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場域視角下民族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研究
        ——以郎木寺鎮(zhèn)為例

        2023-08-25 13:09:22梁旺兵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郎木寺行動者場域

        梁旺兵 郝 冉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70)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少數民族因其多元異質的文化和瑰麗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眾多游客,民族旅游業(yè)迅速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興起,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發(fā)展經濟、促進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手段[1]。居民社區(qū)作為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核心場所,是展示民族文化、舉辦民族活動的重要空間。而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原先的居民社區(qū)由純粹的生活空間逐漸轉變?yōu)槎嘀毓δ芸臻g,既是居民生產生活的空間,也是政府進行旅游規(guī)劃開發(fā)的空間,更是游客旅游觀光的空間,并在傳統居住社區(qū)基礎上,形成一種新的專門化社區(qū)——民族旅游社區(qū)[2]。在這一過程中,民族社區(qū)的空間功能、空間結構及內部景觀在不同程度上發(fā)生了改變,比如許多家庭房屋改造成商鋪或賓館、旅游服務類店鋪增多、生活服務類店鋪減少[3]等。根據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理論,空間被開發(fā)、規(guī)劃、使用和改造的全過程就是空間生產的過程[4]。旅游社區(qū)的空間生產不是設計者個人的創(chuàng)造結果,是社會生產的一部分,受多種社會驅動力的控制[5],其中還牽涉到社區(qū)居民和政府、資本之間的利益糾紛,日常生產生活和旅游活動之間的矛盾[6],地方文化的現代性發(fā)展[7]等一系列新問題。由于民族旅游社區(qū)開發(fā)中的行動者眾多,他們擁有不同類型的資本,社會關系也復雜交織,因此在民族旅游社區(qū)轉型中,厘清各類行動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及其在社區(qū)空間中的生產實踐,促進民族旅游社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尤為重要。

        作為社會空間研究的重要理論,空間生產理論的應用有助于理解民族旅游社區(qū)發(fā)展中的空間變化和社會變遷,該理論將城市和空間的范疇系統地整合進一個簡潔但全面的社會理論中,使人們可以在不同層面理解和分析空間過程[8],突破了傳統精神空間與物質空間的二元對立。空間生產的視角能夠賦予社區(qū)權力研究以一個載體,能夠清晰直觀地窺視空間生產背后的政治和權力關系[9],因此在旅游空間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國內學者宗曉蓮最早通過空間生產理論,研究了麗江古城的空間商品化問題[10],隨后又有眾多學者利用該理論對旅游地的空間文化[11-13]、空間治理[12-13]、空間正義[14]、社會關系變遷[15]等方面進行了研究??v觀以往的民族旅游研究,部分學者從空間生產的角度研究了民族旅游社區(qū)的空間生產[3,16]、文化變遷[2,17]、宗教儀式[18]等方面。從空間生產理論出發(fā)的研究重點往往在闡釋社會空間再生產邏輯,在旅游語境下重新審視列斐伏爾的空間思想[19],但現有研究往往只是運用空間生產理論分析民族旅游社區(qū)的變化,鮮有研究從社會關系、物質環(huán)境、生產方式、社會制度、權力資本等綜合維度去解釋民族旅游社區(qū)的空間生產邏輯和空間治理問題。布迪厄的場域理論從實踐和認知的角度解讀空間,對地理空間與社會空間之間的關聯,以及社會空間各階級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行了解釋,這和空間生產理論在社會空間解釋上邏輯相通,二者核心概念的結合有利于將抽象的三元空間同日常生活統一?;诖耍疚膰L試運用法國思想家布迪厄的場域理論,以空間生產框架為基礎,結合場域理論中的“慣習—資本—場域”概念,以甘南郎木寺鎮(zhèn)為例,運用質性訪談資料,對民族旅游社區(qū)的空間生產重構進行多維度分析,探索民族旅游社區(qū)在由生活場域轉向旅游場域中社會文化的變化,深化民族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動力機制研究。

        一、相關理論及分析框架

        (一)場域理論

        布迪厄將場域定義為“位置間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形構,這些位置是經過客觀限定的[20]?!彼J為,社會科學的真正對象并不是研究單純的個體,而是研究由無數個體所構筑的一種“場域”,以及無數場域構筑的一種更大的場域的綜合性結構[21]。因此,社會空間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場域,社會世界是由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社會小世界構成,這些社會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客觀聯系的空間[22]。此外,布迪厄還強調,場域內不同行動者之間充滿了競爭,每個場域都會有自己特定的運行邏輯和資本,而競爭的邏輯就是資本的邏輯,改變了場域內資本的形式與分布,也就改變了場域的結構。資本不僅僅是場域中行動者的競爭目標,同時也是他們競爭的手段。對于場域內的行動者來說,處在一定位置就意味著掌握了一定的資本,對資本的競爭就會導致位置變動,而引導行動者參與場域中競爭的,則是行動者的慣習。慣習是一個人持久的、可轉移的秉性系統,包括了個人的知識和對世界的理解,通過潛意識的層面發(fā)揮作用。在實踐經驗的影響下,慣習引導行動者通過不斷增強或改變本體結構,憑借現有資本競爭獲取更多的資本,以此來爭奪在場域中的控制權乃至更大的場域。布迪厄通過“場域—資本—慣習”三個核心概念,展示了空間中的社會力量、社會關系網絡的博弈與變遷,為理解社會空間生產與變遷構筑了基本的框架。

        (二)空間生產理論

        空間生產理論由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他認為空間是一個社會關系的重組與社會秩序的建構過程,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列斐伏爾糾正了空間是單純的物質容器和框架和社會關系演變的靜止的容器這一觀點[23],主張從對“空間中事物的生產”的關注轉向關注“空間本身的生產”[24]。列斐伏爾在空間生產理論體系中,構建了“空間實踐”“空間表征”和“表征的空間”三位一體的概念組合,即從空間的實在、構想和認知三個層面去理解空間,成為空間生產的理論分析框架。列斐伏爾認為物質性的空間的實踐即空間組織和使用的方式,可以用觀察、實驗等經驗手段來直接把握,屬于感知層面;空間表征是一個概念化的空間想象,是科學家、規(guī)劃師、專家治國論者、技術官僚與社會工程師的層面,是人們對空間的自我意識,屬于構想層面;表征的空間是通過相關的意向和符號而直接被使用的空間,是居住和使用的空間,是生活的空間和實踐與認知互動的場所,屬于實在層面[23]372。列斐伏爾的三元空間打破了傳統社會空間二元論的局限,從多角度討論空間社會關系。三元空間和社會關系相關,建構社會空間方式的不同,建構的主體也不同??臻g表征控制、管理社會空間,屬于有權力和科學知識的人;表征的空間描述社會空間,屬于藝術家、哲學家;空間實踐屬于居民,建構社會空間的方式則以日常生活為主(見圖1)。三元空間辯證法為深入理解旅游地社會空間現象及其內部機理提供了有效工具,已經被眾多學者廣泛使用。

        圖1 三元空間生產和社會空間的邏輯關系

        (三)分析框架

        民族旅游的興起使得原先的民族社區(qū)逐漸轉變?yōu)槊褡迓糜紊鐓^(qū),在這一過程中,社區(qū)的場域結構由于社區(qū)內部不同資本占比的轉變也在同步發(fā)生變化。發(fā)展旅游以前,民族社區(qū)場域中的行動者以社區(qū)居民為主,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決定場域發(fā)展,居民在慣習的引導下構建了以日常生活為主要生產形式的生活場域。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吸引了眾多外界的游客和資本,游客和外來投資者的到來改變了日常經濟和文化發(fā)展,政府也因為要修建旅游設施而投入更多的資本,此外社區(qū)生活場域中的行動者主體也由單一的社區(qū)居民主體變?yōu)榫用?、游客、投資者、政府等多方行動主體。在社區(qū)場域多方資本博弈中,社區(qū)居民的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更是弱于其他行動主體,逐漸在社區(qū)場域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原先的生活場域也在游客、投資者和政府的資本主導下轉變成為旅游場域。

        在民族社區(qū)由生活場域轉入旅游場域的過程中,空間生產的重構也在同時進行,或者說正是在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作用下,場域轉換過程才得以發(fā)生。根據列斐伏爾的空間思想,特定的社會關系都能形成特定的空間,加上資本一起在空間意義上搭建出生產關系[19]。首先,以游客和投資者為主要的外來群體帶來了新鮮的文化,推動民族本地文化發(fā)展軌跡的轉向,在旅游發(fā)展過程中,兩種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新型的文化資本,外來者和居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空間與表征的空間相契合;其次,投資者的進入使得民族社區(qū)場域的空間實踐主體增多,居民、寺院、政府和投資者共同進行空間實踐,是物質空間的生產者;最后,政府因為民族旅游的發(fā)展成為社區(qū)場域中新的行動者,通過權力對民族社區(qū)空間進行旅游化適應改造,制定旅游規(guī)則,創(chuàng)造新的制度空間,是空間表征的反映。由此,將場域概念與空間生產的分析框架相互結合,形成了場域視角下民族社區(qū)空間生產分析框架(見圖2)。

        圖2 場域視角下民族社區(qū)空間生產分析框架

        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一)研究對象

        郎木寺鎮(zhèn)位于碌曲縣南部,東南與四川省若爾蓋縣毗鄰,地處甘肅四川兩省交界處,始建于1748年的達倉郎木賽赤寺院坐落于此,與四川省格爾底寺院遙相呼應(1)一般統稱達倉郎木賽赤寺和格爾底寺為郎木寺,本文郎木寺特指達倉郎木賽赤寺所在地碌曲郎木寺。,此外,郎木寺鎮(zhèn)還有一座位于回民村的清真寺,漢藏回共居,多元民族文化共生。郎木寺鎮(zhèn)地處敦煌——蘭州——拉卜楞——黃龍——九寨溝旅游熱線的中繼線上,境內有213國道和313省道,距離甘南州首府合作市只有165公里,距離四川阿壩州首府馬爾康和九寨溝景區(qū)均不超過400公里,是許多前往四川甘肅游玩的游客選擇的中轉休憩之地。郞木寺轄境內的丹霞地貌與歐洲中世紀的古堡極為相像,連綿的山脈宛如縮小版的阿爾卑斯山,故也被稱為“東方小瑞士”[25]。秀美的自然風光,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郎木寺鎮(zhèn)的旅游業(y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得到快速發(fā)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本文通過搜尋整理場域理論、空間生產理論、民族旅游社區(qū)研究等方面的期刊書籍,挖掘相關研究動態(tài)和脈絡?;趯η叭搜芯康恼?,建立場域理論和社區(qū)空間生產理論之間的關聯機制,并將其應用于民族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研究。

        2.深度訪談法

        本研究綜合運用圈定式訪談、推薦式訪談和追溯式訪談法,獲取大量關于郎木寺社區(qū)旅游開發(fā)、空間生產變遷的訪談資料。同時為兼顧樣本合理性,從原始訪談資料中篩選出20位處于不同性別、民族、年齡和職業(yè)的訪談對象作為樣本(見表1)。

        3.參與觀察法

        研究人員在調研郎木寺鎮(zhèn)的過程中,除了觀察社區(qū)的旅游發(fā)展情況、空間布局之外,還多次通過與居民、旅游經營者聊天,并通過幫助民宿老板經營的方式參與到社區(qū)的生產生活中,通過觀察他們日常生活實踐的言行,獲得了詳實的一手信息。

        表1 訪談樣本基本信息(2)L指當地居民,S指僧侶,B指外來居民。

        續(xù)表

        (三)調研過程

        調研組成員分別于2021年前后兩次赴郎木寺鎮(zhèn)進行調研,調研問卷和訪談設計基于前期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具體調研過程如下:2021年7月1日-7月3日,進行為期三天的預調研,收集郎木寺鎮(zhèn)的基本資料,同時根據預調研結果更正訪談問卷,擬定正式調研方案;2021年7月9日-7月14日,第二次前往郎木寺鎮(zhèn)做正式實地調查,對社區(qū)的空間變化、人際關系和社會變遷等進行觀察和記錄,共走訪問詢居民、各類經營者以及僧侶等不同職業(yè)者44人,整理訪談資料3萬余字。

        三、旅游場域中的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

        (一)郎木寺鎮(zhèn)旅游場域的形成

        郎木寺鎮(zhèn)的場域發(fā)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20世紀90年代后期至2008年,2008年之后。

        1.第一階段:宗教文化為主導的農牧業(yè)生活場域

        郎木寺鎮(zhèn)因寺興鎮(zhèn),以寺院為載體締結的宗教關系不斷塑造著郎木寺鎮(zhèn)的社會空間,宗教空間是社會空間的核心[26],藏族民眾的日常生活與宗教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除了一些偶爾途經的背包客和聞名而來的國外游客,郎木寺鎮(zhèn)較少有外地人進入,社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實踐主要圍繞“農牧業(yè)生產”和“宗教活動”兩大主題進行。其中從事商業(yè)和農業(yè)活動的主要是回族和漢族,大部分藏族民眾都以放牧為生,郎木寺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高度依賴畜牧業(yè),是典型的牧業(yè)經濟。文化上以藏傳佛教為主,藏族民眾除了從事放牧等經濟生產活動,其余時間大多都在參加誦經、祈福等和宗教相關的活動?!拔覀円郧岸际欠拍恋模瑳]事了就去跟著僧人祈福,廟里面經常舉辦一些活動?!?L-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實行“以寺養(yǎng)寺”政策,郎木寺這一時期的收入也主要靠國家財政撥款和群眾供奉,寺廟的經濟資本不能在社會場域中占據明顯的主導地位。90年代之前郎木寺旅游業(yè)尚未起步,政府的管理重心都在日常生活的管理,故旅游場域尚未形成。

        2.第二階段:多方共存的“生活——旅游”場域

        郎木寺受到社會關注主要從美國傳教士羅伯特·??仆郀査禩ibet Life》一書的出版開始,20世紀90年代后期,郎木寺開始聞名海外,逐漸成為許多歐美國家旅行者所青睞的目的地。從90年代末到2008年,郎木寺進行了寺院修建,修繕完成了大經堂(即聞思學院的經堂),全部開放四個學院,整個寺院建筑依山鋪開,郎木寺鎮(zhèn)的旅游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部分社區(qū)居民和許多外來居民開始從事與旅游有關的商業(yè)和服務活動,并逐漸衍生出與旅游服務有關的設施[27]。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變化,社區(qū)的經濟資本結構、文化慣習、社會關系也同樣發(fā)生了轉變。一些居民尤其是藏族民眾經濟上不再單純依賴放牧,除了正常的宗教活動外,也會參與一些和旅游相關的商業(yè)活動例如開特產店、餐飲店等。與游客的接觸讓他們對外界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思想上除了信仰傳統宗教,也會受到游客帶來的不一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影響?!斑@些年旅游影響蠻大的,不斷有各地方的人不斷把新觀念和知識帶到這邊?!?B-7)旅游的發(fā)展也給寺廟的經濟狀況帶來了明顯改善,郎木寺將多余的歸屬于寺廟的建筑出租給投資者進行經營管理,門票收入也成為郎木寺重要的經濟來源。根據統計,2007年郎木寺各類經濟總收入為80萬元,并擁有固定資產約150萬元[28]。依托旅游,居民和寺廟都獲得了更多的經濟資本,社區(qū)內也新增了游客和投資者這兩類行動者,共同形成了以宗教生活為基礎,以旅游收入為手段的“生活——旅游”場域。

        3.第三階段:各方博弈下的多元旅游場域

        2008年之后,郎木寺的旅游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甘南舟曲泥石流和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郎木寺鎮(zhèn)的旅游業(yè)受到一定挫折,但很快就恢復過來。究其原因,一方面雖然2008年之后國際游客數量減少,但國內市場已經成熟起來,來自國內的游客支撐起了郎木寺鎮(zhèn)的旅游業(yè),另一方面,碌曲縣政府和郎木寺鎮(zhèn)政府將旅游業(yè)上升到支柱產業(yè),同畜牧業(yè)一樣給予政策支持。重新步入正軌的郎木寺鎮(zhèn)旅游業(yè)發(fā)展呈現出了新的特征。首先,郎木寺鎮(zhèn)政府對道路狀況、生活環(huán)境進行了整治,當地政府在旅游社區(qū)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次,國內游客的增加帶來了全國各地的文化,推動居民接受更加豐富的外界文化,尤其隨著網絡時代到來,年輕的居民已經完全同外界接軌了;第三,居民也從事更多的商業(yè)活動,出現了許多牧家樂、藏家樂,人均收入大幅提高;最后,經濟和文化的變遷使得社區(qū)內宗教文化的主導地位受到動搖,生活與宗教的關系不再緊緊相依,外來投資者的增多也使得寺廟的經濟資本無法像以前一樣占據最主要地位。政府、居民、游客、投資者、寺廟多方力量的資本在社區(qū)場域中博弈,最終形成了以旅游為核心,包含著宗教場域、生活場域等子場域的多元旅游場域。

        (二)空間表征:制度空間的重構

        空間表征作為科學家、規(guī)劃師和政府官僚等對知識和權力的分配空間,呈現支配性的社會秩序[29]。郎木寺鎮(zhèn)目前的社區(qū)主體中,政府作為主要權力的擁有者和空間規(guī)劃的主體,在旅游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根據慣習的指引進行著制度空間的重構。在旅游發(fā)展前和發(fā)展的初期,當地政府囿于經驗、資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并未對郎木寺的社會制度做出大的改變,只是進行日常生活的管理。隨著旅游的發(fā)展,郎木寺鎮(zhèn)社區(qū)轉變?yōu)槁糜螆鲇颍谶@一過程中通過出臺政策、制定規(guī)劃、成立專門管理部門等一系列措施,增強了自身在社區(qū)場域中的資本力量,實現了旅游場域中制度空間的重構。政府介入旅游后,往往會起到主導作用[30],“……比如我們這邊寺廟管委會已經改成政府人員在管理了?!?L-5)對旅游的重視也使得當地政府加大了對社會秩序的管理?!靶l(wèi)生好多了,以前都是直接把馬拴在電線桿上,隨地大小便,現在連亂丟垃圾的都少了,隨手扔個垃圾都是專門安排的人沿途收拾走?!?B-7)“以前打架的還挺多的,這幾年下了力氣整治,治安很不錯了。”(L-9)

        但郎木寺鎮(zhèn)政府的強勢主導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管理上的改變,由于在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中,政府掌握著立項審批、規(guī)劃評審、旅游資源分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使用等方面的主動權[12],社區(qū)居民很容易因為自身利益受損而對政府的政策、規(guī)劃感到不解和抱怨?!斑@么好的商業(yè)路段,偏偏這個時候修路搞交通管制,這生意還怎么做?!?B-6)“街道又規(guī)定不讓擺攤了,你看著干凈了,但是冷冷清清的,沒有氣氛,只圖著表面好看了,游客不愛玩了?!?B-5)更為嚴重者,政府會直接插手商鋪店面的裝修布置,對商家造成直接影響。“我們飯店30多年的英文木板牌子,有以前外國人留下的好多路線景點,說是要保持街道統一,就直接讓拆了,人家游客來了就說店里和網上不一樣?!?L-2)

        政府在旅游場域中依托自身的權力,在制度層面對郎木寺鎮(zhèn)的旅游社區(qū)空間進行了郎木寺鎮(zhèn)制度空間的重構,但也意味著郎木寺鎮(zhèn)旅游場域中其他行動者資本力量的失衡,表現為社區(qū)居民認為許多制度政策未預先征求他們的意見。

        (三)空間實踐:物質空間的變革

        空間實踐是人們創(chuàng)造空間的方式,涉及空間組織和使用的方式[23],包括空間行動和空間感知兩方面。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內部的所有行動者主體都以各自的實踐方式完成對物質空間的重塑,并通過社區(qū)居民感知形成空間慣例、行為共識和社會結構,表現為郎木寺鎮(zhèn)人口結構、空間構造和生產方式的改變。

        1.人口結構的變化

        旅游開發(fā)使得郎木寺的旅游資源成為了資本,也吸引了旅游投資者的進入,與當地政府和社區(qū)居民共同加入逐利者的行列。郎木寺的區(qū)位資本、土地資本、民族宗教資本和歷史文化資本使得郎木寺鎮(zhèn)具備了高消費吸引力和投資回報率,比其他社區(qū)更能吸引投資者的進入?!拔揖藡尩拿妹迷谶@邊開了好幾家店,說是生意不錯,就把我們也叫過來一起了。而且離著九寨溝很近,前景更好一些。”(B-2)“我們縣上有許多人都到這個地方來,有好幾家云南人都是富二代了?!?B-4)民族社區(qū)旅游的發(fā)展不僅會帶來投資者,也會吸引本地人口的回流。對本地藏族居民來說,拉薩往往是外出經商打工的重要選擇,郎木寺鎮(zhèn)旅游發(fā)展起來之后,一部分藏族居民選擇回鄉(xiāng)發(fā)展?!拔掖蟾攀昵熬腿ダ_做生意去了,后來拉薩房租漲價厲害,這邊旅游也做起來了就回來了,開店五六年了?!?L-1)許多年輕人也會因為旅游影響選擇來到郎木寺鎮(zhèn)打工或者留在這里創(chuàng)業(yè)。“學的是旅游專業(yè),正好就趁放假在這里做向導了,就在家旁邊,當積累經驗了?!?L-4)“本地人嘛,就在這當個服務員也不用出去了,圖個舒服?!?L-8)“許多導游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放假回來去寺廟當講解員,也有直接帶著孩子搞旅游的,都是開酒店的,像達倉、達基國際都是年輕人在做?!?B-5)這些群體作為新的行動者或進入或留在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改變人口構成的同時也成為郎木寺旅游場域中一股新的力量,在新的空間實踐中進行著自身的資本積累。

        2.空間構造與生產方式的變化

        相比于人口結構的變化,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構造和生產方式的變動則更為直接。傳統空間與政治的互相角力推動建筑的形態(tài)和文化內涵在空間中重構[31]。旅游的發(fā)展直接帶來的是旅游消費的提升,巨大的經濟效益促使政府加大了對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建設力度,2020年開始郎木寺鎮(zhèn)政府進行了為期三年的道路改建計劃,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得到大幅提升?!皠倎淼臅r候沒電,路也不好,現在路也好了,電也通了?!?B-5)“前兩年縣里面48個大項目中有27個項目都是針對我們郎木寺的城鎮(zhèn)建設?!?L-5)政府改造工程的出發(fā)點在于生活和旅游服務質量的升級,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商業(yè)化的問題。作為郎木寺旅游場域的主導行動者,政府和規(guī)劃者們在對物質空間進行改造時未能充分采納居民、投資者等行動主體的意見,多次的翻建改造使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越來越朝著商業(yè)化方向發(fā)展,民族原真性的文化特色在逐漸減少。“以前好多特色平房,現在都是高樓了……原先河邊磨青稞的藏式老磨坊很好,還有好些老工匠用上好木頭做的藏式、回式雕花小木樓,現在都被拆了,民族特色都搞沒了?!?L-3)居民作為郎木寺鎮(zhèn)旅游場域的重要行動者,也在重塑著社區(qū)的物質空間。在政府的引導下,社區(qū)內街道兩側和桑曲河沿岸的一些普通住宅被改造成了商業(yè)店鋪?!熬褪亲约杭业姆孔樱玖烁泓c旅游特產,淡季就自己住著,有些朋友和回頭客也會從網上買”(L-7)居住空間的私密性也被打破,隨著旅游開發(fā)的深入,即便是普通住戶家里也可以為游客做一些比如“藏家樂”式的簡單服務,家庭內部裝飾上也減少了宗教和特色文化色彩,增添了許多現代化設施?!坝袝r候一些游客跑到草場那邊去,就到我家里問能不能給做藏餐,有的還會租我家的馬騎?!?L-8)游客的消費偏好也改變了社區(qū)的傳統以生活必需品為主的商業(yè)結構,酒吧、賓館、特產店等旅游服務類經營場所增多,商家也會根據游客的慣習做出一些調整,改變空間結構、產品特征等?!拔以茸鑫耐娴?,后來有老顧客建議我們弄個喝茶休息的地方,才開了這個店,生意也不錯,里面坐滿了外面還要等位子……像我們做的藏餐都是新式藏餐,你們吃了不會有那些酥油味,都是迎合游客后改良的,本地人很少會來我們這吃。”(B-7)

        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空間實踐重塑不僅僅發(fā)生在社區(qū)外圍,也體現在寺院中。首先是對破損的宗教建筑、佛像進行了修繕與重建,空間景觀得到改善;其次,寺院的經濟生產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寺院不參與生產活動,經濟收入主要依賴巨額饋贈、僧侶募化與布施、封建土地特權、和發(fā)放高利貸[32],解放以后,國家廢除了寺院的特權,寺院收入主要依賴社區(qū)居民供養(yǎng)、國家社會保障和寺院通過發(fā)展土地生產、藏醫(yī)藥和宗教制品等方式進行造血自養(yǎng)[33]。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旅游的發(fā)展和國家“以寺養(yǎng)寺”政策的實施,寺廟開始參與旅游經營,發(fā)展自養(yǎng)產業(yè)。除了門票收入以外,寺院還通過購買各類經營場地用作商業(yè)租賃和經營賓館等旅游服務,此外還在寺院周邊修建停車場、游客中心等滿足游客需求。

        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各類行動者基于自身的慣習對社區(qū)空間實踐進行重塑,這些重塑活動或隱性或顯性,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民族社區(qū)的原生形態(tài),推動著新物質空間和多元旅游場域的形成,實現空間實踐的重構。

        (四)表征的空間:社會空間的變遷

        表征的空間作為生活實在層面的空間生產,是實踐和認知的互動空間,表現在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文化空間變遷中。

        1.社會關系復雜多元化

        旅游開發(fā)之前,郎木寺鎮(zhèn)的主要行動者只有居民、寺院和政府,社會關系簡單。居民同政府幾乎無直接往來,藏回漢族居民之間來往也較少,多為生產生活資料的交易,寺院僧侶大部分由藏族居民組成,藏族居民內部也都在寺院的引導下過著以宗教為核心的游牧生活?!拔覀兓刈迦撕枚嗵与y過來的,我太爺爺那會兒就來了,他是做鐮刀的,當地人不會做手工和生意,都是我們和一些漢族人做好了賣給他們?!?L-6)“以前不怎么和當地人打交道的,開館子做生意的基本都是漢族人和回族人,藏族一般就是自己放牧,沒事了就去寺院?!?B-5)

        游客和投資者伴隨著旅游進入社區(qū)后,在慣習的引導下,各類行動者利用手中的資本互相發(fā)生了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往來,沖擊著原有的社會關系。首先是以游客為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的形成。游客本身在社區(qū)內并無任何社會關系,但作為旅游活動的主體,游客卻串聯起了整個社區(qū)的人際網絡。游客的到來使得居民改變了原有的閉塞生活,積極參與旅游服務經營活動,將自家的牧馬、草原等生產資料開發(fā)成旅游產品,發(fā)展“牧家樂” “藏家樂”,同許多游客建立了良好關系。“我開店后交了好多朋友,許多大城市來的游客現在還有聯系呢?!?L-1)許多經營者也憑借著和游客的私人關系,成為游客來郎木寺鎮(zhèn)的定點消費場所,即便在旅游淡季也可以獲得良好收益?!暗冗^了國慶節(jié)沒什么人了,主要就靠回頭客,一些游客會直接聯系我或者給朋友介紹我家店?!?L-7)“開這個店接觸比較多的游客,經常和他們一起吃飯玩玩游戲,淡季的時候也會有熟客過來住幾天。”(B-8)作為郎木寺鎮(zhèn)的核心旅游區(qū)域,寺院僧侶的社會關系同樣受到游客的極大影響。為更好發(fā)展旅游,寺院會安排一些僧侶進行旅游服務。持續(xù)更新的游客群體和相對穩(wěn)定的僧侶群體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造成了二者復雜的社會關系[26]。年輕的僧侶很容易被游客所帶來的世俗文化所吸引,同游客私人交往,甚至會主動陪游客游覽?!拔一静粫鲃咏佑|游客,游客上來問問題會解答,有些小一點的會同游客交流比較多?!?S-1)一些年紀較長的僧人則不太愿意同外來者持有社會關系,甚至連接受訪談都不同意。

        居民間的社會關系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郎木寺傳統的社會關系主要依賴宗教締結和姻緣、血緣關系維系,人際關系封閉于族群之內。旅游的開發(fā)促使現代市場關系進入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新出現的市場關系、業(yè)緣關系等沖擊了以宗教和血緣為支撐的傳統社會關系網絡。許多藏族本地居民參與旅游服務后與產業(yè)上下游、周邊經營者都維持了良好的關系。此外,為提升經營管理理念,許多經營者也會外出學習其他地方的管理模式,又進一步拓寬了社會關系?!拔覀儙准蚁嗵幍枚纪玫?,漢族也有藏族也有,我這邊人滿了也會介紹到其他家去?!?L-6)“……也經常學習交流的,周圍的店做得好的也學,淡季的時候也會去一些大城市看別人怎么做。”(B-7)然而旅游資本驅動下產生的社會關系,同樣也會因為場域中資本的變化而產生矛盾,且這種矛盾因為缺少宗教的調和作用更加難以控制。尤其面對當地政府的商業(yè)化空間改造和外來資本的強勢擴張,傳統的生產生活空間受到擠壓,不少居民和小經營者與政府關系出現不融洽的現象,給社區(qū)管理增加了難度。

        旅游的發(fā)展改變了社區(qū)內行動者建立社會關系的方式,相比于宗教和親緣網絡下的穩(wěn)定人際關系,以旅游為媒介的社會關系受市場、資本等多方面的影響,但也正是這種弱穩(wěn)定性的社交方式,推動著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社會關系趨于復雜多元化。

        2.思想習俗現代世俗化

        民族旅游的發(fā)展使政府、投資者、旅游者開始大規(guī)模介入民族旅游社區(qū),資本、權力、市場等現代性元素迅速充斥傳統民族性和神圣宗教性的社區(qū)空間中[34]。各類行動者的進入讓本地居民接觸了更多外界的文化,游客現代的衣飾著裝、消費習慣,全新的社會觀念,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居民的思想與行為。

        “我女兒小時候出去玩根本不會怎么花錢,現在我兒子花錢就多了,經常去網吧,聚會、過生日就去飯店,旅游沒有的時候哪來的那么多飯館茶館?!?L-6)“以前我們沒什么消費,每年的牛羊賣了就去買珊瑚、蜜蠟和金子帶身上,現在賺了錢都想著怎么投到店里再賺,然后裝修店面、買家電汽車……最大的變化可能是價值觀發(fā)生了改變,以前看一個人就只覺得他有沒有錢,現在能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B-7)“現在藏袍基本都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會日常穿著了,其他人都不會,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平時都是穿普通衣服。”(L-5)

        現代旅游對宗教維系的民族社區(qū)造成了沖擊,模糊了神圣與世俗的邊界,在經濟發(fā)展、工具理性、市場邏輯等現代性力量的推動下[34],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從“生活宗教場域”進入到了“旅游場域”,社區(qū)居民在宗教場域中的慣習因為旅游資本的進入也發(fā)生了改變。一方面,極度虔誠的居民數量減少,許多居民因為忙于旅游服務,沒有時間去寺院參加點酥油燈、祈福、繞經筒等宗教日常活動,而且在見到閱歷豐富的游客后,一些居民也不愿送自己的孩子再去寺院接受教育。“十幾年前的時候郎木寺都是郎朗的誦經聲,現在已經不會有了?!?L-5)“小僧人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家里送過去的,我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去學校讀書上大學?!?B-8)寺院也因為要適應游客的需求,更改日常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僧人也開始出現世俗化傾向。“誦經的時候有很多游客圍著看,還有許多人過來就問某某活動在哪里舉行……現在寺里面有專門的僧人做導游,他們也不和我們一起做日常功課,許多放假了就出去玩,還有還俗專門做旅游去的?!?S-1)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在宗教主導下生活的居民,雖然在日常中對宗教的崇拜式信仰活動減少,但基于宗教的處事理念、婚喪嫁娶、宗教活動依然在延續(xù)。“我們那個天葬臺,一般在死者去世七天后在那里舉辦天葬儀式,許多游客過來就感覺不好,畢竟是那種傷心情況……信仰沒受到太大影響,婚喪嫁娶都要按照傳統來的?!?L-4)究其原因,這部分習俗已經不僅僅是宗教場域中特有的儀式,而是作為居民的慣習融入了生活場域,且百千年來積累的文化資本作為支撐,較難改變。

        旅游發(fā)展給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文化空間生產帶來了現代化的變遷,傳統的社區(qū)壁壘被打破,宗教“神圣的帷幕”也跌落[35],但宗教場域和生活場域在長時間的發(fā)展中已經重合太多,二者以部分相融的姿態(tài)在郎木寺鎮(zhèn)旅游場域中共同發(fā)展,在居民、寺院、游客和經營者慣習的引導下,重構著社區(qū)表征的空間。

        四、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動力機制

        根據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行動者是將“慣習——資本——場域”串聯起來的關鍵。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空間生產,從根本上也是依賴于行動者及其構成的行動者社會網絡實現。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在資本的驅動下由生活場域演化為旅游場域,場域中不同主體利用手中資本在慣習的引導下進行實踐,形成了各行動者實現社區(qū)生產重構的動力(見圖3)。

        圖3 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動力機制

        (一)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

        旅游資源開發(fā)是人類通過向旅游資源追加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使之成為可以被旅游者所利用或享用的對象的技術經濟過程[36],從空間生產的角度看,就是一種社會和旅游空間的重組過程。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發(fā)展民族旅游的基礎,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民族文化集中體現在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寺院的宗教氛圍中。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民族和宗教為核心的旅游開發(fā)使郎木寺從一個游牧小鎮(zhèn)變?yōu)槁劽型獾拿褡迓糜蝿俚兀用窈退略鹤鳛樯鐓^(qū)的本土行動者,利用天生擁有的文化資本參與旅游,并不斷根據旅游開發(fā)程度改變文化資源的形態(tài)。通過在慣習的指引下展示民族特色的生產生活和宗教特色的儀式活動,這些實踐活動成為推動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根本動力。

        (二)游客的觀光游覽需求推動社會資本的涌入

        旅游需求是旅游業(yè)發(fā)展最為關鍵的因素,游客作為旅游需求的主體,其行為會對旅游目的地產生重要影響。旅游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的社會壁壘,建立起了以游客為紐帶的行動者社會關系網絡。游客的到來帶來了外界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和經濟消費,這些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資本在旅游場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居民通過和游客結交的方式建立新的社會關系,了解新的社會文化,吸收了新的消費觀念,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直接改變。民族社區(qū)的旅游空間生產,就是要滿足游客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文化體驗需求,在旅游資源容量限度內發(fā)掘旅游空間生產內容和形式的最大限度可能[37]。政府、居民和寺院為適應游客的不同需求,對空間結構、傳統習俗、生產方式、宗教儀式等進行了改變,成為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直接動力。

        (三)政府和經營者的投資帶來直接經濟資本

        不管是游客,還是向游客提供服務的旅游目的地相關人員,旅游體驗的質量都是生命線,旅游體驗的方式主要包括觀賞、交往和消費[36]。郎木寺鎮(zhèn)政府為提高游客的觀賞體驗,制定了旅游開發(fā)計劃和新的旅游政策制度,進行了基礎設施修建和景區(qū)景觀風貌提升工程,投資者的進入也豐富了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消費環(huán)境,不管是外來經營者還是本地居民和寺院,都積極參與旅游服務,改變了原先以生活服務為主的商業(yè)結構,投資了“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方面的服務型消費場所,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和更好的消費體驗。政府和各類投資者在經濟資本的驅動下,以豐富游客體驗為目的,對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空間進行了商業(yè)化的改造,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性動力,完成了物質空間、制度空間和文化空間的生產重構。

        五、結論和討論

        (一)結論

        民族旅游社區(qū)的變遷過程是我國民族旅游發(fā)展的縮影,其空間生產過程的重構是研究民族社區(qū)社會變化的關鍵問題。本文以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為案例,將布迪厄場域理論中的“慣習——資本——場域”框架引入空間生產過程之中,以游客、居民、投資者、政府和寺院作為場域的行動者,通過這些行動者的感知和實踐,分析了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在從生活場域轉向旅游場域的過程中的空間生產重構過程和動力機制。得到的結論如下:第一,郎木寺鎮(zhèn)制度和政策的變革構成了社區(qū)空間表征的重構,政府作為權力資本的擁有者在對制度空間進行旅游適應時,忽視了部分居民和經營者的意見,因此出現理解問題。第二,人口結構、空間構造和生產方式的變動帶來了物質空間生產的變革,政府、居民、經營者和寺院以不同的資本在慣習的驅使下實現空間實踐的重構,這一過程中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的旅游適應性增強,民族和宗教原真性受到削弱。第三,社會關系的多元復雜化和思想習俗的現代世俗化推動著表征的空間重構,社區(qū)行動者以游客為紐帶豐富了社交網絡,社會關系也因此復雜多樣;居民和寺院的思想習俗因游客的到來而發(fā)生改變,但長期以來宗教場域和生活場域部分相融,使一部分思想習俗仍然得到保留。第四,郎木寺鎮(zhèn)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動力機制在于旅游場域行動者在不同資本的驅動下開發(fā)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以游客需求帶動社會資本求和通過政府和投資者帶來經濟資本的過程,其中居民和寺院是旅游資源的天生擁有者,享有文化資本,是郎木寺鎮(zhèn)社區(qū)旅游社區(qū)空間生產重構的根本動力;游客作為旅游需求的主體帶來社會資本,是直接動力;政府和投資者利用經濟資本提高游客旅游體驗,是輔助動力。

        (二)討論

        列斐伏爾認為,社會空間是社會的產物,空間里彌漫著社會關系,它不僅被社會關系支持,也生產社會關系和被社會關系所生產[24]。民族旅游社區(qū)正是旅游大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下形成的,場域理論是解構空間社會關系的重要工具,也唯有厘清社會關系才能理解空間生產的主體。因此,場域理論可以作為空間生產的一種方法論,應用于各類空間生產的分析中。

        但就民族旅游社區(qū)的發(fā)展而言,不管是空間生產理論還是場域理論都只能對現有的空間現狀和機制進行分析,在旅游發(fā)展的背景下,民族社區(qū)的原真性如何保存、空間生產的價值取向應該如何判斷、空間中弱勢行動者的利益如何維護等問題尚需空間的生產者和研究者努力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空間生產不是萬能的分析模板,要避免空洞的空間概念泛濫使用,比如針對民族旅游社區(qū)空間中的世俗化、游客行為等問題,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分析,絕不僅僅是空間生產一個方面可以全部解釋的。另外,民族社區(qū)各有其特色,本文以郎木寺鎮(zhèn)為案例也只是代表一小部分的民族旅游社區(qū),還有其他類型的民族旅游社區(qū)有不同的空間生產路徑,需要后續(xù)研究。

        猜你喜歡
        郎木寺行動者場域
        以寺為名的“東方小瑞士”
        龍門陣(2023年11期)2023-12-11 12:07:16
        基于“自主入園”的沉浸式場域教研
        幼兒100(2023年36期)2023-10-23 11:41:34
        與異質性行動者共生演進: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政策執(zhí)行研究新路徑
        民主論辯場域中的法律修辭應用與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20:10
        問 佛
        詩選刊(2020年4期)2020-04-09 04:49:43
        中國武術發(fā)展需要多維輿論場域
        武術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2:48
        組織場域研究脈絡梳理與未來展望
        吹銅欽的喇嘛
        視野(2016年21期)2016-10-29 17:27:01
        吹銅欽的喇嘛
        敬仰中國大地上的綠色行動者
        綠色中國(2016年1期)2016-06-05 09:02:59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98bb国产精品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在线观看| 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床戏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中文第一| 欧美xxxx做受欧美88|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资源|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亚洲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天堂av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麻花豆剧传媒精品mv在线| 公粗挺进了我的密道在线播放贝壳| 亚洲另在线日韩综合色| 日本在线无乱码中文字幕|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日韩人妻免费视频一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老女人| 羞羞色院99精品全部免|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久久久国产精品樱花网站|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色哟哟最新在线观看入口| 97人妻熟女成人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