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收到吳重生老師的詩集《太陽被人圍觀》時,我愣了一下,腦海中騰地跳出一幅畫面:畫一個太陽,大睜著眼睛,迷惑又溫暖。畫無數(shù)縷陽光,像伸出的手臂,所及處有綠色的草叢,草叢中有無數(shù)生靈,正探頭探腦,想要看個究竟。
因為正在看《克拉拉與太陽》,這是石黑一雄獲得諾貝爾獎之后的第一本書,我沉浸在關(guān)于太陽的各種想象和意象中。小說中,太陽是人工智能克拉拉的信仰,是她的能量來源。她相信太陽代表所有美好的事物,不僅對她如此,對所有人類也是如此?!疤柨偰苷盏轿覀?,不管我們在哪里?!彼蛱栻\地祈禱,最后奇跡真的發(fā)生,小主人的病得以治愈。
像一幕穿越劇,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匆姟短柋蝗藝^》,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從詩集目錄中六輯的題目可以窺見一個大概:《走馬昆侖看朝霞》《迎春門前聽春雷》《遍植草木馭光行》《萬頃波濤眼底過》《嶺上白云樹上星》《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這是一部關(guān)于自然山水和人文山水的集子。
山水,是詩人的搖籃。
“在天空的倒影里/我想起古老的運河/喧嘩了無數(shù)個世紀的河水/挾裹著數(shù)不盡的藍天白云/我想起故鄉(xiāng)連綿的群山/那是我們心靈的天際線”,從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這是一個性情抒發(fā)的過程;是一個由現(xiàn)實轉(zhuǎn)變?yōu)槔硐氲倪^程;是一個由幻境回到現(xiàn)實的過程;又是一個尋找自我、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過程。
山水,也是詩人的老師。
“在新疆阿拉爾腹地/我找回了自己昆侖山子民的身份/紅辣椒堆成的山包/是仙界和凡界分隔的坐標/康寧的云在遠方/昆侖不可見”“我愿做一顆純屬于太倉的金色稻谷/在瀏河畔開花/結(jié)出深沉的穗”……詩人巧妙地把歷史、風(fēng)景、人生、故事諸元素捏合一體,帶領(lǐng)我們看看這世界,感受世間的美好與詩意。
只是,當(dāng)記憶中那些關(guān)于山水的詩句,和這本詩集中的句子重疊在一起,詩人的特質(zhì)和與眾不同清楚地呈現(xiàn)。
“在詩人的眼里,太陽不在天上,而在地上?!?/p>
他用充滿理想的心和細膩的眼神,觀察身處的土地、星球、宇宙,人如塵埃,卻又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存在,可以在浩瀚的宇宙漂流,也可以在一片綠草茵茵的土地上感受泥土的芬芳。詩歌沒有冗長的句子,沒有難懂乏味的表述,仿佛朋友間的推心置腹,使閱讀在愉快中延伸。
“一只螢火蟲,在馬澗鎮(zhèn)空曠的地界/將深秋時節(jié)硬生生拉回盛夏/我估計它是夏天的逃兵/專候于此/告訴我和你/一顆光亮與整個宇宙平等?!?/p>
“一顆光亮與整個宇宙平等”,年輕時,我們都理所當(dāng)然被具有能量的事物所吸引,但歲月挫磨,多少人失去初心,變得世故、擺爛。而作者似乎一直保持著這種年輕的狀態(tài),因為在他的詩中總能看到奔跑的身影,或者說在尋找一種奔跑的快感。
比如,“我奔跑/跑進了太陽里/我奔跑/跑進了月亮里/如今我和大海你不分彼此/海鷗引領(lǐng)我,海霞滋養(yǎng)我/這風(fēng)一樣的腳步/這水一樣的靈魂”。
對充滿能量的事物的關(guān)注,使得作者睜大眼睛尋找產(chǎn)生奔跑感的豐富的源泉。有時是直觀地表白,有時是含蓄地沉吟,他把五官所能感覺到的全部的信息投影在詩中。
“草和空氣都有太陽的基因/一切都在升騰/連同你的嗓音/會在太陽的映照下現(xiàn)出原形?!?/p>
“這里靠海、靠江、靠山/更靠近太陽啊/溫暖、幸福和朝氣寫在每一個城市的臉上。”
自由馳騁是每個人的心愿,溫暖富足更是每個人生活的目的和盼望。這些詩句仿佛一縷縷光線,明亮、溫暖、充滿熱力,照亮生活的縫隙,照亮我們平時不能看清的東西。它穿過我們的身體,溫暖日常生活中潮濕的角落,一直浸透到內(nèi)里。加上擬人和通感手法的大量應(yīng)用,連讀者都會覺得自己的身后長出了翅膀,輕盈地飛奔在字里行間。更應(yīng)了那句“詩不是用來讀的,而是要用神經(jīng)末梢去感受”。
詩人在奔跑中認識自我,尋找自我。“人類需要借助至柔的水/來調(diào)和五行和陰陽/矯正現(xiàn)在和未來的航線。”可一個人究竟要走多遠,才能破解命運的謎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從浙江浦江,走向杭州,再到北京;從記者、詩人,到教授、出版人,這是詩人一路奔跑的軌跡。他在后記中說,《太陽被人圍觀》的大多數(shù)作品是在地鐵上完成的?!罢l能想到,在2021年的北京地鐵14號線和5號線上,隨從那些摩肩接踵的陌生人進進出出的,還有我的詩歌呢?!?/p>
實際上的2021年,疫情反復(fù),生活并沒有像詩里描寫的那樣自由美好。我們被細沙一樣的無奈磨礪得疲倦麻木的神經(jīng),甚至感覺不到日出或日落,那原始的能量來臨時的騷動。
我很想問詩人問讀者也問自己一個問題:還記得第一次感受到自然力量,感受到這個世界美好的那一刻嗎?
那種純凈透明的感情,仿佛是我們的初戀。懵懂的內(nèi)心,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深深觸動。那是宇宙間最獨特圓潤的風(fēng)景,很難留住,但作者卻仿佛一直保有著那個時候的世界觀宇宙觀,不管是路過的山和海,還是自己走過的柏油路,不管是家鄉(xiāng)的水波,還是形形色色的人,他總懷著一顆赤子般的初心。
每一次奔跑都離遠方更近,每一首關(guān)于遠方的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詩人說,我們對遠方的理解還很淺?。骸耙粭l望不到盡頭的路/一群飛過天際的鳥/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當(dāng)朝霞落進了林間/遠方會來到你的身旁/像故鄉(xiāng)溪旁的梨樹林/開春母親在后堂淘洗家什/白色梨花覆蓋了整個江南。”
茫茫宇宙中,所有都會消失,但一首好詩,會活過寫詩的詩人。“一束光的生命比我們想象得要長久。”
(源自《大眾日報》)
責(zé)編: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