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濫用民事權利的認定與法律后果
        ——《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的司法適用

        2023-09-02 11:16:23蔣家棣
        關鍵詞:民事權利總則行使

        蔣家棣

        我國《民法典》第132 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目的是在鼓勵權利主體正當行使權利的同時,為權利的行使劃定明確的界限。①參見黃薇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上),法律出版社2020 年版,第258 頁。為了更好地指導司法實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若干問題的解釋》(本文簡稱《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對權利濫用的認定及法律后果進一步細化完善,其中第1 款規(guī)定:“對于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條所稱的濫用民事權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行使的對象、目的、時間、方式、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等因素作出認定。”第2 款規(guī)定:“行為人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構成濫用民事權利?!钡? 款規(guī)定:“構成濫用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濫用行為不發(fā)生相應的法律效力。濫用民事權利造成損害的,依照民法典第七編等有關規(guī)定處理。”

        一、禁止權利濫用的制度功能和司法應堅持的價值導向

        民事權利作為一種法律所保障的類型化的利益,具體體現(xiàn)為民事主體在一定范圍內的行為自由。這就意味著民事權利的行使絕非漫無邊際,而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任何權利的實現(xiàn),不僅關涉權利人的利益,而且關涉義務人的利益以及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故而,民事主體在行使民事權利時,應尊重他人的利益,不得濫用民事權利。①參見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年版,第449 頁。所謂濫用民事權利,就是違背權利本旨或者超越權利的正當界限的行為。②參見楊立新:《民法總則》,法律出版社2020 年版,第232 頁。權利行使的界限是不得損害他人,即民事主體在實現(xiàn)自己的行為自由時也要尊重和保障他人的行為自由。19 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約翰·密爾提出:“一個人的行為的任何部分一到有害地影響到他人的利益的時候,社會就對他有了裁判權?!雹踇英]約翰·密爾:《論自由》,商務印書館2014 年版,第90 頁。禁止權利濫用的基本精神,可以追溯至羅馬法時代。如《法學總論》第一篇“正義和法律”中即指出,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別人,給予每個人應得的部分。④參見[古羅馬]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商務印書館2009 年版,第5 頁。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社會的主流思潮傾向于私權神圣和權利絕對性理論,法律并沒有直接認可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因為如果堅持絕對的權利觀念,濫用權利似乎就會成為一個偽命題。⑤參見王利明:《論禁止濫用權利——兼評〈總則編解釋〉第3 條》,載《中國法律評論》2022 年第3 期。在法律上較早真正確立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是1900 年的《德國民法典》,其第226 條規(guī)定:“專以加害他人為目的之權利行使,不得為之?!贝撕鬄楦鲊穹ǖ渌Х?。從發(fā)展過程來看,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在19 世紀末,社會思潮由個人主義轉向兼顧社會發(fā)展與人類生存的背景下確立起來的,其有限制個人權利行使的功能,但是深層目的卻是為了更加廣泛地保障權利的享有,防止民事權利成為個別人享有的特權。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類的行為邊界不斷拓展,由此產生的權利沖突現(xiàn)象也日益加劇。例如,因安裝攝像頭防盜而侵害他人隱私引發(fā)的糾紛,以及當前備受關注的因濫用人臉識別技術引發(fā)的糾紛,都是技術進步背景下出現(xiàn)的權利沖突現(xiàn)象??梢姡箼嗬麨E用原則的基本制度功能就在于通過規(guī)范權利行使來劃定邊界,從而緩和權利沖突,平衡各方利益。

        此前,我國《民法通則》并未規(guī)定禁止濫用權利原則,禁止權利濫用有關內容規(guī)定在憲法中。我國《憲法》第51 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币虼?,在民事案件中認定是否構成權利濫用時,往往需要基于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的基本原則進行判斷。2017 年《民法總則》第132 條正式確立了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這一規(guī)定最終成為《民法典》第132 條的規(guī)則,使得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在我國民法典中確立下來。在司法適用時,法官應當把握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法理基礎和產生背景,堅持謙抑和審慎的態(tài)度,避免該原則本身的濫用,也就是要遵循以鼓勵權利行使為原則,以否定權利行使為例外的價值導向。因為禁止權利濫用只是對權利絕對性理念的修正,其前提仍然是尊重和保護權利的行使;限制權利行使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更多的民事主體能夠平等、廣泛地享有權利。非基于防止權利行使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目的,不能輕易運用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二、濫用權利的構成要件

        第一,正當權利的存在。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旨在規(guī)范權利的行使,故“構成權利濫用,需有正當權利存在”①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第280 頁。。如果根本沒有權利,也就談不上“濫用”。②王利明主編:《中國民法典釋評·總則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3 頁?!敖箼嗬麨E用制度的適用范圍非常寬泛,可以適用于各種權利行使行為,包括濫用訴權、防衛(wèi)過當、濫用解除權、濫用財產權(如無正當理由禁止袋地權利人通行)、濫用算法、不當申請專利和注冊商標、濫用禁令等?!雹弁趵鳎骸墩摻篂E用權利——兼評〈總則編解釋〉第3 條》,載《中國法律評論》2022 年第3 期。從實踐情況看,各種類型的權利都可能被濫用,其中以支配權、請求權的濫用較為普遍,形成權、抗辯權的濫用也不鮮見。如一方違約行為顯著輕微,對守約方沒有實質性損害,而此時守約方明知解除合同將給違約方造成重大損害,仍然以符合約定解除事由主張行使解除權的,就可能構成權利濫用。當然,要認定當事人構成濫用解除權,首先應當認定其有解除權存在。

        第二,濫用行為。這里的濫用行為,本質上是不正當、不合理地行使權利的行為,導致權利行使的后果偏離權利設置的目的和范圍。通常而言,判斷是否構成濫用的最重要標準是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即是否造成利益嚴重失衡,也就是是否存在“損人不利己”或者“損人極多而利己甚少”的情況。學理上還認為,構成濫用權利還需有濫用權利的主觀意思。從域外立法例看,有的在法條中明確了權利濫用的主觀要件,如《德國民法典》的規(guī)定;有的則未直接明確,如《瑞士民法典》第2 條第2 款規(guī)定“顯屬濫用權利者,不受法律保護”。但從司法適用的角度考慮,行為人有無濫用權利的主觀意思只能采取客觀主義的方法來判斷,即根據(jù)權利人行使權利的客觀行為和后果,按照社會一般觀念來認定。故在司法實踐中,濫用行為的認定和濫用意思的認定往往是一體的,這也符合行為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身體動靜的法律屬性。比如,行為人可以采取一種對他人沒有影響或者影響較小的方式行使權利,卻采取了一種對他人影響較大的方式行使,當然屬于權利濫用行為,不論其主觀上故意或者過失,可以認為具有濫用的意思。

        第三,濫用行為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險?!睹穹ǖ洹返?32 條規(guī)定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故損害要件應當是權利濫用的構成要件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損害不應當局限于已經造成的損害后果,而應當是可能造成的損害危險。即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不應當在造成實際損害時才發(fā)揮作用,而是在將要發(fā)生損害時即發(fā)生作用,相對人可以據(jù)此對抗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主張。此即密爾所言“情事一到對于個人或公眾有了確定的損害或者確定的損害之虞的時候,它就被提在自由的范圍之外而被放進道德或法律的范圍之內了”①[英]約翰·密爾:《論自由》,商務印書館2014 年版,第97 頁。。有學者指出,第132 條的損害既可能包含了損害后果,也可以指一種侵害的事實狀態(tài)。②參見王利明:《論禁止濫用權利——兼評〈總則編解釋〉第3 條》,載《中國法律評論》2022 年第3 期。也有學者認為,權利濫用的行為特征包括至少具有造成他人潛在損害的可能。③參見彭誠信:《論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法律適用》,載《中國法學》2018 年第3 期。因此,《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2 款僅強調了以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而不要求造成實際損害后果。這一方面是因為,如果等到已經造成實害再適用《民法典》第132 條,許多損失已經難以挽回。比如,一方要求拆除鋪設于自己地塊上的天然氣管道,可能因損及公共利益而構成權利濫用,相對人不必等到管道被拆除時再援引第132 條,而應在權利人提出主張時即以此對抗。另一方面,已經造成損害后果的,是侵權責任編等規(guī)定的調整范圍,按照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處理即可。此即《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3 款的意旨。

        三、濫用的判斷標準

        司法實踐亟需解決的是濫用的認定問題,故《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把規(guī)制重心放在了如何判斷“濫用”上。

        (一)認定權利濫用的參考因素

        《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分設第1、2 款對權利濫用的認定作出規(guī)定。第1款是關于權利濫用一般認定標準的規(guī)定。法律確立禁止權利濫用規(guī)則,旨在闡明“一切民事權利之行使,不得超過其正當界限”①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第53 頁。。但司法實踐中的難點在于如何認定權利行使是否超過正當界限。本款在綜合實務經驗、學術成果、域外規(guī)定的基礎上,提煉出權利行使的對象、目的、時間、方式、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等因素作為參考因素,指引法官在具體判斷是否構成權利濫用時,即是否超過正當界限時,可以從不同的維度進行綜合考量。這一標準將誠信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融入其中,為審理相關案件提供具體、統(tǒng)一的指引,有助于引導民事主體依法行使權利,形成良好風尚。

        1.權利行使的對象。民事權利包括相對權和絕對權。絕對權能夠對權利人之外的每一個人產生效力,每一個人都應尊重它。②參見王利明、楊立新、王軼、程嘯:《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第316 頁。絕對權的這種對世性特征強調的是任何人都不得侵犯該權利,而不是可以無邊界地對抗、限制所有人。絕對權受侵犯時,權利主體應當向侵權人主張權利,而不是向其他人主張。當權利主體對自己的權利采取預防性保護措施時,尤其要注意合理界限。比如,家門口安裝攝像頭侵害他人隱私的糾紛案件中,權利人安裝攝像頭目的是為了防止?jié)撛谇趾θ?,但卻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權利進行了無差別的干涉。本條列舉對象作為考量因素,重點在于強調對公共利益的保護,不能以防止?jié)撛谇趾φ邽橛蓳p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利益。在相對權的情形下,權利人只能針對特定主體主張權利,但在有些情形下,特別是涉及第三人時,也會出現(xiàn)權利行使的對象不適當?shù)膯栴}。例如,《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29條規(guī)定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依據(j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guī)定向相對人作出追認的意思表示”,實際上隱含著追認權的行使應當向相對人作出的意思。因為在無權代理的場合,可能會出現(xiàn)被代理人向無權代理人追認,而相對人卻向被代理人行使催告權的情形,如果不加限制,可能會出現(xiàn)追認權濫用的情形。對此,《日本民法典》第113 條第2 款規(guī)定:“追認或拒絕,未對相對人作出者,不得對抗該相對人。但相對人已知該事實時,不在此限?!?/p>

        2.權利行使的目的。權利的行使不得背離或者超出權利設定的目的。許多國家的民法典都側重從權利行使的目的角度來規(guī)范權利濫用。如《俄羅斯聯(lián)邦民法典》第10 條第1 款規(guī)定:“公民與法人不得實施專以損害他人為目的的行為,亦不得以其他形式濫用民事權利。不得為限制競爭之目的而行使民事權利,亦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痹偃纾栋<懊穹ǖ洹返? 條第1 項、第3 項規(guī)定,僅以損害他人為目的或者所欲實現(xiàn)的利益為不法的,權利的行使構成不法?!犊笨嗣穹ǖ洹返? 條也強調了任何人均不得以損害他人為目的行使權利。此外,德國民法典,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也將目的作為認定權利濫用的重要標準。因此,《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1 款綜合各國民法典的規(guī)則,將權利行使的目的作為重要參考因素。本條第2款,則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強調,即明確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權利的,應當認定為權利濫用。

        3.權利行使的時間。比如,在通常認為應當休息的時間,權利人不得以行使權利為由制造噪音,影響他人安寧。此類情形多見于相鄰關系之中。民法典關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本身可認為是禁止權利濫用精神的具體化。其基本旨趣是強調不動產權利人在對自己的不動產行使權利時,要克制自己對權利的任意使用。①參見黃薇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上),法律出版社2020 年版,第562 頁。除了不動產權利人之間相鄰關系涉及權利行使的合理時間之外,實踐中常見的還有廣場舞深夜擾民問題。此外,高考期間權利主體也應當對權利行使保持克制,避免形成噪音,否則也是對他人合法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4.權利行使的方式。強調以合理方式行使權利也是許多國家、地區(qū)的民法典中有關禁止權利濫用規(guī)則的共同特點。在如何判斷權利行使的方式是否合理方面,大多強調按照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來衡量。例如《日本民法典》第1 條第2 款規(guī)定:“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必須遵守信義,誠實為之?!薄犊笨嗣穹ǖ洹返? 條除了強調權利行使的目的外,還強調不得以“違背誠實信用的要求以過分且不合理的方式行使權利”。《瑞士民法典》第2 條第1 款規(guī)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依誠實及信用為之。”《西班牙民法典》第7 條第1 款規(guī)定:“權利應善意行使?!薄镀咸蜒烂穹ǖ洹返?34 條規(guī)定:“權利人行使權利明顯超越基于善意、善良風俗或該權利所具之社會或經濟目的而產生之限制時,即為不正當行使權利。”在一個案例中,原告林某某因與原告陳某某(二人系夫妻關系)發(fā)生爭吵,公然扇打陳某某的臉部,被告蔡某某將上述行為拍攝成視頻并上傳于互聯(lián)網。蔡某某將林某某的不法暴力行為拍攝成視頻并公布,屬于行使權利的行為,但是其在公布時未對陳某某的容貌及形象進行模糊處理,導致陳某某因人格尊嚴受侵害而形成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擴大,給其造成更大的精神損害,屬于典型的行使權利的方式不適當。②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編著:《中國民法典適用大全·總則卷(二)》,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 年版,第912-914 頁。因此,《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1 款參考域外民法典的規(guī)定,結合實踐情況,將權利的行使方式提煉為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5.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禁止濫用權利的目的在于消除權利沖突,保持權利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有觀點提出應當把權利行使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作為一個參考因素。一些立法例也就此問題作了明確規(guī)定。如《埃及民法典》第5 條第2 項規(guī)定,所欲取得的利益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而與由此致人的損害極其不相稱的,權利的行使構成不法?!睹穹ǖ淇倓t編解釋》第3 條第1 款將造成當事人之間利益失衡的程度也作為參考因素列明。

        同時,本款的列舉是不完全列舉,實踐中仍然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提煉出其他因素。列舉上述參考因素,除了可以為適用者提供明確指引外,還可以發(fā)揮行為導向的作用。禁止權利濫用規(guī)則是法律化的道德準則,具有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雙重功能,其核心是道德問題,要求權利主體行使自己的權利時應當為他人著想,為社會著想。①參見楊立新:《民法總則》,法律出版社2020 年版,第232 頁。因此,通過明確法官在認定是否構成權利濫用時會考慮哪些因素,有利于促使權利主體在行使權利時也相應注意權利行使的對象、時間、方式、目的等因素,從而促進文明行使權利的風尚的形成,助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應當注意的是,這里的條文表述為“可以”認定而非“應當”認定,旨在說明上述因素只是參考因素,在具體認定是否構成權利濫用時應當結合具體案情進行綜合衡量。之所以采用“可以”的表述,是因為實踐中濫用權利的情形十分復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宜輕易認定構成權利濫用。這一表述也是“以鼓勵權利行使為原則,以否定權利行使為例外”立場的具體體現(xiàn)。

        還需注意的是,本款的適用應當結合具體案情綜合評判,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簡單做法。關鍵要看濫用行為是否對他人造成不利影響。在重慶發(fā)生的一起案例中,黃某、鄒某因鄰里糾紛產生積怨,后黃某故意在鄒某的母親顧某墳前修建糞坑并傾倒糞便。該糞坑雖然是修建在黃某自家承包地內,但法院依然判其敗訴,主要理由是構成權利濫用。黃某故意在他人母親墳前修建糞坑,其行使權利的方式違背了公序良俗,雖然一般不會對他人的物權造成實際損害,但依民眾的通常認識,顯然會造成他人心理不適。

        (二)應當認定構成權利濫用的情形

        由于認定權利濫用事關重大,稍有偏差就有可能背離民法典的權利保護理念,故而有必要對法官的裁量權予以必要限制。因此《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2款針對濫用權利中最典型、最普遍的情形作出明確規(guī)定。即行為人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權利的,應當認定構成濫用民事權利。民法典第132 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突出強調了濫用權利對他人權益的損害性。比較法上,德國、俄羅斯民法典均將濫用權利明確為“專以加害(損害)他人為目的”行使權利,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也明確為“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懊袷轮黧w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權利人行使權利需以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①徐迪訴黑龍江天辰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曲煥祥物權保護糾紛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qū)人民法院(2018)黑0109 民初268 號民事判決書。。綜合以上考量,本款明確了行為人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權利的構成權利濫用。

        有意見認為本款規(guī)定“以……為主要目的”會導致實踐中認定難度較大,適用不便。實際上增加適用難度正是本款所追求的結果。與侵權責任、刑事責任中故意、過失以及“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一樣,本條中“主要目的”的認定也需要采取主客觀相結合的思路,而根據(jù)客觀現(xiàn)象來認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本身會有一定難度。同時,這也有利于將一部分模糊不清、難以認定的情形排除出去,避免權利濫用的認定過于泛化。在認定“主要目的”時,要注意參考司法實踐在認定侵權責任、刑事責任中的故意、過失、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中積累的成熟做法,從客觀表現(xiàn)中認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比如,如果按照一般人的生活常識,都能認識到以該方式行使權利對權利人本身沒有實際利益,但對他人合法權益會造成嚴重侵害的,應當認定為以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為主要目的。

        需要說明的是,凡是符合第2 款規(guī)定情形的,應當認定為構成權利濫用;當存在第2 款規(guī)定以外情形的,可以依據(jù)第1 款規(guī)定的參考因素,結合具體案情認定是否構成濫用民事權利。例如,當事人一方在裝修房屋時將廚房改為廁所,雖裝修房屋是行使權利的行為,但因此造成廁所位于下層住戶廚房之上,有違國家強制標準和公序良俗,引起下層住戶心理不適。此時因不能證明該當事人有損害下層住戶之目的,難以適用第2 款規(guī)定,但其權利行使方式明顯不當,屬于以違背公序良俗的方式行使權利,法院判決恢復原狀。②參見黃某某、黃某某訴劉某恢復原狀糾紛案,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贛07 民終4047 號民事判決書。這樣,當符合第2 款情形時,可以直接作出認定,當是否符合第2 款情形難以認定時,可以根據(jù)第1 款規(guī)定進行綜合衡量。這樣就達到了原則性與具體性的有機統(tǒng)一,有利于避免具體規(guī)則造成的掛一漏萬現(xiàn)象,也有利于避免原則性規(guī)定可能會出現(xiàn)的適用泛化問題。

        四、權利濫用的法律后果

        禁止權利濫用規(guī)則旨在限制權利的行使,而不是消滅權利。王澤鑒教授指出,權利之行使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者,僅其“行使”為法所不許,“權利”本身的存在不受影響,仍得以其他法所允許的方法行使之。③參見王澤鑒:《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第567 頁。這實際上說的就是權利濫用的法律后果。我國《民法典》第132 條規(guī)定較為原則,未明確規(guī)定權利濫用的法律后果。權利濫用的后果以承認權利存在而否認其行使為原則,以權利喪失為例外。①參見梁慧星:《讀條文,學民法》(第二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 年版,第60 頁。濫用權利行為將發(fā)生兩方面的后果:一是不能發(fā)生行為人預期的法律效果;二是造成他人損害將承擔法律責任。②參見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年版,第45 頁。《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3 條第3 款關于權利濫用的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包含兩個層次:

        一是權利的濫用行為不發(fā)生相應的法律效力。這是權利濫用的基本法律后果。換言之,即使權利濫用行為尚未造成實際損害后果,但可能導致潛在損害時,仍然可以否定該權利行使的主張。實踐中,濫用權利的情形十分復雜。其中較為常見的是濫用支配權的情形。前述加裝攝像頭侵害他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的案例,以及裝修時將廚房改造為衛(wèi)生間,使自己的衛(wèi)生間正對樓下廚房的案例,均屬濫用支配權的典型案例。由于行使權利的行為有造成他人損害之虞,故構成權利濫用,該行使權利的行為對他人不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相關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

        除支配權外,形成權、請求權、抗辯權等也可能構成權利濫用。其典型法律后果也是不發(fā)生權利行使的效力。表現(xiàn)在訴訟中即為權利主張不被法院支持。例如,《九民會議紀要》第47 條規(guī)定:“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守約方以此為由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違約方的違約程度是否顯著輕微,是否影響守約方合同目的實現(xiàn),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合同應否解除。違約方的違約程度顯著輕微,不影響守約方合同目的實現(xiàn),守約方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反之,則依法予以支持?!边@一規(guī)定的精神要義是,違約程度顯著輕微,不影響守約方合同目的實現(xiàn)時,守約方主張解除合同的構成濫用解除權,是濫用形成權的典型情形。③需要注意的是,有觀點對本條持有不同看法,認為既然當事人約定了解除權,就應當尊重意思自治。筆者贊同《九民會議紀要》的立場,認為有必要對約定解除權予以限制。比如,標的額為1000 萬元的合同,當事人已經支付了999 萬元,剩余1 萬元僅因客觀原因逾期1 天支付,對方就以約定解除權產生為由主張解除合同,將會造成明顯不公平的后果。構成濫用解除權的,該濫用行為不發(fā)生解除權行使的效力。因此,《九民會議紀要》第47 條明確規(guī)定,此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濫用請求權的案例如前述黑龍江省的案件。域外也有一些濫用請求權的案例,主要表現(xiàn)為土地所有權人請求拆除地下水管道、變電設施,被法院認定為構成權利濫用,理由是權利行使顯然損害公共利益。④參見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7 年版,第281-282 頁。抗辯權的行使也可能構成濫用。比如,當事人故意作出虛假意思表示,對方當事人請求履行時,其又以構成真意保留為由對抗善意相對人的,該抗辯權的行使顯然違背了誠信原則,不應得到人民法院支持。在以通謀虛偽表示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情形中也存在此類情況。

        二是濫用民事權利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等民事責任。濫用權利可能尚未造成實際損害,此時只需否定權利行使的效果,如前述濫用解除權的行為。但在更典型的情況下,濫用權利已經造成了實際損害。因此,有必要對這種情形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統(tǒng)一法律適用。故第三款規(guī)定濫用民事權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適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等的規(guī)定。濫用權利造成損害,大多數(shù)情況下構成侵權責任,因此本條指明適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規(guī)定。同時,濫用民事權利不僅涉及侵權責任編的適用問題,還可能涉及民法典其他編或者其他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如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股東有限責任或者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債權人、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則涉及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此直接按照相應規(guī)定處理即可。

        五、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與相關規(guī)定的適用關系

        《民法典》總則編將禁止權利濫用規(guī)定在第五章“民事權利”部分,該規(guī)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相對于各編規(guī)定的具體的權利行使規(guī)則,仍然屬于一般性規(guī)定,具有總攬全局的作用,而相對于誠信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其又屬于相對具體的規(guī)則。因此,適用時應當注意把握兩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與各編具體規(guī)定的適用關系。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可以用來補充法律漏洞,法院審理案件,從現(xiàn)行法找不到相應的具體規(guī)定時,可以直接適用屬于授權條款性質的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裁判案件。①參見梁慧星:《梁慧星談民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 年版,第177-178 頁。因此,在適用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時,應當嚴格遵循一般規(guī)定與特別規(guī)定的關系處理。即應當首先看民法典及其他法律對權利行使的限制有無具體規(guī)定,有具體規(guī)定的應當直接援引該具體規(guī)定,而不能直接適用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實際上,《民法典》中有大量的此類規(guī)定,典型例子如關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則,要求權利人負有容忍義務,為相鄰人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便利。再如,《民法典》第564 條對解除權的行使作了期間限制,目的也是在于防止權利人在知道解除事由后違背誠信原則長期不行使解除權。其他民商事單行法中也有一些限制權利行使的具體規(guī)定,尤其以知識產權類法律為典型。同時,各編對具體權利行使的限制未作明確規(guī)定,但通過類推適用、目的性擴張、目的性限縮等漏洞填補方法能夠得出結論的,也應當優(yōu)先援引相關規(guī)定并適用相應的方法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結論已經通過司法解釋予以固定,適用時直接援引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即可,從而可以避免復雜的說理。例如,《民法典總則編解釋》第16 條第2、3 款對配偶、父母、子女以外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的權利作了“不申請宣告死亡不能保護其相應的合法權益”的限制,目的是為了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特別是要避免財產性利益過分凌駕于身份利益之上。因為利害關系人的權利主張如果完全能夠通過宣告失蹤制度獲得救濟,適用宣告死亡制度就偏離了比例原則,有違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精神。這一解釋思路在《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紀要》第1 條中得到了清晰的體現(xiàn),該條規(guī)定:“為了確保各方當事人權益的平衡保護,對于配偶、父母、子女以外的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申請人通過申請宣告失蹤足以保護其權利,其申請宣告死亡違背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二條關于不得濫用民事權利的規(guī)定的,不予支持?!薄睹穹ǖ淇倓t編解釋》延續(xù)了這一思路。

        二是與民法基本原則的適用關系?!睹穹ǖ洹肺磳⒔箼嗬麨E用原則放到基本原則中規(guī)定,因此在民法典的邏輯體系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與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并不屬于同一層級的規(guī)定,而是屬于相對具體的規(guī)定。學理上濫用權利被認為是“加重違反誠信原則”的具體表現(xiàn)。故在法律對權利行使的限制沒有直接的具體規(guī)定,也無法運用漏洞填補方法從具體規(guī)定中解釋出結論時,應當優(yōu)先考慮適用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而不是直接適用誠信原則或者公序良俗原則解決問題。

        結 語

        任何權利都應當有邊界,如果個人可以任意突破其他主體的權利邊界,整個社會將陷入無序狀態(tài)。因此,行使權利時必須考慮權利行使的正當性、合理性且需遵循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公平等原則。認定濫用民事權利應在權衡各個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判斷,以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歡
        民事權利總則行使
        暫停行使金融合同提前終止權的國際實踐及其啟示
        逾期清稅情形下納稅人復議權的行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金橋(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0
        外商投資法(一) 第一章 總則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4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1:24
        肚子里的寶寶享有民事權利嗎
        伴侶(2017年10期)2017-10-21 00:25:07
        黨員應如何行使黨員權利?
        論人格權的性質
        法制與社會(2017年4期)2017-03-01 09:02:16
        論FRAND原則對標準必要專利權行使的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1期)2016-12-01 06:56:44
        論刑法總則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 麻豆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女优图播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av影院在线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亚洲黄色官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v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丁香婷婷在线成人播放视频| 性欧美长视频免费观看不卡| 少妇高潮惨叫正在播放对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一品二品三品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熟女av|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精品jizz观看| 98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系列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不卡| 在线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加勒比黑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大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99这里只有精品| 极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女优图播一区二区| 我把护士日出水了视频90分钟|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日韩不卡的av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