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王亞靜,趙蘭蘭,韓方方,韓迎東,宋衛(wèi)衛(wèi)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呼吸康復科病區(qū),河南 鄭州 450000)
肺炎的嚴重程度與患者肺部炎癥播散、局部炎癥程度及全身炎癥反應程度有關,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將極大提高患者的病死風險。鹽酸氨溴索是臨床治療重癥肺炎較為常見的藥物,可促進呼吸道內部黏稠分泌物的排出、減少黏液滯留,抑制機體炎性因子的表達,但單用鹽酸氨溴索治療重癥肺炎對患者應激狀態(tài)影響較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1]。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BAL)在臨床多種類型的肺部疾病診斷、治療中均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排出肺部分泌物[2]?,F將本院開展BAL對重癥肺炎患者應激反應影響分析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來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就診治療的90例重癥肺炎患者,依據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8~79歲,平均(68.61±5.77)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42~58分,平均(50.77±4.11)分。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60~79歲,平均(68.77±5.63)歲;APACHEⅡ評分40~58分,平均(49.59±4.16)分。本研究的所有項目均經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核實批準,且所有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書。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內科學》[3]中相關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前1個月未進行抗感染、化痰等相關治療;肝腎功能齊全;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排除標準:存在明顯的出血傾向的患者;過敏體質;合并其他炎癥性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均在抗感染治療前進行藥敏實驗,并依據藥敏結果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物治療,并進行營養(yǎng)支持、吸痰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鹽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80207/190816,規(guī)格:2mL:15mg)治療,靜脈滴注鹽酸氨溴索30mg·次-1,2次·d-1,共治療7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BAL治療。術前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80124/190522,規(guī)格:2mL:2mg)5mg,患者取仰臥位,給予心電監(jiān)護及高濃度吸氧,血氧飽和度>95%時,將纖維支氣管鏡經口鼻插入,觀察患者支氣管周邊及內分泌情況,到達病變部位后用15~20mL的生理鹽水進行灌洗,1min后吸出灌洗液,反復灌洗至灌洗液呈清亮狀態(tài)。灌洗過程中需嚴格控制負壓(低于100mmHg)。共治療7d。
①應激狀態(tài):在治療前及治療7d時,采集兩組3mL空腹狀態(tài)時外周靜脈血,以2500r·min-1、半徑15cm離心10min,血管緊張素Ⅰ(Ang-Ⅰ)、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皮質醇(Cor)水平測定方式為放射免疫法。②炎癥因子:在治療前及治療7d時,采集兩組3mL空腹狀態(tài)時外周靜脈血,以2500r·min-1、半徑15cm離心10min,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水平測定方式為酶聯免疫吸附法。
兩組治療前的Ang-Ⅰ、Ang-Ⅱ、Co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7d Ang-Ⅰ、Ang-Ⅱ、Cor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更低,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應激狀態(tài)對比
治療前兩組PCT、CRP指標比較,統(tǒng)計學無差異(P>0.05);治療7d后,兩組的PCT、CRP水平相比治療前已大幅降低,且觀察組的指標數據更低,統(tǒng)計學有差異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重癥肺炎病情危重,患者可伴有呼吸衰竭、嗜睡、發(fā)紺、血壓下降等癥狀,若病情進展未得到有效控制,將極大增加患者意識障礙、視盤水腫、腦疝、休克等發(fā)生風險,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鹽酸氨溴索是治療重癥肺炎的藥物之一,其可以促進黏液排出、分泌物溶解,對呼吸道黏膜表面活性物質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鹽酸氨溴索雖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但對機體應激反應的影響較小,且該藥物應用后可能會增加胃部灼熱、消化不良等不良反應,效果稍差[4]。重癥肺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呈異常高表達情況,大量的炎性因子加重了患者病情,致使患者出現應激狀態(tài)。其中Cor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其水平過高會導致患者出現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應激反應[5];血管緊張素具有強效收血管作用,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其中Ang-Ⅰ對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具有刺激性,而Ang-Ⅱ可收縮全身小動脈,致使血壓升高,當Ang-Ⅰ、Ang-Ⅱ水平過高時,可導致血壓升高、腎血流量降低等應激反應[6]。BAL是通過支氣管鏡向肺泡內注入生理鹽水并負壓吸引來達到診斷、治療等目的。在支氣管鏡的輔助下,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痰栓、黏性分泌物等,有效促進排痰,減輕機體的炎性反應[7]。BAL對痰液具有稀釋性,降低呼吸道內痰液黏滯度,并對病變部位黏膜產生刺激,促進有效咳嗽進行,從而達到痰液引流的目的;且BAL以將抗菌藥物直接送至病變部位,提高病變部位局部藥物濃度,提高抗炎效果,減輕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7d時Ang-Ⅰ、Ang-Ⅱ、Cor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7d時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這提示BAL治療重癥肺炎患者的效果較好,可降低患者應激狀態(tài)及炎癥因子水平表達情況,促進患者病情好轉。綜上所述,BAL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可減輕其應激狀態(tài),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對病情轉歸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