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兒子讀小學(xué),丈夫在一家物業(yè)公司做電工,我在自家小區(qū)開了個小理發(fā)店。一家人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過得也算安逸。
父母相繼患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先是母親腦梗摔了一跤,住進了醫(yī)院;接著父親急火攻心中風(fēng),也住院了。我和弟弟輪流在醫(yī)院照顧二老,沒幾天弟弟就堅持不住了,對我說:“姐,單位催我上班,這幾天正趕上商家促銷,物流最忙,同事都在加班,我不能再請假了?!蔽抑缓脤λf:“那你去吧,我一個人能行。”看著弟弟離去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弟弟很孝順,肯定想照顧父母,無奈現(xiàn)實條件不允許——他在物流公司開大車,是家里的頂梁柱;弟媳沒工作,在家照顧倆孩子,大的上幼兒園,小的才1歲多。母親生病前,還能給他們搭把手看看孩子?,F(xiàn)在,弟媳一個人既要看倆孩子又要做家務(wù),弟弟若再被拴在醫(yī)院不能上班,他們的小家庭將難以為繼。
我理解弟弟的難處,全力以赴在醫(yī)院照顧父母。只是,父母的身體恢復(fù)得都不太理想,出院后仍需要專人照料。
我和弟弟商量請個保姆,費用我倆均攤。弟弟想了想說:“姐,不如你來照顧父母吧,我們請個保姆一個月最少得5000元,咱倆一個人要負擔(dān)2500元,保姆還不一定盡職盡責(zé)。你來照顧爸媽,我每月給你3000元,這樣我更放心,你也能省下2500元。你那個理發(fā)店先關(guān)了吧!我的情況你知道,不能失業(yè)的?!?/p>
我跟丈夫說了弟弟的建議,丈夫表示同意,還說孝敬父母為先,家里的事不用我操心。
就這樣我關(guān)了理發(fā)店,搬到父母家做了“全職女兒”。之所以搬到父母家住,是因為他們24小時需要看護。
我這個“全職女兒”的工作很瑣碎:照顧父母的一日三餐,打掃衛(wèi)生、洗洗涮涮,還要遵醫(yī)囑給父母做保健按摩。通常我每天早上一醒來就開始干活,一直忙到臨睡前還覺得有事情沒做完。身體上的勞累我不怕,我最怕父母鬧情緒,那簡直是一種酷刑般的折磨。母親對自己的狀況能接受,只是成天唉聲嘆氣,抱怨自己拖累了兒女。她的愁苦讓我覺得,在她面前笑一笑都是罪過。父親則無法接受現(xiàn)狀,怨天尤人,脾氣暴躁,我說句話都會莫名其妙遭他訓(xùn)斥。可我要是不說話,他又說我板著一張臉,照顧他和母親不情不愿,甚至蠻不講理攆我滾。我不能和他計較,更不能頂撞他,只能把委屈憋在心里。好在丈夫常打電話安慰我,一有空就帶兒子來看我;弟弟只要休息就會替換我,讓我出門透透氣;弟媳也時常送我一份小驚喜逗我開心。這些都是支撐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覺得,做“全職女兒”是無奈的選擇,但也是一份責(zé)任與擔(dān)當。我只希望父母盡快好起來,讓我回歸正常生活。
點評:網(wǎng)上關(guān)于“全職兒女”的討論,一個很響亮的聲音認為這就是新型啃老。文雯女士的經(jīng)歷證明:至少不是所有的“全職兒女”都是啃老,其中有一些人,是出于責(zé)任和擔(dān)當,才做出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