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麗
★在星光熠熠的歷史長河中,出現(xiàn)過很多驚才絕艷的詩人,其中有一位,其狂放不羈的詩作和瀟灑恣意的人格魅力,讓他的光輝跨越時空照耀世人。他就是“詩仙”李白,一位讓高力士脫靴、讓楊貴妃研墨、讓古往今來的文人追捧的浪漫主義詩人。
在李白的眾多詩作中,最能代表他的經(jīng)歷和體現(xiàn)其性格的,要數(shù)這首思想深沉、藝術(shù)成熟的《將進酒》了?!疤焐也谋赜杏谩薄叭松靡忭毐M歡”,雖然一生經(jīng)歷坎坷,但李白一直斗志昂揚、孤高自傲、狂放不羈。《將進酒》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特征。
一、細細品味《將進酒》的創(chuàng)作背景
才華橫溢的李白,早年也曾被唐玄宗賞識,被授予“翰林供奉”的職務(wù),常陪侍皇帝從事文藝游賞。雖是眾人艷羨的職位,卻與他做官的出發(fā)點相去甚遠,無法施展其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盛唐之下危機四伏,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猖狂,李白政治上被排擠,理想不能實現(xiàn),對官場愈加灰心,常常用喝酒來發(fā)泄心中的苦悶。
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八年,與好朋友岑勛一同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三人登高望遠,人生樂事莫過于品酒會友。正是此時,李白借酒吟詩,把滿腔的不滿、不甘、不忿化作詩情,創(chuàng)作了這首豪放不羈的《將進酒》,以慨嘆生命渺小、光陰如梭,而自己懷才不遇,只得飲酒作詩、蹉跎歲月。
一首《將進酒》道出了李白人生幾多愁。他以黃河奔流不息為意象,給人雄渾磅礴之感。整首詩意境深遠,讀者被詩人情緒牽動,一起感嘆時光飛逝,夢想沒來得及實現(xiàn)。而詩人并沒有失落太久,他化悲憤為酒氣,開懷暢飲,向天長歌。這首詩正如李白其人,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那就是“狂放不羈”。
二、《將進酒》采用最狂放的詩體
生性不羈的李白,最討厭被約束,創(chuàng)作詩詞也是如此。樂府、歌行等詩體,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創(chuàng)作起來比較自由,最為他喜愛,也是他眾多詩文中成就最高的。《將進酒》就是一首用樂府舊體創(chuàng)作的七言歌行,長短應(yīng)和、蕩氣回腸,把李白的飄逸狂放、孤寂悲哀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全詩情感充沛,詩人多種情緒自由流轉(zhuǎn),如奔騰的江水波濤洶涌、跌宕起伏,最終順流而下;在藝術(shù)手法上采用排比、夸張等修辭,展現(xiàn)詩人的豪邁情懷,讀來蒼勁有力、酣暢淋漓;在行文上更是大開大合、張弛有度,詮釋了李白的豪放不羈。
李白用豐富的想象力塑造聲勢浩大的場景,不僅沒有“假大空”的感覺,還帶給人氣勢磅礴、豪放不羈的感受,這正是他的才華所在。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詩人開篇就用兩個長句營造氣勢:滾滾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而來,奔騰而下,驚濤駭浪的聲音仿佛就在耳邊響起。那燦爛芳華,如朝暮般易逝,青絲變白發(fā)只在瞬間。這豐滿的想象力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雄奇瑰麗的景象,蓬勃的情感噴發(fā),只有出世的謫仙才能做得到吧。
然而詩人沒有為匆匆的青春留太多時間哀傷,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重新把眾人的情緒提到高處。人生如意的時候,就應(yīng)該摒棄煩惱、縱聲放歌,不要讓酒杯空著辜負了明月。然而,他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嗎?并沒有,只是此刻不愿面對無奈的現(xiàn)實,只愿讓自己沉醉在詩酒里,用縱情享樂來掩蓋內(nèi)心的失落與孤獨。
這首詩的優(yōu)秀,還因它狂放的修辭手法。詩的開篇就是兩組長句排比,如狂風(fēng)驟雨向我們撲面而來。黃河之水源遠流長,上下游落差極大,詩人夸張地說就像從天而降,一瀉千里,如千軍萬馬般奔流到東海。這樣波瀾壯闊的景象,一定是肉眼看不到的,是詩人用夸張的語言把自己想象的場景刻畫出來。
如果說第一句是空間維度上的夸張,那么接下來這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便是時間維度上的夸張。人生如朝暮,早上看鏡子里是青絲,晚上就變成了白發(fā),讓我們感受到人生如此短暫。
這個不同尋常的開篇,以黃河水一去不復(fù)返,比作人生易逝的時光,用黃河亙古不變的偉大,反襯出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可悲可嘆,氣勢如虹的排比,把情感放大數(shù)倍,傳出陣陣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回響。
李白的狂放不羈,離不開酒的詮釋。他的勸酒詩古今聞名,而最有名的,就是這篇《將進酒》,題名就是請喝酒。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他選擇了與美酒做朋友。無酒不歡的他,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被戲稱為“酒中八仙人”。你也許會說李白只是逃避現(xiàn)實罷了,然而他的境界遠非如此。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他接著說,不只是我這樣做啊,古來圣賢都是寂寞的人,只能用美酒消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早時才華橫溢的曹植,才華難以施展,一生憤懣,不也是借酒消愁嗎?不僅如此,他還“烹羊宰?!?,呼朋喚友,大擺宴席,一喝就是“三百杯”,非要喝到一醉方休,還一直勸朋友:“快喝酒啊,別停啊,快再喝一杯?!?/p>
李白一生追求獨立人格、自由精神,活得無拘無束、恣意瀟灑,這與他好酒是有自然聯(lián)系的。醉酒之后,便能突破世俗的拘束,不受理性的束縛。酒可以詮釋他的精神內(nèi)核:自由灑脫和狂放不羈。李白這位超凡脫俗的酒仙,映照著中華歷史文化長河的光輝。
當(dāng)酒成為李白人格的一部分,他似乎尋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種解法,找到了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個時候酒就是他最好的朋友。然而“詩仙”也是血肉之軀,長期浸泡在酒精中,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熬浦邢伞钡拿\可想而知。
面對官場的失意和現(xiàn)實的打擊,李白沒有屈服,只是大喊一聲“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既是天生我材,又為何在乎鐘鼓饌玉、千金散盡?在人人視金錢為上的古代,他說金錢是用來驅(qū)使的,千萬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這樣豪放的金錢觀怕是放到現(xiàn)代也會令人咋舌,何況當(dāng)時守舊迂腐的凡夫俗子?詩人骨子里的豪情,是旁人裝腔作勢學(xué)不來的,因為這就是他對生活的真實態(tài)度。
詩行到這里,大家已酒至半酣。面對眾人的醉意,李白愈來愈狂,喧賓奪主地開口:“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彼鋸埖阶屓税衙F寶物“五花馬”“千金裘”拿來換美酒,只圖個一醉方休。作為客人,他快人快語,大聲呼喝,頤指氣使,可見其狂放至極。
你也許氣得正要開罵他放肆,卻又被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壓得偃旗息鼓。真是讓人肝膽欲裂,一句話寫盡詩人內(nèi)心的痛楚和絕望。還有什么比消這“萬古愁”更重要的呢?
這首詩亦是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寫照?!疤焐也谋赜杏谩?,一句便充分體現(xiàn)了其強烈的自信和桀驁不馴的處世態(tài)度。無論遭遇如何,他都對自己充滿信心。
事實上,這也注定了他的悲劇人生。當(dāng)強烈的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不能滿足,卻又不愿放下狂傲向現(xiàn)實低頭,矛盾和痛苦也由此產(chǎn)生。
他自認(rèn)才高八斗,卻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官場上的排擠打壓使他不得不遠離政治。面對這樣的困境,他非常郁悶。這厚重的現(xiàn)實壓迫感,迫使他做出強烈的反抗,以詩和酒來排解內(nèi)心的壓抑和苦悶,在醉眼蒙眬中放聲縱歌,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超脫和愉悅,以此表達對現(xiàn)實的憤慨和不滿。
《將進酒》全詩雄渾深邃,意境深遠。狂放的情感,不羈的行為,深沉的人生之路的探討及超凡脫俗的處世哲學(xué),讓古今世人唏噓不已。這首詩既是李白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也是其狂放不羈悲劇一生的寫照。有人說,其人、其詩、其酒,三位一體,才成就了真正的李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郁郁不得志,他只有以縱酒排解心中的苦悶,以縱歌對抗政治的黑暗,以不羈來張揚自己的個性,這一切均蘊含在《將進酒》這首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