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晴晴
摘要: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加強了對學生德育素質的關注。班主任作為德育教育的責任人,要在德育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正向激勵、引導,提高德育教學質量,轉變教育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對班主任德育工作問題和激勵策略方法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激勵策略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德育知識,成為高素質人才。在德育工作中,導入激勵策略,更新思想觀念,建立良好班風,增強德育工作效能。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不足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理念被運用到了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受到了教師的普遍關注。在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不斷探索新理念,加強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但是,有些教師仍然采取灌輸式的方法講解理論知識,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足,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鍛煉的技能是有限的,影響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勵策略的實施方法
(一)強調德育自律的理念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以激勵策略為主要的方向,要強調德育自律的理念,更新德育工作思想,對陳舊的方法進行改進。在具體的德育工作實踐中,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德育自律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德育自律指的是學生需要在意識層面上,從主觀上認可德育,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用一定的自覺性參與到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從激勵策略的角度出發(fā),加強激勵制度的建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自律性,對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肯定和鼓勵,促使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發(fā)揮主體作用,樹立主人翁意識,成為班級管理的積極參與者和落實者。
讓學生參與管理班級的各項活動,可以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參與體驗和實踐的過程中理解德育的重要性,自覺提升自身德育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品質。為了強化德育自律的工作有效性,教師可以建立小紅花制度,讓學生在經過互相監(jiān)督、自主投票,評選出有進步的優(yōu)秀學生榜樣,給予該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精神激勵,營造互相監(jiān)督的良好氛圍,激勵學生進步,建立起良性的競爭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精神,促使學生理解德育知識的內涵,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各項班主任工作中。[1]
(二)創(chuàng)新激勵方式
激勵策略的實施在于通過認可與鼓勵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實施激勵策略,教師要用具體多樣的激勵方式肯定學生、表揚學生,使學生堅定自信,持續(xù)地展開積極的德育教育,在生活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做事動機、美好的品行,表揚學生的行為,給予學生激勵和表揚,會使學生樹立起一定的榮譽意識,產生成就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認可、關注,學生在教師的贊美聲中保持良好品格,持續(xù)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經過長期堅持,將良好的德育品格內化成自身的素養(yǎng)。教師要用愛心、責任心,對班級學生進行細心的觀察,了解學生的行為機制特征,對學生積極的行為態(tài)度要及時給予肯定、贊揚,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和激勵。
對于學生的美好品行,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對于學生的不正確的行為,教師要及時糾正、制止,幫助學生糾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教師要制定多樣化的激勵措施,使學生在受到教師的鼓勵、激勵的同時,主動地糾正錯誤,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采取差異化的激勵方式,不局限于語言激勵的方法,可以用贊許的眼神、肯定的動作、會心的微笑等。也可以用班級表揚大會、主題會議、頒發(fā)獎狀、小組探討等不同的形式,激勵學生分享故事和成長心得,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素養(yǎng)。
(三)遵循適度原則
在激勵策略的應用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明確德育工作的方向、目標,激勵過程中,遵循適度原則,把握好對學生進行獎勵或表揚的“火候”,真正做到適度。教師必須要深入觀察學生,分析學生,在實施獎勵策略的過程中遵循適度原則,維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又能夠使學生學到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實施獎勵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其樹立正確的道德認知,教師在德育工作實踐中可以通過制定檔案的方式來了解學生,記錄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的狀態(tài)進行觀察、分析,掌握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掌握學生性格特征,調整獎勵力度,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教育學生,在表揚時,遵循適度原則,確保學生能夠在表揚中樹立信心。物質獎勵時,要使學生意識到獎品的作用,使其發(fā)揮出激勵措施的作用。[2]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中,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要重視德育工作,用激勵策略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明確現(xiàn)狀,找到實踐中的不足,調整德育教育模式,實施激勵策略,用合理的德育方針政策增強德育的有效性,在不斷反思、實踐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麥熱排提罕·艾海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分析[J].中華傳奇,2020(12):80.
[2]全陳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軟件(電子版),2020(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