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風俗習慣,再用文字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我們先來看看習作的主題——家鄉(xiāng)的風俗?!凹亦l(xiāng)”一詞,限定了寫作的范圍和地域,言外之意就是我們要寫自己比較熟悉的,或者親身經(jīng)歷的?!帮L俗”一詞,則告訴我們要寫什么,比如可以寫家鄉(xiāng)的人們怎么過節(jié)的,像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也可以寫家鄉(xiāng)有哪些特色民俗,如婚嫁、抓周、遷居等;還可以寫家鄉(xiāng)的特色飲食文化和民族服飾、民間工藝等。因為我們可以寫的內(nèi)容實在很多,有的同學也許會覺得難以抉擇,在這里,老師建議你先在腦海中認真回憶,盡可能選擇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者印象深刻的風俗,這樣在寫作時才有話可說,表達出的情感更真實,文章更具有生命力。
確定了要寫什么風俗,接下來就要進行寫作前的準備了。如果你想介紹一種風俗,也就是寫成一篇說明文,那么就需要搜集有關(guān)風俗的資料。我們可以查閱書籍和網(wǎng)絡(luò)資料,或者請教長輩,深入了解這種風俗。那么,搜集的資料那么多,比如風俗的來源、寓意、傳說故事、活動形式等,都要一股腦地放進我們的作文中嗎?當然不是,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對搜集來的資料進行篩選和梳理。風俗的來歷或傳說一般都是通過長輩口述或者查找資料獲得,我們要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盡量不要把資料直接照搬進作文里。我們在讀名家文章時,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文章都是有的內(nèi)容寫得很詳細,有的內(nèi)容寫得很簡略。如老舍的文章《北京的春節(jié)》,其中重點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jié)這幾天的活動,其他日子只是簡單帶過。這種詳略得當?shù)膶懛ǎ鞔畏置?,重點突出,可以將對象說明得更清楚。因此,我們可以先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列出提綱,明確風俗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分幾個方面來介紹、重點介紹什么。比如元宵節(jié)鬧花燈的風俗,我們可以這樣來列提綱:
其中,鬧花燈的活動內(nèi)容應(yīng)該作為重點進行詳細介紹,而來歷和自己的感受可以簡略談?wù)劇?/p>
如果你想寫自己參加風俗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也就是以記敘文的形式來寫風俗活動,則要把活動現(xiàn)場的情況和自身感受寫具體,風俗的特點和來歷可以簡略自然地穿插在合適的地方。你可以這樣說:“聽爺爺說,這個習俗大有來歷呢……”或者說:“我通過查資料得知……”
那么,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應(yīng)該怎么寫詳細呢?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使文章更有條理??梢园磿r間順序,如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尾;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如人們的服裝、飲食、儀式等。
第二,抓住細節(jié)描寫。如何把常見的風俗活動寫出新意,關(guān)鍵在于細節(jié)描寫。
就拿沈從文筆下的《臘八粥》這篇文章來說,他在描寫八兒等臘八粥的時候,就用了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媽,媽,要到什么時候才……”,“但八兒聽了這種松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一個人進進出出灶房……”。這些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刻畫出八兒焦急期待的心情,這樣寫會使情感表達更具有感染力。
第三,運用點面結(jié)合的手法進行場面描寫。比如想寫一家人包餃子的場景,可以重點寫一兩個人是怎么包的,從而寫出全家人包餃子的熱鬧溫馨場面。
第四,適當進行環(huán)境描寫和側(cè)面描寫。這樣不僅可以烘托活動熱鬧的氣氛,還可以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更好地表達主題。
第五,靈活使用修辭手法,讓語言更豐富。如《臘八粥》一文,就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臘八粥的食材熬煮的過程,使文章更富有情趣。
除了要介紹清楚風俗活動的過程,我們在文章中也要融入個人感受,可以是參與活動的心情,也可以是對這項民俗的獨特看法。有了真實的情感支撐,這樣的文章才有血有肉,讓人回味無窮。
作文的題目,則要緊扣你的文章主題,如果能新穎有趣、吸引讀者的眼球就更好了。在這里老師也向大家分享一些不錯的題目,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啟發(fā):《濃濃臘八情》《端午粽》《新舊交替話“守歲”》《舞龍鬧除夕》……
同學們,咱們聊了這么多,相信你已經(jīng)文思如泉涌了吧!快拿起筆,寫下你最想和我們分享的民俗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