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襄
道德與法治課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這門課的真正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兑倭⒃谑澜绲臇|方》由三個話題組成,分別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保家衛(wèi)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三個話題以先后的邏輯關系,展示了新中國與舊中國方方面面的不同,呈現(xiàn)中華民族如何以嶄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臺。第一個話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教材呈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政治準備,開國大典的盛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人民當家作主的事例。在讓學生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并引導學生懂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主要內容,了解國旗、國歌、國徽背后的故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間和歷史意義。
2.通過收集,閱讀關于人民當家作主的資料,學習抓住關鍵事件進行探究的方法。
3.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悅心情,樹立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主要內容,了解國旗、國歌、國徽背后的故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間和歷史意義。
2.教學難點。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悅心情,樹立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
三、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走進歷史?!兑倭⒃谑澜绲臇|方》為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五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有強烈的求知欲、表現(xiàn)欲。對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漸增強,但他們的思維方式,思維角度不夠全面,教學過程中需要巧妙設計問題引導他們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以多種形式、多個角度開展探究。從天安門廣場圖片談話導入,觀看《開國大典》的視頻進入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情境,利用重大歷史事件來讓學生回顧:1921年中共一大在紅船上宣布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進行了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1949年人民解放戰(zhàn)爭奪取全國勝利。利用多種方法來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對“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個話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2.多樣活動,深入感悟?;顒右唬和ㄟ^新聞發(fā)布會的形式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重要內容,并讓學生在課前研學進行對國旗、國歌、國徽背后故事的搜集,繼而在班上分享,讓學生充分了解開國大典前期的準備工作,一方面能夠感受新中國成立的來之不易,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中國人民獨立自主了,真正要站起來了?;顒佣阂龑W生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分享國慶的慶祝方法,感受國慶的喜悅。再通過視頻再現(xiàn)閱兵盛況,讓學生為祖國的逐漸強大感到自豪?;顒尤阂孕〗M探究“農民田間識字”等三個活動反映出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事實。通過對歷史資料的搜集學習以及對解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對比,從而認識到新中國的成立讓人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閱讀角的學習,進一步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深遠意義。
3.總結延伸,深化探究。借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內容。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進而總結并深化本課學習內容,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
四、教學總結
《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設定的教學目標,意在幫助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如何戰(zhàn)勝內憂外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案例旨在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行各業(yè)取得的巨大成就,喚起學生對建設者的敬仰之情。其中采用了項目學習的方式,課前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新中國成立前后具體事件”來進行小組活動,前置課堂學習活動,以搜集信息、問詢、梳理、表達等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建構。課堂學習以情感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豐富的資料鏈接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抓住關鍵事件來進行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獲得對歷史的主動感知和體悟,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悅心情,樹立對新中國成立的自豪感。
綜上,道德與法治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標,鍛煉學生以合作學習、討論探究的形式提升自主合作能力,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教學重點落實到愛黨、愛國的德育上,突出了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從而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