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雅
【摘要】筆者有著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經(jīng)驗,在進行教學時筆者會實行等級分組制以及平行分組制兩種分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其學習現(xiàn)狀,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次分組,利用良性競爭激勵機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在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自我肯定以及自我評定的學習氛圍中,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管理方式。
【關鍵詞】等級分組制? 平行分組制? 分組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8-0193-03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開展分組教學能夠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互助活動,能夠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1]。應用分組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因材施教的問題,同時能夠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此,在進行教學時需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方式,保證課堂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接下來將具體說明進行分組教學時需要進行的兩個轉(zhuǎn)變:
第一個轉(zhuǎn)變?yōu)榻虒W理念以及教師的轉(zhuǎn)變。近幾年來,隨著教育的深入改革,學校在不斷地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會讓教師去校外參加一些交流峰會等,通過與其他學校教師的交流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開闊自身的思路眼界,有利于學校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教育是振興一個民族的希望,而教師則是振興教育的希望[2]。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轉(zhuǎn)變,從之前“高高在上”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轉(zhuǎn)變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教師需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師生關系也轉(zhuǎn)變?yōu)槠降?、民主的關系,學生擁有身心自由的權利,將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出來,從之前的“指令式”教學轉(zhuǎn)變?yōu)椤皩υ捠健苯虒W,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
第二個轉(zhuǎn)變?yōu)檎n堂教學以及教學策略的轉(zhuǎn)變。分組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教師所制定的導學案的指導下,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其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知識,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從之前的被動學習轉(zhuǎn)變成主動學習。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所加強。教師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者,而是成為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知識,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此種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流、表達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
“劃一根火柴只能得到短暫的光亮,但若利用這根火柴點亮一堆火柴,其能夠散發(fā)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甚至無數(shù)倍的熱量”,通過這句話能夠讓筆者聯(lián)想到一個適合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奔唇處熯M行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師不教的情況下,其也能夠?qū)W到老。而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分組教學法是一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其能夠?qū)W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接下來筆者將具體探討兩種形式的分組教學法:
第一種為等級分組制。教學學生如同種植花木一樣,在種植花木前首先需要熟悉花木的特點,之后根據(jù)花木的不同特點為其施肥、澆水以及培育。學生也如同花木一樣,若想對其進行良好的教育,需要根據(jù)其不同的特點進行教學,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因此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需要對其進行因材施教。采取合適的方式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當學生擁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時,教師所設置的學習任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獎勵。而采用等級分組制教學能夠?qū)⒉煌瑢哟螌W生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較輕易地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并能夠從中收獲到成功的快樂,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名的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作為教師,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力量消失,缺少此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惫P者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不論處于哪個層次的學生其都有上進心。作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給予其適當?shù)膲毫σ约皠恿?,為學生設置一個具體可行且不難實現(xiàn)的目標,之后學生會根據(jù)這一目標不斷地上進以及自勉,學生在完成目標的同時能夠不斷地進步,且其完成目標后能夠感受到成功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快樂。
不論何種類型的班級,不論學習何種學科,學生之間都會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每個學生都是具體且生動的,沒有抽象的學生。在初一時會遇到掉隊以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而到了初二、初三年級仍然會遇到成績不好且已無可救藥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會因為覺得無法教授這些學生而放棄。會出現(xiàn)此種問題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學生自身的素質(zhì)不好,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并未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習。有些學生認為達到“八分”的成就才是自己的目標,而有的學生則認為自己只需要達到“五分”的成就即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確定不同的學生能夠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如何進一步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以及學習才能,此為教育技巧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例如,筆者曾經(jīng)教學過初一6班的學生。該班級總共有77人,班級學生的基礎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的基礎能力較強,其考試成績較好,且能較快地接受教師講授的新知識。而有些學生的基礎能力較差,學習成績較差,其接受知識的速度較慢,且缺少較明確的目標以及充足的動力。若長期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教授這些學生,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會由于跟不上教師的腳步,慢慢喪失學習的興趣以及信心;而中等能力的學生并未得到良好的推動,其不會主動學習爭取進步;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會缺少充足的動力以及壓力,其會認為自己只需進行一點努力即可保持班級的前幾名,其也不會努力上進。學生長期處于此種學習氛圍中,其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且會缺少具體且容易實現(xiàn)的目標,慢慢地學生將會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會增加教師教學工作的壓力。因此筆者在教學這些學生時,首先規(guī)范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此過程中筆者著重了解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情況。之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為A、B、C、D、E五個小組。A組由基礎能力好的學生組成,其為班級學生的示范力量;B組為基礎能力稍低于A組的學生,但其學習態(tài)度較端正;C組與D組為基礎能力為中等以及中下等的學生;E組為各方面學習習慣均較差,且基礎能力也較差的學生。在完成分組后,筆者會為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目標,給完成目標的學生紅旗,而未完成目標的學生則是黑旗,小組內(nèi)的學生進行比賽。這樣學生所追趕的目標變得更加具體化,讓其更有學習的動力,且通過小組成員間的比賽,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在這些壓力的推動下,學生能夠不斷地進步。通過此種競賽方式,教師能夠明顯看出進步的學生以及落后的學生,學生所獲得的紅旗以及黑旗是其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以及學習是否努力的一個說明。教師將學生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次學習任務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學習中,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等級分組制教學時,教師會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意識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對評定結果的情緒反應。若學生的情緒較差,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良好的疏導以及鼓勵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夠提高自身的威信。教師需要告知學生目前的分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調(diào)整,這樣能夠推動學生不斷地學習。若學生能夠一直在組內(nèi)保持最優(yōu)等級,此時即可讓其上升一個等級;而若學生一直在組內(nèi)保持較低的等級,此時需要下降一個等級。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定期對學生的比賽情況進行總結,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需要給予其一定的表彰,如一個小禮物或者口頭的表揚等。這會給予學生一些激勵,讓其愿意積極主動地努力學習。戰(zhàn)勝自己是最不容易的,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時能夠激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師所承擔的職責,并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其有較強的學習欲望的情況下,教授其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yōu)良教育的原則。
采用等級分組法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便利。筆者平時在進行作業(yè)批改以及布置任務時,會利用此種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合理的層次性。通過此種教學方式能夠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分層次地為學生布置作業(yè)任務,同時此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了解學習的目標,之后適當?shù)亟档徒虒W難度。為教師以及學生營造愉悅的自我肯定以及自我評定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教學綜合水平,同時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二種為平行分組制: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說過:“每當我們給個人一種影響時,此種影響必定同時應當是給予機體的一種影響?!薄凹词故亲詈玫膬和绻钤诮M織不好的集體里,也會很快變成一群小野獸。”筆者認為這兩句話能夠顛倒一下,即使是最調(diào)皮的學生,如果生活在組織很好的集體里,會逐漸變成一群千里馬。對于教育者來說此種轉(zhuǎn)變是較為困難的,但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來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做到這種轉(zhuǎn)變。
平行分組制指的是將學習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衡地分配成學習小組。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同一個小組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影響,最終能夠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教師在應用此種教學方式時需要尤其注意小組長的選擇,以及小組成員性格的搭配,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行分組制與等級分組制兩者是平行的,可以同時進行,且運用兩種分組制相比于單獨應用一種分組制的效果更好。在經(jīng)過等級分組制的教學后,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夠融入到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中,此時教師可以應用平行分組制讓小組長對于一些積極性有待提高以及學生成績?nèi)晕从忻黠@提升的學生進行管理,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提升成績落后學生的成績,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比如,筆者曾經(jīng)教學過初三4班,該班級在上英語課時,會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所有小組成員都圍坐在一起,之后會討論相關的英語知識以及有關小組管理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在進行相互交流時能夠加強小組內(nèi)的凝聚力,能夠避免出現(xiàn)形式化的情況。筆者會定期為該班級組織一個小測試,在小測試中獲得前兩名的小組,會獲得紅旗以及藍旗,紅旗代表加兩分,藍旗代表加一分,而在小測試中獲得最后一名的小組,會獲得黑旗,黑旗代表減一分。定期對小組之間的評比結果進行總結,通過此種原始的評定方法,反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筆者所教授的所有小組中,有一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非常優(yōu)秀。他們收獲了很多的藍旗和紅旗,但是在組長以及組員都覺得非常順利時,其接連兩次在小測試中獲得了黑旗。小組長為了找出小組中存在的問題,其抽出自己空閑的時間來為自己的小組寫分析,將自己急切想要小組成員共同進步的心思應用英語在英語角的宣傳牌上傳遞給了自己的組員。而此種學習精神不僅影響到了自己的組員,對于其他小組的組長以及組員也是一種激勵。一個集體中有較大的輿論力量,處于該集體中的成員能夠通過輿論的力量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學生在集體中會經(jīng)過他人的激勵以及自我的激勵,通過此能夠讓其養(yǎng)成自制以及自我指導的習慣。在月考后,組長會對組員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總結,通過組長的總結評價能夠激勵以及喚醒個別學習不投入的學生的學習思想。同時通過平行分組制,學生會在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堅持不放棄以及團結友愛的精神,這些精神會伴隨著學生之后的成長,成為他們的一種信念,讓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讓其健康地發(fā)展。
但是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師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規(guī)則的約束并不一定能夠教好學生,長時間的規(guī)則約束不僅會導致學生形成逆反的心理,而且學生較易遺忘這些規(guī)則。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卻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之謂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筆者通過多年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了分組教學法這一教學方式,其不僅激發(fā)以及幫助了很多學生,同時也成長以及豐富了筆者自身的教學體驗。通過分組教學法筆者體會到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尋找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以及管理的方法,是每一個教育者都應長期思索以及探尋的焦點以及方向。道路且長,行則至遠,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劉美鳳,劉文輝.能力分組教學何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23,35(1):37-48.
[2]容向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實施高中英語詞匯分組教學的策略[J].廣西教育,2022(2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