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劉楠 張涵
1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眼科病房,大連 116001;2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婦產(chǎn)科手術室,大連 116001
近30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2015年至2017年中華醫(yī)學會內(nèi)分泌糖尿病學會在全國31個省進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11.2%(2020版)[1]。大多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腎、腦及眼等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預后較差,致殘、致死率較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了巨大負擔。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提出治療糖尿病的5個要點,即藥物治療、血糖監(jiān)測、飲食控制、規(guī)律運動和健康宣教,其中飲食控制是基礎,貫穿于糖尿病預防和控制過程的始終(2013年版)[2]。然而,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居民在外就餐日趨普遍[3-4]。在外就餐即在家庭以外地點進餐,我國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從2002年的29.7%上升到2012年的42.2%[3-4]。有調(diào)查顯示,在外就餐的膳食含有較高的能量、脂肪和糖,對居民健康將產(chǎn)生不良影響[4]。目前,有相關研究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了不同的飲食管理,但未傾聽患者在外就餐飲食管理的需求[6-8]。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質(zhì)性研究,了解和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飲食管理的需求,為今后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提供借鑒和參考。
采用目的抽樣法,抽取2022年9月至11月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的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共納入18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9例,患者病程5~23年,一般資料情況見表1。樣本量以受訪者陳述的信息重復出現(xiàn),資料整合后不再呈現(xiàn)新的主題為標準。(1)入選標準: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經(jīng)醫(yī)生明確診斷的糖尿病患者[1];年齡≥18歲;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病程在5年及以上;接受過醫(yī)護人員的飲食指導;精神、智力正常;思維清晰、能清楚地敘述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困難及需求;自愿參加本研究。(2)排除標準:妊娠、哺乳期糖尿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癌癥等嚴重危及生命疾??;聽力障礙。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
表1 18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
2.1.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現(xiàn)象學研究方法,與糖尿病患者進行面對面、半結(jié)構(gòu)式的深入訪談,訪談地點選擇私密、不受干擾的獨立房間(氛圍輕松),單獨面談在患者空閑且精力充沛的時間進行。訪談前首先自我介紹并解釋本研究的目的與內(nèi)容,簽訂知情同意書,獲得其對本研究的同意。為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研究結(jié)果采用匿名的方式呈現(xiàn),姓名以編號代替。訪談過程中做好錄音和筆錄,記錄受訪者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等。訪談時間為30~50 min。訪談中保持中立、客觀態(tài)度、不帶有誘導性的語言進行詢問。認真傾聽,傾聽時間占訪談時間2/3及以上。盡可能不中斷患者思路,使其圍繞訪談話題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文獻檢索和專家評價與修改的基礎上,對4例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進行預訪談,最終形成訪談提綱。訪談提綱包括:①在外就餐時,您能講一下就餐時的情況嗎?②在外就餐時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您是如何應對的?③在外就餐對您的生活、工作及社會活動帶來什么影響嗎?④在外就餐時您有需求嗎?
2.2.資料整理與分析 訪談結(jié)束后24 h內(nèi)將錄音資料轉(zhuǎn)為文字,整理過程中逐字逐句分析其含義。采用Colaizzi關于現(xiàn)象學資料的7步分析法[9]進行資料分析,具體如下:(1)轉(zhuǎn)錄、整理錄音及文字資料,仔細閱讀訪談記錄;(2)提煉有重要意義的陳述;(3)對反復出現(xiàn)的、有意義的觀點進行編碼;(4)匯聚編碼后的觀點;(5)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6)辨別相似觀點,升華主題概念;(7)返回研究對象處核實求證。應用Nvivo 1.2軟件進行分類編碼,形成主題。
2.3.質(zhì)量控制 正式訪談前,訪談者要準備充分,包括熟練的訪談方法和技巧,對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有所了解。資料分析結(jié)束后,研究小組審核并檢查資料的可信度。研究者對文字資料進行連續(xù)、反復地閱讀、分析、編碼,并將結(jié)果與原始資料進行比較,形成最終主題。
對18例糖尿病患者的訪談資料進行反復比較、歸納,提煉出此類患者在外就餐的4個需求。
多數(shù)患者反映在外就餐時,沒有糖尿病餐可選。希望在外就餐時能夠有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M4:我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老伴,我知道外邊的飯大多含糖、油大,但是我懶得做,吃完血糖就高了,現(xiàn)在都影響到眼睛了。M5:我72歲了,孩子有病,需要我照顧,為了讓血糖控制好,我自己在家做糖尿病餐,不吃外邊的飯菜,一吃血糖就高,我現(xiàn)在糖化血紅蛋白都控制在6點多。M6:我出門前在家做好糖尿病餐裝在保溫飯盒,雖然很麻煩,但是沒辦法,外邊的饅頭都可能加糖,吃了血糖就高。
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使用降血糖類藥品時,容易被他人看到,沒有尊嚴和隱私。 N1:我在外就餐打胰島素時晾出來肚皮,知道我有糖尿病的家屬不看我,不知道的朋友會問我這是怎么了,每次吃飯我都先找個角落坐下,方便打針,一點隱私都沒有。N13:有一次和家人在飯店吃飯,我怕血糖高,主食吃得少了些,結(jié)果低血糖昏迷了,急救中心的人來了給我推高糖后,我就醒了,我現(xiàn)在再也不愿去那家飯店吃飯了,覺得不好意思,因為我那天都影響飯店的生意了。N17:雖然我把拜糖平剪得很小了,但吃的時候難免會讓同事、領導發(fā)現(xiàn),感覺自己沒有了希望。
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時沒有合適的注射環(huán)境及充足的用物。①沒有合適的注射環(huán)境。M6:在外就餐時,餐廳人多的話,我只好在衛(wèi)生間打胰島素,有的衛(wèi)生間臟亂差,大多沒有放置乙醇、棉簽及胰島素的地方,很不方便。②注射胰島素用物不全。M8:在外就餐時,餐廳沒有乙醇、消毒棉簽等必備物品,而帶乙醇不能坐地鐵、飛機,有時我就不消毒了,直接打。③沒有食物稱。M9:在飯店吃飯時,因為餐具和家里的不一樣,我想稱一稱食物的重量,但是沒有食物稱,我只能看著估摸一下有多重了。
糖尿病患者需要糖尿病飲食,不得已而盡量避免在外就餐,減少了與家人、朋友聚餐的機會。M2:我的工作單位有餐廳,大多員工會在餐廳用餐,我因為有糖尿病,每天中午自己帶飯在辦公室吃,減少了和同事一起用餐的機會,每當同事吃完午飯回辦公室時,我心里覺得和他們不是一路人。M13:老公想和我旅游,但我擔心外出就餐不方便,擔心血糖不穩(wěn)定,結(jié)果老公和朋友旅游去了。M15:看著別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自己的飲食卻受限制,心里不是滋味。小時候條件不好,沒有可吃的,現(xiàn)在條件好了,卻不能吃,還不如得癌癥,得癌癥啥都能吃!M8:有時和家人在外邊辦事來不及做飯,在飯店看著菜單卻不知道點什么,隨便點個菜,擔心油大,少吃了幾口,結(jié)果出了飯店就低血糖了,現(xiàn)在不敢在外邊吃飯了,想起來都害怕。
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深度訪談,得出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有:對糖尿病飲食的需求、尊嚴和隱私保護需求、社會支持需求及情感和心理支持需求。依據(jù)“二八法則”,上述需求歸根結(jié)底是糖尿病飲食的需求和社會支持需求。這兩個需求解決了,其他需求也就解決了。我國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年)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政府引導,充分發(fā)揮市場在配置營養(yǎng)資源和提供服務中的作用。堅持創(chuàng)新融合,豐富營養(yǎng)健康產(chǎn)品供給,促進營養(yǎng)健康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融合。所以,通過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而充分發(fā)揮市場配置、豐富營養(yǎng)健康產(chǎn)品,提出以下建議。
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餐廳制作糖尿病套餐及糖尿病患者可選擇的菜品(如饅頭、米飯、蔬菜、肉類、湯等)并在菜單上標注,給予糖尿病患者更多選擇的機會。滿足其在外就餐對糖尿病餐飲食的需求。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餐飲行業(yè)增加顧客特殊需求服務項目,即在接待顧客過程中,詢問顧客在飲食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及服務。當顧客需要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物,將顧客帶領至“胰島素注射室”?!耙葝u素注射室”設置在餐廳較為隱蔽的位置,這樣,不僅保護患者隱私,還保護患者的尊嚴。面積約一平米左右,呈半透明狀態(tài),便于注射室外人員觀察。配備有簡單的桌椅、無菌棉簽、乙醇、花鏡及糖塊,供患者注射使用。“胰島素注射室”門上張貼標識,標識為一個醫(yī)用注射器,避免患者在餐桌前或衛(wèi)生間注射胰島素。如顧客有獨立用餐需求,則將顧客帶領至糖尿病患者用餐區(qū),即將餐廳分隔一部分出來,作為糖尿病患者用餐區(qū)。這樣,糖尿病患者用餐時,可以和普食顧客間隔開,起到同伴支持作用,進而減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壓力[10]。
本研究通過對18例糖尿病患者的訪談資料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主要為糖尿病飲食的需求和社會支持需求。提示我們要與糖尿病患者共情,更多地發(fā)現(xiàn)并滿足需求。相信隨著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需求的不斷增多,市場能夠充分發(fā)揮資源配置,從社會支持及糖尿病飲食著手,逐步完善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的條件,使其在外就餐時能夠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減少并發(fā)癥,進而促進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作者貢獻聲明梁燕:研究設計、撰寫論文;劉楠:數(shù)據(jù)收集;張涵:草擬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