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蔚朗 王興亮 王丹丹
(福建省永安市立醫(yī)院超聲科,福建 永安 366000)
妊娠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是指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fā)育成長的過程。早孕不良癥狀是指女性在懷孕初期會表現出輕微下腹部墜痛或脹痛,部分女性出現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出現渾身酸軟乏力、腰骶酸痛等癥狀[1]。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與三胎政策的開放,高齡孕婦數量明顯增加,導致早孕不良癥狀發(fā)生的風險性升高[2]。同時,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孕婦長期處于緊張、恐懼、擔憂等狀態(tài),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雖病毒是否致畸尚無權威定論,但病毒對機體不同程度侵害和對全身各個系統(tǒng)的損害,導致孕婦母體的潛在細微變化,增加了孕早期不良現象發(fā)生的可能性。妊娠女性若未及時發(fā)現及處理早孕不良現象,可誘發(fā)腹痛、陰道出血等先兆流產或難免流產癥狀,甚至可危及生命,給母體及胚胎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因此,臨床加強對早孕異常征象的早期診斷是十分必要的。經陰道高頻超聲屬于疾病檢查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分辨率高、無創(chuàng)、可重復等優(yōu)點,用于妊娠早期異常征象的診斷價值明顯,可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3]。經陰道高頻超聲觀察早孕異常征象直觀,明確,可精確評估和檢測早期胚胎發(fā)育,為臨床提供準確的信息,優(yōu)化產前檢查,保障孕婦和胎兒的良好妊娠結局。鑒于此,該研究以120例具有早孕異常征象并經臨床診斷妊娠失敗孕婦為例進行分析,探析經陰道高頻超聲的診斷價值,以期為臨床盡早診斷早孕不良現象提供可靠依據,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對象為120例早孕孕婦,均經婦科臨床診斷妊娠失敗,入院時間均在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孕婦年齡21~36歲,平均(28.59±3.14)歲;停經時間30~82 d,平均(45.63±7.38)d;懷孕次數1~5次,平均(2.16±0.53)次;婚姻史:已婚85例,未婚35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標準:均為早孕孕婦;年齡處于21~36歲;同意接受超聲檢查;出現腹痛、少量陰道流血等早孕不良癥狀;清楚研究流程,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標準:孕婦的心臟、腎臟等器官組織發(fā)生惡性病變;處于孕晚期階段;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異常;病歷資料不齊全;入組前已經流產;陰道出血量較多;同時存在陰道感染。
1.2 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均接受陰道高頻超聲檢查。①檢查前期準備工作:檢查前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檢查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評估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語言、肢體接觸等方式舒緩其緊張情緒;叮囑孕婦檢查前排空膀胱。②儀器參數:使用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荷蘭飛利浦公司,型號EPIQ5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韓國三星集團,型號HS70A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檢查,高頻探頭頻率設為3~12 MHz,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探頭頻率設為3.5 MHz。③檢查過程:指導孕婦平臥后取截石位,顯露外陰,在超聲探頭上涂抹適量的耦合劑,使用一次性避孕套套住超聲探頭,將超聲探頭緩慢置入陰道內,注意控制探頭置入速度及力度,避免因置入速度及力度不適宜而引起孕婦的不適,直至超聲探頭貼住陰道后穹隆或宮頸后停止,通過橫切面、縱切面等切面掃描子宮和兩側附件,詳細觀察子宮及宮頸形態(tài)大小,有無占位性病變,仔細觀察妊娠囊、卵黃囊、胚芽或胎塊位置及大小、心管搏動等情況,測量子宮動脈頻譜,觀察雙側附件形態(tài)、大小,有無黃體、血流情況及其他病變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常規(guī)經腹超聲與經陰道高頻超聲對早孕異常征象的診斷結果。②比較2種方法對不同類型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情況。③觀察早孕異常的經陰道高頻超聲征象。超聲可觀察的常見早孕期異常征象主要有以下16種:妊娠囊形態(tài)失?;虻臀?;平均妊娠囊內徑>25 mm,未見胚芽;妊娠囊內無卵黃囊,>2周隨診未見胚芽;胚胎停育(胚芽>9 mm,未見胚血管搏動);卵黃囊旁出現空的羊膜囊;卵黃囊極小或增大(后者徑>6 mm);卵黃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回聲明顯增強或鈣化;大的絨毛膜下血腫或出血(妊娠囊與子宮壁之間呈云霧狀無回聲或低回聲區(qū)環(huán)繞妊娠囊至少50%);絨毛膜凸起(絨毛膜向羊膜內向凸起,特征為外周高回聲,向中心逐漸變?yōu)榈突芈暎慌哐颗c羊膜囊比較明顯?。唬?周時空羊膜囊;>6周后的心動過緩(<100次);極小妊娠囊(妊娠囊內徑-胚芽<5 mm);絨毛膜絨毛水腫改變;合并葡萄胎或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主要特征為妊娠囊內可見胚芽及心管搏動同時可見水泡或蜂窩狀無回聲;完全性葡萄胎則未見胚芽及心管,宮內可見水泡或蜂窩狀無回聲,甚至僅表現為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并內膜區(qū)極細小囊泡);異位妊娠或位置異常的宮內妊娠(難免流產、瘢痕妊娠、宮頸妊娠或宮腔角部妊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軟件分析相關指標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分別進行配對χ2和四格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陰道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經腹超聲的診斷結果 120例妊娠失敗的患者均行經陰道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對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結果如表1所示。經陰道高頻超聲對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率(準確率)為95.8%,顯著高于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的83.3%;而經陰道高頻超聲對早孕異常征象的漏診率為4.2%,顯著低于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的16.7%。
表1 經陰道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超聲對早孕異常征象致妊娠終止的檢出結果(n)
2.2 各種早孕異常征象的超聲檢出率比較 經陰道高頻超聲和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對各種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情況見表2。經陰道高頻超聲檢查對于妊娠囊形態(tài)失?;虻臀弧⑴咛ネS?、卵黃囊旁出現空的羊膜囊、大的絨毛膜下血腫或出血、絨毛膜凸起、異位妊娠或者位置異常的宮內妊娠、胚芽與羊膜囊比較明顯較小等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P<0.05)。而其他早孕異常征象,雖經陰道高頻超聲檢查的檢出率略高于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較小的樣本量有關。
表2 經陰道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超聲評價早孕異常征象的超聲表現比較[n(%)]
妊娠是育齡期女性經歷的自然生理過程,是指機體內一個或多個胚胎發(fā)育的過程[4]。早孕異常在臨床較為常見,臨床主要癥狀多為腹痛、腰骶酸痛、陰道流血等,可致妊娠失敗甚至危害母體及胚胎,給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5]。近年來,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高齡孕婦的增加,早孕不良現象已成為妊娠女性常見現象。如何準確檢出早孕異常征象,及時合理地評估和干預,對于改善妊娠結局,保護女性身體健康及生育功能至關重要[6]。隨著影像學技術的提升、醫(yī)療設備的改進,臨床診斷早孕異常的方式多樣化,如何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提高診斷準確率是當前臨床診療工作的重點。
血清孕酮檢測是臨床診斷早孕異常的常用方法,通過觀察血清孕酮水平可預測早孕可能失敗。但該方法無法觀察孕婦妊娠囊及子宮內狀況,易受到較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導致漏診、誤診的概率較高,臨床應用范圍受限[7]。隨著超聲技術的改進,超聲診斷早期妊娠引起臨床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診斷效果得到超聲科醫(yī)師及患者的認可。經陰道高頻超聲是指利用超聲波的物理特性,借助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檢查和診斷疾病,其優(yōu)勢是將探頭直接置入陰道,使盆腔臟器位于聲束近場,可清晰觀察盆腔器官全貌及細小病變,并能探測子宮、卵巢細小血流,有助于臨床診斷[8]。經陰道高頻超聲的操作簡單,診斷準確率較高,無輻射,檢查安全性較高,用于早孕異常征象的診斷效果理想[9]。經陰道高頻超聲能直觀地觀察孕婦的宮內妊娠囊著床及胚胎發(fā)育情況,評估妊娠大小、胚芽大小及心管搏動情況,了解孕囊周圍的血供水平、子宮其他狀況及卵巢是否存在黃體及其他對妊娠產生影響的病變等,為臨床醫(yī)師確診早孕異常提供參考[10]。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陰道高頻超聲對于早孕異常征象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超聲檢查,漏診率低于常規(guī)超聲檢查(P<0.05),提示經陰道高頻超聲用于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率較高。分析其原因是:經陰道高頻超聲能準確診斷早孕,超聲圖像能清晰顯示子宮內是否存在妊娠囊及妊娠囊位置,確認妊娠囊內卵黃囊、原始心管搏動及胚芽大小等情況,并能清晰顯示宮腔出血情況,幫助臨床醫(yī)師確認胚胎生機,準確判斷孕周,確定胚胎數目及絨毛膜性,從而提高早孕不異常征象的檢出率,減少漏診和誤診情況的發(fā)生[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多種早孕異常征象的檢出率上,經陰道高頻超聲檢查顯著高于常規(guī)經腹超聲檢查(P<0.05),表明經陰道高頻超聲用于早孕異常征象的診斷價值良好,可有效鑒別診斷早孕異常征象種類,為后續(xù)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有力依據。
綜上所述,經陰道高頻超聲檢查用于觀察各種早孕異常征象,超聲表現典型,診斷效果顯著,可明確確認是否妊娠,是否宮內妊娠,清楚觀察宮腔內妊娠囊、羊膜囊、卵黃囊、胚芽、胚血管搏動方面異常的各種表現,有效協(xié)助醫(yī)師早期診斷妊娠失敗,對判斷妊娠結局、及時行有效干預方法、提高生育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