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寶
認識日曼先生并與他為友已有些年了。
2016年9月28日,江西余干籍畫家朱日曼水墨花鳥畫作品展“心靈氣象”在龍灣博物館舉行,翰墨飄香,群賢畢至。這是日曼先生對自己畫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對自己藝術追求的一次小結。這次展覽展出了日曼先生創(chuàng)作的八十余幅國畫精品,分水墨花鳥畫系列和《本草綱目》系列,形式豐富,體現(xiàn)了日曼先生深厚的國畫功力和不倦的藝術追求,反映了其對水墨花鳥畫技藝的熟練掌握,滲透著對傳統(tǒng)藝術的深刻感悟,流露出個性的筆墨語言,體現(xiàn)的是純粹的藝術創(chuàng)作。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中國畫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以特有的筆墨技巧為手段,以點、線、面的形式描繪對象,講意境,重情趣,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體現(xiàn)了畫家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政治、哲學、宗教、文藝等方面的認知。日曼先生旅居溫州二十多年,是溫州外來書畫家聯(lián)盟藝術總監(jiān)。有一年,龍灣區(qū)舉辦外來書畫家作品展,我因工作原因,不揣鄙陋,為書畫展寫序言,由此結識了日曼先生。日曼先生的形象識別度是很高的,很容易讓人記住他:頭發(fā)花白且長,扎成腦后馬尾,常穿休閑麻布衣,有古人風。印象中,日曼先生不善言談,總是安靜地聽著大家高談闊論。此后,我們常常相遇,也互加了微信,特別是那次寫意花鳥畫作品展,我與他一起布展,聽他聊中國畫,讀他的作品集,體悟蒙泉先生寫的前言,使我對他的印象慢慢加深。自那時起,我對日曼先生有了較多的了解,也非常喜歡他風格鮮明的作品和特立獨行的個性。
《本草綱目(蚌)》 朱日曼/作
日曼先生是一個為藝術而純粹生活的畫家。
日曼先生是個有故事的人、有思想的人。他有過艱苦而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因熱愛繪畫藝術而不忘初心,醉心于傳統(tǒng)國畫,曾就讀于上海中國書畫進修學院,先后進修于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花鳥畫高研班、中國美術學院,師從著名畫家霍春陽、李東輝、張金榮等。他偏愛更具意象和意境的水墨畫法,主攻花鳥,有扎實的傳統(tǒng)繪畫功夫,作品先后參加第六屆、八屆、九屆、十屆全國著名花鳥畫家作品邀請展。但日曼先生顯然不滿足于亦步亦趨,在不斷的藝術追求中,其筆下的水墨花鳥有了“破俗升格”之妙。他的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常以一大塊洇濕滲透的墨色,再勾勒出花鳥草木之輪廓,由此創(chuàng)作出干濕相宜、虛實有度、疏密有致、對比強烈的國畫作品,體現(xiàn)了他“筆墨當隨時代”之主張。學者章方松先生如此評價日曼先生的水墨作品:章法自成,獨具風采;筆墨靈動,性情優(yōu)雅。日曼先生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培訓創(chuàng)作中心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學院美術中心書畫研修部溫州辦事處主任,這也是美術界對他水平的一種肯定。
或許感悟于生活的艱辛,或許是藝術使人更純粹,作為一位有個性、有思想的畫家,日曼先生常以社會現(xiàn)象入畫,以漫畫形式諷喻社會以及藝術界中的不良現(xiàn)象,如創(chuàng)作的《社會過濾網(wǎng)》《文藝創(chuàng)作大大惡俗》《書畫拍賣》《文化是轉型還是出軌》等系列作品。他花了六年時間,畫了大量的《本草綱木》草本,曾自云:“擇草本三百六十,入于國畫,以昭世人之眼。賦草本藝術之生命,補藥物藝術之空白。歷數(shù)年而不輟,煌煌巨作,可謂大功矣?!彼嫷氖遣荼荆鋵嵤菍ψ约?、對人生的另一種感悟。他曾說:“草本也,其長于山野,屈伸匍匐。無挺拔之相,無參天之念。或伍與亂石瘠土,或依與小溪滴泉。春榮秋枯,四序輪回,不亢不卑,自強自在。”書法家、詩人云門即評:“曼兄生涯漂泊,經(jīng)歷非凡。如同草本,不屈不撓。其筆墨正道,前程遠大。但待潛心砥礪,勤耕深悟,勇猛精進,不負天命?!?/p>
中國書畫以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一個美的世界,是藝術家美的心懷的一種體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藝術家內心的自我,符合中國人文化心靈的審美主題。如著名畫家吳冠中將焚畫當成家常便飯,是他對藝術徹底的豁達精神的體現(xiàn)。日曼先生也常抱著一摞畫作,深入羅山,涉臨甌江,焚畫祭敬天地,盡展“澄懷觀道”之境。日曼先生當知其中之純粹真味而效之明志。
《明月》 朱日曼/作
日曼先生以畫謀生,曾在永中永寧街、龍灣博物館開書畫工作室,名為“山怒畫屋”,由天津美術館館長霍春陽題名。其現(xiàn)棲居于天柱寺景區(qū)入口處的白水民俗博物館。永寧街有濃厚的藝術氛圍,有好幾間書畫工作室、字畫店;龍灣博物館是龍灣文氣最濃郁的地方,而白水民俗博物館蘊山水靈氣、蓄龍灣民風。日曼先生就安然于畫室作畫、著文、養(yǎng)氣,又勤于耕耘,大有“大隱隱于市”之感。他編了自己的作品集,取名《藝術為靈魂打工》,正是個人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讓我最感興趣的是,作品集中還有不少理論文章。文章最能體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精神境界,是畫家思索的成果。日曼先生不僅畫得多,而且能作文,如《藝術與能量核研究》《鬼捉鐘馗》《漫談中國花鳥畫》《中國水墨畫》《津藏三法》《筆墨當隨時代》等文章,輝映出自己的藝術追求和人生思索。這是相當難得的,難在他為藝術而純粹地生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生生不息的動力,沒有文化支撐的城市必定缺乏厚重感、自豪感。龍灣區(qū)歷來有濃厚的書畫藝術氛圍,從明代姜立綱到民國王榮年,從清代項維仁到現(xiàn)代王毅、陳貫時,再到當今的龍灣書法、龍灣美術現(xiàn)象,龍灣文藝水平讓藝術界矚目。如今,以朱日曼為代表的一批外來書畫家組成書畫聯(lián)盟,融入溫州、龍灣書畫藝術界,融入當?shù)厣睿瑥V交藝術同好,加強藝術交流,為溫州、龍灣的書畫藝術注入新的藝術活力,形成新的一股藝術力量?!懊裰?,文以化人;國之魂,文以鑄之。”藝術不分境界,不分地域。在龍灣城市日新月異、社會日益發(fā)展的同時,要感謝朱日曼等外來藝術家不忘初心、不改志趣,積極參與社會文化建設,以文化人,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不斷付出的努力。
《窗外棕櫚》 朱日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