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凌
之子入江湖,
將身寄片竹。
水闊失遠近,
澗深任沉浮。
6月22日,獨竹漂表演者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九洞天景區(qū)表演。當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度過傳統(tǒng)佳節(jié)。新華社發(fā)(羅大富 攝)
點評:達摩一葦渡江,也許不是傳說。
6月25日,游客在宣恩縣鑼圈巖村一處鄉(xiāng)村民宿的“天空之鏡”景點游玩。盛夏時節(jié),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鑼圈巖村的一處鄉(xiāng)村民宿,藍天白云下的“天空之鏡”美景如畫,吸引游客打卡游玩。新華社發(fā)(宋文 攝)
點評:山青水秀,對影三人。
6月7日,一名行人從煙塵籠罩的美國紐約曼哈頓世貿中心附近走過。近日,加拿大野火產生的煙霧飄至美國東部地區(qū),首都華盛頓和紐約等地被煙塵籠罩,能見度較低。新華社發(fā)(郭克 攝)
點評:這個世界,沒人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6月30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名男子在稻田里“滾泥巴”慶?!叭珖救铡?。當日是尼泊爾的阿薩爾潘德拉節(jié),即“全國水稻日”,標志著水稻種植季的開始。尼泊爾民眾以在稻田里“滾泥巴”的方式來慶祝這一節(jié)日,預祝豐收。新華社發(fā)(蘇拉弗·什雷斯塔 攝)
點評:成年人,難得找個借口玩泥巴。
7 月5 日,河北省灤平縣火斗山鎮(zhèn)大店子村的民間藝人在表演“掄花”(無人機照片)。“掄花”是河北省灤平縣一項傳統(tǒng)民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點評:一張照片,除了決定性瞬間,還有決定性角度。
這是7 月2 日在埃及吉薩胡夫大金字塔旁拍攝的滿月。新華社發(fā)(艾哈邁德·戈馬 攝)
點評:人怕時間,時間怕金字塔。
這是6 月15 日拍攝的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疤煜氯置髟乱梗譄o賴是揚州”。古詩詞中風姿無限的揚州,近年來,按照“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的思路,全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延續(xù)古城空間格局,維護古城特色風貌,改善市民生活環(huán)境與文化氛圍。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點評:憑欄臨窗,古韻悠揚,泛舟細細賞,美景不穿幫。
6 月20 日,楊有光在橋上巡查。在滇越鐵路屏邊縣段,有一座標志性的“人字橋”,在懸崖峭壁間挺立百余年。守橋人楊有光在此駐守已有30 余年。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點評:橋有橋的使命,人有人的使命。
6月9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市民用吹泡泡機營造氣氛歡迎“大黃鴨”的到來。當日,兩只高約18 米的“大黃鴨”亮相香港維多利亞港。這是闊別10 年后,“大黃鴨”再度到港。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點評:喂,大黃鴨,莫名我就喜歡你。
6月22日,龍船漂移過彎時,一名“扒仔”(槳手)不慎被甩出龍船。極速“絲滑”過彎、甩尾過“考石角”、一鼓過三彎、擊鼓論英雄……疊滘龍船漂移“狂飆”這個端午。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點評:這位落水老兄,我覺得你是故意給自己加戲。
6月23日,在北京天壇公園,一位游客用手提紙袋抵擋強烈的陽光。當日7 時,北京市氣象臺升級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6 月23 日至25 日北京市高溫天氣仍將持續(xù)。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點評:不怕曬,怕曬黑。
6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一名男子在水稻田里參加傳統(tǒng)的奔牛比賽。當地人們在水稻田里舉辦奔牛比賽慶祝豐收。新華社發(fā)(安德里 攝)
點評:土地,水田,御風,火在心中,忘我時刻,天人合一,地火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