(jù)畫面橙、橘的內(nèi)容以及鹡鸰和鳧雁雙雙呼應(yīng)的程式,此畫也極有可能是宣和畫院中人的作品。

        趙令穰的弟弟趙令松的卒年應(yīng)該和他差不多,宣和內(nèi)府收藏了他的一幅作品《瑞蕉獅犬圖》,這種瑞蕉不知道是芭蕉還是美人蕉,具體待考,對汴梁來講都是外來物種,大規(guī)模入貢開封的時間要到政和年間的中后期,實物在平常也是難得一見的。45同注15,卷第十四,“獸犬二·趙令松”條。

        北宋花鳥畫大家崔白的畫風(fēng),在精于寫生的基礎(chǔ)上繼承融合了黃筌富貴和徐熙野逸的風(fēng)格,開創(chuàng)出自己的新面貌,作品富有自然生趣,“作花竹多在于水邊沙外之趣。至于寫蘆汀葦岸,風(fēng)鴛雪雁,有未起先改之意,殆有得于地偏無人之態(tài)也”。46同注15,卷第十八,“花鳥四·崔愨”條。《宣和畫譜》對他弟弟崔愨作品風(fēng)格的描述也同樣適用于他。根據(jù)他的存世作品《雙喜圖》《寒雀圖》以及《宣和畫譜》收錄其作品名來看,此言不虛,崔白的確是北宋時期開創(chuàng)花鳥畫新格局的一代大家。

        傳為崔白所畫的《枇杷孔雀圖》(圖28),描繪的是夏初之景,畫面正中立一太湖石,枇杷果實金黃累累,石竹、月季、萱花、蒲公英、車前草盛放,竹筍挺立。一雄孔雀停駐于枇杷樹上,一雌孔雀站立石后回首張望。畫面左側(cè)只有一只白色的綬帶鳥飛翔,根據(jù)宋代花鳥畫的一般布局規(guī)律,這張畫應(yīng)該是春、夏、秋、冬四景圖中的夏景圖,在其他景圖上應(yīng)該另有一只綬帶鳥和它相呼應(yīng)。

        圖28 (傳)[北宋]崔白,《枇杷孔雀圖》,絹本設(shè)色,縱183.1 厘米,橫109.8 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畫風(fēng)和畫面內(nèi)容來看,該畫和崔白的存世作品如《雙喜圖》《寒雀圖》殊不相類。崔白是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后來一直在汴梁活動,見到帶果枇杷樹的實物機(jī)會微乎其微?;兆谠谒乃惰凌松进B圖》描繪過結(jié)實的枇杷,刻畫細(xì)微而生動,在畫史上他有“孔雀升墩”和“日中月季”兩段關(guān)于寫生的軼事。根據(jù)畫面如枇杷、湖石、孔雀、綬帶鳥等題材內(nèi)容和循規(guī)蹈矩的富貴氣息,使得該畫最大的可能為宣和院體畫,這張畫應(yīng)該是北宋末期那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歸于崔白名下顯得有些勉強。

        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宋佚名《蕉石嬰戲圖》(圖29)的背景是一塊體積巨大的太湖石,石上遍布孔穴,和《祥龍石圖》的太湖石應(yīng)該都出自蘇州洞庭西山,宋人稱這種特征的太湖石為“彈子窩”,圖中的植物是紅蕉,是產(chǎn)自嶺南的一種芭蕉。這樣的芭蕉和太湖石都是需要寫生創(chuàng)作而來,因此只能說明這張畫和北宋末期有非常深的聯(lián)系,畫的受眾應(yīng)該是宮廷里的后妃,畫面帶有多子多福的含義。同樣道理,三張佚名的宋畫《茉莉花圖》(圖30)、《紫薇花圖》(圖31)、《夜合花圖》 (圖32)所描繪的對象在當(dāng)時都是來自嶺表的花卉,這三張畫也很有可能是徽宗統(tǒng)治末期的院體畫。當(dāng)然,上面的判斷也只是更接近事實,如果北宋畫院的畫家在南渡時帶上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稿本,然后在臨安完成作品,這也很有可能,但是這些寫生完成的畫和宋徽宗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怎么割也割不斷的。

        圖29 [宋]佚名,《蕉石嬰戲圖》,絹本設(shè)色,縱23.1 厘米,橫24.5 厘米,故宮博物院

        圖31 [宋]佚名,《紫薇花圖》,絹本設(shè)色,縱25.3 厘米,橫23.8 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右上)

        圖32 [宋]佚名,《夜合花圖》,絹本設(shè)色,縱24.5 厘米,橫25.4 厘米,故宮博物院(左)

        在宋徽宗自己的繪畫作品中,也有很多來自南方的植物,除了前文考證過的《祥龍石圖》中的瑞香、黃楊和石菖蒲,還有《寫生翎毛圖》中的荔枝和梔子花,《聽琴圖》中的茉莉花(圖33),《臘梅山禽圖》中的重瓣水仙(圖34),《枇杷山鳥圖》中的結(jié)有果實的枇杷(圖35)等等,這些繪畫應(yīng)該都是徽宗在他統(tǒng)治的中后期,即政和中期之后的作品,宋徽宗的筆墨也是緊追時代的步伐的。

        圖33 [北宋]趙佶,《聽琴圖》中的茉莉花,故宮博物院

        圖34 [北宋]趙佶,《蠟梅山禽圖》中的重瓣水仙,故宮博物院

        圖35 [北宋]趙佶,《枇杷山鳥圖》中的枇杷,臺北故宮博物院

        朱沖、朱勔父子的“花石綱”,對南方古樹名木的生存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從當(dāng)時江浙的三棵有名的古檜之命運可窺一斑。47[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上,同注31,第255 頁。原文為:“蘇州白樂天手植檜,在州宅后池光亭前池中。余政和初嘗見之,已槁瘁,高不滿二丈,意非四百年物,真?zhèn)挝纯芍?。后為朱沖取獻(xiàn),聞槁死于道中,乃以他檜易之。禁中初不知。又有言華亭悟空禪師塔前檜亦唐物,詔沖取之。檜大,不可越橋梁,乃以大舟即華亭泛海,出楚州以入汴。既行,一日張帆風(fēng)猛,檜枝與帆低昂不可制,舟與人皆沒。長興大雄寺陳霸先宅庭亦有大檜,中空裂為四,枝蔭半庭,質(zhì)如金石,相傳以為霸先所植。又欲取以獻(xiàn),會聞悟空檜沉海,乃已。賢者因物幸托以不朽,然此三檜一槁死于道,一沉于海,一僅以免,蓋欲為道旁橛株,不可得也?!碧K州州宅后面池畔的白居易親手種植的檜樹,宋代詞人葉夢得(1077—1148)在政和年間(1111—1118)見到它的時候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但朱沖還是把它挖掘打包送往開封,結(jié)果死于途中,后來只好瞞著朝廷以其他地方挖來的檜樹代替。松江華亭悟空禪師塔前的一棵唐檜,因為體量太大,不能從運河運輸,于是從華亭用大舟裝載泛海北上,打算經(jīng)長江口逆江至淮水入汴,結(jié)果在海上揚帆的時候遇到大風(fēng)失去控制而傾覆,舟、檜皆送給了龍王。湖州長興的大雄寺是南北朝時陳武帝的老宅,也有一棵遮蓋半個庭院的大檜,相傳是陳霸先親手種植的,本來也要獻(xiàn)給徽宗,在得知華亭的檜樹海上出事后,才得以幸存。老檜三存其一,這純粹是人禍造成的,可見在當(dāng)時古樹名木要完好無損地到達(dá)汴梁是多么不易。

        入貢徽宗的花木,其尋找、挖掘、運輸、種植的過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令民心喪失,吏治敗壞,綱運廢怠,財負(fù)加重。朱沖、朱勔父子后來又打著徽宗的旗號,在江南搜刮盤剝,橫征暴斂,徹底破壞了北宋最重要財賦之地的經(jīng)濟(jì)和民生的正常秩序,最終激起民變,爆發(fā)了方臘起義,嚴(yán)重削弱了北宋的統(tǒng)治根基,導(dǎo)致北宋大廈傾覆,花木亦都淪為薪柴,隨國而亡。對徽宗來講,曾經(jīng)的富貴生活宛如南柯一夢。當(dāng)時有位名焦德的伶官,曾經(jīng)以一種詼諧的方式給癡迷此道的徽宗諫言:

        宣和間,鈞天樂部焦德者,以諧譫被遇,時借以諷諫。一日,從幸禁苑,指花竹草木以詢其名。德曰:皆芭蕉也。上詰之,乃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涂之遠(yuǎn),巴至上林,則已焦矣。上大笑。亦猶“鍬、澆、焦、燒”四字之戲:掘以鍬,水以澆,既而焦,焦而燒也。其后毀艮岳,任百姓取花木以充薪,亦其讖也。48[宋]周輝,《清波雜志》卷五,同注4,2006 年,第5 編第9 冊,第73 頁。

        “鍬、澆、焦、燒”四個同韻字,高度概括了入貢徽宗的花木從尋找到毀滅的整個過程?;兆谠诼犅劇鞍沤丁钡慕忉屩蟠笮?,也沒怪罪這位伶官。雖然后來他采取了一定的補救措施,如頒布了《禁貢花株果木海錯什物等詔》和《廢罷收買花石官局詔》,49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165 冊,第160 頁。原文為:“禁貢花株果木海錯什物等詔 政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自今不許監(jiān)司守臣以供奉進(jìn)獻(xiàn)為名,貢花株、果木、海錯什物等。其見計置下緡錢物色,指揮到日,撥歸元來去處。若輒存留錢物,并當(dāng)以自盜論。令御史堂察覺奏聞。”但這個覺悟為時已晚,于事無補。50同注49,第166 冊,第49 頁。原文為:“廢罷收買花石官局詔 宣和三年正月二十五日 自來收買計置花竹窠石,造作供奉物色,委州縣監(jiān)司干置,皆系御前預(yù)行支降錢物,令依私價和買,累降指揮嚴(yán)立法禁,不得少有抑配。意謂奉行之人遵承約束,皆知事上恤民之義。比者始聞贓私之吏,借以為名,率多并緣為奸,馴致騷擾,達(dá)于聞聽??上拗笓]到,應(yīng)有見收買花石造作供奉之物,置局及專承指揮計置去處,一切廢罷,仍限十日結(jié)絕,官吏、錢物、作匠并撥歸元處;已計置造作收買到見在之物,所在樁管具奏。若爾后尚敢以貢奉為名,因緣科擾,以違御筆論?!?/p>

        汪元量是宋元之際的詩人、詞人,善琴。51汪元量,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佑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jì)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他經(jīng)歷了南宋亡國的整個過程,曾跟隨謝太后等南宋皇族北上元大都,因此對國破家亡的這份感受體會深刻。在《花石綱》的一詩中,他道明了搜羅湖石假山等奢靡之物的花石綱是導(dǎo)致徽、欽二宗北狩的重要原因之一,感嘆人須認(rèn)識和分別現(xiàn)實中的真實和虛幻,假作真時真亦假。以他的詩作《花石綱》作為本文結(jié)尾是非常合適的。

        假山雖假總非真,未必中間可隱身。

        若使此山身可隱,上皇不作遠(yuǎn)行人。

        猜你喜歡
        徽宗荔枝
        文史視野下的徽宗繪畫與文化權(quán)威構(gòu)建
        ——《宋代徽宗朝宮廷繪畫研究》評介
        日啖荔枝三百顆,會上火嗎
        嶺南荔枝紅
        嶺南音樂(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0
        《寫生翎毛圖》全幅現(xiàn)身,99%是徽宗真跡?
        山西晉城瞽目藝人反切語研究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中國(俄文)(2019年8期)2019-08-24 09:34:38
        千里采荔枝的鶴
        金馬傳說
        故事會(2009年10期)2018-09-03 00:00:00
        荔枝熟了
        嶺南音樂(2017年2期)2017-05-17 11:42:07
        荔枝
        久久精品中文少妇内射|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免费看男女啪啪的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口|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肉体裸交丰满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曝欧美不卡精品|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黄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青草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小黄片免费在线播放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色天香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官网第三页| 综合网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青春草在线视频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久久久久综合网| 青青草手机成人自拍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AV熟妇导航网|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久久频精品99香蕉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