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
2023年7月11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一名小販在蔬菜市場上擺放西紅柿
7月17日,在印度安得拉邦,一名番茄種植者深夜在農(nóng)場看守番茄之時,慘遭謀財害命—被人活活勒死,靠賣番茄賺來的錢也被搶走。
無獨有偶,7月12日,同樣在安得拉邦,62歲的番茄種植者納雷姆·拉賈塞卡·雷迪也因為番茄,死于盜賊之手。
其實,不止在安得拉邦,近期由番茄引發(fā)的盜竊事件,正在印度遍地開花。7月8日,在南部城市班加羅爾,一輛載有重約2000公斤番茄的車輛遭到歹徒襲擊,農(nóng)戶的隨身錢財以及番茄都被洗劫一空;7月11日在卡納塔克邦,盜賊從種植番茄大戶達拉尼的農(nóng)場上,偷走了五六十袋番茄……
為了防止番茄被盜,盡管生命面臨著威脅,番茄種植者依舊在農(nóng)田上搭起帳篷,來監(jiān)控過往人員和車輛的動向。
難以想象,在我們生活當中,再也普通不過的番茄,卻在印度掀起如此巨大的波瀾,其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問題呢?
近期,由于極端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印度番茄的價格正在飆升。印度政府消費者事務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以來,番茄價格飆升了341%,從每公斤24.68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2.14元),飆升至7月11日的每公斤108.92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9.47元)。
與去年7月相比,其價格大幅上漲166%。因此,很多番茄種植者實現(xiàn)了一夜暴富。
印度媒體曾報道,由于近期番茄價格的飆升,來自卡納塔克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喜馬偕爾邦等數(shù)十名番茄種植者在短短幾天內(nèi),從赤腳貧農(nóng)變?yōu)榘偃f富翁。
在馬哈拉施特拉邦,擁有12英畝番茄種植地的Tukaram Bhagoji Gayakar就是其中一位暴富者。他在近期一個月內(nèi),賣出了近30萬公斤的番茄,收入超過1.5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1300萬元)。
同期,另一位在卡納塔克邦的番茄種植者賣了兩千多箱番茄,一天收入可高達380萬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33萬元)。
如此暴利的番茄,在廣大窮困潦倒、治安混亂的印度農(nóng)村地區(qū),毫無意外成為了盜賊覬覦的新目標。
因番茄遇害的納雷姆·拉賈塞卡·雷迪,近期曾通過賣番茄賺取了300萬印度盧比(約為26萬元人民幣),而這筆錢卻遭到了盜賊的惦記—盜賊在他回村里的路上,為了奪他錢財,將其殘忍殺害。雷迪的妻子告訴警方,在她丈夫遇害之前,一群身份不明的男子曾以購買番茄為借口來到農(nóng)場,并打聽她丈夫的下落。而隨后不久,就傳來了雷迪遇害的噩耗。
此外,被偷走了五六十袋番茄的達拉尼,不僅損失25萬盧比,而且剩下的番茄農(nóng)作物也被盜賊連根拔起?!爸拔覀兌诡愞r(nóng)作物的收成損失慘重,(今年)只好貸款種植番茄,幸運的是,收成不錯,價格也很高;然而近期卻被盜賊偷走了五六十袋,剩下的農(nóng)作物也慘遭他們毀壞。”達拉尼悲傷地說道。
高企的番茄價格,雖然讓一部分農(nóng)戶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由于受印度教的影響,印度大約有3.5億素食主義者;即便是非素食主義者,生活中對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番茄、洋蔥以及土豆,正是印度餐桌的三大主菜。同時,番茄也是印度菜的主要配料,如沙拉、咖喱等傳統(tǒng)食物,都離不開番茄的畫龍點睛。所以,即使因高價消費不起,番茄在印度人的飲食中也很難被取代。
2022年12月8日,印度班加羅爾,農(nóng)民將采摘的西紅柿分揀裝箱
數(shù)十名番茄種植者在短短幾天內(nèi),從赤腳貧農(nóng)變?yōu)榘偃f富翁。
“老實說,我不知道番茄的替代品是什么。如果沒有番茄,咖喱就不會煮熟。雖然我們減少了番茄的消費,但這是必需品?!币幻《让腺I居民說道。
目前,正因番茄價格的飆升,很多印度家庭難以維持以往的飲食水平,都在盡可能地限制番茄的攝入量:如他們做沙拉,不再放置番茄;而其他菜肴,除非不得已,也只是放置少量番茄作為必要的調(diào)料。此外,出于對番茄價格上漲的恐懼,有些家庭更是將番茄制作成果泥,以防不時之需。
番茄也是印度菜的主要配料
即使因高價消費不起,番茄在印度人的飲食中也很難被取代。
社交媒體平臺Local Circles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由于番茄價格的飆升,約7%的印度人已停止購買番茄。同時,在針對21000多個家庭的調(diào)查當中,約75%的家庭承認大幅減少了番茄消費。
在德里,從事計算機行業(yè)的都市白領尼塔·阿加瓦爾,以往每周都會購買兩三公斤番茄給家里食用,而近期由于價格太高,一周只購買半斤了?!拔壹乙呀?jīng)停止在沙拉當中放番茄了,也不再做任何以番茄為主的菜肴了,只使用少量的番茄作為烹飪扁豆和咖喱的底料?!卑⒓油郀栒f道。
此外,在德里當廚師的迪魯巴也說:“我做咖喱魚只放了一個番茄,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放三個。在其他菜肴中,我不使用番茄了。我非??释麅r格能盡快下降?!?/p>
除了普通家庭,印度各地的餐飲店同樣承受著番茄價格上漲的壓力。這些餐飲店要么從菜單當中刪除番茄,要么提高了價格。新德里一家麥當勞餐廳更是直接貼出公告表示:“盡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我們?nèi)詿o法獲得足夠數(shù)量的通過質(zhì)量檢查的番茄。”
另外,在印度東部、南部以及北部的麥當勞餐廳也表示,由于番茄價高缺貨,它們的漢堡和其他菜肴中,將不再添加番茄。
面對天價番茄,有些印度人不惜冒險跨境購買。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居住在喜馬拉雅山邊境的印度人,越過邊境到尼泊爾購買番茄,在那里,番茄的價格幾乎是印度一半。
在當?shù)兀似胀ㄟ吤?,商販也積極參與到番茄走私當中。近日,在印度和尼泊爾兩國邊境,海關人員扣押了兩卡車從尼泊爾走私到印度的番茄,其番茄重約3060公斤。
此外,有消息稱,中國的番茄也正以尼泊爾為中轉(zhuǎn)站,走私到印度。售價也非常便宜,5公斤才63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5.47元)。
2023年7月13日,印度孟買,國民大會黨成員在抗議番茄價格上漲
在印度,政府的支持度一直與蔬菜價格息息相關。在過去,政府就曾因為洋蔥價格的飆升而垮臺:1998年,德里印度人民黨領導的邦政府,由于在選舉期間沒能穩(wěn)住洋蔥價格的上漲,而慘遭敗選下臺;更早在1980年印度全國選舉中,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由于利用洋蔥價格等問題攻擊當時的執(zhí)政者,而贏得了選舉。
為了穩(wěn)固政權,印度總理莫迪早在2018年就曾表示,大力發(fā)展以“TOP”(番茄、洋蔥和土豆)為主的農(nóng)業(yè),是其政府的優(yōu)先事項。
然而,近期番茄價格的高燒不退,不免讓人擔憂,會影響著市場的正常秩序,進而壓垮莫迪政府。
近日,印度央行曾發(fā)布警告稱,番茄價格的飆升,可能會擾亂通貨膨脹的軌跡。同時,彭博社經(jīng)濟學家Abhishek Gupt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印度6月份的食品通脹,可能從5月份的3.3%上升至4%—而此報告的預估,是基于近期番茄等農(nóng)作物價格的大幅上漲。
如果任由通貨膨脹發(fā)酵下去,番茄勢必會在印度政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目前,距離下次大選僅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如果處理不好番茄的問題,對于莫迪政府或許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在此敏感時刻,番茄也讓一些政客撿到了“槍”—在地方執(zhí)政的印度教民族主義黨的一位著名領導人希曼塔·比斯瓦·薩爾馬,將價格上漲歸咎于該國的穆斯林;而莫迪的政治對手在社交媒體上,也譏諷如今收買政客比買番茄更便宜。
此外,在輿論上,媒體似乎也在利用番茄價格來內(nèi)涵政府的無能。例如,印度版《赫芬頓郵報》最近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諸如“西紅柿比汽油還貴”“西紅柿影響印度通脹,令印度央行擔憂”等,有意或者無意地,攻擊著政府的不作為。
民以食為天,小小的番茄,能夠打開印度的潘多拉魔盒,其背后的實質(zhì),更多的是民眾對生存的渴望,這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