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衛(wèi),崔曉遠,楚 軒
(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宿遷 223800)
沙集水電站坐落于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zhèn)沙集大橋南約2 km處的徐洪河上,工程整體結構采用閘站結合的形式;中間為抽水能力50 m3/s的抽水站,兩側布置設計流量為200 m3/s、校核400 m3/s的節(jié)制閘。全部工程按1級水工建筑物設計,抗震標準按9度地震烈度設防。站身為堤身式塊基型結構,進水流道采用肘形管,其進口設置檢修閘門;出水流道采用平直管,快速門斷流,快速閘門采用繩鼓式快速啟閉機操作。
抽水站選用1800HD—10.5型立式混流泵,共5臺套,單機流量10 m3/s,設計揚程10.5 m,配套TL1600—20/2150主電機5臺,功率1 600 kW,總裝機容量8 000 kW;設計水位組合為上游21.5 m、下游12.0 m;是江蘇省第一批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隸屬于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管轄,是江水北調和南水北調通道上的重要水利工程。該站可以利用每年8—12月份上游豐水期來水及黃墩湖地區(qū)部分澇水下泄,采用泵站反向發(fā)電技術,通過機組倒轉發(fā)電并網,發(fā)揮工程效益。
泵站反向發(fā)電運行時,由于設計揚程較高,達到9.5 m,最差來水時也超過6 m,上下游水頭較高,設備飛逸轉速也較高;因此采用人為將主機三相電纜進行調相,使水流倒沖電動機組發(fā)電上網,并再增加過頻、過電壓保護設備后即可運行。這種方法不增加新設備,自動化保護系統(tǒng)也不需太大變動,而且可操作性容易,簡單易上手;但對于沙集抽水站這種安裝立式導葉式混流泵的泵站,它的進、出水流道設計都是為了配合高揚程向上游抽水,這種直接提閘倒沖機組的發(fā)電方式效率并不高(實際測算僅為30%左右),遠遠低于一般傳統(tǒng)臥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的工作效率;而且這種倒沖發(fā)電的上網功率還受進出水口水位變化影響,水資源能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導致沙集水電站機組上網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倒沖發(fā)電時的水頭較高、轉速較快,要想提高發(fā)電效率必須降低電動機轉速。因此,為了充分發(fā)揮工程效益,合理利用水資源,同時優(yōu)化機組運行的安全性,2014年沙集水電站進行了一次增效擴容改造。購買2臺臥式極數不同的電機(TF 2400—10的變頻發(fā)電機和TD 2500—8的變頻電動機各一臺)連接在一起,組成機械變頻機組,同轉運行,變頻發(fā)電機組工頻運行,通過主變與供電母線相連;另一臺電機工作在對應低頻狀態(tài)下,接水泵同步電動機母線側。生產前,先開啟變頻發(fā)電機再開啟變頻電動機,通過變頻電動機發(fā)出的低頻小電網拖動泵站同步電動機組倒轉發(fā)電,將水泵電機抽水轉速降低為發(fā)電理想轉速,本質上是通過極數的不同改變水泵發(fā)電時的轉速,從而提高發(fā)電效率。
沙集水電站2臺臥式變頻機組是提高發(fā)電生產效率的關鍵設備,2臺電機工作在600 r/min的高轉速條件下,電機軸相對軸瓦作高速運動,產生大量熱能,需要及時排出;否則會燒壞軸瓦表面噴鍍的巴氏合金,影響機組安全運行。變頻機組軸瓦冷卻用油主要通過2臺螺桿泵(互為備用)從稀油站油箱抽取,經過磁網過濾器到達冷卻器冷卻后,通過供油管路送到變頻電機軸承油缸處潤滑冷卻軸瓦,帶走產生的高溫熱能;再經回油管回流到稀油站油箱內,如此循環(huán)往復對變頻電機軸瓦進行冷卻。該稀油站主要由油箱、電加熱器、2臺定量油泵裝置、雙筒過濾器、管式冷卻器、回油磁(柵)網過濾裝置、功能性閥門(單向閥、安全閥、開關閥門)及管道、控制元件(壓力傳感器、壓差控制器、溫度傳感器、液位控制器)、顯示儀表(壓力表、溫度表、液位計)、電控柜等組成。稀油潤滑設備具有2臺油泵裝置(互為備用),一臺工作、一臺備用;當系統(tǒng)壓力低于下限設定值時,備用油泵自動投入工作,當達到正常設定值時,備用泵自動停止。
在某一年夏季,沙集水電站運行發(fā)電時,氣溫較高,室外溫度達到35 ℃左右;同時由于稀油站設備與變頻機組設備共處在一個房間內,變頻電機高速運轉產生大量的熱不能及時排出,匯聚在房間里。另外,室內通風不良,設備環(huán)境溫度一度超出運行要求。此時稀油站的油泵電機突然跳閘,循環(huán)油泵停止工作,油循環(huán)被迫中斷;2臺變頻機組軸瓦處的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很快回流到稀油站油箱里,軸瓦得不到充分潤滑和冷卻,瓦溫迅速升高,引起變頻發(fā)電機組高溫跳閘保護動作,機組故障停機。
通過查詢設備保護單元箱事件記錄,并結合相關資料綜合分析,本次故障停機是由于稀油站1號油泵電動機斷路器故障跳閘致使循環(huán)油泵停運,導致變頻發(fā)電機組軸瓦油缸潤滑冷卻供油循環(huán)中斷;而油缸出油仍在繼續(xù),油缸里的潤滑冷卻油持續(xù)減少,油位快速降低,致使發(fā)電機軸瓦得不到有效冷卻,熱量散不出去,瓦溫快速升高至溫度保護跳閘設定溫度,發(fā)電機因溫高保護跳閘。變頻機組靠自重完全停止轉動時間需6 min左右,較正常完全停機需要20 min左右時間大大減少;原因是由于發(fā)電機油缸里的汽輪機油流失過多,剩下的油不足以支撐軸瓦和旋轉的電機軸充分潤滑,潤滑油膜破壞產生了半摩擦,摩擦系數大大增加,從而加速機組停機。根本原因還是稀油站系統(tǒng)本身存在設計缺陷,即當設備電源突然消失時,油系統(tǒng)沒有一個反事故措施,機組冷卻潤滑油回流太快,沒有一個緩沖的過程,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回流完;而變頻機組由于自重大,在慣性作用下完全停止轉動至少需要20 min左右,這段時間油缸里的軸瓦如果沒有充足的潤滑油潤滑,會導致軸瓦的溫度過快升高,甚至超過巴氏合金最大工作溫度,引起燒瓦事故。
在稀油站旁邊設置1臺高位油箱,它是一種余量保護裝置,在機組正常工作時,潤滑油經過濾器通過高位油箱上部進油管進入油箱,再由油箱下部排油管進入變頻機組各個供油點。當稀油站循環(huán)油泵供潤滑油中斷時,給變頻機組一個聯動停機信號,同時儲存在高位油箱里的一定量潤滑油將沿下部排油管,靠重力作用流經各潤滑點返回稀油站油箱,以維持變頻機組停機惰轉過程的潤滑和冷卻需要,保證機組安全停車。
高位油箱應布置在距離機組各個供油點最近的垂直上方,其至機組供油點的油管應長度最短、彎頭最少,以求最大限度地確保從高位油箱流至軸瓦潤滑處的阻力最小。在高位油箱頂部開有呼吸孔,可保證潤滑油從油箱中流入潤滑部位時,油箱的容積可由呼吸孔吸入的空氣進行補充,以免在油箱中形成負壓,影響潤滑油流出高位油箱。高位油箱儲存的油余量應根據變頻機組惰轉停止時間確定,應維持不小于30 min的供油時間。
理論上高位油箱應設置在較高地方,開機前需要提前打入一定量的潤滑油。在日常的調試維護中,都需要借助人工爬高操作,工作繁瑣、效率低;并且由于油箱的設置需要占用一定的布置空間,設備略顯笨重。另外,在工作過程中,管路結點處容易產生滲漏油,造成壓力不穩(wěn)定,影響油箱中油液的安全儲油量,故障率高;不僅影響整個機組的安全運行,還為后期環(huán)境衛(wèi)生清理增加難度,不利于長期運行過程中的日常維修養(yǎng)護。
選用一種常開型直動式直流電磁閥對原有稀油站油系統(tǒng)進行設計及改造。當稀油站事故停機時,讓供變頻機組軸瓦冷卻潤滑的油不立刻回流,在變頻機組油缸里停留30 min,待變頻機組完全停止轉動后,再回流到稀油站油箱中;其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變頻機組油系統(tǒng)圖
3.2.1 常開型直動式直流電磁閥的工作原理
電磁閥是一種機電操作閥,該閥是由一個受控電流通過線圈,在雙端口的情況下,閥的流量被接通或斷開。通電時,電磁線圈產生的電磁力把關閉件緊緊壓在閥座上,閥門關閉,整個關閥過程在瞬間(t<0.5 s)完成;斷電時,彈簧力把關閉件從閥座上快速提起,閥門打開。
3.2.2 自動化控制電路
控制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控制電路圖
(1)時間繼電器KT的動作時間可設定。變頻機組完全停下來至少需要20 min,這里KT的動作時間設定為30 min;KT1為時間繼電器的延時斷開觸點。
(2)SA為帶自鎖功能的旋鈕開關。
(3)K1,K2分別是稀油站2臺循環(huán)油泵電機交流接觸器的常閉觸點。
(4)L是常開型直動式直流電磁閥的動作線圈。
3.2.3 系統(tǒng)工作原理
在靠近變頻機組軸瓦油缸回油管處安裝1個常開型直動式直流電磁閥,同時直流電磁閥和機組軸瓦油缸之間的安裝距離盡量小。稀油站主機組開啟,任意一臺油泵投入運行,供油口壓力、油溫、冷卻水壓力穩(wěn)定正常后將自鎖旋鈕SA閉合。當線路電源消失或稀油站主機組故障停機,2臺變頻機組跳閘后,此時2臺油泵電動機斷路器跳閘,1號電機交流接觸器常閉觸點K1 閉合,2號電機交流接觸器常閉觸點K2 閉合,SA、K1、K2、KT回路接通,時間繼電器KT線圈得電,回路KT1、L接通,電磁閥L線圈得電,電磁閥關閉,回油管路被截止,潤滑油會一直停留在變頻機組軸瓦油缸里,供給軸瓦潤滑冷卻用。30 min后,變頻機組已完全停下來,此時時間繼電器延時斷開觸點KT1斷開,回路KT1、L斷開,電磁閥L線圈失電,SA、K1、K2、KT回路仍在接通狀態(tài),保證電磁閥始終在打開狀態(tài),回油管路重新打開,變頻機組軸瓦油缸里的潤滑油重新回流到稀油站油箱中。
此處配置直流電磁閥主要考慮是:當水電站供電線路突然停電時,如果配置交流電磁閥,此時交流電磁閥將無法正常工作,這個自動控制電路的功能將無法實現;而水電站都配置有一定容量的直流電源,不存在突然停直流電的狀況。這種設計需要增加的現場設備少,可操作性大,也未使原有油系統(tǒng)發(fā)生較大改變,資金投入也較少,后期維養(yǎng)管理更容易;因此摒棄了高位油箱的設計方案,選擇通過加裝快速電磁閥的方法避免變頻機組事故停機時發(fā)生燒瓦事故。
稀油站潤滑油系統(tǒng)通過獨立設置的壓力傳感器、控制柜、油箱、循環(huán)油泵、過濾器和冷卻器等,使?jié)櫥鋮s油液得到充分過濾循環(huán),以維持足夠的供油壓力和冷卻溫度;但是當出現緊急停機情況時,潤滑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工作油泵停電,變頻機組油缸無法得到滿足運行工況的潤滑油潤滑冷卻,只能半摩擦甚至干摩擦工作,導致軸瓦發(fā)熱,壽命降低;甚至發(fā)生軸瓦抱死在軸上的情況,影響整個機組的安全運行。該變頻機組防燒瓦系統(tǒng)投運后,可以有效消除因稀油站故障停機,變頻機組冷卻潤滑油快速消失,致使機組軸瓦得不到充分冷卻潤滑,瓦溫迅速升高,甚至引起燒瓦事故這一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