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可
人這一生,幾乎都是在尋覓中度過,用“尋”字來描述最為合適。
尋“甜頭”
媽媽怕我吃糖上火,便把我愛吃的陳皮糖藏了起來。我翻箱倒柜,幾經尋找,仍未找到那袋糖果。不過沒幾天,我就忘記了那袋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我打開微波爐熱牛奶,突然聞到一股酸味。我低頭發(fā)現,那袋糖正擺在微波爐下的竹籃里。我迫不及待撕開糖紙,把糖吃進嘴里,酸中伴著一絲甘甜,心里萬分滿足。
尋“光明”
在密室逃脫中,我和伙伴們在一個個昏暗的房間里解謎。許多個轉盤拼成一張桌,每個轉盤都涂上了不同的顏色。我正瞇著眼按下按鍵,只聽一聲巨響,嚇得我背后直冒冷汗。最后,我們在墻上尋找到線索,轉動轉盤觸發(fā)音效,順利通過了關口。陰森森的氛圍瞬間消失,我們總算是尋到了“光明”。
尋“歷史”
我來到瑞安博物館參觀。地上鑲著衛(wèi)星拍攝的瑞安市地圖。我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來自瑞安的文化古跡。一件件陶瓷擺放在柜中,一張張畫卷掛在墻上,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展品陳設在眼前,著實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尋覓的過程是曲折的,是美好的,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師小評
小作者緊扣“尋”這一字眼,結合三個具體事例從不同角度尋找到甜頭、光明、歷史,過程雖曲折,但結果美好。尤其是小作者內心的感受與體會,描繪得十分細膩。
【作者系浙江瑞安市實驗小學六·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徐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