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瀟,王 俊,馬苗苗,石義祥,武 地,李 寧△
1.陜西省西安高新醫(yī)院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75;2.陜西省西安市第五醫(yī)院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82;3.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陜西商洛 726400
宮頸癌發(fā)生率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6位,每年約有3.4萬例患者因?qū)m頸癌死亡,且近年來宮頸癌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1]。宮頸癌是極少數(shù)病因可以明確的惡性腫瘤,其中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持續(xù)感染能夠促使宮頸上皮微環(huán)境的重塑,影響癌基因表達,使陰道菌群失衡,導致宮頸上皮細胞的惡性轉(zhuǎn)化,是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發(fā)展為宮頸癌的重要風險因素[2]。T細胞亞群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明顯相關(guān),根據(jù)T細胞功能,可將其分為輔助性T細胞(Th)、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Treg)等類型。目前認為,宮頸癌患者往往存在T細胞組成方面的變化及功能失調(diào),包括Th1/Th2、Th17/Treg的變化,且與患者病情進展具有一定的關(guān)系[3]。本研究擬通過分析HR-HPV陽性宮頸癌患者的免疫細胞和炎癥因子特征,了解HR-HPV在宮頸癌中的作用機制,以期為宮頸癌患者的細胞免疫治療提供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陜西省西安市高新醫(yī)院(以下簡稱本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196例作為宮頸癌組,年齡37~65歲,平均(49.36±7.12)歲;鱗癌154例(鱗癌組),腺癌42例(腺癌組);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分期中,Ⅰ期25例,Ⅱ期67例,Ⅲ期92例,Ⅳ期12例。選擇同期收治的CIN患者40例作為CIN組,年齡35~64歲,平均(48.95±6.98)歲;CINⅡ級24例,CINⅢ級16例。另選取同期慢性宮頸炎患者4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34~62歲,平均(48.85±8.10)歲。3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經(jīng)病理檢查首次確診[4];病歷資料完整;無放化療史。排除標準:近期有激素或免疫治療史;合并高血壓、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合并免疫功能異常;合并其他良惡性腫瘤;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采集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美國貝克曼CytoFLEX流式細胞儀檢測免疫細胞Treg、Th17、Th17/Treg、Th1、Th2及Th1/Th2水平。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白細胞介素(IL)-17、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GF-β)、干擾素-γ(IFN-γ)、IL-4水平。試劑盒均由深圳市達科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2)宮頸癌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HR-HPV檢測,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宮頸口后,采用HPV專用毛刷置于患者宮頸管,順時針旋轉(zhuǎn)5~10圈取宮頸脫落細胞標本,立即送檢。HR-HPV檢測試劑盒由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記錄宮頸癌患者HR-HPV陽性率。
1.3觀察指標 (1)比較3組研究對象的免疫細胞、炎癥因子水平。(2)根據(jù)組織學類型的不同,將宮頸癌組患者進一步分為鱗癌組和腺癌組,比較鱗癌組和腺癌組的免疫細胞、炎癥因子水平。(3)根據(jù)宮頸癌組患者是否合并HR-HPV感染,分為陽性組(167例)和陰性組(29例),比較陽性組和陰性組患者的免疫細胞、炎癥因子水平。
2.13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宮頸癌組Treg、Th17、Th17/Treg、Th1、Th2水平明顯高于CIN組和對照組,Th1/Th2水平明顯低于CIN組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N組Treg、Th17、Th17/Treg、Th1、Th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Th1/Th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2.23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宮頸癌組IL-17、TGF-β、IFN-γ、IL-4水平明顯高于CIN組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N組IL-17、TGF-β、IFN-γ、IL-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鱗癌組與腺癌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鱗癌組與腺癌組Treg、Th17、Th17/Treg、Th1、Th2及Th1/Th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鱗癌組與腺癌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2.4鱗癌組與腺癌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鱗癌組與腺癌組IL-17、TGF-β、IFN-γ及IL-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鱗癌組與腺癌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5陽性組與陰性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陽性組Treg、Th17、Th17/Treg、Th2水平明顯高于陰性組,Th1/Th2水平明顯低于陰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Th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陽性組與陰性組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2.6陽性組與陰性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陽性組IL-17、TGF-β、IL-4水平明顯高于陰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陽性組與陰性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7HR-HPV感染與免疫細胞、炎癥因子水平的相關(guān)性 宮頸癌患者HR-HPV感染與Treg、Th17、Th17/Treg、Th2、IL-17、TGF-β、IL-4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400、0.322、0.312、0.361、0.337、0.351、0.322,P<0.05),與Th1/Th2水平呈負相關(guān)(r=-0.365,P<0.05),與Th1、IFN-γ水平無相關(guān)性(r=-0.045、-0.038,P=0.176)。
全球?qū)m頸癌發(fā)生率約為13.1/100 000,是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惡性腫瘤,目前研究認為,CIN可階段性進展為宮頸癌,這一過程持續(xù)可達20年[5]。其中HR-HPV屬于雙鏈環(huán)形DNA病毒,以游離型等多種方式存在于機體細胞中,主要包括HPV16、18型等類型,HR-HPV陽性是CIN進展為宮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6]。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組織感染HR-HPV后,HR-HPV能夠通過將E6等致癌基因整合至宿主DNA,增加E6等癌蛋白的表達,并通過與抑癌基因p53、p16等相互作用,促使抑癌基因活性減低,癌細胞的侵襲能力增強,最終導致癌性病變的發(fā)生[2];HR-HPV可造成宮頸組織的持續(xù)性感染,使炎癥因子表達受到影響,促使免疫逃逸等發(fā)生,進而導致患者病情的進展[7]。但是目前關(guān)于HR-HPV對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機制尚存在一定爭議,通過分析HR-HPV陽性宮頸癌患者免疫細胞和炎癥因子特征,可為宮頸癌患者的早期治療提供參考。
Th17可介導IL-17等炎癥因子的分泌,加強機體炎癥反應(yīng),促使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加快患者病情的進展[8]。有研究發(fā)現(xiàn),Th17與宮頸癌患者臨床分期、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均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9]。Treg可介導TGF-β等的表達,在機體免疫耐受調(diào)控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免疫逃逸[10]。目前認為,下調(diào)宮頸癌患者Treg的表達,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11]。Th17和Treg相互制約、相互調(diào)節(jié),阻礙機體過度免疫反應(yīng)的發(fā)生,其中Th17/Treg上升提示機體處于免疫失衡狀態(tài)[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Th17、Treg、Th17/Treg、IL-17、TGF-β水平在宮頸癌組、CIN組及對照組中逐漸下降,不同組織學類型宮頸癌患者的免疫細胞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HR-HPV陽性宮頸癌患者Treg、Th17、Th17/Treg、IL-17、TGF-β水平均明顯高于HR-HPV陰性患者,且宮頸癌患者HR-HPV感染與Treg、Th17、Th17/Treg、IL-17、TGF-β水平呈正相關(guān)(P<0.05)。提示隨著宮頸病變患者病情的進展,機體炎癥反應(yīng)增強,Th17/Treg失衡逐漸加重,而HR-HPV陽性可加劇Th17/Treg失衡,進而可增強腫瘤細胞的侵襲能力,促使免疫逃逸的發(fā)生。這可能是由于HR-HPV可通過促使Rb等宿主基因活性的喪失,阻礙p16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的相互作用,進而使p16過表達,機體免疫應(yīng)答下調(diào),促使Th17/Treg等的變化[13-14]。
Th1主要介導IFN-γ等炎癥因子的表達,能夠增強巨噬細胞活性,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增強機體免疫應(yīng)答,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進而提高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15]。Th2可通過介導IL-4等炎癥因子的表達,抑制Th1生成,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阻礙機體免疫活性[16]。有研究發(fā)現(xiàn),機體處于CIN時,即可發(fā)生明顯的Th1/Th2失衡[17]。本研究發(fā)現(xiàn),Th2、IFN-γ、IL-4水平在宮頸癌組、CIN組和對照組逐漸下降,Th1/Th2逐漸上升,提示隨著宮頸病變的進展,機體Th1/Th2免疫功能紊亂加重。本研究發(fā)現(xiàn),陽性組和陰性組Th1、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陽性組Th2、IL-4水平明顯高于陰性組,Th1/Th2明顯低于陰性組,且宮頸癌患者HR-HPV感染與Th2、IL-4水平呈正相關(guān)(P<0.05),與Th1/Th2呈負相關(guān)(P<0.05)。這可能是由于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HR-HPV感染可經(jīng)由52L1等短肽通路促使T淋巴細胞功能受損,創(chuàng)造支持性感染后微環(huán)境,影響宮頸免疫狀態(tài),干擾機體的免疫應(yīng)答,促使細胞免疫缺陷的發(fā)生,導致機體免疫抑制加重,使宮頸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向Th2偏移,Th2水平上升[18-19]。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存在一定的Th17/Treg、Th1/Th2紊亂,其中HR-HPV陽性可進一步促使患者Th17/Treg、Th1/Th2失衡。提示通過改善HR-HPV陽性宮頸癌患者的免疫微環(huán)境,有助于患者的治療。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包括未對宮頸癌患者HR-HPV感染類型進行檢測,未能明確HR-HPV感染類型對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未來仍需大樣本、多中心分析以明確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