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樹 傅光華 錢文燕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四川省宜賓市 644000)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之一,因此前列腺癌患者對病情的關注度較高[1]。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患者在圍術期出現悲觀、沮喪等消極情緒,部分患者甚至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推遲手術甚至拒絕手術[2]。這類患者的情緒波動較大,治療受到阻礙,這導致其病情惡化,不利于整體預后與轉歸[3]。有學者發(fā)現,前列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術后控尿功能及生活質量主要與其對前列腺癌的認知有關,扭轉患者不當認知有助于提升其遵醫(yī)行為及改善預后[4]。為強化患者對前列腺癌的認知,有學者嘗試通過交互情感對話進行干預,使患者與護士在生動的交互對話中拉近彼此距離,促進患者疾病認知體系的構建[5]。近年來,基于認知架構的交互情感安撫策略被提出,這要求護士了解系統的認知體系架構,同時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技巧,通過護患雙方交互情感,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以緩解其消極情緒。但是該項護理方案對護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要求相對較高,故尚未在臨床實踐中普及。我院通過對護士進行系統培訓,將基于認知架構的交互情感安撫策略護理方案應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指導,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納入標準:經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前列腺癌,診斷參照《腫瘤學概論》中的相關標準[6];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影像學及相關生化指標檢查均無異常;意識良好,精神正常,具備較好的對話能力;知曉本研究內容與流程,并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伴有免疫功能缺陷;合并前列腺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腫瘤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案。護士對患者住院期間的各項日常生活進行管理,告知患者科室相關布局,并做好護士之間的交接班;護士通過口述的形式展開健康指導,告知患者前列腺癌相關知識要點;護士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了解其基本的生理情況;護士遵照醫(yī)囑為患者發(fā)放藥品,并開展床旁藥品介紹;對病房的整體環(huán)境狀況進行舒心化布置,使病房的溫濕度處于相對舒適水平;對手術患者進行備皮操作,告知術中流程、麻醉配合要點及術后康復要點。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干預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認知架構的交互情感安撫策略護理,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疾病認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該項護理方案包含策略擬訂、負性情緒評估、策略落實、患者感受反饋。(1)策略擬訂:術前2 d,護士對患者開展床旁交互性訪談對話,深入了解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真實想法,并結合患者當前的生理與心理特征狀況擬訂臨床照護方案。(2)負性情緒評估:術前1 d,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若上述量表總分均≥60分,則在后續(xù)交互對話進程中將患者作為話題主導人;若上述任一量表總分<60分,則在后續(xù)交互對話進程中以護士作為話題主導人。(3)策略落實:術前1 d,通過護患交互情感對話深入了解患者內心世界,建立交流橋梁。在護患交互情感對話進程中,當以患者作為話題主導人時,護士的引導語一般為“請您對前列腺癌的相關知識進行描述,可不必擔心自己言語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只要將所了解的知識簡單表達出來即可”,隨后的對話內容主要涉及疾病的發(fā)病因素、臨床癥狀、治療措施、手術配合要點及預后情況,護士應對患者所表達的知識要點予以肯定,再循循善誘地引導患者逐步擴大知識面,使患者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終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在護患交互性對話進程中,當以護士作為對話主導人員時,則讓患者展開冥想性思考,護士的引導語一般為“請您精神專注,認真傾聽。首先,您需要將專注力先聚焦于面部肌肉,感知面部肌肉的收縮與舒張。然后,聚焦于頭頸部、胸部、腹部與腰背部,開展肌肉練習。最后,請您再次緩緩地睜開雙眼,真切感知周邊世界,闡述對當下疾病狀態(tài)的想法?!逼渲?肌肉練習包括頭頸部、胸部、腹部與腰背部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每處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時間比例控制在1 ∶1,每處肌肉鍛煉時長限定在2 min以內?;颊哧U述對當下疾病狀態(tài)的想法時,應以言語交談的形式使其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4)患者感受反饋:術后第2天,由護士通過一對一交互訪談的方式,了解患者對圍術期護理的感受,以此增進護患雙方的情感距離,并加強對護理措施成效的量化評價。訪談內容包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后續(xù)護理工作需要完善的內容。
1.3 觀察指標 (1)在術前1 d、術后3 d,采用SAS與SDS[7]對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估。SAS和SDS總分<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1~70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為重度焦慮/抑郁。(2)在術前1 d、術后3 d,記錄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3)在出院當天,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該問卷僅有1個問題,即對本次住院期間護理服務的滿意評價,包含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水平的比較 術前1 d,兩組患者SAS總分和SDS總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3 d,觀察組患者的SAS總分和SDS總分均低于術前及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水平的比較(x±s,分)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率與血壓的比較 術前1 d,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3 d,觀察組患者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術前及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率、血壓的比較(x±s)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8.416,P=0.004)。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前列腺癌是常見的男性惡性腫瘤之一,部分患者因擔憂手術對性功能的影響而出現負性情緒,甚至可發(fā)生生理或心理不良應激事件。有研究表明,若患者在手術前出現內心不安狀態(tài),可引起機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不利于手術開展,甚至對疾病轉歸造成不良影響[8]。前列腺癌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由于病變部位涉及私密部位,大多數患者會出現自我矛盾心理,甚至可出現情感抵觸行為[9];(2)部分男性患者因擔憂手術對性功能有影響而出現情感障礙[10];(3)部分患者因長期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出現明顯的精神性壓力,甚至產生自卑感[11-13]。若患者仍處于消極狀態(tài),會重塑錯誤或負面的自我形象,進而加重其不良的身心感知體驗[14]。因此,應對前列腺癌患者的精神情感世界進行多維度構建,從健康維護的角度切入,使患者獲得有效的身心舒適體驗[15]。本研究基于認知架構制訂交互性情感安撫策略,對患者實施系統性護理,幫助患者重塑正面形象,并緩解其不良情緒。
本研究結果表明,術后3 d,觀察組患者SAS總分和SDS總分均低于術前及對照組(均P<0.05),這說明基于認知架構的交互情感安撫策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該結果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交互性精神情感的切入與認知框架的搭建。在執(zhí)行各項護理措施的過程中,注重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互性對話,通過開展介入式安撫策略,有效調動患者參與疾病管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為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互協調提供平臺支撐[16]。(2)交互性措施的執(zhí)行力度。預先擬訂護理計劃,并根據執(zhí)行情況動態(tài)調整護理計劃,及時對護理干預成效進行評價與反饋性思考,保證各項干預措施均得以有效落實[17];在交互性對話中獲悉患者真實的信息資料,有效保證各項護理措施的合理性與有效性[18]。(3)交互性情感對話的靈活度。結合患者在圍術期病情的特征及手術前后的護理要點,擬訂動態(tài)化交互性溝通方案。另外,結合患者的生理特征搭建交互性對話內容,還結合患者當前的心理特征予以反饋性評價,并加以實施。在護理措施落實期間,護士與患者交互性對話頻次逐漸增多,能幫助患者在精神情感維度上獲得更多的關愛,并引導其表達內心真實訴求,從而給予其針對性交互情感安撫[19]。(4)護患交互性認知與情感策略的良性循環(huán)構建。護患交互性對話內容能使患者在圍術期感知到正面且積極的內在照護,幫助患者獲得多元化情感管理,進而使患者的精神、心理處于相對平和的狀態(tài)[20]。
情緒明顯波動能提高機體交感神經張力,使呼吸頻率、心率明顯波動。因此,本研究還比較了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率與血壓,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3 d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術前及對照組(均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由于該護理方案有助于護士進入患者內心世界,使得患者在交互情感對話進程中獲得一定程度的疾病認知儲備,因此能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認知架構的交互情感安撫策略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患者身心應激性水平,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