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梅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讀懂那段歷史,才能讀懂當下與未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以第一視角,生動描述了紅色根據(jù)地中大大小小的人物與事件,他通過搜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運用文字的力量將這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xiàn)了出來。
書中是這樣描述毛澤東的:“毛澤東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的研究,對于工作事無巨細、一絲不茍,他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戰(zhàn)略家?!蓖ㄟ^他的敘述,我們感受到了一位真實的偉人、一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部隊、一段令我們自豪與驕傲的歷史。
《毛澤東選集》是我心目中做人、做事的經(jīng)典。二十幾歲的時候覺得它恍如天書,艱澀難懂,但隨著閱歷的豐富,思考的深入,越來越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
面對工作中的問題,我經(jīng)常陷入“有問題—找方法—又有問題—改變方法”的死循環(huán)里。近來又重讀《毛澤東選集》,我恍然大悟:最重要的不是升級方法,而是升級思維。如果事必躬親,管理者就會被淹沒在細枝末節(jié)的事務之中,反倒忽略大方向。毛主席不會把過多精力投入到瑣碎的具體事務之中,他的思維是“讓所有人干”。如他總結了井岡山游擊斗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制定了“游擊戰(zhàn)十六字訣”的方法論。這是方法的升華,來源于方法,高于方法,同時又可以衍生出無窮無盡的方法。在“十六字訣”的總體指導下,每個戰(zhàn)士、每個連隊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有效戰(zhàn)斗方法,每個點上都成功了,整個面上的戰(zhàn)爭自然就會勝利。
時至今日,我還不敢說我讀懂了《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思想是座巨大的寶庫,是常讀常新的。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高新區(qū)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