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春天,走在風景如畫、繁花似錦的社區(qū)公園里,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輕快地在耳畔響起,勾起我溫馨的回憶。
我的家鄉(xiāng)在長沙望城。在這里,“雷鋒”兩個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鋒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我的童年,就是在學雷鋒的濃厚氛圍里度過的。老師經(jīng)常給我們講雷鋒的故事,讀雷鋒的日記,誦雷鋒的詩歌。教室的墻上也貼著毛主席的手書“向雷鋒同志學習”,還有雷鋒手握鋼槍的宣傳畫。那時,雷鋒是我們的偶像,班級還有本“好人好事簿”,由班長記錄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好事。在那個單純快樂的歲月里,留下了太多學雷鋒做好事的美好記憶。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交通不像現(xiàn)在這么便利,人們出行近的靠自行車,遠的是火車。京廣鐵路從我們小鎮(zhèn)經(jīng)過,設(shè)立了一個小車站,四面八方的鄉(xiāng)民都從這里坐車到省城。車站人流較多,衛(wèi)生狀況也差。每個中午,我們輪流去車站打掃衛(wèi)生,把里里外外的垃圾打掃干凈,再用抹布把候車室的桌椅擦拭一遍,這些贏得了乘客們的交口稱贊。這個學雷鋒特色活動,我們堅持了整個小學階段,有一次還得到當?shù)貓蠹埓笃膱蟮?。我們?nèi)滩蛔∠蛐』锇殪乓?,享受他們的羨慕與崇拜,驕傲之情溢于言表。
學校旁邊住著一位盲眼老婆婆,行動不便,孤苦無依。同學們隔三差五去看望,有的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二毛五毛零花錢送去,有的從家里帶來青菜、豆腐、水果等,還有的幫老人洗菜淘米。我家喂了十多只雞,母親時常讓我?guī)щu蛋去。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寒冬臘月,我們向五保老人送柴火送木炭;搶收季節(jié),給家里沒勞動力的人家扮禾……雷鋒精神像陽光一樣沐浴著我們幼小的心靈,讓我們健康成長,從小就養(yǎng)成了熱愛勞動、艱苦樸素、關(guān)愛他人的好品質(zhì)。
參加工作后,我把這些好習慣帶進單位,以雷鋒為榜樣,愛崗敬業(yè),刻苦鉆研業(yè)務(wù),精益求精,把本職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多次被望城區(qū)政府授予嘉獎,數(shù)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工作者;對生活充滿激情,工作之余讀書寫字,二百余篇散文在報刊雜志發(fā)表,努力弘揚正能量。平時,盡力做些公益活動,積極參與扶貧、抗疫、助學、獻血等志愿者活動,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人,曾被評為長沙市學雷鋒先進個人、文明市民。
這么多年來,我經(jīng)常感受到周圍人們陽光般的善意,多次得到陌生人的熱心幫助,這些都銘記在心。比如下雨天鄰居幫我收衣物,陌生的路人幫我提重物,老同事熱心幫助我熟悉業(yè)務(wù)……
又是萬物生長的三月,想起這些點點滴滴,我心里充滿了感動。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溫暖的人,讓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