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彤 朝南
科幻小說《哈利·波特》里有一件神奇道具——隱形斗篷,穿上它以后便可以隱形。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很多時候女性根本不需要斗篷就能夠?qū)崿F(xiàn)隱形。這些女性去哪了?她們真的進入科幻世界消失了?當然不是!
在越來越注重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的地位和形象跟達爾文生活的時代已然不同。有些時候,甚至她們才是更出彩、更光亮的存在。然而,當我們深入生活世界,扒開那些或被人忽略或不為人知的真相,就會發(fā)現(xiàn),陽光下的冰山并不意味著一切。水面之下,女性常常處于“不被看見”的境地。
最常見的例子你能想起什么?當一個群體的全部成員是女性時,我們說“她們”;而這個群體中哪怕加入一名男性,“她們”就會毫無商量余地地變成“他們”。這并非語言文字對女性“視而不見”的孤例。英語中,“man”就有“人類”之義,“英雄”是“hero”而非“shero”,歷史是“history”而不是“herstory”……如果用心去發(fā)掘,你會發(fā)現(xiàn)類似的情況無處不在。
對女性的忽視當然不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早已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20世紀美國女性主義科幻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喬安娜·拉斯所言:“女性生活是男性生活被掩蓋的那一部分真相?!敝T如“男性的生活被用來代表全體人類的生活”“不加說明就是男性”之類的思維方式和現(xiàn)實做法,可謂根深蒂固,又或者是習慣成自然?!芭匀毕钡碾[性標簽,哪是我們想撕就撕得完的?
關于女廁所的問題,熱議許久,但時至今日,多數(shù)地方并無明顯改變——男女廁所面積依然大小相等,女廁所門口依然常常排起長隊。由于女性生理構(gòu)造與男性有所不同,她們平均如廁時間是男性的2.3倍。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不足以在堅硬的現(xiàn)實中撬開一道缺口。又比如說鋼琴。很多人也許會覺得,鋼琴總不會有性別歧視了吧!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還真有。鋼琴琴鍵是按照男性的手寬設計的,對大多數(shù)成年女性鋼琴家不利。調(diào)查顯示:78%的女性鋼琴家患有肢體重復性勞損癥,她們承受疼痛和受傷的風險比男性鋼琴家高出很多。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理解“性別數(shù)據(jù)缺口”的含義了吧。于女性而言,它就像一塊“遙遠的,女性無法涉足”的土地,生長著各種各樣對女性極不友好的帶刺的植物。從理論研究的層面來表達就是:男性的經(jīng)驗、男性的視角成了“出廠設置”,很多標準的確定和制定,依據(jù)的是男性的數(shù)據(jù)而非女性的數(shù)據(jù)。
在這個時代,空調(diào)早已不是稀罕物,每個人都不陌生,卻鮮有人知道,辦公室、商場、電影院等公共領域的空調(diào)也是有性別歧視的。職場中人,大概都見識過這樣的場景——“女同事披著厚厚的毛毯坐在座位上瑟瑟發(fā)抖,而男同事們穿著短袖夏裝,若無其事”。對女性而言,辦公室空調(diào)本來是用來解決“熱問題”的,結(jié)果造成了“冷結(jié)果”,多么荒誕。
癥結(jié)同樣在“性別數(shù)據(jù)缺口”。
20世紀60年代,一些國家根據(jù)平均年齡40歲、平均體重70千克的男性的靜息代謝率,確定了辦公室標準溫度的公式。而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辦公室從事輕體力勞動的年輕女性的代謝率,相較從事同類型活動的男性要低得多。這個用了幾十年的公式,把女性代謝率高估了35%,這意味著辦公室的溫度對女性的需求而言,平均低了5℃。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很多穿短裙的女性并不怕冷?這是一個深奧而無解的“世界之謎”。也許她們隨著時裝的進化而進化了。
在忽視女性這個問題上,生活的真相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為什么女性的衣服很少有口袋,而男性的衣服口袋里卻可以裝下很多東西?衣服口袋很少、很淺,對大多數(shù)女性來說,早已習慣,她們有所不知的是,口袋少而淺,更能凸顯人的曲線美,這是從男性視角來審視的。高鐵或其他公共交通上的座椅坐著總感覺不那么舒適,是因為設計者沒有考慮女性的身體力學數(shù)據(jù)。類似這樣的例子,帶給女性的可能只是“小煩惱”,而有時候還可能造成“致命傷”。
汽車碰撞測試中所使用的假人,幾十年來都是以男性為標準設計的,雖然近年來也會采用女性假人,但也只不過是個“縮小版的男性假人”。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不會思考的汽車居然對女性也有了偏見——在遭遇車禍時,相比男性,女性受輕傷的可能性高71%,受重傷的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
在“人命關天”的醫(yī)學領域,女性一樣沒被平等對待。
關于疼痛的體驗與治療,在眾多醫(yī)學文獻里,女性的形象可不那么美好,她們常常被描述為“歇斯底里的,情緒化的”,這使得醫(yī)生更多地把她們的病因診斷為心理問題,甚至認為是“表演型障礙”。其實,在受到同等刺激時,女性感受到的疼痛比男性多一些。另外,很多的藥物試驗并未將女性納入其中,或者納入比例很??;一些藥物對男性是安全的,卻會給女性帶來各種副作用。
女性的身體數(shù)據(jù)被醫(yī)學忽視,是不是也緣于長期以來對女性的偏見?我們不便妄下定論,但這樣的現(xiàn)實讓女性遭受了更多痛苦是毋庸置疑的。對此,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有過頗具諷刺意味的總結(jié):“男性的身體就是解剖學本身。”長期以來,醫(yī)學教育一直把重點放在男性的“標準”上,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大量醫(yī)學教科書上缺少女性身體的數(shù)據(jù)。
事實上,對女性的忽視遠不止這些?!拔茨苁占接嘘P女性及其生活的數(shù)據(jù)”當然不能成為理由。改變“不被看見的女人們”的窘境,刻不容緩。這個過程或許很漫長,會有很多波折,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這種現(xiàn)實不應該再依仗各種所謂的理由“正當化”。終點在哪里我們無法望見,起點卻是清晰可見的,那就是停止將“以男性數(shù)據(jù)為基礎的世界”默認為是全面的、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