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琴 陳養(yǎng)川 李榕華 林昆山 賴蓉萱 陳學飛 吳仰宗
(龍巖市第二醫(yī)院 1.手術室;2.急診科;3.藥劑科;4.影像科;5.神經(jīng)外科 福建龍巖 364000)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為高血壓最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因血壓劇烈升高而導致血管破裂所引發(fā),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1-2]。近年,因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HICH 的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腦出血所致的顱內血腫為腦出血后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血腫塊的占位效應會誘發(fā)繼發(fā)性腦組織損傷,故該病的治療關鍵在于及時清除血腫[3]。開顱血腫清除術為既往臨床治療HICH 患者的常用手段,但其存在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等局限,影響術后的快速恢復。近些年,隨著微創(chuàng)手段的持續(xù)進步,微創(chuàng)血腫穿刺血腫引流術逐漸應用于HICH 患者治療中,但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較低,且在處理活動性方面效果較差。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可提供良好的照明與寬闊視野,從而更加徹底地清除血腫。基于此,本研究以2021 年4 月—2022年4 月我院診治的68 例HICH 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的實際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021 年4 月—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HICH 患者納入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4)和觀察組(n=34)。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一般資料對比
納入標準:①經(jīng)顱腦CT 等檢查證實為HICH,患者具有較高的依從性;②均為首次發(fā)病出血,出血量>20 mL;③符合手術指征,且無手術禁忌證。
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全身性感染者;③存在傳染性疾病者;④伴有凝血功能、免疫系統(tǒng)異常者。
對照組行微創(chuàng)血腫穿刺引流術:全麻,患者取仰臥位,結合術前頭顱CT 檢查結果,于患者頭顱表層標記血腫體表投影與其最大面積;取血腫中心部位與頭顱表面作為穿刺點,待麻醉起效后,于穿刺點行顱骨鉆孔,直徑約1 cm;以尖刀將硬膜切開,電凝止血后,切開腹膜,并行電凝止血;按照CT 顯現(xiàn)結果穿刺導管到血腫中心處,抵達預先設定部位后,采用5 mL 注射器緩慢吸取血腫;吸取結束后,以生理鹽水清洗,無活動性出血后止血,置管引流,退出外穿刺套管,關顱,術畢;術后予以尿激酶注射治療,視患者具體血腫清除情況撤除引流管。
觀察組行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全麻,聯(lián)合術前頭顱CT 檢查結果取血腫量最大且無重要大血管與腦功能區(qū)當成手術切口,做“十”字切開硬膜,以雙極電凝依次撥開腦組織,然后以一次性腦穿刺套管向CT 顯現(xiàn)血腫方向穿刺,結束后置入套管,去除套管內芯,留取外套管當成手術通路;以神經(jīng)內鏡基于各個角度將血腫清除,血腫清除后以生理鹽水沖洗,無活動性出血后,置管引流,常規(guī)關顱,術畢。
兩組術后均施以抗感染處理,隨訪至手術后1 個月。
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神經(jīng)損傷情況、生活質量、不良反應等情況。
1)手術相關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血腫清除率、手術與住院時間。
2)神經(jīng)損傷情況:以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判定,判定時間為術前、術后1 個月,量表滿分42 分,分數(shù)越高,神經(jīng)損傷越嚴重。
3)生活質量: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5]評估,評估時間為術前、術后1 個月,量表共4 個維度,74 個條目,取得各條目分數(shù)后將其轉化成百分制,各維度滿分均100 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
4)不良反應:主要為腦積水、硬膜下積液、疼痛。
采用SPSS 20.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各項手術有關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2,P<0.05)。
表2 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s)
表2 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s)
住院時間/d對照組(n =34)組別術中出血量/mL血腫清除率/%手術時間/min 11.75±2.46觀察組(n =34)104.59±6.41 79.63±3.42 123.75±10.79 7.97±1.54 t 值10.78117.63617.6097.594 P 值<0.001<0.001<0.001<0.001 89.75±4.83 91.69±2.05 83.49±7.83
術前,兩組NIHSS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NIHSS 評分均低于術前,且觀察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表3,P<0.05)。
表3 NIHSS評分對比 (±s)
表3 NIHSS評分對比 (±s)
組別術前術后t 值P 值對照組(n =34) 26.31±2.79 15.26±1.69 19.753 <0.001觀察組(n =34) 26.50±2.84 11.30±1.24 28.601 <0.001 t 值0.27811.016 P 值0.782<0.001
術前,兩組GQOLI-74 各維度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各維度評分均高于術前,且觀察組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表4,P<0.05)。
表4 GQOLI-74評分對比 (±s)
表4 GQOLI-74評分對比 (±s)
注:a) 與同組術前相比,P <0.05。
組別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對照組(n =34)59.71±2.69 69.21±3.41a) 60.23±2.30 69.85±3.49a) 61.16±2.24 70.38±3.32a) 63.43±2.19 73.64±3.57a)觀察組(n =34)59.83±2.94 74.95±3.75a) 60.47±2.61 78.94±3.83a) 61.39±2.52 80.69±3.85a) 63.67±2.53 79.85±4.23a)t 值0.1766.6030.40210.2290.39811.8250.4186.542 P 值0.861<0.0010.689<0.0010.692<0.0010.677<0.001
術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5,P<0.05)。
表5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n(%)]
HICH 是長期高血壓造成腦內小動脈管壁變性、缺血、壞死等病理改變,在此基礎上,機體血壓劇烈上升時,小血管發(fā)生破裂出血造成的腦實質內出血[6]。50~70 歲人群是HICH 的高危群體,且男性居多,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與致死率,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安全[7]。腦內血腫是導致HICH 癥狀的核心因素,腦內血腫會造成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繼發(fā)性損傷。因此,選擇快速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及時清除HICH 患者的腦內血腫,對于改善其預后至關重要。
微創(chuàng)血腫穿刺引流術為臨床治療HICH 患者的重要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然而術后為方便引流,須向患者體內多次注射尿激酶,以加速血凝塊溶解,易增加顱內感染風險與腦組織細胞損傷,且該手術無法在直視下完成止血,亦無法深度止血,故其術中出血量較多。因此,探索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成為臨床的關注重點。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各項手術相關指標更優(yōu),且術后的NIHSS 評分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GQOLI-74 各維度評分更高,提示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HICH 患者效果更確切,可減少出血量,縮短術式操作時間,提高血腫清除率,繼而有效地減輕神經(jīng)損傷,改善生活質量,且并發(fā)癥較少。分析原因,我們認為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運用一次性穿刺套管構建手術通路,對血腫四周腦組織的損傷程度較小,此種情況有利于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保護[8]。手術過程中,在內鏡幫助下可探查腦部深處血腫情況,獲得優(yōu)良的手術操作視野,并準確定位,從而提高手術操作精準度,避免因盲目操作而引起的出血,還可及時發(fā)現(xiàn)術中出血,給予及時的止血處理,繼而減少術中出血量[9-10]。在內鏡的幫助下使得患者腦深處血腫腔側面完全顯現(xiàn)在手術視野下,有效預防死角遺漏,還可從不同層面行血腫抽吸,以此提升血腫清除率,減輕神經(jīng)損傷。此外,通過微創(chuàng)通路可直接對血腫進行清除,快速降低顱內高壓,改善患者腦神經(jīng)功能,減少手術操作對顱內血管與神經(jīng)元的損害,進而阻斷繼發(fā)性病理損傷,最終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的手術用時短,且手術切口小,更具微創(chuàng)優(yōu)勢,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但依然須注意的是,本次試驗尚存有納入樣本量較少等局限,存有一定的概率干擾本試驗結果的可信度。因此,之后仍然須不斷地完善試驗設計,擴大樣本量,開展更深層次的探究。
綜上所述,神經(jīng)內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HICH 患者效果顯著,較微創(chuàng)血腫穿刺引流術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用時更短,能夠提升血腫清除率,減輕神經(jīng)損傷,提高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