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錢曉燕
班級在開展“小雞小雞”主題活動之際,隨著小雞陸續(xù)出殼,他們對“出生后小雞的去留和住所”展開了激烈討論。
森森:這里面太擠了,小雞們住不下,怎么辦?垚垚:可以把里面的小雞搬出來。
師:搬出來住在哪里呢?
奕辰:可以讓它們住在房子里。
松韻:它們沒有房子啊!
奕辰:可以給小雞們建座房子!
一番交流后,幼兒達成給小雞建房的想法。
垚垚、奕辰、子秋等人商量后,決定一起幫小雞建座房子。
垚垚:我們先搭墻吧!
奕辰:我們可以用木頭來搭墻。
面對高矮不齊的木樁,垚垚蹲在地上一聲不吭,10 秒后,她拿起一根30 厘米長度的圓柱形木樁,并快速地轉過頭對奕辰說:“幫我拿木樁,我來搭房子?!鞭瘸胶蜕艿侥緲杜?,兩人一手拿了一個不同長度的木樁給了垚垚、子秋和碩碩。三個女孩蹲在地上將木樁以圍合的方式進行排列。這時,奕辰和森森也加入進來,邊拿邊搭。
碩碩拿來一根50 厘米的木樁,走到圍合好的木樁旁蹲下,其他人則圍繞碩碩身體進行搭建。同時碩碩左手握住木樁的頂端,右手握住木樁的中間,將木樁立在地上。第一次松開手,木樁開始晃動,再次握住木樁,將木樁的頂端與底端對換后扶住,第二次松開手,木樁立住了。
其他幼兒學碩碩的樣子,邊圍邊調(diào)整。碩碩和子秋來回走進走出,看看房子夠不夠大。不一會兒,他們用50 根左右的圓柱形木樁圍成了一個閉合的水滴狀,同時還選擇了樹葉、白色小石頭、貝殼在木樁上進行了裝飾。最后,子秋對著奕辰說:“看,小雞的房子搭好了?!?/p>
當意識到房子應該是有屋頂?shù)模T碩跑到材料區(qū),拿來了兩根15 厘米的木樁和一個圓木片,她將兩根木樁豎立,放在房子中央部位,將圓木片放在兩個木樁之間。
碩碩:看我搭的蘑菇屋頂,小雞可以躲雨啦。
師:不錯,你的蘑菇屋頂真特別,這些小雞待在哪里呢?
碩碩:沒關系,它們可以躲在下面。
師:你們覺得屋頂建在哪里比較適合呢?
垚垚:房子的上面。
聽完我的提問,碩碩和子秋撤掉了搭好的“蘑菇屋頂”。
3 分鐘過去了,子秋拿起一根50 厘米長的木樁擺放在了房子的中間,她輕輕將木板拿起、再放下,她用木板將兩根木樁連接起來,嘗試了三次,木樁總是倒下。
子秋嘗試多次仍未成功后,我?guī)退鲎∧景迮c木樁連接處,子秋在另一端將木板架在木樁上。
有了第一次經(jīng)驗,子秋繼續(xù)拿來木板疊放到另一側,再次將木板架在木樁上,一面簡單的斜面屋頂完工了。
子秋拿來第三根木板,繼續(xù)往上疊放,木板往下滑,子秋快速拿起木板,先放下木板較低的一端,再放下另一端,木板再次下滑,一根小木樁被碰倒。
師:為什么會倒呢?
垚垚:應該是木板太重了。
撤掉木樁和木板,碩碩拿來一根較細、較短的樹枝,架在木樁上。
師:一根樹枝夠嗎?碩碩搖搖頭。
子秋看了后離開,她重新拿起木板架在兩端的木樁上,木樁這次沒有倒。幼兒每人抱來一根長木板,接著子秋的木板一塊接著一塊往后排,五塊長木板被架在木樁上。
擺放過程中,木樁出現(xiàn)小晃動。我協(xié)助他們,完成了架空、加寬的穩(wěn)定性調(diào)整。
當最后一塊木板擺放完成后,子秋發(fā)現(xiàn)右側的木板不支撐在木樁上,傾斜懸空的木板會把墻體弄倒,怎么辦呢?子秋連忙拿來一片圓木片放在木樁和木板連接處,可還是有空隙,她又拿來一片圓木片,兩片木片疊加一起,木板平穩(wěn)了。
大家檢查發(fā)現(xiàn),墻體與屋頂連接處出現(xiàn)多處大縫隙。子秋看了直立的木樁,先拿來1 號木樁(以下簡稱1 號)插在兩根30 厘米木樁中間;又看了看,將1號移到了木樁左側;子秋邊走邊看,取走2 號木樁(以下簡稱2 號),拿出1 號旁較矮的木樁,將2 號放入其中,并將替換的3 號和4 號插入墻體空缺處;一個半開放式的小雞房子搭好了。碩碩指著有屋頂?shù)囊粋日f:“這是小雞的房子?!庇种钢鴽]有屋頂?shù)囊粋日f:“這是小雞的院子?!?/p>
師:從哪里鋪路呢?
碩碩:從門這邊吧。
我用眼神支持他們試一試。碩碩、子秋選擇了樹葉,在地上一片接一片地連接、延長,一條彎曲的小路出現(xiàn)了。
奕辰:你們的路太窄了,小雞們不好走。
垚垚繼續(xù)取來樹葉,從大門處用樹葉將小路加寬、鋪平、連接、延長。5 分鐘左右,一條又寬又長的小路出現(xiàn)了。
子秋拿來圓木片,依次將圓木片一摞一摞整齊堆放、壘高,邊堆邊數(shù),一、二、三、四、五,一共5 堆,一層比一層高。搭好后,子秋再次點數(shù),發(fā)現(xiàn)第4 堆圓木片是5 個,第5 堆圓木片是4 個,接著將第4 堆與第5 堆調(diào)換位置,將第5 堆移動至“滑梯”處。松韻拿來5 根15 厘米的木樁,一個一個的平鋪在院子里,擺好后,松韻左手拿起一根木樁豎放在子秋搭好的樓梯旁,并依次將剩余的4 根木樁豎立,間隔排開。接著拿起一片圓木片,架在第一根木樁上。和子秋一樣,依次將圓木片整齊地壘高、架在 5 根木樁上。
大家覺得平鋪的屋面單調(diào)。奕辰和垚垚拿來松果,將松果依次排列布置;碩碩用圓木片擺出了“小餐廳”場景。屋頂裝飾完畢后,碩碩利用樹枝和石頭進行了“小院大門”的裝扮。
教師的分析與評價:屋頂和小院大門的裝飾來源于碩碩的想法,她外出游玩較多,生活經(jīng)驗較豐富,此環(huán)節(jié)加入也讓其他參與者大開眼界,小雞的院子也因這兩處裝飾變得更具特色,視覺沖擊更強了。
師:小雞很喜歡你們?yōu)樗鼫蕚涞脑鹤?,可是小雞覺得家里有點悶,它想出去玩一玩,你們覺得它可以去哪玩呢?
子秋:可以給它建一個沙池。
說完,子秋取來一些鵝卵石,在院子與小路的空地處,將鵝卵石圍合排列成一個圓。
垚垚:沙子怎么運過來呢?
師:你們準備想什么辦法?用什么工具運呢?
大概10 秒后,子秋找來紅色塑料盒子運沙。運來的沙子被倒入圓池子里。子秋通過推一推、拍一拍,將沙子鋪滿沙池,最后撒下白色小石頭做點綴。
1.游戲從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
在整個建構游戲過程中,5 名幼兒分工合作完成了作品建構。游戲作品源于主題活動,以自然材料木樁、圓木片為依托,充分發(fā)現(xiàn)和挖掘幼兒游戲過程中的潛在價值。
2.在游戲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子秋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主要扮演著推動游戲進程的角色,影響著其他幼兒積極加入游戲、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完成建構作品。從一開始的水滴狀房子—屋頂?shù)膰L試—小路的建構—樓梯的產(chǎn)生—沙池的鋪設,這一系列的游戲就是幼兒生活經(jīng)驗和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在此期間他們不斷探索,解決問題,努力創(chuàng)造,為小雞創(chuàng)設心中最美的院子。
1.關注和支持幼兒在游戲中的閃光點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巧抓幼兒游戲過程中的興趣點:小雞小院的屋頂設計和連接屋頂?shù)臉翘菰O計等。
2.教師的適時支持與引導
當幼兒出現(xiàn)重復探索同一問題的情況時,教師不急于介入,尊重幼兒探索的需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經(jīng)驗,適時提出新的思路,例如屋頂?shù)慕?、大門的產(chǎn)生等。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適時介入,及時化解游戲過程中的問題,為幼兒深入學習提供了有效支持,在追問和討論中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直接動作等方式表達在建構游戲中行為,讓幼兒的游戲和同伴合作更深入且持久,游戲更具持續(xù)性,學習更具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