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華容, 陳 雷
(阜陽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安徽 阜陽 236029)
平歐雜種榛(CorylusheterophyllaFisch.×CorylusavellanaL.)也稱大果榛子,該樹種適應性強,抗旱、耐瘠薄,果實具有果大、殼薄、味佳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1]?!V痢癁榇叫慰婆V翆俣嗄晟荼局参?以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理氣化濕的功效[2],‘牛至’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是一種重要的芳香植物。從‘牛至’中提取的植物精油——牛至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3]。2021年,阜陽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結合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平歐雜種榛良種引進及苗木繁育技術推廣》項目實施,引進5個平歐雜種榛品種建立了2 hm2平歐雜種榛優(yōu)良品種園。早期品種園林下空間大,為有效提高林地產出率,項目實施單位在品種園內套種了‘牛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園地位于阜陽市潁泉區(qū)寧老莊鎮(zhèn)興隆村、老泉河北側。該地塊為沙淤土,土層深厚肥沃,光照充足、排灌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平整土地,清除地塊內的雜草、雜樹,10月底前完成整地工作,采用機械全墾,深度40~50 cm,整平后寬窄行做畦,寬畦1.3 m,畦高20 cm,窄畦80 cm,畦面寬55 cm,步道30 cm。
平歐雜種榛栽植品種為已審定良種達維、遼榛9號、遼榛4號、遼榛2號、遼榛1號5個品種;苗木規(guī)格為地徑0.8 cm以上、高度80 cm以上、根系8根以上、無病蟲害、無損傷的一級苗。
‘牛至’品種為‘中科1號’,苗木規(guī)格為1年生一級扦插苗,高度5 cm 以上。
平歐雜種榛優(yōu)良品種園株行距2 m×4 m,保留1 m種植保護帶,行間3 m做畦栽植牛至,栽植密度為0.3 m×0.55 m。
榛子栽植在1.3 m寬的高畦上,栽植株行距2 m×4 m,樹穴直徑大小40~60 cm。每穴放入8~10 k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回填時與細土充分拌勻,之后細土回填穴內,填土至距地表20~30 cm待用。
苗木栽植前將根系保留15~20 cm,剪去過長、劈裂根系,并蘸上生根粉泥漿后栽植。時間以秋季落葉前后為佳,栽植可持續(xù)至冬季封凍前及春季解凍至發(fā)芽前,皖北地區(qū)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栽植較多。栽植時將修剪好的苗木垂直放置于樹穴中央,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栽植方法,保證根系充分舒展、深淺適度、澆透底水。栽植后覆蓋地膜,地膜上再覆蓋4~5 cm細土。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50~70 cm,后期做好水分管理和雜草清除工作。
5.2.1 扦插苗培養(yǎng)
2021年11月份在大棚里進行牛至扦插,扦插以草炭、蛭石為基質,體積比3∶1,澆透水,選取無病毒、生長旺盛的優(yōu)質種株、健壯的嫩枝作為插條,長8~10 cm,帶2~3個節(jié),經處理后插于沙盤中。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4~1/3,扦插后澆透水。白天適宜溫度20~25 ℃,夜間適宜溫度13~20 ℃,濕度控制在80%左右。苗齡45 d左右移栽定植。
5.2.2 移栽
扦插苗第2年4月份,整株移栽至平歐雜種榛優(yōu)良品種園中,栽好后澆水,壓實,做好管護,成活率達95%以上。
平歐雜種榛豐產樹型可分為主干形、少干叢狀形等。
6.1.1 主干形樹形
植株有1個主干,干高45~60 cm,在主干上均勻分布3~4個主枝,每個主枝分布在主干不同方向,相互之間角度基本相同。主枝上著生側枝,側枝上著生二級側枝和結果母枝。定植后,將中干保留50~70 cm截干。生長季,保留剪口下4~6個不同方位的健壯新枝生長,抹除其余新芽。第2年,在主干上選留不同方位的主枝3~4個,輕短截每個主枝(約剪去枝長的1/3),剪口留飽滿外芽。第3年,在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第一側枝距離中干30 cm以上,第二側枝位于第一側枝對側,距離第一側枝20~30 cm。對側枝進行輕短截。主枝延長枝輕短截,促使向斜上方生長。第4年,繼續(xù)輕短截主側枝延長枝,擴大樹冠。全樹有主枝6~8個主枝,分布均勻,上下通風透光,樹高3.0~3.5 m。
6.1.2 少干叢狀形樹形
叢狀形通常保留均勻向四周伸展的3~4個基生枝作主枝。主枝上著生側枝,側枝上有營養(yǎng)枝、結果母枝和結果枝。樹高3.5 m左右,樹體呈叢狀自然開心形。第1年,重剪定植苗干,僅留20 cm左右促發(fā)基生枝。當年,抹除過多、過密新枝,保留4~6個健壯枝條。第2年選留3~4個健壯枝為主枝,并對主枝進行中度短截,約剪留苗干的1/2。第3年,繼續(xù)輕短截已選留的主側枝的延長枝,形成開心形樹冠,及時除去萌糵徒長枝。第4年,繼續(xù)短截各級主側枝的延長枝,適度牽拉部分主枝,使樹冠繼續(xù)擴大,形成中空透光樹形,此時樹冠已基本成形。
修剪時間可分為冬剪和夏剪。秋季落葉后至翌年萌芽前可進行冬季修剪,北方冬剪多在春季發(fā)芽前進行。幼樹修剪應以擴大樹冠為主,適當開張角度。對主側枝延長枝進行輕短截(約剪去1/3),對過長的延長枝要中度短截,開張角度,防止下部出現(xiàn)“光桿”現(xiàn)象。盛果期樹,主側枝延長枝短截其長度的1/3~1/2,促發(fā)新枝。內膛小枝疏除細弱枝、病蟲枝、下垂枝,其余小枝不剪,培養(yǎng)成結果母枝。中庸枝、短枝不修剪,短截主側枝延長枝。對衰弱大樹,要減少結果,重剪發(fā)育枝,促進枝條更新復壯,促發(fā)健壯新枝,恢復樹勢。
為保證樹體的正常生長,必須及時施肥補充營養(yǎng)。施基肥在秋季果實采收后進行,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下旬、6月—7月份進行,以復合肥為主。施肥方式采用溝施和環(huán)施方式,施肥深度20 cm。平歐雜種榛抗旱能力較強,遇到特別干旱月份需要適當澆水,澆水采用樹盤內灌水法,浸濕樹下土壤。平歐雜種榛不耐澇,在雨季,要及時排除園地積水。生長季采用人工除草,不建議使用除草劑及其他化學藥劑處理雜草。
平歐雜種榛在皖北地區(qū)病蟲害少,蟲害主要有星天牛、金龜子等,病害主要以白粉病為主,牛至一般無病蟲害發(fā)生。
于5月—7月,星天牛成蟲發(fā)生盛期,集中精力人工捕捉成蟲,也可于榛園周圍種植苦楝,通過苦楝引誘成蟲,進行集中捕殺。6月—8月間,對大枝上天牛產卵刻槽,進行錘壓,破壞蟲卵,刮除銷毀星天牛樹皮下的蟲卵,并涂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進行消毒防腐。當發(fā)現(xiàn)樹干基部有樹液流出或有星天牛蟲糞時,將蛀孔及蛀道內蟲糞掏出,塞入沾有80%敵敵畏或40%樂果乳油5~10倍藥液的棉簽或插入磷化鋁制作的毒簽熏殺幼蟲。近年來,采用新威雷微膠囊噴霧防治天牛成蟲,效果較好。安徽省林科院釋放花絨寄甲開展天牛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施用腐熟有機肥,撒施辛硫磷顆粒,深耕土壤。成蟲發(fā)生期,可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5月底至6月初金龜子盛發(fā)期,可通過人工捕捉或將楊樹、榆樹枝條在敵百蟲、辛硫磷溶液中浸泡后懸掛在1.0~1.5 m處,毒殺金龜子成蟲。植物葉面噴施石灰液,可以減輕金龜子為害。
白粉病主要發(fā)生在6月—8月份。栽植時選擇地勢較高,利于排水的田塊種植。在肥水管理中要施足底肥,忌偏施氮肥,生長期適當噴施葉面肥,增強植株抗病性。防治藥劑可于發(fā)病初期,使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用45%超微粒硫磺膠懸液150~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白粉病高溫時發(fā)病很快,要及時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并噴藥防治,并注意持續(xù)用藥,第1次噴藥后每隔4~5 d噴1次,連續(xù)用藥2~3次。
牛至扦插易成活,管理成本較低。其干莖葉含油2.5%,香芹酚含量高達80%,活性成分符合ISO 13171-2016的標準,殺菌能力強,能夠有效抑制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真菌、寄生蟲,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據(jù)測產,‘牛至’畝(667 m2)產鮮重400~500 kg,年畝(667 m2)產收入5 000元左右。
榛子屬于早果類經濟林樹種,一般栽植第2年開花結果,5~6年進入盛果期,畝(667 m2)產可達250 kg以上。按照40元/kg計算,畝(667 m2)產收益10 000元左右,扣除地畝費、人工費(含牛至栽植管理)、有機肥等生產耗材4 000元,每畝(667 m2)收益在6 000元左右。加之‘牛至’收益,畝(667 m2)均收益10 000元以上,復合套種經濟效益顯著。
平歐雜種榛良種引進及苗木繁育技術項目實施對阜陽以及周邊地區(qū)發(fā)展平歐雜種榛起到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為平歐雜種榛復合套種提供了模式和技術。項目可為周邊群眾提供務工機會,帶動部分群眾就業(yè),促進農民增收。
平歐雜種榛能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土,‘牛至’不僅能大大增加林地植被覆蓋度,還能抑制雜草生長,美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