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嬌
天津華興醫(yī)院 (天津 300270)
子宮腺肌病屬于婦科多見且疑難的疾病,多發(fā)于30~50 歲經產婦,該疾病發(fā)生主要受子宮缺乏黏膜下層、子宮壁創(chuàng)傷等因素的影響。子宮腺肌病患者臨床表現為嚴重痛經,同時還伴月經量增多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同步、子宮結構變化、子宮局部纖維組織增生,甚至可影響患者生育功能[1-2]。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腺肌病的金標準,但易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臨床應用受限。因此,需探尋更加科學、有效的診斷方式。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US)適用于全身多個臟器的檢查,其操作簡單,具有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的優(yōu)勢,可清晰顯示病灶部位及大小等狀況,并可呈現血流動力學信息,有助于醫(yī)師直觀了解患者病情,從而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3-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TAUS 在診斷子宮腺肌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于我院就診的80 例疑似子宮腺肌病患者,年齡26~43 歲,平均(34.12±1.41)歲;病程4~13 個月,平均(8.32±0.83)個月;體質量51~68 kg,平均(59.41±2.94)kg;孕次1~3 次,平均(2.01±0.20)次;有人工流產史21 例,無人工流產史59 例。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有孕產史;研究前未使用過任何激素藥物;伴不同程度的痛經、月經量大、經期延長等癥狀;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感染性疾??;伴生殖器腫瘤;伴凝血系統(tǒng)異常。
所有患者均接受TAUS檢查。囑患者檢查前2 h飲水800~1 000 ml,檢查時膀胱處于充盈狀態(tài);患者取仰臥位,使用西門子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設置為2.0~6.0 MHz,在恥骨聯合上緣做橫、斜、縱切面掃查,觀察宮旁構成、子宮附件等狀況,還需詳細觀察子宮動脈指數、病灶部位血流狀況、子宮大小、肌層厚度等,此外,仔細檢查病灶部位和子宮肌層的血液供應狀況,并查看宮腔內是否存在包塊。
(1)診斷結果: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析TAUS 檢查的診斷結果。(2)診斷效能:分析TAUS 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誤診率、漏診率、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3)分析子宮腺肌病的圖像特征。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0 例疑似子宮腺肌病患者中,經病理檢查確診陽性67 例、陰性13 例;經TAUS 檢查診斷陽性59 例、陰性9 例。見表1。
表1 TAUS 診斷結果(例)
TAUS 檢查子診斷子宮腺肌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誤診率、漏診率、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8.06%(59/67)、69.23%(9/13)、85.00%(68/80)、30.77%(4/13)、11.94%(8/67)、93.65%(59/63)、52.94%(9/17)。
子宮腺肌病患者的TAUS 影像特征為邊界不清晰、無假包膜或包膜不明顯,病灶內出現無效暗區(qū),子宮壁回聲增粗。(1)彌漫型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前后徑顯著增大,子宮形態(tài)充實,表現出球形,肌層出現彌漫增厚且回聲不均勻,且病灶與鄰近器官邊界不清晰。(2)局限性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呈現出不均勻增大,局部肌層逐漸增厚,并出現結節(jié)樣回聲,病灶內回聲不同且不規(guī)則,病變位置與鄰近器官邊界不明顯,并出現內膜偏移的現象。(3)單純性子宮腺肌病,子宮表現為多球形,并出現增大現象,子宮前壁和后壁肌層產生不對稱變厚,且后壁肌層的變厚較常見,局部子宮壁間出現明顯小囊樣無回聲區(qū)域。(4)患者病灶均出現點狀血流信號,病灶邊界血流信號豐富,但未見環(huán)形信號。
子宮腺肌病在臨床發(fā)病率為13.4%左右,此病的發(fā)生機制較復雜,可能與基底層內膜細胞增生,侵入到肌層間質后引發(fā)子宮腺肌病變。子宮腺肌病會使患者子宮體積增大,還會增加大出血風險。若得不到有效治療,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子宮血液循環(huán),嚴重者還會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甚至會引發(fā)子宮肌瘤,危害患者身體健康[5-7]。該疾病患者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就診時病情多已發(fā)展至中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因此,臨床需選取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方式提升診斷準確性。
目前,臨床主要采取病理及影像學檢查的方式診斷子宮腺肌病。病理檢查是診斷該疾病的金標準,雖能準確檢出疾病,但其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且操作過程較復雜,臨床應用受限。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及鑒別疾病類型的重要手段,其中TAUS 是臨床多見的一種檢查方式,聲像圖可間接反映機體腹部各層組織的結構,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該診斷方式探頭較小巧,能夠與腹部緊密貼合,通過變換掃描角度和深度獲取更清晰的圖像。TAUS 不會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和疼痛感,亦不會產生放射性損害,可輔助醫(yī)師準確判斷患者機體是否存在子宮腺肌病變[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TAUS 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靈敏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8.06%、85.00%、93.65%,提示TAUS 檢查靈敏度及準確度較高,陽性預測值良好。TAUS 具有檢查范圍廣、可重復操作、準確性高等優(yōu)勢,其能清楚顯示病灶部位的阻力指數、波動指數、周圍血流分布情況及速度,以上圖像變化特征可幫助臨床醫(yī)師準確評估病灶組織的動態(tài)改變、病情進展程度、病灶特征等情況,為臨床鑒別子宮腺肌病提供相關參考依據,且其具有較高探頭頻率及較強分辨力,可準確顯示病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此外,TAUS 能通過注射造影劑清晰顯示病灶組織圖像特征,以準確顯示病變部位、大小、數目等情況,還能對子宮病變區(qū)域進行掃描,準確檢測微小病灶,確定病變類型,減少漏診及誤診的發(fā)生[11-15]。經進一步研究,TAUS 可準確反映子宮腺肌病的圖像特征,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多表現為彌散性增大,且邊界較模糊,多為高回聲,病灶部位血流較少,能觀察到稀疏的短條狀血流,同時還能觀察到半環(huán)形或環(huán)形血流信號。TAUS 檢查診斷子宮腺肌病的特異度較低,且子宮腺肌病會隨著月經階段雌激素水平的變化而出現轉變,臨床需結合多種檢查結果,準確診斷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TAUS 檢查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中具有較高診斷靈敏度及準確度,且該檢查方式還能獲取患者子宮血流動力學信息,為臨床擬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