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
由于食物選擇、飲食習慣、膳食結構等原因,我國青少年普遍存在鈣攝入不足的問題。大規(guī)模的人群調查結果顯示,國人鈣的攝入量與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供給量相差一半左右;兒童、青少年缺鈣的狀況更嚴重些,攝入量僅為推薦供給量的40%左右。在我國北方,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被原國家衛(wèi)計委列為“兒童保健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盡管從表面上,看不到大頭細脖、面黃肌瘦、營養(yǎng)不良的孩子,也看不到方頭駝背、羅圈腿等嚴重型佝僂病的孩子,但經(jīng)過調查和檢查,潛在的輕型的佝僂病還是存在的。專家估計,目前我國兒童輕型佝僂病的發(fā)病率在10%左右,總體上北方多于南方,冬天多于夏天。這固然與氣候條件有一定的關系,但不可否認,飲食習慣與營養(yǎng)知識的匱乏,是造成目前孩子缺鈣的首要原因。
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補充鈣質對其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專家們根據(jù)兒童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的需求,提出了相應的膳食攝入推薦供給量,即:1至2歲為每日600毫克,3至9歲為每日800毫克,10至12歲為每日1000毫克,13至15歲為每日1200毫克;而到成年后每日為800毫克。
有關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大多數(shù)的孩子鈣攝入量明顯偏低。因此,兒科專家提出,孩子每天應至少額外補充400毫克左右的鈣,才能夠保證機體對鈣的需求,維持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當然,國家推薦的供給量只是個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需要量。對一些生長發(fā)育較快的孩子,需要量要相對多一些,反之則少一些。
由于大多數(shù)父母的營養(yǎng)學知識匱乏,加之愛子心切,孩子補鈣問題的確使他們傷透了腦筋,挖空了心思。其實補鈣的方法很簡單:人體日常所需鈣營養(yǎng)的全部或大部分可經(jīng)食物獲得,對絕大多數(shù)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沒有必要選擇鈣補充劑。
專家認為,目前孩子需要額外補充的400毫克鈣,只要早晚各飲一杯奶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這對大多數(shù)的家庭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經(jīng)濟上也能承受;與補鈣制劑相比,喝牛奶無副作用且效果更好,可謂經(jīng)濟實惠。如果孩子對牛奶過敏,可以選擇更具保健作用的酸奶或喝含鈣量更高且不易過敏的羊奶。如果當?shù)仵r奶供給少或質量不好,這些家庭可以用奶粉或豆奶代替,同樣可以達到補鈣的目的。
當然,在保證給孩子喝奶的同時,也應適當增加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攝入。富含鈣的食品有牛奶、鯉魚、黃豆、豆腐、豆腐干、蝦皮、紫菜、羊肉、豬腦、雞肉、雞蛋、芹菜、油菜、芝麻、蓮子、蘑菇、蘋果、黑棗、杏仁、黑木耳、花生等。在食用這些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如果經(jīng)常食用以上含鈣豐富的食物,再配合奶及奶制品的攝入,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鈣的。
對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青少年來說,均衡營養(yǎng)、科學烹調以及每天能在陽光下活動2小時左右的時間,人體皮膚就可以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合成滿足生長發(fā)育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孩子也就無須再額外補充維生素D了。
膳食的合理供給完全可以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但是,當某些人由于飲食習慣使得鈣的攝入不足或鈣缺乏嚴重時,就應當適當服用鈣劑了。因此,選擇鈣劑時一定要掌握個原則:價格越低越好,含量越高越好。同時要注意容易吸收,無副作用,不刺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