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玉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當前,產后出血仍然為我國產婦死亡率最高的引發(fā)原因,宮縮乏力是最常見原因[1-2]?,F(xiàn)階段,產后出血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縮宮素、麥角新堿、卡前列甲酯、米索前列醇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其中,縮宮素屬于一線藥物,米索前列醇屬于二線藥物,在產后出血防治中的應用價值均較高,可有效緩解產婦產后出血,促進病情改善[3]??s宮素對子宮平滑肌收縮可發(fā)揮選擇性作用,能夠通過與其受體結合的方式發(fā)揮作用,米索前列醇可促進宮頸軟化,使宮內壓與子宮張力增強。本次研究選取產婦66例,所選產婦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時間段為2022年8月—2022年12月,觀察并評價產婦采用縮宮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療產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現(xiàn)將研究內容做如下匯報。
選取66例產后出血產婦并依照其就診及治療時間進行編號,以隨機雙盲法為分組工具將產婦分成兩組。對照組(n=33):年齡范圍為20~42歲,年齡平均值為(28.76±3.54)歲,妊娠時間:38~42周,平均孕周:(40.21±0.23)周,初產婦19例、經產婦14例,孕次:1~6次,平均孕次:(2.84±0.34)次,產次:1~5次,平均產次:(2.31±0.25)次,剖宮產產婦及自然分娩產婦分別為9例、24例。觀察組(n=33):年齡范圍為20~43歲,年齡平均值為(28.46±3.49)歲,妊娠時間:38~42周,平均孕周:(40.17±0.25)周,初產婦18例、經產婦15例,孕次:1~6次,平均孕次:(2.80±0.32)次,產次:1~5次,平均產次:(2.33±0.24)次,共計8例剖宮產產婦及25例自然分娩產婦。產婦一般臨床資料組間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成年已婚,年齡<45歲;②產婦生命體征、精神狀態(tài)、意識及思維均正常;③造血系統(tǒng)功能正常;④產婦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方案以及風險均知情且自愿加入。
排除標準:①對米索前列醇或者縮宮素有過敏反應者;②過敏體質、既往有藥物過敏反應或者藥物不耐受史者;③瘢痕子宮者;④伴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者;⑤合并妊娠期合并癥者;⑥合并內科疾病者;⑦伴心臟病變或者其他重要臟器功能病變者;⑧多胎妊娠者;⑨存在異?,F(xiàn)象者,如胎盤粘連、羊水過多、子癇等。
給予對照組產婦縮宮素(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4020474,規(guī)格:1mL:10U),胎盤娩出后立即注射縮宮素10U。
觀察組產婦同時采用縮宮素治療和米索前列醇治療,縮宮素用藥方式及用藥頻率與對照組一致,米索前列醇用藥方式和應用劑量如下:待產婦娩出胎盤后在直腸前壁與肛門相距5cm部位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華潤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為生產廠家,國藥準字H20000668,規(guī)格:0.2mg)1片。
圍生期應對母嬰加強監(jiān)測,為孕產婦提供生活指導、健康宣教,用藥前及用藥時必須加強監(jiān)護,密切觀察子宮收縮強度以及持續(xù)時間、發(fā)生頻率,產婦血壓、脈搏及子宮肌張力、出入液量平衡等,產后為其提供母乳喂養(yǎng)指導、生活指導以及運動指導,促進和推動產后順利恢復,縮短產婦泌乳時間,使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得到提高,維護新生兒健康。
療效評估標準,顯效:子宮收縮明顯且治療1h后子宮出血量不超過100mL;有效:子宮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治療2h后子宮出血量不超過200mL;無效:子宮未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或者收縮不明顯,治療2h后子宮出血量超過200mL。臨床總有效率計算方法如下:(有效+顯效)/總例數×100%。
對患者用藥后氧化應激指標及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分析,通過抽取血液標本的方式進行檢驗,氧化應激指標包括脂質過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型號:DH-510,由嘉善加斯戴克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檢測。凝血功能指標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各項指標檢測方法均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
比較治療前、治療1d后與治療3d后孕產婦子宮底高度,即恥骨聯(lián)合上緣至子宮底頂端距離,測量前后均需將膀胱排空。
對比兩組孕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情況,總發(fā)生率計算公式如下:(胸悶不適+惡心嘔吐+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臨床療效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n,%)
治療前患者LPO、SOD及APTT、TT值組間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氧化應激指標及凝血功能指標對比可知,觀察組LPO、APTT及TT值更低,SOD值更高,兩組各項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標
治療前孕產婦子宮底高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d后、治療3d后觀察組孕產婦子宮底高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底高度
兩組孕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作為產科多發(fā)性并發(fā)癥,產后出血損害產婦身心健康,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救治不當或者不及時可導致產婦失血過多而誘發(fā)失血性休克,導致其死亡,因此,臨床必須根據產婦產檢結果、身體狀況、胎兒情況等制定相應的干預和防控方案,及早進行有效干預,提高產后出血治療成功率。
米索前列醇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經直腸給藥可迅速發(fā)揮作用,藥物進入機體后短時間內即可達到峰值,能夠使分娩時受損宮頸得到有效修復,還可增加子宮平滑肌張力、宮腔壓力,止血效果理想[4]。米索前列醇能夠對纖維蛋白分子上賴氨酸結合位點發(fā)揮可逆性阻斷作用,能夠有效對抗纖維蛋白溶酶,促進子宮強有力收縮,而且收縮具有一定的協(xié)調性,用藥后能夠迅速起效,半衰期較長,容易代謝,能夠迅速起效,而且不會對機體凝血功能產生影響[5]。
縮宮素現(xiàn)階段仍為臨床預防及治療產后出血的首選藥物,可促進子宮節(jié)律性收縮,進而取得止血效果,但是該藥物缺點也較為明顯,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方面:無法對子宮下段平滑肌發(fā)揮強有力的作用;半衰期較短且存在受體飽和表現(xiàn),若縮宮素應用劑量超過60U即可導致縮宮素受體飽和,即便增加藥物應用劑量也無法取得確切療效;大劑量用藥可導致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升高;作用時間較短,藥效僅能夠維持20min左右,需要通過靜脈給藥;不同個體存在較大差異,藥物應用劑量以及應用時間均可對用藥效果產生影響[6-7]。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LPO、APTT及TT值更低,SOD值更高,治療1d后、治療3d后孕產婦子宮底高度更低(P<0.05)。縮宮素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用藥能夠使子宮平滑肌的敏感性得到提高,可使子宮收縮幅度獲得增加,同時還能夠有效延長子宮收縮時間,有助于促進血流動力學以及血液流變學改善,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降低產后出血風險[8]。
凝血功能指標為臨床進行出血風險評估的常用指標,采取有效的凝血功能改善措施,使其凝血時間獲得縮短,對于降低產后大出血風險有重要價值。產后出血可導致機體產生氧化應激反應,釋放大量炎癥介質,造成自身免疫細胞受損,不利于機體生理機能恢復。SOD屬于抗氧化金屬酶,可使組織細胞脂質過氧化物等得到有效清除。LPO能夠反應機體氧化應激水平,其水平升高可導致脂蛋白、細胞膜及含脂質結構受損。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聯(lián)合應用縮宮素與米索前列醇不但能夠取得理想的止血效果,而且對于減輕機體氧化應激水平也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兩組孕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聯(lián)合用藥既能夠保證臨床用藥效果,用藥后不良反應也較少。
綜上所述,為產后出血產婦提供縮宮素與米索前列醇聯(lián)合治療能夠進一步提升止血效果,對于促進氧化應激指標及凝血功能指標也有重要價值,藥物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