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蔭貴
川漢鐵路公司于1904年由四川總督錫良倡議創(chuàng)辦,后吸收部分民間資本,變?yōu)楣偕毯限k,19 07年改為商辦。今天介紹的這份股票(圖1),是19 09年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發(fā)行的股票。其與中國近代第一股——輪船招商局的股票(圖3)相比,無論在形制、設計還是印刷方面,可以說都有了飛躍性的變化,甚至可以稱得上精美。
圖1 光緒改宣統(tǒng)川漢鐵路股票正面
該股票的設計一改過去官方文告的固有模式,圖案莊重大方,上方是云龍圖案,兩條相對的瑞龍在祥云繚繞中拱衛(wèi)著“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幾個正楷漢字,圖案下方是這份股票的編號,再下面是豎排漢字,從右至左分別是公司成立的緣起和集股總數(shù)及大小股的說明(標點為筆者所加):“本公司蒙 督部 奏準商辦,先集股本銀叁千伍百萬兩。股票分大小兩宗。大票計伍十萬股,每股庫平銀伍拾兩。小票計貳佰萬股,每股庫平銀伍兩。息單附給”。
然后是對股東和股東所在地的說明:“股東任德厚正昌系 省銅梁縣”。中間是大號字“大股 壹股票”。再往左是該公司“總理 駐川 駐京 駐宜”的三個代表人的名字。最后是“年月日”。這里的年份原來印的是“光緒”字樣,現(xiàn)在用紅色的“宣統(tǒng)元”三個字戳蓋在原“光緒”的字樣上,看來是光緒皇帝去世后仍然采用原來印好的股票,但在年號上進行了改動的代用品。月份處填的是“全月三十日給”,“全月”應指的是農(nóng)歷十二月。
股票的這些內(nèi)容用很精巧的深綠色花邊圈圍成長方形,四個角分別各有一個大寫的“壹”字表示是一股。圖案下方正中有橫排小字“上海商務印書館制造”。股票正文通過鋸齒孔與息單相連,息單共分十期,第一期處留下了“息銀支訖”的印戳。在股票和息單的兩邊各蓋有大紅的篆字騎縫章,以起到防偽的作用。在股票和息單中間處,還留有一行“銅梁縣租票戳記”的紅色印戳。
這份股票背面(圖2)右方是有關(guān)利息方面的幾種規(guī)定,總稱為“息單須知”。左邊上方是標志這份股票性質(zhì)的一個火車機車行駛的圖案。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圖案下方用中英文對照印制了一段話:“此股單照定章不得轉(zhuǎn)售或抵押與非中國人,如不遵章,此單即作廢紙?!边@體現(xiàn)了股票發(fā)行時正與外國進行“商戰(zhàn)”,抵制外國勢力侵入,“收回利權(quán)”和“振興實業(yè)”的時代背景。背面的右上角還有一個“第四次股東會驗訖”的紅色印戳,表明這份股票的持有人已經(jīng)參加過四次股東會了。從形制上看,這份股票不算存根,僅股票正文和息單相連部分的尺寸就有27厘米×35厘米,足有1.5平方尺,可以說是一份印制精美、凝聚若干時代特點的股票。
圖2 川漢鐵路股票背面
圖3 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股”的1872年輪船招商局股票
可就是這樣一份設計印刷都十分精美的股票,竟會成為清朝統(tǒng)治滅亡、進而導致中國封建帝制灰飛煙滅的導火索——由其引發(fā)的清末鐵路“保路運動”?!氨B愤\動”也成為“辛亥革命”的前奏。
眾所周知,甲午戰(zhàn)爭前,從吳淞鐵路到開平鐵路,近代中國鐵路建設一波三折。甲午戰(zhàn)爭慘敗的事實,震驚了各個階層的中國人。在痛定思痛的過程中,思考日本何以能夠打敗清王朝的原因自然成了無法避免的課題。在此過程中,“明治維新”是日本由弱轉(zhuǎn)強的看法很快達成共識,而修建鐵路又被看成是日本轉(zhuǎn)強的核心。
19世紀末2 0世紀初,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修鐵路的高潮。由此,中國的鐵路數(shù)量出現(xiàn)了飛躍,從甲午戰(zhàn)爭前的3 6 4 公里增加到19 11年的9 618公里,16年時間增加了2 6倍。除晚清政府籌集資金和借外債修建的鐵路外(圖4),此時還放開了民間集資成立公司修建鐵路的禁令。19 0 5年前后,全國有15個省份先后創(chuàng)設了各種鐵路公司,籌辦各省境內(nèi)的鐵路修建。
圖4 1887年開平鐵路招股章程開灤博物館藏
其中,江浙、四川、湖南、湖北幾省境內(nèi)的蘇浙、川漢、粵漢、湖廣鐵路公司是民間集資修路的幾大主力。川漢鐵路公司于19 0 4年成立,是成立較早的鐵路公司,先是官辦,后改為商辦。
在集資修路成立的鐵路公司中,晚清政府為實行“憲政”而設的各省地方咨議局的議員,也就是各地的“紳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號召“人人營路事若家事”,為廣泛動員民眾籌集資金,除采用公開招股、自由認購的方式外,他們還根據(jù)當?shù)厍闆r設想了種種辦法,例如在普遍采用增加米捐、鹽捐、谷捐、茶捐等辦法抽收外,川漢鐵路公司重要的集資方式是按收租時的租谷多少派股(圖1股票和息單中間處有一行“銅梁縣租票戳記”的紅色印戳,表示這份股票就是在銅梁縣收租時增收租谷折成的股票,而且是幾個人“集成合”的一股)、加抽(鴉片)燈捐、土(即鴉片)厘(金),以及官股作補充。
湖南以路權(quán)關(guān)系“全省人民身家性命財產(chǎn)”“權(quán)利義務宜均享均擔”為號召,除了議定路線所經(jīng)田地“準按價作股”,傭雇人工“準照工算股”,應用各地材料“準以時價作股”外,還采取了隨糧帶征的“租股”,充任公職的湘人按廉薪多寡酌量出資的“廉薪股”,以及每年酌提房鋪租一月的“房鋪租股”作為補充等。浙江、江蘇等省工人、農(nóng)民、中小工商業(yè)者以及學校師生中許多人激于義憤,節(jié)衣縮食,踴躍認股。各省先后成立的鐵路公司由于籌集資金方式的多種多樣,許多從未參與過這種事情的百姓成了股東。由此,各省鐵路公司的股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但是,修建鐵路是具有高技術(shù)含量的科技工作,并非僅憑熱情就能成功的事情。由于各帝國主義國家在其中的破壞,也由于參與各鐵路公司“紳商”的品質(zhì)良莠不齊,以及有的懷揣個人的小算盤,因此在這期間各省鐵路公司籌集的資金雖然不算少(各省籌集的資金總共近6 0 0 0萬元,其中四川一省就有2 3 0 0多萬元),但鐵路實際建設進展的情況卻不樂觀。至1911年,各省鐵路公司建好的鐵路總共只有4 2 2公里,許多地方甚至停頓了下來,而資金賬目不清、濫用和被挪用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圖5)。
圖5 川漢鐵路鄂境股票
此后,晚清政府對民間鐵路公司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在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等人的鼓動下,準備改變?yōu)殍F路“干路收歸國有”,保留“支路商辦”的政策,將過去民間鐵路公司的權(quán)力收回。19 11年5月9日,“干路國有”上諭發(fā)布,川漢、粵漢等鐵路都屬于干線范圍,在收回之列。11天后,盛宣懷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代表簽訂借款合同。盡管盛宣懷通過債券借到了巨額資金,但他并沒有準備用這筆錢去兌換各省路權(quán)。
鐵路收歸國有并非由清政府興辦,而是通過上述“洋債”請洋人修建,因而遭到各省強烈反對,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出現(xiàn)請愿、游行和罷課罷市等保路抗爭活動。但是,更嚴重的問題還在于收歸國有的補償辦法很不合理,尤其是在對川漢鐵路收歸國有時的資金補償方面,被認為存在存款不還、倒賬不問,商股不與湖南、湖北同等還本等問題,“對待川民,種種均以威脅從事,毫不持平”。
清政府拒絕了四川鐵路股東償還現(xiàn)金的訴求,準備比照湖廣鐵路(圖6)借款模式由朝廷另借洋債,而這筆洋債必須以四川財政收入作抵押。四川民眾認購川漢鐵路的股票資金,主要來自田租,尤其是那些十石以上的地主,田租收入越大,認購的鐵路股票越多。川漢鐵路股東中有一半為地主,這些人在地方極具影響力。在這些人的領導下,四川保路風潮愈發(fā)強烈。
圖6 英文版湖廣鐵路債券100英鎊,上有盛宣懷簽字。清政府拒絕了四川省鐵路股東償還現(xiàn)金的訴求,準備比照湖廣鐵路的借款模式由朝廷另借洋債。
1911年8月24日,川漢鐵路召開全體股東大會,斥責盛宣懷等人是“奪路劫款,行同盜賊”,并宣布此后“全蜀股東不完捐稅,不納丁糧,無論政府如何逼借外債,川民概不負擔”。9月2日,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端方在朝廷嚴旨催迫下率一部分鄂軍入川鎮(zhèn)壓。9月7日,護理川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軍首領數(shù)人。當日下午,數(shù)萬成都民眾前往督署衙門請求釋放被捕人員,趙爾豐悍然下令開槍,屠殺數(shù)十人,傷無數(shù),釀成大血案。此后川民奮起,9月8日,保路同志軍圍攻成都,附近十余州縣響應,起義者不下2 0萬人。9月13日,同盟會組織卭州巡防營第八營士兵發(fā)動起義。9月2 5日,同盟會員吳玉章等在榮縣起義,宣布獨立。
由于一部分湖北新軍隨端方入川,武漢空虛,10月10日,革命軍武昌起義成功,各省響應起義,紛紛宣告獨立。10月2 6日,晚清朝廷以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為“干路國有”及湖廣鐵路借款“禍首”,被清廷宣布革職,“永不敘用”。11月2 7日,四川宣布獨立,四川軍政府成立。該年清王朝滅亡,綿延數(shù)千年的封建帝制灰飛煙滅。
當然,清朝的滅亡是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諸種矛盾發(fā)展激化的綜合結(jié)果。但是,它的滅亡卻是由收歸民間鐵路公司的權(quán)利,直接傷害了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引發(fā)的。今天,當看見這份股票,想到那轟轟烈烈的時代變遷竟是由此引發(fā)開來時,一定會使人感慨萬千。
(注: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