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歐·多茲 劉未央/編譯
今年3月初,阿麗亞·巴布辭去某智庫的工作,投身于一項大多數(shù)人聞所未聞的事業(yè)。在公共政策領域從業(yè)數(shù)年,這位26歲的倫敦姑娘對英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未來產(chǎn)生了一種憂患意識?!拔野l(fā)現(xiàn)人們想生或想再生孩子的愿望普遍得不到滿足?!卑筒颊f,“考慮到生兒育女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事實顯然說明哪里出了問題。”
巴布如今專攻一門鼓勵生育的哲學——生育主義。其核心理念看似簡單:沒有足夠多的孩子,我們就沒有未來,而發(fā)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變質(zhì),與人類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發(fā)生了沖突。該觀念同理性主義和有效利他主義這兩種亞文化緊密相聯(lián),在出生率下降的大背景下,越來越風靡于硅谷內(nèi)外的科技圈子,尤其受到偏保守群體的認同。
“我跟科技界的好幾位企業(yè)家一直保持交流,他們都贊同這種觀點……很多絕頂聰明的人都為此憂心忡忡?!薄昂甏蟆惫緞?chuàng)始人本·拉姆表示。這家得克薩斯生物技術公司專業(yè)開發(fā)旨在提升未來生育能力的人造子宮等生殖技術。
“我們很熟悉生育主義運動,也支持這項運動?!薄笆刈o者”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杰克·科茲洛斯基坦言。“守護者”是邁阿密的人工智能婚配服務平臺,幫助用戶尋覓有意共同生養(yǎng)子女的佳偶,以應對“因婚姻危機而加劇的生育危機”。
“我鼓勵那些負責、正直的聰明人生孩子,因為他們能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敝鲝埳髁x且已懷二胎的黛安娜·弗萊施曼說。她是新墨西哥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并在一家胚胎優(yōu)選初創(chuàng)公司兼任顧問。
生育主義名頭最大的擁護者無疑當數(shù)銀河系首富埃隆·馬斯克,他與三名女性生下了十個孩子。“假如人們不努力生孩子,文明就會崩潰。記住我的話?!瘪R斯克在2021年12月的一場商業(yè)峰會上發(fā)言道。他將人口銳減列為人類“頭號危機”(嚴重級別高于氣候變化),并發(fā)出警告說,拖全球出生率后腿的日本“最終會滅絕”。
“內(nèi)幕網(wǎng)”去年11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公眾對生育主義運動的關注。文中提到,基因檢測公司“23與我”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琳達·埃維承認,該運動在得克薩斯州科技圈風頭正勁;高端度假村“對話”的董事總經(jīng)理也表示,那個圈子幾乎言必稱人口下降。
生育主義者馬爾科姆與西蒙娜·柯林斯夫婦
西蒙娜與馬爾科姆·柯林斯夫婦正是這場運動的焦點人物,這兩位30多歲的美國人是由企業(yè)家轉型的哲學踐習者,同時也為人父母。他們表示自己只是該理念最坦率的倡導者,其實同道者大有人在,多數(shù)人不愿亮明觀點而已。2021年,兩人在其非營利性質(zhì)的基金會旗下創(chuàng)立了一個不限宗教的運動團體:生育主義者協(xié)會。扶持過許多理性主義與有效利他主義組織的愛沙尼亞科技界億萬大亨揚·塔林,向協(xié)會捐助了48.2萬美元。目前該協(xié)會正在積極游說政府,會見商界領袖,并尋求機會與生殖技術公司及生育診所開展合作。
柯林斯夫婦并不是“生育主義”一詞的發(fā)明人,這個詞由來已久,類似的還有“多生育主義”,一般用于描述意在提高生育率的國家政策或那些鼓勵生育的主流觀念。與之相對的是“反生育主義”,主張若沒有好日子過就不要把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美國家庭研究所研究員、支持生育的人口統(tǒng)計學家萊曼·斯通認為,與千千萬萬普通生育主義者的想法不同,柯林斯夫婦的理念屬于“一種罕見的亞文化”。在人口危機的警鐘聲下,他們劍走偏鋒,以非宗教、非正統(tǒng)的方式重構了地球上最傳統(tǒng)的一種觀念,而正是這個版本在科技精英圈內(nèi)受到追捧。
“我覺得不能說這種理念單單吸引了硅谷人?!奔易≠e夕法尼亞州的馬爾科姆在與我的一次超長通話中分析道,“應該這么說,任何人只要熟悉現(xiàn)代科學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都會意識到這是個問題,然后就會進一步關注。為什么你會感覺認同這種理念的硅谷人特別多呢?因為他們對數(shù)據(jù)更癡迷,也更富有,所以能做到對一件事情更加專注;也因為他們有錢有勢,不怕變成輿論攻擊的靶子。”
那是他倆的第二次約會,當時兩人坐在天臺上眺望附近的樹林,馬爾科姆第一次提出想要孩子,西蒙娜卻反應冷淡。“那會兒我只想獨自過完一輩子,不結婚,也不生孩子?!彼貞浀?,“要是有人問我,‘你想抱一下寶寶嗎?我會回答,‘別,還是你抱著吧,我就看看不動手,這樣自在多了?!?/p>
西蒙娜接受采訪時,胸前束著五個月大的女兒泰坦,不時發(fā)出咕噥聲;馬爾科姆則負責照料兩個兒子——兩歲的托爾斯滕和三歲的奧克塔文。他們安家在綠樹成蔭的費城郊外,一面撫養(yǎng)子女,一面全職擔任某旅行社的聯(lián)合首席執(zhí)行官,同時還要撰寫關于生育主義的書籍并開展非營利項目,可以說樣樣兼顧、面面俱到了。他倆總以一板一眼的老派形象示人,有攝影師來訪時會一絲不茍地穿上鄉(xiāng)村俱樂部風格的商務休閑裝,對媒體記者熱情洋溢、知無不言。
兩個人年少時都有過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現(xiàn)年36歲的馬爾科姆曾經(jīng)被法院一紙判令送進問題青少年中心,那里的管教威脅說,如果不聽話就給他編造點違紀行為,把他一直關下去。35歲的西蒙娜則經(jīng)受了厭食癥的多年折磨,目前正在通過激素療法維持月經(jīng),還要依賴試管嬰兒技術受孕。
當年的西蒙娜可是標準的反生育主義者。她是加州一個嬉皮士群婚團體解散后留下的唯一孩子。身為一個“計劃外的孩子”,她親眼看到母親如何忍痛割棄了事業(yè)。促使西蒙娜改變想法的不是賢妻良母式的洗腦勸說,而是馬爾科姆的一句簡單承諾:她不必犧牲事業(yè)。承諾兌現(xiàn)了。懷奧克塔文的那段日子她沒有休過假,臨產(chǎn)時還在接工作電話,分娩五天后就回到了辦公室。每個孩子出生后她都會先帶六個月,用胸前背帶托著寶寶在跑步機辦公桌上工作,之后馬爾科姆就會接手大部分帶娃任務。她發(fā)現(xiàn),有了新寶寶后,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反正每隔三個鐘頭就得起床,為什么不順手發(fā)幾封郵件呢?”
那時候,有關生育問題,他們只是積累了一些個人感悟,直到身為風險投資人的馬爾科姆外派韓國工作了一段時間,才上升到政治覺悟的層面。韓國的生育率不到0.8,全球墊底,讓馬爾科姆震驚的是,似乎沒人覺得這有什么要緊的?!斑@事要是換成動物,早就打上‘瀕危標簽了?!彼f,“而一聽到某個物種快要滅絕,我們立馬會緊張得大呼小叫?!辈稍L開始后他滔滔不絕地講了近半個小時,語速飛快,情緒激昂,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
十孩之父埃隆·馬斯克
女性人均生育2.1個孩子可保證總人口持平,但目前幾乎所有發(fā)達國家的生育率都低于這個數(shù)。據(jù)估計,全球平均生育率將在2056年左右跌破該標準線。預計到2100年,高于2.1的只有七個國家,大部分位于撒哈拉以南,這意味著發(fā)達國家已無法通過移民維持人口增長。生育率持續(xù)下降將延遲數(shù)十年才會導致總人口減少,而人類預期壽命增長有望部分抵消這一影響。因此,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全球人口應該仍可保持增勢,直至某一日達到平衡或從此拐頭向下。
英國人口變化研究中心的人口統(tǒng)計學家伯尼斯·匡指出,大多數(shù)同行沒有把上述現(xiàn)象視作危機?!霸诖蟊娢幕?,關于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銳減有太多聳人聽聞的言論了,跟正經(jīng)的學術研討完全是兩碼事。”她還表示,我們無法預測日后出現(xiàn)的生殖技術會產(chǎn)生怎樣的長期影響。許多專家還認為人口減少是一件好事,有助于緩解氣候變化等難題。
然而,生育主義者卻斷言,隨著老年人口規(guī)模超過勞動年齡人口,早在總人口下降之前就會冒出一系列問題。對全球經(jīng)濟走勢作預測,向來是以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持續(xù)增長為前提的,而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又與人口數(shù)呈正相關關系?!凹偃缛藗冾A判未來的經(jīng)濟將會衰退,而且是無限期地衰退下去,那就不是暫時陷入低谷這么簡單了——這么說吧,到那時候投資未來沒有任何意義?!眰惗毓媚锇筒挤治龅溃耙坏┌l(fā)生這種情況,你的養(yǎng)老金就會斷流,你只能把存款取出來維生,銀行倒閉,政府沒處借錢,諸如此類的系統(tǒng)一個個都會崩潰。”
巴布以英國當前的經(jīng)濟蕭條和朝不保夕的公共服務為例,指出這些狀況部分應歸咎于人口老齡化以及脫歐后年輕移民的外流。倘若老齡化或人口萎縮問題蔓延到了世界各地,又會是怎樣一副情形?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日本就是前車之鑒。耶魯大學教授成田悠輔曾提出,“老年人集體自殺、集體切腹”才是“唯一出路”,不過后來他解釋這只是一個“抽象的比喻”。
柯林斯夫婦與三個孩子泰坦、托爾斯滕、奧克塔文
在柯林斯夫婦眼里,以上這些只是危機的一部分,更應當引起警惕的是,不同文化群體的生育率并非均衡下降。生育主義者協(xié)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出生率較高的群體與某些心理學家定義的“右翼威權人格”——用馬爾科姆的話說就是“對非我族類有本能的抵觸或不信任”——存在關聯(lián)性。馬爾科姆補充道,雖然他們夫妻二人也是保守派,但觀念截然不同,他們歡迎外來移民,樂于見到一個多元共存、多文化共生的社會,其中所有群體都能按自己的方式養(yǎng)兒育女。另一方面,進步主義者和環(huán)保主義者的平均生育率則相對較低,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因是,千禧一代與網(wǎng)絡世代對氣候變化問題普遍感到悲觀。
“有些群體不能通過傳統(tǒng)生殖方式來生育繼承雙方基因的后代?!蔽髅赡日f,“這自然會讓一部分人徹底打消生孩子的念頭?!比缃瘢@一難題有望破解:一項名為“體外配子”的新興技術可利用干細胞直接培養(yǎng)卵子和精子;卵子冷凍和體外受精成本的降低也更有利于女性平衡、兼顧事業(yè)與生育。
還有人因自身患有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遺傳性疾病而顧慮重重。心理學教授弗萊施曼說,她認識不少“奇才”都存在這類健康問題,他們擔心自己的缺陷會遺傳給下一代?;蚝Y查和胚胎優(yōu)選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類問題??铝炙狗驄D透露說,泰坦就是一個經(jīng)過“篩選”的結果,她的胚胎戰(zhàn)勝了有較大幾率罹患肥胖癥、偏頭痛、焦慮癥的對手,最終脫穎而出。
不過,凡是涉嫌利用出生率來影響未來政治走向的想法,總會令許多人不寒而栗。這使人聯(lián)想到美國的“箭袋充滿運動”,該運動要求基督徒勉力生養(yǎng),以便讓虔誠的信徒漸漸占據(jù)整個社會。馬爾科姆直言不諱地指出,科技圈里的確有人在干這種事?!肮韫热耸歉鷶?shù)學打交道的,他們真的想讓自己的后代占領世界?!瘪R爾科姆說,“他們是這么琢磨的,‘好,我有八個孩子,要是每個孩子都生八個孩子,接下來每個孩子又生八個孩子,總有一天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我的孩子……我了解這幫人的思維。他們是賺大錢的成功人士,覺得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p>
弗萊施曼承認自己也遇到過這種人:“很多人把真實想法埋在心里,有些話是難以啟齒的,‘我要出錢拷貝半個自己,越多越好。我要把自己復制到未來去。這種話誰敢到處嚷嚷?”馬爾科姆進一步指出,大多數(shù)人并不像馬斯克那樣公開自己是生育主義者,而是采取“悶聲發(fā)大財”的策略來提高成功率?!八麄儠肛熚遥銤M世界宣傳這個干什么?我們都懂,我們自己能解決,不需要多元化,多元化都快把你搞成偏執(zhí)狂了……這些話他們是不會說給你聽的?!彼嬖V我。
科林斯夫婦倒不擔心這些人的做法,認為他們注定成不了事??屏炙狗驄D致力于培育一種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家庭文化,讓子子孫孫都甘愿成為這種文化的一分子,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兜售自己的基因”;同時,他們還要將這種理念推廣到擁有不同價值觀的其他家庭中去。“你有18年時間向孩子灌輸你的文化,萬一他們聽不進去,那算你倒霉——到時候他們就離你而去了?!蔽髅赡日f,“如果一個人希望將自己耳濡目染的文化和三觀傳揚下去,自然也就樂意為人父母。”
話雖如此,這個項目究其根本,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預先選擇哪些文化有資格發(fā)揚光大——也就不可避免要選擇哪些群體有資格優(yōu)先繁衍其基因組。研究人種改良論與退化論歷史的哲學學者埃米爾·托里斯對此不無警覺。
“關于人種退化災難即將來臨的恐怖預言可以追溯到19世紀后期,這種論調(diào)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之后甚囂塵上?!蓖欣锼菇榻B道,“當時生物學家們警告說,人種退化問題迫在眉睫,‘智力不夠格的人正在加速繁衍,這一現(xiàn)象必須引起重視?!彼^“智力不夠格的人”指的是窮人、殘障人士、有色人種,以及因缺乏政治權利而被硬戴上劣等人帽子的其他群體。后來,納粹以這種論調(diào)為口實,推行了強制絕育政策。
雖然科林斯夫婦自己也使用胚胎優(yōu)選技術,但表示絕不認同這類人種改良論。對于各種族間智力與政治人格特征有明顯差異這種說法,馬爾科姆還盡情嘲笑了一番,并斥之為“偽科學”。在篩選胚胎時,科林斯夫婦并沒有要求排除自閉癥和多動癥的特征基因?!拔覀冇X得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盡量給孩子一個好機會就行了。”身為自閉癥患者和猶太裔的西蒙娜說。
然而,托里斯指出,自愿、“自由”的人種改良最終可能與施行強制措施并無區(qū)別,都會強化主流觀念所偏愛的特征,如淺膚色、數(shù)學推理能力、競爭力等。人口統(tǒng)計學家斯通不留情面地抨擊道:“我的目標是讓人們按自己的意愿生育子女,這就得罪那些生育主義者了,有望提高生育率的人群恰恰是他們眼里不該多生的那批人?!?/p>
馬爾科姆表示自己同樣擔憂這個問題,所以決定對生育主義者協(xié)會同哪些家庭開展合作基本不加干涉。他說:“我們只起到燈塔的作用,如果我們將自己的世界觀強加給招募來的合作者,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h3>| 生育率低迷背后的問題 |
對生育主義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認為,這種理論之所以能在硅谷大行其道,是因為它活脫脫像一個嶄新的救世計劃,而硅谷人本來就忙于開拓太空、征服死亡以及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早就自視為天之驕子了。但不管怎樣,這種現(xiàn)象還是反映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焦慮。無論你是不是人種退化宿命論者,都能感覺到當前生養(yǎng)孩子的方式出了大問題——許多新父母和準父母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絕大部分低生育國家,人們想要幾胎的心愿總是無法實現(xiàn)。就算韓國人也是普遍想要兩個孩子,遠高于現(xiàn)實中的0.8個?!辈崴埂た镎f。然而,這種局面絕非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而是由我們強加給家庭的負擔所造成的。
許多女性在職業(yè)抱負與家庭責任的沖突之中苦苦掙扎,在如何“兩者兼得”這個經(jīng)典難題面前進退維谷。韓國新上任的總統(tǒng)(一位男士)宣布結構性性別歧視已成為“過去式”,而與此同時,政府印發(fā)的宣傳手冊竟然還在指導準媽媽們做好以下產(chǎn)前功課:為丈夫備好冷凍即食餐,扎好頭發(fā)以免在醫(yī)院里“顯得邋遢”。“哇噢,有這種日子等在前面,該明白女人為什么都不急著上船了吧?”伯尼斯·匡笑著說。
生育率低迷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與過去相對粗放的撫養(yǎng)方式不同,現(xiàn)今社會要求中產(chǎn)夫婦給予子女無微不至的關照?!芭e個例子,在過去,六七歲的孩子是可以自由放養(yǎng)的;而現(xiàn)在,要是把孩子單獨留在家里一整天,就可以算虐待了。”巴布說。
接下來就是住房成本問題?!叭绻B買個一居室都勉勉強強,哪怕你再想要兩個孩子,還不是只能算了?”伯尼斯·匡反問道,并表示只要還得起按揭,她想生三到四個孩子。巴布也有類似的想法:假如能保留有前途的職業(yè),薪資也足夠買一套體面的房子,那么生兒育女就不成問題。然而現(xiàn)實令她左右為難。
伯尼斯·匡承認,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但她相信這些問題并非不可解。她提議,既然事實證明現(xiàn)金獎勵、一次性補貼、限制墮胎等措施都對提高生育率幫助不大,那么是時候出臺適用于父母雙方的育兒假制度了。另外,如果父母一到返崗之日便能享受質(zhì)優(yōu)價廉、供應充足的托兒服務,也對鼓勵生育頗有助益。
目前,科林斯夫婦希望至少再生四個寶寶,除非反復剖宮產(chǎn)引致的并發(fā)癥讓西蒙娜不再適宜分娩?!爱斘夷曋⒆觽兊难劬Γ蔽髅赡日f,“我能看到他們擁有的全部潛力……我們一嫌麻煩,他們就來不了這個世界,能想象嗎?不敢想。我就是不能不生孩子?!?/p>
[編譯自英國《每日電訊報》]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