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小盜龍
龜鱉目,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龜,是爬行動物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最古老的一類。龜鱉目的進化歷史可以追溯到2.2 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原顎龜也叫三疊龜,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亞洲,是龜類動物的原始祖系,外形與現(xiàn)生的龜類相似。它的體形較大,身長約1 米,體重約100 千克;身體上的骨質(zhì)殼覆蓋著一層角質(zhì)盾片,腳上的尖甲可能用于挖掘;因為脖子上長有保護性的尖刺,所以頭部不能縮入龜殼內(nèi)。目前,在中國還尚未發(fā)現(xiàn)原顎龜類。
根據(jù)頸部的結(jié)構(gòu)和甲殼形態(tài),世界現(xiàn)存的龜鱉目可以大致分為曲頸龜亞目和側(cè)頸龜亞目,共有12科86 屬。曲頸龜亞目的龜縮回龜殼時,脖子呈S 形彎曲。而側(cè)頸龜亞目的龜縮回龜殼時,脖子是向一側(cè)彎曲的。
象龜是陸生龜類中最大的一種,以腿粗似象腿而得名,棲息于山地泥沼、草地中。其中,加拉帕戈斯象龜身長可達到1.8 米,是現(xiàn)生陸龜中的巨無霸。
鱉和龜雖然屬于同類,但是二者卻有一些區(qū)別。最明顯的一點是鱉沒有角質(zhì)硬甲,而是革質(zhì)皮膚;其次就是鱉的吻部比龜更長一些。斑鱉是地球上現(xiàn)存體形最大的鱉類,體長能達半米,可惜瀕臨滅絕……
盡管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龜鱉都是小型動物,但在龜鱉目漫長的進化中也出現(xiàn)過一些超級大家伙,其中四個成員可是又大又奇!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古巨龜:內(nèi)陸海方舟
古巨龜是一種大型海龜,它的背部沒有硬殼,取而代之的是覆蓋在肋骨上的革質(zhì)硬皮。古巨龜壽命很長,或許能超過100歲。
物種小檔案
中 文 名:古巨龜
生存時代:白堊紀
生存地點:北美洲
極限體形:長4.6米,體重2.2噸
古巨龜?shù)奶鞌呈求w長10米以上的滄龍類和體長可達7 米的白堊刺甲鯊。隨著北美大陸的抬升,西部內(nèi)陸海道逐漸消失,古巨龜也因為失去家園和產(chǎn)卵地而滅絕了。
駭龜:南美洲巨蓋
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3 米硬殼,古生物學家推測駭龜?shù)拈L度可達5 米,體重超過5 噸。但隨著更多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古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駭龜?shù)捏w重只有1 噸多一點,所以整體上比古巨龜要小一些。
物種小檔案
中 文 名:駭龜
生存時代:中新世至上新世
生存地點:南美洲北部
極限體形:長5 米,體重1.14噸
盡管有“萬鱷之王”普魯斯鱷這樣的恐怖天敵,駭龜?shù)姆植既院軓V,生活地域覆蓋了幾乎整個南美洲的北部地區(qū)。由于氣候的變化,駭龜?shù)臈⒌刈兊迷絹碓礁稍?,河流和湖泊最終干涸,駭龜也因此而滅絕。
卷角龜:大洋洲“玄武”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一種叫玄武的靈獸,外形是龜與蛇的合體,有著沉重的外殼、四條短腿、長長的脖子和尾巴。在龜鱉目中還真有一個類似的家伙,它就是已知的最大的純陸生巨龜——卷角龜。
物種小檔案
中 文 名:卷角龜
生存時代:中新世至全新世
生存地點:大洋洲
極限體形: 長3米,體重接近1噸
卷角龜早在一千多萬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主要分布在澳洲大陸和新喀里多尼亞群島上。距今約3 000 年前,人類劃著小船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亞群島,只用了300 年就將這些巨龜全部吃光了。
棱皮龜:遠洋遨游者
在今天的海洋中有7 種海龜,其中棱皮龜是地球上最大的海龜,它的祖先甚至能夠追溯到1 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物種小檔案
中 文 名:棱皮龜
生存時代:現(xiàn)代
生存地點:世界范圍
極限體形: 長2.5 米,體重650千克
別看棱皮龜?shù)捏w形巨大,食物卻是不起眼的水母。但愛吃水母卻給棱皮龜帶來了災(zāi)難,它們會誤將人類丟棄在海洋中的塑料袋當成水母吃掉,最終導(dǎo)致腸道阻塞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