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明
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永安紗廠紡織車間
杜維屏等在上海法院受審
電視劇《潛伏》中曾上演一幕對暗號的情節(jié)——余則成問道:“永安紗廠的股票還延期交割嗎?”掌柜答:“不!不延期,我想出手,我有一些套利的消息……五個點?!?/p>
這則暗號并非虛構,“延期交割”即變相的期貨交易,但期限極短,僅限于一周之內(nèi)。民國時期證券交易所的期貨交易以公債為主,茅盾的巨著《子夜》對此有精彩的描寫。當年為了寫作,茅盾曾通過友人到當時的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蹲點”過數(shù)月。相較于公債,股票的期貨交易并不多見。與現(xiàn)貨相比,期貨交易顯然更顯刺激,投資人可以利用延期交割的時間差,通過融資進行杠桿套利,而“內(nèi)幕消息”對股價的影響成倍放大。
看來,《潛伏》的編劇還是做了不少民國證券歷史的功課,而臺詞中提到的“永安紗廠”,正是上海永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其由近代知名的粵籍華僑郭氏家族創(chuàng)辦于1921年,是永安資本集團的重要實體企業(yè)(圖1)。民國發(fā)生的幾次股票期貨嘗試,都是從“永安紗廠”開始的。
圖1 永安紗廠寶鼎商標
19 4 6年5月,南京政府行政院發(fā)布訓令,“為提倡企業(yè)投資,促進經(jīng)濟復員及恢復證券市場之正常交易”,指定海上聞人杜月笙等牽頭籌建官商合辦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為10億元。原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股東占60 %股份,另4 0 %則由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nóng)民銀行及中央信托局、郵政儲金匯業(yè)局等認購。該所繼承了原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業(yè)務,兼容原外商上海眾業(yè)公所營業(yè)。同年9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原華商證券交易所原址——漢口路4 3 2號正式開業(yè),董事長為杜月笙,王志莘任代理總經(jīng)理。最初核定經(jīng)紀人2 2 5家,股票交易只做現(xiàn)期,且采取場內(nèi)集中公開方式,上市股票有永安紗廠、美亞綢廠、新亞藥廠、華豐搪瓷等2 0只,至11月,上市股票為26種。
現(xiàn)貨集中交易的方式令一般經(jīng)紀人深感不便,不能靈活成交,交易十分清淡。同時,場外交易再趨活躍。加之經(jīng)濟的恐慌,工商業(yè)的不景氣,股票既為企業(yè)界資產(chǎn)的代表,在如此經(jīng)濟危機的處境下,當然不會看好;而場外交易的不斷拋空,又正面威脅著證券交易市場。
無奈之下,為了維持生存,證交所請求借鑒倫敦交易所的辦法,實行遞延交割制度來刺激股市。該制度于194 6 年11月14日得以實行,指定永安紗廠、信和紗廠、美亞絲綢、新光內(nèi)衣、景福衫襪、永安百貨等6股為遞交股,每星期交割一次,11月21日增加華豐搪瓷和勤興衫襪兩家,并于12月試辦套利交易。交易所還與經(jīng)紀人秘密達成諒解,允許經(jīng)紀人在交易大樓內(nèi)另辟場所進行對敲交易(圖2)。
圖2 1 947年義同證券號合股協(xié)議(局部)
遞延交割開盤后,證券交易迅速擴大。日成交量由4萬至5萬股猛增到8 0 0 0多萬股,股票價格一路飆升,漲幅最大的永安紗廠股票從40 0元猛增至350 0元。交易增加,市價上漲,傭金加多,交易所與經(jīng)紀人的生意有所好轉。
19 4 7年3月,政府宣布實施“經(jīng)濟緊急措施”,禁止黃金及外匯買賣,社會游資都涌向證券市場,股票買賣更加興旺。自經(jīng)濟緊急措施公布后的一周,股市可謂漲勢空前,永安紗廠股票高低相差千余元。其他各股亦復如此,成交數(shù)量驟增,每日成交在三、四千萬股以上。3月5日,證券市場又發(fā)生劇烈波動,永安紗廠股票瘋狂上漲,最高價達3 0 3 0元,即便是到場監(jiān)視的經(jīng)濟偵查組成員與警察局派出的軍警,也未能控制住市場的混亂。至1947年11月,上市股票增至2 6家,當年底為32家,經(jīng)紀人245家,總市值達70783億元。
其時,紗、布、綢、織廠較易賺錢,它們的股票便較為吃香。市場中人將永安紗廠、美亞絲綢、信和紗廠股票稱為三大熱門股;新光內(nèi)衣、景興、勤興股票為三小熱門股。其中,永安紗廠的股票尤為活躍,每日成交總數(shù)為其他股票之冠,有“股王”之稱,因市場小黑板上用紅粉筆標書寫其市價,又有“紅紗廠”之稱,成為繼黃金、美鈔外,投機市場的老三。
永安紗廠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股,其“ 盤子”最大,成交最為活躍,公司也得以不斷增資。由永安紗廠1 9 4 7年7月簽發(fā)的第五次增資股款收據(jù)(圖3)可知,本次增資至6 0 0億元,股東張懷德,增資股份為5萬股,每股10元。增資決議為19 4 7年6月底,增資登記為當年年底。永安紗廠于次年1月?lián)Q發(fā)了新股票(圖4),票上股東李蕙蘭持有1 0萬股,股票總額達6 0 億股,這一天文數(shù)字的出現(xiàn)也顯示出其時幣值的不斷貶值。此票背面分左右兩欄,左列是售股憑單,右列為付息表,顯示永安紗廠19 4 5 年至19 4 8 年的股息或紅利均付訖。有意思的是,19 47年、19 4 8年度該公司還向各位股東派發(fā)了贈品。
圖3 永安紗廠于1947年7月簽發(fā)的第五次增資股款收據(jù)
圖4 永安紗廠于1948年1月?lián)Q發(fā)的新股票
紗布價格猛漲,永安紗廠的股票就飛漲了??蛻粢贿叺沟刈龆囝^,成了“多多益善”的局面。為了尋求空頭額子,銀行業(yè)以“星期存款”名義代客戶做股票套利買賣,即買進永安紗廠股票現(xiàn)貨,同時賣出永安紗廠股票期貨。一星期的差額合利息5分以上,一個月四個星期即在兩角以上。銀行以此為號召吸收儲戶,以低于套利一二分的利率給予存戶,從中取利,這一時期,證券交易市場幾乎全靠這類買賣維持場面。
國民黨政府軍事失利,經(jīng)濟破產(chǎn)。政府開動印鈔機維持開支,物價變動以小時計,法幣最高面值達5 0 0萬元,與美元的兌價超過10 0 0萬比1。
10 0元法幣在1937年可以買兩頭牛,到1941年只能買一頭豬,1943年只能買一只雞,到194 6年僅可買一個雞蛋,而到了19 4 8年夏天,10 0元法幣的購買力就只有四分之一個雞蛋了。
為求保值,大量資金涌入黃金、美鈔、大洋與紗布。1947年底與年初相比,物價上漲13余倍,黃金上漲25.8倍,美鈔上漲25余倍,雙馬棉紗上漲12 .3倍,棉布上漲12.4倍。永安紗廠股票則上漲15.4倍,跑贏了物價與紗價。到1948年8月時,物價指數(shù)又上漲194倍。
19 4 8年以后,國民黨政府命令證券交易所經(jīng)紀人限期增加資本10 倍,4月4日又取締“遞延交割”,并嚴禁場外交易,導致股價暴跌,市場低迷。
為挽救經(jīng)濟金融崩潰的危局,蔣介石任命商務印書館掌門人王云五任財政部長,決定實行幣制改革。
194 8年8月2 0日,躊躇滿志的王云五在南京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政府從當日起實行幣制改革,用金圓券代替法幣,金圓券每元等于法幣3 0 0萬元,強制收兌民間金銀外幣,凍結物價與工資。金圓券發(fā)行總數(shù)為6 7 9 4 5 8億元,王云五在記者會上對幣制改革的保密工作似乎頗為得意。
當日的《金融日報》頭版最顯眼之處即登載幣制改革消息(圖5),公布了《金圓券發(fā)行辦法》,并以《王財長談緊急措施》為題,報道了王云五關于此次幣制改革的講話,同時公布8月20日、21日全國行莊“休假”兩天,上海與天津兩家證券交易所暫停營業(yè)。
圖5 1948年8月20日《金融日報》
然而次日,上海《大公報》上的一條消息狠狠地打了王云五一個“耳光”。這天的《大公報》在報道政府的幣改重磅新聞時,以《豪門巨富紛紛搜購金公債,隱名之人曾大批拋售》為題爆料稱:19日上午,有某隱名之人從南京乘夜車抵滬,下車后直至某熟悉證券號,一個上午向市場拋售30 0 0萬股永紗股票,照昨天股票慘跌的行市計算(8月19日永紗行情開盤為16800元,跌停為15280元),此人大約可獲利四五千億元。
“隱名之人”是誰?這個消息是謠傳還是事實?這豈不是給“幣改”添堵嗎?國民黨最高層震怒,下令有關部門兵分兩路徹查。檢察機關派人火速趕赴上?!洞蠊珗蟆罚珜懺搱蟮赖挠浾邎詻Q不肯提供消息源頭。很快,上海金融管理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監(jiān)理員辦公處同時收到了財政部密電:“務將事實真相于電到三日內(nèi)詳細報部,不得稍有隱縱為要,并加派周德偉參事赴滬,會同偵查”。
財政部駐上海證券交易所監(jiān)理員首先對證券交易所各經(jīng)紀人賬目進行核查,并調查了相關人員,但并無案件線索。上海金融管理局調閱了8月19日交易所各經(jīng)紀人證券買賣的清單,并對當天賣出股票的各經(jīng)紀人進行核查,然而,各經(jīng)紀人當天代理客戶委托買賣股票數(shù)量并不多,最多的僅50萬到8 0萬股,并無巨額拋空,也無任何違法之舉。于是,調查人員鎖定了場外交易。
上海證券交易所及其監(jiān)理員辦公處呈送的當日各經(jīng)紀人證交數(shù)量表記錄,與各經(jīng)紀人證券成交數(shù)量表同時擺在金管局調查人員的案頭,兩相對照,仔細核查,“大數(shù)據(jù)”逐漸清晰:2 37家經(jīng)紀人中,當日賣出永紗股票數(shù)量在3 0 0萬股以上及其他有場外交易嫌疑的2 2家經(jīng)紀人一一浮出水面:55號、8 5號、95號、224號、235號、2 04號、19 0號、237號等。然后,金管局前往上述證券號對支票存根、送款簿等交易記載進行現(xiàn)場檢查,調查人員發(fā)現(xiàn)190號經(jīng)紀人林樂耕有場外交易行為。他在8月11日和12日兩天,買進2 37號經(jīng)紀人杜維屏永紗股票1600萬股。
當年此案所涉及到的經(jīng)紀人買賣的相關藏品難覓,筆者有1949年初第2 35號經(jīng)紀人賣出的股票及記錄(圖6、7、8)。圖6股票原為幣制改革前的空白票,原日期未填,計價仍是法幣,1949年2月3日的簽發(fā)日期是幣改后加蓋上去的。該股票背面貼有兩張經(jīng)紀人經(jīng)手該股票的賣出材料,一份為經(jīng)紀人買賣記錄表,賣出經(jīng)紀人有235號、2 02號、65號、11號、39號簽章。另一份為19 49 年2月2 6日股票出賣約據(jù),經(jīng)紀人為235號。
林樂耕是位股票市場上“多頭”老手,此番幣改方案引發(fā)了股市暴跌,一肚子怨氣正無處發(fā)泄,便將事情經(jīng)過向調查人員交代:我的證券號自7月份后交易清淡,直到8月16日始有大戶交易,因為16日有杜維屏向我拋出一千六百萬股(杜拋出我買進),到18、19日杜維屏又拋空,他問我要不要?我說不要。后來杜維屏在19日下午就拋給一六號經(jīng)紀人泰豐證券號五百萬股,除杜維屏拋空外,還有二八號、二三七號、六五號、一四五號、三八號、二三一號等經(jīng)紀人亦有拋空。另外,我還在市場上聽人說,有從南京來滬的某要員將證券交易所要停業(yè)的消息告訴杜維屏、盛老七、潘序倫三人。
杜維屏乃鴻元證券號老板,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海上聞人杜月笙的二公子,時年2 7,年輕人氣盛,經(jīng)不住辦案人員的追問。杜維屏道出了19日拋空永安股票的緣由:19日上午9點,老客戶李伯勤攜兩女子來等候,其中一女子為李伯勤的妹妹李國蘭,另一北方口音女子系楊淑瑤。李伯勤為她們分別開了“蘭記”與“淑記”賬號。開市時間一到,他們每人拋出2 0 0萬股,杜的證券號限制每人交易10 0萬股,但他們當場即付保證金,故允與之交易。4 0 0萬股獲利折成金圓券不到50 0 0元,這點籌碼還不足以引起股市震蕩。但杜卻嗅出了其中玄機,也在當天拋空永紗股票共超過3 0 0 0萬股,導致股市暴跌。李國蘭歸案后,供出在南京財政部任秘書的丈夫陶啟明。
圖6 1949年永安紗廠股票,股東為李子光,持有數(shù)量為10萬股。
圖7 永安紗廠股票經(jīng)紀人代理買賣合同、記錄表
圖8 上海證券交易所帳場
調查至此,案情似乎明了——上?!洞蠊珗蟆匪鶎懙摹半[名之人”就是財政部秘書陶啟明。王云五震驚之余致函南京警察廳稱:“本部秘書陶啟明,據(jù)報19日曾拋售永紗股票,該員泄漏公務秘密,嫌疑重大。身為公務人員,竟有如此不法行為,實堪痛恨,應請貴廳即予逮捕,依法究辦?!?/p>
9月3日上午8時,陶啟明被捕。學法律出身的陶啟明百般抵賴,兩天后終于招出同案犯還有他的上司徐百齊。陶啟明承認8月18日上午11點至12點間,徐百齊差人把他叫到辦公室,有意無意間透露了政府幣改的消息。徐百齊自商務印書館時期即追隨老領導王云五,194 8年王云五任財政部長時,徐便任財政部主任秘書。徐百齊為表明心跡,“自請看管”。上海證券交易所監(jiān)理員王鰲堂也成了替罪羊,不久即被免職。至此,由于財政部泄密而引發(fā)上海證交所拋空大案的案情已全部明朗,當時的國民黨最高當局鑒于幣制改革伊始,并不想“節(jié)外生枝”進一步深究,暗示對此案淡化處理。
9月2 8日下午,上海法院以“違反交易所法”罪狀,分別將李國蘭、杜維屏、楊淑瑤判處徒刑10、8、7個月,并以違法經(jīng)營場外交易為由,吊銷杜維屏的經(jīng)紀人營業(yè)執(zhí)照。徐百齊、陶啟明則因“共同對于非主管或監(jiān)管之事務利用機會圖利”,各處徒刑7年。但徐百齊只坐了22天牢便出獄,陶啟明不久亦被釋放。
而王云五則以“全國銀行封關兩天的電令是由徐百齊擬的,用人不當,深至欠愧”而免予追究責任。至此,一場曾轟動全國的財政部泄密而引發(fā)的證券拋空大案,但隨著國民黨政權行將垮臺而草草收場。
至于“永安紗廠”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于1949年2月再次“復業(yè)”后仍然在交易,前述圖6股東為李子光及股東為大新有限公司的兩張永安紗廠股票,均為交易所“復業(yè)”后的產(chǎn)物。李子光那張股票在19 49年2月至4月間買賣過5次,其股價于出賣約據(jù)上載明:股票隨同約據(jù)同時交給買方,但由于幣制改革尚須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雖然股票換手過5次,其股票戶名仍為李子光。而大新有限公司那張股票(圖略)的背面顯示,直至5月交易所再次關閉,其過戶手續(xù)也沒完成,但公司仍然派發(fā)股息。
鑒于民國末年幣制崩潰,我們只能用黃金來還原永安紗廠的股價:19 4 6年證券交易所復業(yè)時,每10 0萬股的市價約合黃金二十一兩三錢,19 49年4月初僅合黃金九兩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